raid

RAID技术

﹥>﹥吖頭↗ 提交于 2020-01-07 07:05:24
RAID 0 RAID 0 技术把多块物理硬盘设备(至少两块)通过硬件或软件的方式串联在一起,组成一个大的卷组,并将数据依次写入到各个物理硬盘中。这样一来,在最理想的状态下,硬盘设备的读写性能会提升数倍,但是若任意一块硬盘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系统的数据都受到破坏。通俗来说,RAID 0 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硬盘数据的吞吐速度,但是不具备数据备份和错误修复能力。如下图所示, 数据被分别写入到不同的硬盘设备中,即 disk1 和 disk2 硬盘设备会分别保存数据资料,最终实现提升读取、写入速度的效果。 RAID 1 RAID 1又称为镜像(Mirror或Mirroring),它能最大限度的保证用户数据的可用性和可修复性。 RAID 1的操作方式是把用户写入硬盘的数据百分之百地自动复制到另外一个硬盘上。 如下图所示,系统向两块硬盘组成的逻辑硬盘(RAID 1硬盘组)发出I/O数据请求。通过建立RAID 1,向硬盘Disk 0写入数据时,系统会同时把用户写入Disk 0的数据自动复制到Disk 1上。读取数据时,系统先从源盘Disk 0读取数据,如果读取数据成功,则系统不去读取镜像盘Disk 1上的数据;如果读取源盘数据失败,系统自动转而读取镜像盘上的数据。这种情况下不会造成用户工作任务的中断。 RAID 5 RAID5 技术是把 硬盘设备的数据奇偶校验信息保存到其他硬盘设备中

RAID解读参考文档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20-01-04 20:54:31
RAID 1、什么是RAID 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Independent) Disks 1988年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A Case for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多个磁盘合成一个“阵列”来提供更好的性能、冗余,或者两者都提供 RAID功能实现 : 提高IO能力,磁盘并行读写 提高耐用性,磁盘冗余算法来实现 RAID实现的方式 外接式磁盘阵列:通过扩展卡提供适配能力 内接式RAID:主板集成RAID控制器,安装OS前在BIOS里配置 软件RAID:通过OS实现 RAID级别 所谓raid等级,就是把多块硬盘组织一起,工作方式有所不同 RAID-0:条带卷,strip RAID-1:镜像卷,mirror RAID-2 … RAID-5 RAID-6 RAID-10 RAID-01 RAID级别 RAID组织好后,都是以CHUNK为读写单位 RAID-0 RAID0 是一种简单的、无数据校验的数据条带化技术。实际上不是一种真正的 RAID ,因为它并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冗余策略。 RAID0 将所在磁盘条带化后组成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如下图 所示),将数据分散存储在所有磁盘中

中级-04-云存储基础课程

谁说我不能喝 提交于 2019-12-28 03:06:38
目录 第1章 存储系统环境  第2章 数据保护:RAID  第3章 存储阵列技术及应用 第4章 SAN技术及应用 第5章 IP-SAN技术及应用 第6章 NAS技术及应用 第7章 存储类型 第8章 分布式存储系统 第1章 存储系统环境  1.1 存储系统环境的组成   1.1.1 硬盘结构   1.1.1 硬盘接口技术   1.1.1 磁盘控制器、驱动器控制电路和磁盘控制器驱动程序   1.2 磁盘驱动部件   1.2.1 盘片   1.2.2 主轴   1.2.3 读写头   1.2.4 驱动臂装置   1.2.5 控制器   1.2.6 物理磁盘的结构   1.2.7 分区位记录   1.2.8 逻辑块寻址   1.3 磁盘驱动器的性能   1.3.1 磁盘驱动器的型号编码   1.3.2 磁盘服务时间   1.3.3 磁盘I/O控制器的利用率   1.4 影响磁盘性能的基本准则   1.5 主机的逻辑部件   1.5.1 操作系统   1.5.2 设备驱动   1.5.3 卷管理器   1.5.4 文件系统   1.5.5 应用程序   1.6 应用程序的需求和磁盘的性能   1.6 一般应用程序的需求和磁盘的性能   1.6 大型数据库的需求和磁盘的性能 第2章 数据保护:RAID  2.1 RAID的实现   2.1.1 软件RAID   2.1.2 硬件RAID   2

