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

创业知识(五):创业公司如何实施敏捷开发(转载)

♀尐吖头ヾ 提交于 2019-12-04 16:04:10
   转载自 LANCEYAN.COM   说起敏捷开发,并不是因为敏捷而敏捷。这几年的敏捷开发已经被很多敏捷咨询服务商神话了,这个东西并不是神器,实施了就可以解决所有软件公司的问题,而是要结合自己公司的特点和问题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模式。   大家都知道,创业公司刚开始需要研发出一款产品并且能够使公司赚钱的产品,不过大部分创业公司没有那么容易一下就能做出来,很多公司还没有成功的产品资金链就断掉了,公司也死掉了。我们公司是这样一个状况,有一条产品线可以维持公司开支并仅仅刚够盈余,要扩大高速发展还不够,一直维持就没有创业的意义。另一条线是做技术创新为未来能够开发一款人气爆棚的产品摸索着,但是又不能饿着肚子去开发。我们是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实施敏捷开发的呢?一个难题,很大的难题!   我们技术团队人员是这样的配置:1名技术总监、2名资深开发工程师、1名高级开发工程师、2名潜力开发工程师、1名前端开发、1名测试。技术总监需要处理很多团队管理、客户管理的工作,能够参与项目的时间最多每天二分之一。2名资深开发需要负责给其他工程师做导师,参与新项目开发时间大概有80%。高级工程师要预留项目学习时间,参与项目的时间大概有90%。潜力开发工程师需要有一些时间学习技术和项目,但是基本可以做到70%的时间投入项目。前端开发和测试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革命,属于机动部队。   现在总共有六个老项目在维护

敏捷开发:我在路上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19-12-04 15:33:41
略有耳闻 行业变化真的很快~思想更新迭代更是应接不暇。 我在最早最早听到敏捷开发的时候是2014年,入行刚刚两年。 犹记得当初领导引出这个话题,大家讨论开来。 “咱们敏捷不起来,那是外国玩的东西” “敏捷就是快,极限编程,到时候代码都是坑。还得重构” 其实很多对话已经很模糊了。但是整体的氛围就是,想玩会把自己玩死。 当时作为一颗小白菜的我~,完全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只能从字面意义去畅想。 敏捷--就是快速的意思呗,快就对了。 极限--是不是就是给你个需求你能超出极限干出来。 这 太恐怖了。后面这个话题慢慢就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 痛苦 对敏捷的认识,我的思想依旧停留在之前的认知。一直没有人讨论,也没有过自己主动补充。 主要原因,周围的人习惯了这种跨度长,按部就班的迭代方式。 即便是有人提出过异议,依旧还是寡不敌众,重回其道。 2017年11月 到 2019年元旦,这是我感触颇深的一段时间。 因为分组原因,起初有一个很不起眼的系统放在了我们组,然后这个系统从无到有,我们进行快速开发上线。直到我一个人维护这个系统两年。 后面因为我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使得这两个工作项,在冲突中迭代,在痛苦中来回切换。 其中的痛苦对于没有管理经验的我来说真的是炼狱。 我向管理层提出了我的想法,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这种节奏? 通过深思熟虑我从.NET组转到了php组(可以理解为也是技术栈的完全切换)

如何基于TAPD实践Scrum的敏捷开发?

