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参数

Greenplum配置参数优化:5.10.2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19-11-25 22:15:46
Greenplum参数配置优化: 查询参数 gpconfig --show max_connections 修改参数配置命令 gpconfig-c <parameter name> -v <parameter value> 比如:gpconfig-c log_statement -v DDL 删除配置 gpconfig -r <parameter name> work_mem work_mem(,global,物理内存的2%-4%),segment用作sort,hash操作的内存大小 当PostgreSQL对大表进行排序时,数据库会按照此参数指定大小进行分片排序,将中间结果存放在临时文件中,这些中间结果的临时文件最终会再次合并排序,所以增加此参数可以减少临时文件个数进而提升排序效率。当然如果设置过大,会导致swap的发生,所以设置此参数时仍需谨慎。 查看现有配置值 gpconfig -s work_mem Values on all segments are consistent GUC : work_mem Master value: 32MB Segment value: 32MB 修改配置 gpconfig -c work_mem -v 128MB 另一种写法:SET work_mem TO '64MB' 配置成功返回: gpadmin-[INFO]:-completed

C++应用程序性能优化(三)——C++语言特性性能分析

半世苍凉 提交于 2019-11-25 21:08:27
C++应用程序性能优化(三)——C++语言特性性能分析 一、C++语言特性性能分析简介 通常大多数开发人员认为,汇编语言和C语言比较适合编写对性能要求非常高的程序,C++语言主要适用于编写复杂度非常高但性能要求并不是很高的程序。因为大多数开发人员认为,C++语言设计时因为考虑到支持多种编程模式(如面向对象编程和范型编程)以及异常处理等,从而引入了太多新的语言特性。新的语言特性往往使得C++编译器在编译程序时插入了很多额外的代码,会导致最终生成的二进制代码体积膨胀,而且执行速度下降。 但事实并非如此,通常一个程序的速度在框架设计完成时大致已经确定,而并非因为采用C++语言才导致速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当一个程序的性能需要提高时,首先需要做的是用性能检测工具对其运行的时间分布进行一个准确的测量,找出关键路径和真正的性能瓶颈所在,然后针对性能瓶颈进行分析和优化,而不是主观地将性能问题归咎于程序所采用的语言。工程实践表明,如果框架设计不做修改,即使使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重新改写,也并不能保证提高总体性能。 因此,遇到性能问题时,首先应检查和反思程序的总体架构,然后使用性能检测工具对其实际运行做准确的测量,再针对性能瓶颈进行分析和优化。 但C++语言中确实有一些操作、特性比其它因素更容易成为程序的性能瓶颈,常见因素如下: (1)缺页 缺页通常意味着要访问外部存储

C++的栈空间和堆空间

久未见 提交于 2019-11-25 20:08:49
https://www.csdn.net/gather_2b/NtDaIg5sMTktYmxvZwO0O0OO0O0O.html 一直都把堆栈放一起,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他们的组合是一个词语,就像“衣服”一样简单,其实不然,今天在下就将最近学习总结的一些与大家分享。 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栈区(stack):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的栈。 2、堆区(heap):一般是由程序员分配释放,若程序员不释放的话,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值得注意的是他与数据结构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数据结构的链表。 3、全局区(static):也叫静态数据内存空间,存储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放一块区域,没有初始化的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文字常量区: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5、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堆和栈的区别: 一、由以上综述就可以得知,他们程序的内存分配方式不同。 二、申请和响应不同: 1、申请方式:stack由系统自动分配,heap需要程序员自己申请,C中用函数malloc分配空间,用free释放,C++用new分配,用delete释放。 2、申请后系统的响应: 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