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

MegaCli命令详解

独自空忆成欢 提交于 2019-12-02 03:35:31
https://www.cnblogs.com/xingxiz/p/10411248.html 一、MegaCli命令介绍 MegaCli是一款管理维护硬件RAID软件,可以用来查看raid信息等 MegaCli 的Media Error Count: 0 Other Error Count: 0 Medai Error Count 表示磁盘可能错误,可能是磁盘有坏道,这个值不为0值得注意,数值越大,危险系数越高, Other Error Count 表示磁盘可能存在松动,可能需要重新再插入。MegaCli 可以对阵列中所有的磁盘进行检测。 二、安装过程 1、系统环境 dmidecode -t1 | egrep "Manufacturer|Product Name" cat /etc/redhat-release 查看厂商和产品型号,以及"Serial Number" 2、下载和安装 rpm -qa | egrep 'Lib_Utils|MegaCli' //检查是否安装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razy-zhangcong/tools/master/MegaCli8.07.10.tar.gz ftp://download2.boulder.ibm.com/ecc/sar/CMA/XSA/ibm_utl_sraidmr_megacli

MegaCli操作1---创建与删除raid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19-12-02 03:35:1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c70e190101ebl9.html 今天给服务器DELL R710加硬盘,准备在线做raid,以前不太注意这些事,搞起来花了一些时间,不过还好是搞定了,赶紧记录下来,免的日后忘记了。 用MegaCli做阵列,最重要是就是这三个系数: Adapter #0 Enclosure Device ID: 32 Slot Number: 0 分别代表了 -PhysDrv[E0:S0,E1:S1,...] -aN #物理磁盘的 enclosure号:slot号 -a是阵列卡号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得到。 查看阵列卡信息 lspci -v /opt/MegaRAID/MegaCli/MegaCli64 -AdpAllInfo -aALL 查看所有物理硬盘状态 /opt/MegaRAID/MegaCli/MegaCli64 -PDList -a0 # /opt/MegaRAID/MegaCli/MegaCli64 help |grep -i pdinfo MegaCli -pdInfo -PhysDrv[E0:S0,E1:S1,...] -aN|-a0,1,2|-aALL MegaCli -LdPdInfo -aN|-a0,1,2|-aALL 查看逻辑盘详细信息 # /opt/MegaRAID/MegaCli

CentOS 7 MegaRAID 管理磁盘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19-12-02 03:32:57
http://www.chenshake.com/megaraid-manager-centos/ 对于OpenStack来说,存储基本都是Ceph,那么磁盘一般都会做成raid0或者使用直通模式。对于直通模式,SATA盘的性能,会相对差不少,通过Raid卡,由于有raid卡的缓存,raid0,磁盘的性能会好很多。那么通过Raid卡,设置Raid0,一个问题就是,换盘,机器必须重启设置raid,能不能在运行的机器,把磁盘的raid 重建一下呢? 我在一台3年前的广达的四字星服务器上做验证。 我的raid卡是:LSI MegaRAID SAS PCI Express ROMB Contents [ hide ] 1 确认Raid卡 2 安装megacli 3 查看 3.1 查看硬盘信息 3.2 查看单盘的详细信息 3.3 查看逻辑盘详细信息 3.4 查看raid卡全部信息 4 Raid配置过程 4.1 点亮指定硬盘(定位) 4.2 修改磁盘状态 4.3 Foreign 4.4 创建raid0 4.5 JBOD模式 确认Raid卡 # dmesg | grep -i raid [ 2.981279] megaraid_sas 0000:06:00.0: FW now in Ready state [ 2.981330] megaraid_sas 0000:06:00.0: irq 36

