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aS

在Google使用Borg进行大规模集群的管理 1-2

一笑奈何 提交于 2019-12-01 07:53:32
原作: Abhishek Vermay, Luis Pedrosaz, Madhukar Korupolu, David Oppenheimer, Eric Tune, John Wilkes http://research.google.com/pubs/pub43438.html 译者: 难易 http://my.oschina.net/HardySimpson Permission to make digital or hard copies of part or all of this work for personal or classroom use is granted without fee provided that copies are not made or distributed for profit or commercial advantage and that copies bear this notice and the full citation on the first page. Copyrights for third-party components of this work must be honored.For all other uses, contact the owner/author(s). EuroSys’15, April

springboot mybatis druid多数据源配置

白昼怎懂夜的黑 提交于 2019-11-30 21:04:09
多数据源配置 项目结构 最近项目用到了多数据源,在此处记录一下具体的配置信息。 目前是两个数据库,paas 和 robot,根据数据库,将项目的包结构分为如下图所示,方便管理及后期维护。 项目配置 主配置文件 application.properties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连接池配置spring.datasource.type=com.alibaba.druid.pool.DruidDataSourcespring.datasource.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robot库spring.datasource.robot.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robot?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allowMultiQueries=truespring.datasource.robot.username=rootspring.datasource.robot.password=spring.datasource.robot.initialSize=1spring.datasource.robot.maxActive=20spring

2019 第四届「7·24运维日」技术沙龙圆满成功

荒凉一梦 提交于 2019-11-30 19:45:27
由腾讯蓝鲸智云主办,嘉为科技承办的第四届「7·24运维日」技术沙龙活动于7月20日在深圳腾讯滨海大厦圆满举行。 沙龙以“价值与突破”为主题 ,分享了优秀运维人的从业经验和经历的技术变革,现场发起了蓝鲸SaaS作品的评选投票,产生了一等奖(一位)、二等奖(两位)、三等奖(五位)并授予了最高1万元的现金奖励。 活动当天嘉宾们与现场数百名参会者交流了如何在运维岗位上,不断拓展价值,进行“开源协同和DevOps的实践与落地”,更是给运维人提供了奋斗的新方向,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和共鸣。 签到 很多参会的小伙伴提前抵达了现场,在东广场签名留影。天气阴晴不定,但是小伙伴热情依然高涨,大雨浇不熄的热情,大风吹不散的毅力,也是7X24的精神所在,724Cheers!!! 小伙们冒雨合影,突出一个优秀! 热场互动游戏 滨海大厦会场豪华感十足,还未开始已经座无虚席!过节怎么能没有礼品呢?互动游戏摇一摇+礼从天降嗨起来! 一起摇手机选出的前十名肯定是臂力非凡!想必是多年敲键盘练出好身手! 欢声笑语中,两轮游戏的获胜者在其他小伙伴羡慕的眼光下拿走了蓝牙小音箱!活动还没开始就有礼品拿,福利真好! 我的运维生涯十年回顾 赵班长十年运维生涯回顾,在故事中,讲述运维行业十年来的技术变革 2000年-2008年,从第一次在网吧接触到QQ,到免费的个人网页,第一条代码,用GHOST来做硬盘对刻

当我们在聊 Serverless 时你应该知道这些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19-11-30 18:14:52
作者 | 杨泽强(竹涧)阿里云技术专家 说起当前最火的技术,除了最新的区块链、AI,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概念是 Serverless。Serverless 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架构,直接或间接推动了云计算的发展,从 AWS Lambda 到阿里云函数计算,Serverless 一路高歌,同时基于 Serverless 的轻量计算开始登录云计算的舞台,本文将从两个部分展开: 介绍 Serverless 的概念,历史及其现状与未来的思考; Serverless Container 的概念及现状。 一、聊聊 Serverless 前文讲到 Serverless 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架构,目前尚没有官方权威的定义,可以认为: Serverless 无服务器架构是基于互联网的系统,其中应用开发不使用常规的服务进程。相反,它们仅依赖于第三方服务(例如 AWS Lambda 服务),客户端逻辑和服务托管远程过程调用的组合。 AWS Lambda 作为 Serverless 最早的框架产品,在 2014 年由亚马逊推出,但最早的 Serverless 概念并不是由亚马逊提出,下面我们来简单聊聊 Serverless 的历史。 Serverless 历史 发轫之始 2012 年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 Iron.io 的副总裁 Ken 提出 软件的未来 , 首次提出来 Serverless 概念 ,