拈花ヽ惹草 提交于 2019-12-04 06:46:29
Scrum是一种用于开发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敏捷开发方式,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敏捷开发过程和特点,并着重介绍Scrum框架的角色、活动和工件等内容,然后介绍团队利用TAPD中的需求管理、缺陷管理、迭代管理等应用功能来帮助团队有效实践Scrum敏捷开发。 何为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所倡导的是通过若干个短期的迭代周期(也称为冲刺sprint,范围一般是1周- 1个月),按一定的优先级不断增量开发和实现产品功能,每次迭代获得一个可运行的产品增量功能包。 敏捷开发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按优先级排列的产品列表,其中由产品需求、功能优化或功能缺陷等类型清单项组成,排在前面的是优先级高的项,优先纳入迭代计划进行实现,这些项在纳入迭代计划前进行分解和细化,达到满足开发团队实现的粒度。 越往后排的项优先级越低,这部分需求暂时不会提上开发实现日程,当前阶段可以粗略描述,也不必急于细化,以应对可能的变更。 每次迭代开始阶段,从产品列表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清单项作为本次迭代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通常是由各方利益相关者讨论决定的,数量的多少视开发团队的情况而定,尽量匹配开发团队的开发节奏。 迭代过程中开发团队每天通过站立会的形式沟通工作进展和面临的问题,在这期间一般不再接受新的产品项或其他开发任务,特殊情况可以接受任务的置换。 在每次迭代结束时,团队一起评审已实现的产品功能等工作项,并根据反馈优化当前的工作和开发方式。在这过程中

敏捷开发一千零一问系列之一:序言及解决问题的心法(无我)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19-12-04 03:20:16
这是敏捷开发一千零一问系列的第一篇。( 之一 , 之二 , 之三 , 问题总目录 ) 也是般若敏捷系列第十篇。( 之一 , 之二 , 之三 , 之四 , 之五 , 之六 , 之七 , 之八 , 之九 , 之十 , 之十一 , 之十二 ) 做敏捷开发时间长了,就感觉很多事情都理所当然,越发觉得“问题很可贵”,最近做培训的时候收集了一些问题,很多现场来不及解答,逐一发表在这里。 如何解决一个问题 知识多了自然可以解决问题,经历多了自然也可以积累经验,但是在一个只出现10年的领域,还有一堆只工作了10多年的年轻人中间,必然有一天会遇到从来没有人解决过的问题,这时候怎么办呢? 掌握解决问题的心法是核心。 对这个系列而言,就是要掌握用敏捷开发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心法。掌握了心法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比知道一千零一个问题的答案更加重要,因此会先用三篇来综述一下解决问题的心法,可以 总结为无我、无住、共振三个词汇。 为什么不写成更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因为找不到贴切的词汇,更没有简短、容易记忆的语句,罗哩罗嗦写了一大段,保证大家关闭IE就忘光了。 估计在看完十个二十个问题和答案后,再回来看这篇序言,大家会和我一样认同这三个词汇是最佳答案。 无我 包括两个部分, 无我无人 和 无现在无未来的我 。 无我无人 这里的”人“是他人的意思。 原来的敏捷宣言中包括了无我无人的成分,“个体与交互胜过过程与工具”及

论PM与团队与敏捷开发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19-12-03 10:22:00
敏捷开发是每个有追求的PM都会去读的书 敏捷开发是很少程序会去读的书 敏捷开发是团体其他人很少会读的书 然而, 据我的 所见, 所闻, 所论 敏捷开发在大家的脑袋里分为很多种版本 既有可以一辩的新鲜思路, 也有不同侧重点的观点(你可以知道他更在意的是哪部分), 当然也有抱着皮毛认识却常常挂在嘴边的人. 这时候,敏捷开发是他们践行自己非敏捷思路的一种利器. 他们会说, 敏捷一点, 不要考虑那么多, 排期再缩短一些, 这时候, 敏捷两字就是最刺耳的词, 让不了解的人, 痛恨这个所谓的"敏捷开发" 不过这不是关键的, 最致命的 往往温水煮青蛙是最让人无能为力, 纵有千万力量于一身却无力抗争, 温水版的敏捷开发是这样的: 大家敏捷起来, 敏捷开发要求我们适应变化, 我们要划分工作内容, 我们要开讨论会, 总结会, 茶话会, 大家畅所欲言, 写出来你认为你和你的伙伴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 我们彼此成就. 然而, 先不从理论上证明这样做的问题在哪里, 因为温水之所以是温水, 原因是理论我都懂, 就是不知道考点在哪里. 总是抓不住考点, 每次都是信心满满的走向相同的答案. 得出结论: 敏捷开发这一套在中国玩不转.. 从结果去证明温水的结果很简单, 失败. PM说我们不要敏捷. 是不可能的, 我们知道敏捷很香, 不愿离开, 每次的结果虽然不尽如人意, 不过我是给称职的PM, 我紧跟了时代步伐,