CentOS7环境下配置RAID5和RAID10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19-12-02 03:04:16
CentOS7环境下配置RAID5 首先根据要求是需要五块磁盘,三块做RAID,两块做备份,所以我们需要先添加上五块磁盘 操作如图所示 右击虚拟机名称打开设置 点击左下角的添加 选择硬盘,点击下一步 这里直接选择推荐的SCSI磁盘类型就可以,紧接着点击下一步 接下来的几步默认点击下一步即可,直至点击完成 安装完成以后硬件一栏会显现出新添加的硬盘 重复上述操作,完成4个磁盘的添加。 完成五个磁盘的添加以后,打开虚拟机开始进行命令行操作 打开虚拟机以后首先打开终端,然后输入命令行 [root@localhost ~]# mdadm -Cv /dev/md0 -n 3 - l 5 - x 2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 /dev/sdf 此命令是用于创建RAID5,并将其命名为“/dev/md0” -C代表创建操作,-v显示创建过程,-a yes检查RAID名称,-n是用到的硬盘个数,-x是备份磁盘,-l是定义RAID的级别而后面写上要加入阵列的硬盘名称。 接下来是将其格式化并挂在使用,将RAID磁盘阵列格式化为ext4格式 [root@localhost ~]# mkfs.ext4 /dev/md0 格式化以后,需要创建挂载目录 [root@localhost ~]# mkdir /RAID 进行文件系统的挂载 [root@localhost

配置磁盘raid

半世苍凉 提交于 2019-12-02 02:47:28
打开vm点击hbza点击编辑此虚拟机选中硬盘点击添加添加硬盘 输入命令hostname wangxiaojian-hbza 关闭终端重新打开终端 输入命令fdisk /dev/sdb 输入命令partprobe同步到磁盘 输入命令mdadm -Cv /dev/md0 -n 3 -1 5 -x 2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 /dev/sdf -C代表创建操作,-v显示创建过程,-n是用到的硬盘个数,-l是定义RAID的级别,-x是指出备份文件个数,后面写上要加入阵列的 硬盘名称。 格式化并挂载使用 将RAID磁盘阵列格式化为ext4格式: 输入命令mkfs.ext4 /dev/md0 创建挂载目录: 输入命令 mkdir /media/RAID 文件系统的挂载 输入命令mount /dev/md0 /media/RAID 查看磁盘挂载信息: df -h 将此磁盘阵列挂载信息设置为重启后也依然生效: 输入命令 echo "/dev/md0 /media/RAID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 参数-D查看RAID阵列的详细信息: mdadm - D /dev/md0 可以看到下面三块磁盘0,1,5做了RAID5,3、4两块磁盘做了备份。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

搭建RAID5(5块硬盘)过程并模拟一块磁盘损坏情况

北城以北 提交于 2019-12-02 02:08:05
首先: 在配置RAID5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RAID5,RAID是指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是把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的不同地方的方法。通过把数据放在多个硬盘上,输入输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改良性能。因为多个磁盘增加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储存冗余数据也增加了容错。常见组合有0,1,5,10。作用是为了防止硬盘物理损坏以及增加存储设备的吞吐量。下图为RAID5基本原理图,它最少需要3块硬盘,我们本次配置的是3块硬盘的RAID5,剩余两块硬盘做备份盘。RAID5中把数据分布在所有磁盘上进行并行读写,加快运行效率,每块盘都有“parity”块,这里保存的是其他硬盘数据的奇偶校验信息(并非其他硬盘数据),这样当任何一个硬盘损坏都可以根据其他硬盘上的奇偶校验信息通过算法来尝试重建损坏的数据,兼顾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相当于RAID0和RAID1的折中方案。 第一步:添加五块硬盘 首先关闭虚拟机,点击编辑虚拟机,或者右键虚拟机名称点击设置。之后弹出如下图界面。 按图中步骤一路默认确定即可 添加sdb sdc sde sdd sdf这5块硬盘 。 之后开机打开终端 输入命令 ll /dev/sd* 或者 fdisk -l查看硬盘是否创建成功 第二步:    创建 RAID5 输入命令 mdadm -Cv /dev/md0 -n 3 -l 5 -a yes -x 2 /dev/sdb

磁盘冗余阵列之RAID 5

主宰稳场 提交于 2019-12-02 00:22:20
以下实验采用五块硬盘,三块好盘,两块坏盘 1.首先在虚拟机当中加入五块硬盘 2.使用mdadm命令创建RAID5,名称为/dev/md0(dev下面一般放入设备),具体命令如下mdadm -Cv /dev/md0 -a -yes -n 3 -l 5 -x 2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 /dev/sdf 3.格式化之后进行挂载 命令如下 mkfs.ext4 /dev/md0 (mkfs是格式化磁盘 ext4是格式)4.创建挂载目录 mkdir /bbb.txt/ 对文件进行挂载 mount /dev/md0 /bbb.txt5. df -h 来查看挂载信息 6 .查看RAID阵列的详细信息 mdadm -D /dev/md0 7. 模拟一块硬盘损坏之后挂载的文件是否改变 mdadm /dev/md0 -f /dev/sdb (这里不一定是sdb其他创建的硬盘也可以,只不过下面也相应改变而已)8.损坏后依然正常使用 (RAID5与RAID10的区别是raid5是根据算法来进行修复 raid10是对文件进行备份存储的空间也相应变小) 图例如下: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hao-yang/p/11722947.html

