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类型

go语言小常识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19-12-16 03:39:50
1、浮点数的默认类型是float64 例如:foo := 3.0 2、int和uint的大小依赖于机器字长。 3、new关键字分配内存;make初始化map、slice、channel。 4、用零值初始化类型的操作等同于写内存操作。 5、“读”或“写”大于一个机器字的变量时,等同于操作多个机器字,并且操作这些机器字的次序对程序员是透明的。 来源: CSDN 作者: kesenzhang 链接: https://blog.csdn.net/kesenzhang/article/details/103470433

【搞定Jvm面试】 Java 内存区域揭秘附常见面试题解析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19-12-15 14:23:17
本文已经收录自笔者开源的 JavaGuide: https://github.com/Snailclimb (【Java学习 面试指南】 一份涵盖大部分Java程序员所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如果觉得不错的还,不妨去点个Star,鼓励一下! Java 内存区域详解 如果没有特殊说明,都是针对的是 HotSpot 虚拟机。 写在前面 (常见面试题) 基本问题 介绍下 Java 内存区域(运行时数据区) Java 对象的创建过程(五步,建议能默写出来并且要知道每一步虚拟机做了什么) 对象的访问定位的两种方式(句柄和直接指针两种方式) 拓展问题 String 类和常量池 8 种基本类型的包装类和常量池 一 概述 对于 Java 程序员来说,在虚拟机自动内存管理机制下,不再需要像 C/C 程序开发程序员这样为每一个 new 操作去写对应的 delete/free 操作,不容易出现内存泄漏和内存溢出问题。正是因为 Java 程序员把内存控制权利交给 Java 虚拟机,一旦出现内存泄漏和溢出方面的问题,如果不了解虚拟机是怎样使用内存的,那么排查错误将会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二 运行时数据区域 Java 虚拟机在执行 Java 程序的过程中会把它管理的内存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数据区域。JDK. 1.8 和之前的版本略有不同,下面会介绍到。 JDK 1.8 之前: JDK 1.8 : 线程私有的:

java虚拟机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19-12-14 02:46:22
目录(java虚拟机) 一、虚拟机 ​ 同样的java代码在不同平台生成的机器码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操作系统底层的硬件指令集是不同的。 同一个java代码在windows上生成的机器码可能是0101…,在linux上生成的可能是1100…,那么这是怎么实现的呢? 不知道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在下载jdk的时候,我们在oracle官网,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或者位数版本要下载不同的jdk版本,也就是说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jdk虚拟机有不同的实现。 那么虚拟机又是什么东西呢,如图是从软件层面屏蔽不同操作系统在底层硬件与指令上的区别,也就是跨平台的由来。 说到这里同学们可能还是有点不太明白,说的还是太宏观了,那我们来了解下java虚拟机的组成。 二、虚拟机组成 ​ 1.栈 我们先讲一下其中的一块内存区域栈,大家都知道栈是存储局部变量的,也是线程独有的区域,也就是每一个线程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栈区域。 public class Math { public static int initData = 666; public static User user = new User(); public int compute() { int a = 1; int b = 2; int c = (a+b) * 10; return 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C语言中volatile关键字的使用

こ雲淡風輕ζ 提交于 2019-12-13 12:56:44
volatile是一个类型修饰符(type specifier),就像我们熟悉的const一样,它是被设计用来修饰被不同线程访问和修改的变量;volatile的作用是作为指令关键字,确保本条指令不会因编译器的优化而省略,且要求每次直接读值。 volatile的变量是说这变量可能会被意想不到地改变,这样,编译器就不会去假设这个变量的值了。 作用 编辑 简单地说就是防止编译器对代码进行优化。比如如下程序: 1XBYTE[2]=0x55; 2XBYTE[2]=0x56; 3XBYTE[2]=0x57; 4XBYTE[2]=0x58; 对外部硬件而言,上述四条语句分别表示不同的操作,会产生四种不同的动作,但是编译器却会对上述四条语句进行优化,认为只有XBYTE[2]=0x58(即忽略前三条语句,只产生一条机器代码)。如果键入volatile,则编译器会逐一地进行编译并产生相应的机器代码(产生四条代码)。 例子 编辑 精确地说就是,优化器在用到这个变量时必须每次都小心地重新读取这个变量的值,而不是使用保存在寄存器里的备份。下面是volatile变量的几个例子: 1)并行设备的硬件寄存器(如:状态寄存器) 2)一个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会访问到的非自动变量(Non-automatic variables) 3)多线程应用中被几个任务共享的变量 这是区分C程序员和嵌入式系统程序员的最基本的问题