当我们在聊 Serverless 时你应该知道这些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19-11-30 18:14:40
作者 | 杨泽强(竹涧)阿里云技术专家 说起当前最火的技术,除了最新的区块链、AI,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概念是 Serverless。Serverless 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架构,直接或间接推动了云计算的发展,从 AWS Lambda 到阿里云函数计算,Serverless 一路高歌,同时基于 Serverless 的轻量计算开始登录云计算的舞台,本文将从两个部分展开: 介绍 Serverless 的概念,历史及其现状与未来的思考; Serverless Container 的概念及现状。 一、聊聊 Serverless 前文讲到 Serverless 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架构,目前尚没有官方权威的定义,可以认为: Serverless 无服务器架构是基于互联网的系统,其中应用开发不使用常规的服务进程。相反,它们仅依赖于第三方服务(例如 AWS Lambda 服务),客户端逻辑和服务托管远程过程调用的组合。 AWS Lambda 作为 Serverless 最早的框架产品,在 2014 年由亚马逊推出,但最早的 Serverless 概念并不是由亚马逊提出,下面我们来简单聊聊 Serverless 的历史。 Serverless 历史 发轫之始 2012 年云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 Iron.io 的副总裁 Ken 提出 软件的未来 , 首次提出来 Serverless 概念 ,

阿里架构师用3点讲透数据中台,这些都是你没看过的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19-11-30 18:10:55
数据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 有软件开始的那一天起,数据这个行业就存在了。比如说原来最早的时候,有非常多的数据报表数据可视化,然后到后来,有了商业智能,有了Data Warehouse(就是数据仓库),然后数据挖掘。 数据这个行业不仅仅是软件,它还有管理的部分,也就是说数据治理,即如何让企业的数据治理的质量更好。所以数据这个行业本身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 每个大型一点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数据分析部门,数据仓库部门。 那么为什么数据湖也好,数据平台也好,在过去都没有像今年数据中台这么热门。而且关注数据中台的还不仅仅是技术部门,很多都是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以前不是特别关注这些技术的数据平台和这些技术的概念,为什么呢? 1.平台化的概念 讲到数据中台,我们就要提到平台化。我们现在所讲的SaaS也好,所讲的PaaS也好,所讲的数据中台也好,所讲的业务中台也好,它实际上根本的思想来源是来自于平台化,就是platform。 举个例子,我们拿一个饮料厂的产品线来讲,那么他可以生产果汁,可以生产饮料,还可以生产其他的产品,它可能是三四条不同的生产线。从原材料加工成饮料,它有很多环节,虽然品种不一样,但是它很多环节是类似的,比如装瓶、搅拌。 那么这几个不同的生产流程、生产线,我们可以把那些公共的部分合并起来,更加专业化,然后并且让他们独立去维护,之后把那些不同的产品面向客户,使客户体验不同的产品

开源PaaS | Rainbondv3.5.1全面支持高可用部署

时光总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提交于 2019-11-30 16:16:32
Rainbond(云帮)是一款以应用为中心的开源PaaS,深度整合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管理、Service Mesh微服务架构最佳实践、多类型CI/CD应用构建与交付、多数据中心资源管理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云原生应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构建应用与基础设施、应用与应用、基础设施与基础设施之间互联互通的生态体系,满足支撑业务高速发展所需的敏捷开发、高效运维和精益管理需求。 在年度第一次大版本升级 v3.5 基础之上, 本次v3.5.1迭代对部分功能特性进行了补充和优化,并修复了部分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的BUG,其中 rbd-worker 及 rbd-entrance 组件将通过本次迭代支持高可用部署,至此Rainbond所有组件实现了对HA的全面支持。 详细更新情况如下: 特性 rbd-worker 和 rbd-entrance 组件支持高可用,Rainbond至此全面支持高可用( #61 ) 源码构建应用 - 支持缓存源码,加快代码获取速度 镜像构建应用 - 支持在启动参数中携带环境变量( #52 ) 引入全新的应用安装程序,支持单节点安装和计算节点扩容( rainbond-install ) 应用市场 - 支持远程更新、本地卸载应用 BUG修复 修复由于应用在不同节点部署造成的性能分析数据冗余问题 修复部分情况下应用健康检查禁用无效的问题