Raid 10配置流程(五块磁盘)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19-12-02 00:14:05
Raid 10配置流程(五块磁盘) 1.在虚拟机中再添加 5块硬盘。 2. 使用 mdadm命令创建raid10,名称为“/dev/md0” -C代表创建操作,-v显示创建过程,-a yes检查RAID名称,-n是用到的硬盘个数,-l是定义RAID的级别而后面写上要加入阵列的硬盘名称。 输入mdadm -Cv /dev/md0 -a yes -n 5 -l 10 /dev/sdb /dev/sdc /dev/sdd /dev/sde /dev/sdf 3.格式化并挂载使用 将 RAID磁盘阵列格式化为ext4格式 输入mkfs.ext4 /dev/md0 4. 创建挂载目录,输入 mkdir /raid; 进行文件系统的挂载,输入 mount /dev/md0 /raid 查看磁盘挂载信息,输入 df -h 5.将磁盘阵列挂载信息设置为重启后也依然生效。 输入 echo "/dev/md0 /RAID ext4 defaults 0 0" >> /etc/fstab 6. 查看 /dev/md0设备信息 参数 -D查看RAID阵列的详细信息,输入mdadm -D /dev/md0 7. 模拟有 1块硬盘损坏的情况 使用 mdadm的-f参数将/dev/sdb移出阵列,输入mdadm /dev/md0 -f /dev/sdb, 再看下阵列的状态,输入mdadm -D /dev/md0

IDE与SCSI RAID 比较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19-12-01 21:56:26
IDE与SCSI RAID比较 虽然有许多人觉得SCSI在主流市场中已经无法生存,不过它比起IDE来还是有许多优点: IDE SCSI 带宽 每秒100 MB(UltraATA/100) 每秒160 / 320 MB(Ultra160 / Ultra320 SCSI) 排线长度限制 每条45 cm 可达150 cm 每通道设备数 2 7/15 扩充性 普通 极佳 多任务处理性能 依控制芯片而定,多半普通 依控制芯片而定,多半良好 价格 低 中到高 CPU使用率 中 低 可扩充性、多任务处理性能和CPU占用率等因素,对一般家用或办公室来说也许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像排线长度这般琐碎的小事,却可能让整件事都变得麻烦。由于IDE排线只有45 cm长,如果您使用的是纵长形机壳,那在加装许多块硬盘时这可不容易搞定。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高档IDE RAID控制器,像Promise(乔鼎)SuperTrak100这类的产品。虽然这芯片甚至支持RAID 5,不过要接满足够的设备数目(通常是5或6块)对大部分机箱来说都是个问题。相对的SCSI方面,您可以首尾相连用排线接上7块设备,看起来应该简单明了许多。 lavendering 2005-03-02 16:55 RAID的种类 RAID的英文全称为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或Independent) Disks

创建raid10(五块磁盘)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19-12-01 19:43:46
创建raid10(五块磁盘) Raid10 ( 5 块磁盘) 上一个 bolg 已经做了 raid5 ( 3 个 raid 、 2 个备份),在此条件下继续以下步骤:    1. 先将磁盘系统卸载     2. 看系统挂载里是否还有 md0 发现没有了 md0   3.使用 mdadm命令创建RAID10,名称为” /dev/md0″。   4.格式化   5.挂载并使用   6.查看磁盘挂载信息:   7.将此磁盘阵列挂载信息设置为重启后也依然生效:   8. 查看/dev/md0设备信息 参数 -D查看RAID阵列的详细信息: [root@zhusaiwei-hbza ~] # mdadm -D /dev/md0 以下步骤跟上篇文章“创建raid5(3个raid、2个备份)”一样,就不再一一截图!!!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amberhome-wei/p/1171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