RAID 0、1、5、1+0总结

孤人 提交于 2019-12-26 05:31:47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可以提供比普通磁盘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生产环境中服务器在安装时一般都会做RAID,RAID的创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软RAID(由操作系统来实现,生产环境下一般不采用,因为是基于系统,所以一旦系统挂掉了,数据就挂了),另一种是硬RAID(使用的是RAID卡,也叫阵列卡等的一种独立于系统之外的卡,当系统挂掉之后可以保证磁盘数据的安全性)。 RAID 0:(String 条带模式) 要求:至少需要两块磁盘 优点:数据分散存储于不同磁盘上,在读写时可以实现并发,是所有RAID级别中存储性能最高的;磁盘利用率100%; 缺点:没有容错功能,一旦其中一块磁盘挂掉全部数据将都会顺坏 RAID 1:(Mirroring 镜像卷) 要求:至少需要两块磁盘 优点:用过硬盘镜像数据实现数据冗余,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在两块盘上互为备份,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以直接从镜像备份中读取数据; 缺点:是RAID级别中单位成本最高的,当其中一块磁盘挂掉时,系统可以直接切换到镜像盘上读写,并且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磁盘利用率50%; RAID 5原理:数据以块为单位分散存储在各个硬盘上,RAID 5不对数据进行备份,而是把数据和与其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的RAID5的各个磁盘上

RAID学习

放肆的年华 提交于 2019-12-26 02:08:19
RAID学习 RAID的由来 1.1什么是RAID 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又称RAID,有“独立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力的阵列”之意。 1.2 为什么做RAID 提到RAID 就不可避免要说说硬盘,硬盘的类型从IDE硬盘到SATA硬盘、SAS硬盘继而到现在的SSD硬盘,各种性能都在提升,速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类似机场这种大型的生产环境下,单块甚至几块硬盘已经无法发挥作用,就需要另辟蹊径找到更佳的提升磁盘性能的方法,于是IT人创造了磁盘阵列这一概念。磁盘阵列就是将很多单块的磁盘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磁盘组。磁盘阵列的诞生,不仅再一次解决了数据访问速度的难题,同时还降低了部分硬盘损坏影响整个系统的风险。 RAID级别详解 2.1 RAID 0(条带化技术)  为了提高传输速率,RAID 0实现了通过在多个磁盘上并行操作来大幅提高访问速度这一功能,其原理是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读写数据。举个例子:假如有2块磁盘,没有RAID技术之前是先写满一块磁盘然后再继续写下一块磁盘,而RAID 0技术的实现使得多块磁盘同时读写成为现实,那么2块硬盘的并行操作在同一时间内磁盘读写的速度就提升了2倍。所以用RAID 0可以达到单个磁盘驱动器几倍的速率。如下图所示: 虽然RAID 0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更好的性能,但是RAID

浅谈linux性能调优之五:调优软raid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19-12-24 17:30:04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存储中的一个重要角色,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从分类上将有两种:基于raid卡的硬raid(硬件实现,速度高,适用于大型应用),基于系统的软raid(一般包含于内核之中,性能不如硬raid,但是可优化,小型服务器) 特点:数据完整性,防止故障,容量突破,性能提升 不了解raid相关知识的可以看看这个:http://blog.163.com/sjt_linux/blog/static/199310319201251863948525/ 下面我快速的介绍一下: RAID 0: 没校验,数据分段写入磁盘,吞吐量增大,不容错,100%使用,至少2块 test : mdadm --create /dev/md0 --level=0 --raid-devices=2 --chunk=64 /dev/sd{a,b}1 mke2fs -j -b 4096 -E stribe=16 /dev/md0 notice: --chunk 是在创建时指定,stribe是在格式时指定,stribe = chunk / stribe RAID 1: 镜像,容错,读性能,至少2块,2的倍数,利用率(100/n)% test : mdadm --create /dev/md0 --level=1 --raid-devices=2 /dev