DevOps之敏捷开发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40:02
初步了解一下敏捷开发及其流程 敏捷开发描述了一套 软件开发 的价值和原则,在这些开发中,需求和解决方案皆通过自组织 跨功能团队 达成。 当需求的不明确性和工程实现的不确定性均超出一定范围后,呈现出复杂系统的特征传统的开发方法便不在适用.敏捷开发方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 千禧之初,美国在计算机行业已经走了几十年,瀑布流、螺旋模型、快速迭代...各种各样的软件开发流程雨后春笋各领风骚一段时间。虽然不断变化和完善,但互联网的加速发展让传统方法显得笨重,难以快速适应变化。有十七个程序员(程序员改变世界)在美国犹他州的一个风景区开了个碰头会,找到了一个团队耦合度高,流程极其灵活的方法,他们把它称为agile program development。 这十七个人如同开宗立派的长老,在会议之后给自己起了个名字“敏捷联盟”,他们不仅赋予了新方法名字,还有宣言,甚至纲领。 http://agilemanifesto.org/iso/zhchs/manifesto.html 3 Scrum 不同迭代周期对Scrum项目实施的影响 agile:敏捷. 其理念,精髓是 迅速响应需求,快速反馈结果 sprint:冲刺. 一个开发阶段被认为是一次冲刺,一个个sprint首尾相连,构成一个项目 Scrum:指的时英式橄榄球中一股脑争球这一战术或行为. Product Backlog:即需求池,待办事项列表

LEARUN力软敏捷开发框架真正源码V6.1.6.2版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2:01
QQ153545892 企业级开发框架,支持大并发、分布式集群部署 全程专业售后服务 适合开发各类中大型项目、系统 力软敏捷开发框架,软件行业的3D打印机、整合框架,给用户和开发者最佳的.Net框架方案。 力软敏捷开发框架是一套集快速开发+通用权限管理+工作流+即时通讯+微信组件+手机APP开发于一体的敏捷开发框架。 能帮企业提高开发效率,提升软件质量,使得软件研发人员只用关注核心业务的实现。拥有了这套框架您只需要一批.net程序员, 就能把架构师、美工妹、APP开发人员的活全干了。只要您创意有了,设计出来了,马上就能通过力软敏捷开发框架快速实现。 它就是软件行业的3D打印机! UI 首先是界面UI,界面是一张脸,拿车做比方,就是外观。我相信如果引起你对一辆车的注意,那我相信第一要素一定是外观。这款框架具有简洁美观大方的外观。提供了多种界面风格可选,总有一种适合你的。 1.飞扬版 2.经典版 3.风尚版 4.炫动版 业务功能 一辆好车少不了高端配置,一个好的框架少不了完备的功能。业务功能的完备,能让开发的过程行云流水。在普通的开发过程中,一个个功能的编写并不是难事,其实直接套用也是可以,难的是如何将需求中新加的功能添加到已有的架构中去。而基于这个快速开发框架开发就省去了这些麻烦,甚至有些功能的开发直接就省去了编程,所有代码自动生成。 下面来看看这个快速开发框架有哪些重要的功能: 一