2019年12月12日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19-12-12 22:59:17
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栈区(stack),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2、堆区(heap),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呵呵。 3、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 一块区域。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文字常量区 ,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5、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二、例子程序 这是一个前辈写的,非常详细 //main.cpp int a = 0; 全局初始化区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main() { int b; 栈 char s[] = “abc”; 栈 char *p2; 栈 char *p3 = “123456”; 123456\0在常量区,p3在栈上。 static int c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p1 = (char *)malloc(10); p2 = (char *)malloc(20); 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strcpy(p1, “123456”);

大数据计算引擎之 Flink原理与实现:内存管理

不羁岁月 提交于 2019-12-12 15:15:19
转载自: Flink原理与实现:内存管理 本文地址: 大数据计算引擎之 Flink原理与实现:内存管理 如今,大数据领域的开源框架(Hadoop,Spark,Storm)都使用的 JVM,当然也包括 Flink。基于 JVM 的数据分析引擎都需要面对将大量数据存到内存中,这就不得不面对 JVM 存在的几个问题: Java 对象存储密度低。一个只包含 boolean 属性的对象占用了16个字节内存:对象头占了8个,boolean 属性占了1个,对齐填充占了7个。而实际上只需要一个bit(1/8字节)就够了。 Full GC 会极大地影响性能,尤其是为了处理更大数据而开了很大内存空间的JVM来说,GC 会达到秒级甚至分钟级。 OOM 问题影响稳定性。OutOfMemoryError是分布式计算框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当JVM中所有对象大小超过分配给JVM的内存大小时,就会发生OutOfMemoryError错误,导致JVM崩溃,分布式框架的健壮性和性能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大数据项目开始自己管理JVM内存了,像 Spark、Flink、HBase,为的就是获得像 C 一样的性能以及避免 OOM 的发生。本文将会讨论 Flink 是如何解决上面的问题的,主要内容包括内存管理、定制的序列化工具、缓存友好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堆外内存、JIT编译优化等。 积极的内存管理 Flink

QT中的char、float、QbyteArray数据间的转换

前提是你 提交于 2019-12-11 10:45:04
在QT开发上位机与单片机通信时,因通信协议包的数据类型有“char”和“float”类型,特此记录。协议包类型如下: typedef struct{ char data1; char data2; char data3; char data4; char dataGroup[5]; float value; char data7; }DataInit; 因为代码中需要计算每个字节的内存地址的数据的累加和,char类型的可以直接进行累加,而float类型的数据值无法直接进行累加,如果进行累加数据将会出错,这时就需要将float类型转化为char型。有以下两种方式: 1、可以重新定义协议包将float类型的数据更改为char 类型数组,例如: typedef struct{ char data1; char data2; char data3; char data4; char dataGroup[5]; char floatData[4]; char data7; }DataInit; 因为float本身在内存中分配就为4个字节,所以可在定义时直接将其定义为内存大小是4个字节的char类型的数组,在应用时可再将float数据转换为char类型并存入char类型数组中,具体操作方式参考第二种方式。 2、原本的数据包类型不变,在应用时定义一个char类型的指针

jni详解(摘自《jni详解》)