Kubernetes 实践案例分享|将 Node.js 应用从 PaaS 平台移动到 Kubernetes Tutorial

允我心安 提交于 2019-11-30 16:16:03
在谈到为什么、以及如何将我们的服务迁移到 Kubernetes 的故事之前,需要强调的是,使用 PaaS 平台是完全没错的。如果要开发一个新的产品,PaaS 是一个很完美的平台,同时它还是一个很好的快速迭代的解决方案——当然,这取决于你的需求和资源。 PaaS RisingStack 的产品 Trace,我们的 Node.js 监控解决方案运行在最大的 PaaS 提供商之一上已有半年多。我们在其它解决方案中选择了 PaaS,因为我们想要重点关注产品而不是基础设施。 我们的需求其实和简单;我们需要: 快速部署 简单弹性伸缩 无宕机部署 回滚功能 环境变量管理 不同的 Node.js 版本 无需开发运维人员 使用 PaaS 平台时,我们不希望有的副作用: 服务间网络延时大 缺乏 VPC 多租户技术引起的响应时间高峰 更高的成本(为每个进程支付,无论大小:clock,内部 API 等等)。 Trace 是作为一组微服务来开发的,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网络延迟和服务费很快就开始对我们造成损害。 Kubernetes Tutorial 从 PaaS 经验来看,我们正在寻找一种解决方案,只需要少量的开发运维工作、同时保持原有的开发流程不变。我们并不想失去任何我们上面提到过的优势——但是,我们也曾想要修补那些明显的漏洞。 我们那时候正在寻找更加配置化的,团队中任何人都可以修改的基础设施。

使用Python搭建http服务器

故事扮演 提交于 2019-11-30 11:18:42
David Wheeler有一句名言:“计算机科学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加上另一层间接的中间层解决。”为了提高Python网络服务的可移植性,Python社区在PEP 333中提出了Web服务器网关接口(WSGI,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 为了提高Python网络服务的可移植性,Python社区在PEP 333中提出了Web服务器网关接口(WSGI,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 WSGL标准就是添加了一层中间层。通过这一个中间层,用Python编写的HTTP服务就能够与任何Web服务器进行交互了。现在,WSGI已经成为了使用Python进行HTTP操作的标准方法。 按照标准的定义,WSGI应用程序是可以被调用的,并且有两个输入参数。 1、WSGI 下面是第一段代码,第一个参数是environ,用于接收一个字典,字典中提供的键值对是旧式的CGI环境集合的拓展。第二个参数本身也是可以被调用的,习惯上会将其命名为start_response(),WSGI应用程序通过这个参数来声明响应头信息。 # 用WSGI应用形式编写的简单HTTP服务。 #!/usr/bin/env python3 # A simple HTTP service built directly against the low-level WSGI

IBM 340亿美元豪赌的「混合云」会成功吗 ?

前提是你 提交于 2019-11-30 10:33:20
IBM收购红帽,宣布自己成为了混合云的头号供应商,并且表示这会彻底改变云计算的格局。这会成功吗? 回看过往,经过多年的发展,云计算的市场格局已经基本确定,过去几年中,云计算三巨头AWS、微软和谷歌在数据中心等资本上累计支出已经超过了2000亿美金,而且还在不断增加。在产品形态基本已经确定的现在,巨头的每一笔钱都是门槛上的一块砖,让摩拳擦掌的新玩家越来越难以进入。 除非云计算的产品形态还有变化,否则市场格局很难再被改变。 但IBM说他发现了一个机会。 2018年,IBM斥资340亿美金收购红帽,宣布自己成为了混合云的头号供应商,并且表示这会彻底改变云计算的格局。 这是开源史上最大的收购,即使放到全球科技行业,他也能排上前三。 当时红帽的股价是每股116美元,而IBM给的价格是190美元,溢价超过了60%。整个交易以现金完成,这对市值不过1000多亿美金的IBM来说并不容易,不仅会带来高额负债,还会留下后遗症,短期内难以恢复。实际上为了这次收购,IBM不得不暂停了他已经持续多年的股票回购计划,而这是他过去刺激股价的主要手段。 IBM此举颇有孤注一掷的意思,支持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则是他对混合云的美好预期。 根据他的测算,混合云的市场规模高达万亿,而收购红帽(Openshift)让IBM成为了混合云的头号供应商。作为对比,2018年全球云市场规模约800亿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