力软快速开发框架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2:01
企业级开发框架,支持大并发、分布式集群部署 全程专业售后服务 适合开发各类中大型项目、系统 力软敏捷开发框架,软件行业的3D打印机、整合框架,给用户和开发者最佳的.Net框架方案。 力软敏捷开发框架是一套集快速开发+通用权限管理+工作流+即时通讯+微信组件+手机APP开发于一体的敏捷开发框架。 能帮企业提高开发效率,提升软件质量,使得软件研发人员只用关注核心业务的实现。拥有了这套框架您只需要一批.net程序员, 就能把架构师、美工妹、APP开发人员的活全干了。只要您创意有了,设计出来了,马上就能通过力软敏捷开发框架快速实现。 它就是软件行业的3D打印机! UI 首先是界面UI,界面是一张脸,拿车做比方,就是外观。我相信如果引起你对一辆车的注意,那我相信第一要素一定是外观。这款框架具有简洁美观大方的外观。提供了多种界面风格可选,总有一种适合你的。 1.飞扬版 2.经典版 3.风尚版 4.炫动版 业务功能 一辆好车少不了高端配置,一个好的框架少不了完备的功能。业务功能的完备,能让开发的过程行云流水。在普通的开发过程中,一个个功能的编写并不是难事,其实直接套用也是可以,难的是如何将需求中新加的功能添加到已有的架构中去。而基于这个快速开发框架开发就省去了这些麻烦,甚至有些功能的开发直接就省去了编程,所有代码自动生成。 下面来看看这个快速开发框架有哪些重要的功能: 一、权限的管理 权限的配置

敏捷开发一千零一问系列之四:优先级排错怎么办?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19-12-03 00:12:13
这是敏捷开发一千零一问系列的第四篇。( 之一 , 之二 , 之三 , 问题总目录 ) 这个系列的文章太多,除了用于总结性篇章外,请访问“问题总目录”查找感兴趣的具体问题。 初始问题 对于不断更新的需求,导致需求优先级的判断出现了错误,知道项目周期后期才发现,怎么办? 答案 1. (临时方案)确保所有排序均是由PO完成的 常常出现所谓现场客户、由客户出PO、由一个销售当PO的情况,都是应该避免的。 PO一方面要熟悉具体的需求和原始目的(广度与细度的要求),另一方面则应该对产品的商业目标、终极目的了然于胸(高度与深度),才能站在企业立场而非简单的客户价值立场。 从这一方面看,“有无限时间陪着我们的现场客户”和“一个销售”,其细度有余,高度不足,很容易带入歧途;而由“客户出PO”则会被客户牵着鼻子走,客户的想法一变,项目就会变化,也不符合企业的利益。 2. (最终方案)优先级排序应该基于较为稳定的商业计划,要确保有产品总监或项目总监来把控产品或项目方向 一般的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排列优先级的依据一般有两个:一个是客户价值方面,一个是开发因素方面(比如对架构的影响、需求间的依赖)。但这些都相对浅薄的理解。 真正决定什么优先的因素,是产品或项目的商业目标,并因此制定版本计划,在版本中体现优先级。 作为产品,每个版本都是为了打败某个竞争对手,取代某个已有产品,获取某类客户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看

RDIFramework.NET敏捷开发框架 ━ 工作流程组件Web业务平台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5:01
接前两篇: RDIFramework.NET敏捷开发框架 ━ 工作流程组件介绍 RDIFramework.NET敏捷开发框架 ━ 工作流程组件WinForm业务平台 RDIFramework.NET工作流程组件是以RDIFramework.NET敏捷框架为支撑,根据我们多年的项目经验和项目实践,结合国内各大工作流产品的特点研发的一套流程管理组件。该组件不仅考虑到从零搭建业务系统,也考虑到与现有业务系统的整合。从零搭建系统我们可以使用RDIFramework.NET敏捷框架以基础,来快速搭建业务系统。与现有系统的整合,我们的流程引擎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接口,供三方业务系统调用,并提供组件的全部源码方便用户进行整合。RDIFramework.NET工作流程组件采用SOA架构模式,流程引擎可通过服务方式访问。支持B/S、C/S系统,同时支持SQLServer、ORACLE、MySql等主流数据库。 我们通过流程设计器进行可视化的流程设计后,就可以通过流程引擎进行流程的流转操作。 如下图是RDIFramework.NET工作流组件的Web流程设计器,我们的流程设计器支持Web与WinForm。 业务协同平台是流程系统与用户交互的工作平台,所有的业务表单都通过平台展现,用户在该平台上处理日常业务(启动任务、处理任务、查看参与的任务,查看流程状态)。用户不必关心流程如何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