北战南征 提交于 2019-12-10 14:08:18
本书涵盖了 Java Native Interface(JNI)的内容,将探讨以下问题: • 在一个 Java 项目中集成一个 C/C++库 • 在一个用 C/C++开发的项目中,嵌入 JavaVM • 实现 Java VM • 语言互操作性问题,特别是互操作过程中的垃圾回收(GC, garbage collection)和并 发编程(multithreading) 译注: JNI(Java Native Interface)是 SUN 定义的一套标准接口,如 Dalvik, Apache Harmony 项目...等 Java 虚拟机,都会实现 JNI 接口,供本地(C/C++)应用与 Java VM 互调。 JNI: 可以供 Java 代码调用本地代码,本地代码也可以调用 Java 代码,即上文列出的第 4 条内容:语言互操作;所以,这是一套完善而功能强大的接口。 可能有朋友听说过 KNI,那是 J2ME VM(CLDC)中定义的一套东西,不如 JNI 强大。 此外,因为 C/C++在系统编程领域的地位,只要打通了与 C/C++的接口,就等于是天堑变 通途。 首先,通过本书,你会很容易的掌握 JNI 开发,并能了解到方方面面的关于 JNI 的知识。 本书详尽的叙述,会带给你你很多如何高效使用 JNI 的启示。JNI 自 1997 年初发布以来, Sun 的工程师们和 Java

c内存对齐--影响php变量占用的内存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19-12-10 13:39:26
当在C中定义了一个结构类型时,它的大小是否等于各字段(field)大小之和?编译器将如何在内存中放置这些字段?ANSI C对结构体的内存布局有什么要求?而我们的程序又能否依赖这种布局?这些问题或许对不少朋友来说还有点模糊,那么本文就试着探究它们背后的秘密。 首先,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ANSI C保证结构体中各字段在内存中出现的位置是随它们的声明顺序依次递增的,并且第一个字段的首地址等于整个结构体实例的首地址。比如有这样一个结构体: struct vector{ int x,y,z; } s; int *p,*q,*r; struct vector *ps; p = &s.x; q = &s.y; r = &s.z; ps = &s; assert(p < q); assert(p < r); assert(q < r); assert((int*)ps == p); // 上述断言一定不会失败 这时,有朋友可能会问:"标准是否规定相邻字段在内存中也相邻?"。 唔,对不起,ANSI C没有做出保证,你的程序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依赖这个假设。那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永远无法勾勒出一幅更清晰更精确的结构体内存布局图?哦,当然不是。不过先让我们从这个问题中暂时抽身,关注一下另一个重要问题————内存对齐。 许多实际的计算机系统对基本类型数据在内存中存放的位置有限制

虚拟机类加载机制

*爱你&永不变心* 提交于 2019-12-07 13:26:26
虚拟机类加载机制   虚拟机吧描述类的数据从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并对数据进行校验、转换、解析和初始化,最终形成可已被虚拟机直接使用的Java类型。   在Java语言里,类型的加载、连接和初始化过程都是在程序运行期间完成的。 类加载的时机   类被加载到虚拟机后 它的生命周期 包括: 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使用和卸载 7个阶段。   虚拟机规范规定出现 这5种情况必须对类进行初始化:     1)遇到new、getstatic、putstatic、invokestatic这四条字节码指令时,如果类没有进行初始化,则需先触发其初始化。生成这四条指令的最常见的Java代码是:使用new关键字实例化对象、读取或设置类的静态字段时、调用类的静态方法时。     2)使用Java.lang.reflect包的方法对类进行反射调用时,如果勒里没有进行初始化,则需先触发区初始化。     3)当初始化一个类时,如果发现其父类还没有被初始化,则需先触发其父类的初始化。     4)当虚拟机启动时,用户需要指定一个要执行的主类虚拟机会先初始化这个主类。     5)当使用JDK1.7的动态语言支持时,如果一个java.lang.invoke.MethodHandle实例最后的解析结果REF_getStatic、REF_putStatic、REF_invokeStatic的方法句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