浅谈linux性能调优之五:调优软raid

◇◆丶佛笑我妖孽 提交于 2019-12-24 17:29:31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存储中的一个重要角色,RAID独立冗余磁盘阵列,从分类上将有两种:基于raid卡的硬raid(硬件实现,速度高,适用于大型应用),基于系统的软raid(一般包含于内核之中,性能不如硬raid,但是可优化,小型服务器) 特点:数据完整性,防止故障,容量突破,性能提升 不了解raid相关知识的可以看看这个:http://blog.163.com/sjt_linux/blog/static/199310319201251863948525/ 下面我快速的介绍一下: RAID 0: 没校验,数据分段写入磁盘,吞吐量增大,不容错,100%使用,至少2块 test : mdadm --create /dev/md0 --level=0 --raid-devices=2 --chunk=64 /dev/sd{a,b}1 mke2fs -j -b 4096 -E stribe=16 /dev/md0 notice: --chunk 是在创建时指定,stribe是在格式时指定,stribe = chunk / stribe RAID 1: 镜像,容错,读性能,至少2块,2的倍数,利用率(100/n)% test : mdadm --create /dev/md0 --level=1 --raid-devices=2 /dev

面对HP MSA存储中硬盘掉线的情况,学会这种解决方式至关紧要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2-24 11:09:22
一、HP MSA存储设备信息 1、存储空间由8块450GB SAS的硬盘组成。 2、7块硬盘组成一个RAID5的阵列,1块作为热备盘。 二、HP MSA存储设备故障描述 1、RAID5阵列中出现2块硬盘损坏,而此时只有一块热备盘成功激活,因此导致RAID5阵列瘫痪,上层LUN无法正常使用。 2、RAID阵列中某些磁盘掉线,导致整个存储不可用。因此需要先对所有磁盘做物理检测,检测完后确认硬盘无物理故障。接着使用坏道检测工具检测磁盘坏道,发现也无坏道。 三、HP MSA存储备份数据 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可还原性,在做数据恢复之前需要对所有源数据做备份,以防万一其他原因导致数据无法再次恢复。使用dd命令或winhex工具将所有磁盘都镜像成文件。备份完部分数据如下图: 四、HP MSA存储故障分析 1、分析故障原因 经推断可能是由于某些磁盘读写不稳定导致故障发生。因为HP MSA2000控制器检查磁盘的策略很严格,一旦某些磁盘性能不稳定,HP MSA2000控制器就认为是坏盘,就将认为是坏盘的磁盘踢出RAID组。而一旦RAID组中掉线的盘到达到RAID级别允许掉盘的极限,那么这个RAID组将变的不可用,上层基于RAID组的LUN也将变的不可用。目前初步了解的情况为基于RAID组的LUN有6个,均分配给HP-Unix小机使用,上层做的LVM逻辑卷,重要数据为Oracle数据库及OA服务端。

动态磁盘和LVM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19-12-24 05:34:45
偶然把磁盘转换成了动态磁盘,后来调整容量时发现下面的情况:不用使用PQ之类的硬调整了,直接在Windows下右键“扩展卷”就行了,还不用重启。 很神奇,看看“动态磁盘”是怎么回事。 安装Windows 7时,按shift+F10,可以调用命令行,使用diskpart进行分区。 输入list disk查看硬盘 如果就一个硬盘,就输入select disk 0 输入list volume 输入list partition 如图所示,这个20GB的磁盘是空的,没有分区。 下面进行分区,分成13GB、4GB、2GB,共3个区。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size=13400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size=4200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这个时候各个分区还没有格式化,还没有分配驱动器号(C、D、E等)。 格式化: select partition 1 format quick select partition 2 format quick select partition 3 format quick 格式化完毕,没有自动分配驱动器号。 可以看出这时partition和volume是一一对应关系,这时可以进行安装Windows 7。 下面试验转换成动态磁盘。 输入convert dynamic 输入list

Powershell to wake up multiple media drives simultaneously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19-12-23 12:36:30
问题 I have a server with lots of media drives ~43TB. An areca 1882ix-16 is set to spin the drives down after 30 minutes of inactivity since most days an individual drive is not even used. This works nicely to prevent unnecessary power and heat. In this case the drives still show up in windows explorer but when you click to access them it takes about 10 seconds for the folder list to show up since it has to wait for the drive to spin up. For administrative work I have a need to spin up all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