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行

mysql 命令行导入导出.sql文件

你说的曾经没有我的故事 提交于 2019-12-01 07:25:45
mysql 命令行导入导出.sql文件 window下 1.导出整个数据库1765243235 mysqldump -u 用户名 -p 数据库名 > 导出的文件名 mysqldump -u dbuser -p dbname > dbname.sql 2.导出一个表 mysqldump -u 用户名 -p 数据库名 表名> 导出的文件名 mysqldump -u dbuser -p dbname users> dbname_users.sql 3.导出一个数据库结构 mysqldump -u dbuser -p -d --add-drop-table dbname >d:/dbname_db.sql -d 没有数据 --add-drop-table 在每个create语句之前增加一个drop table 4.导入数据库 常用source 命令 进入mysql数据库控制台,如 mysql -u root -p mysql>use 数据库 然后使用source命令,后面参数为脚本文件(如这里用到的.sql) mysql>source d:/dbname.sql 1. 导入数据到数据库 mysql -uroot -D数据库名 1. 导入数据到数据库中得某个表 mysql -uroot -D数据库名 表名 D:\APMServ5.2.6\MySQL5.1\bin>mysqldump -u

Sqlite 命令行导出、导入数据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19-12-01 07:16:36
打开命令行 导出数据到data.csv D:\project>sqlite3.exe old.db SQLite version 3.21.0 2017-10-24 18:55:49 Enter “.help” for usage hints. sqlite> .output data.csv sqlite> select * from ProjData where XXXXXX; sqlite> .output stdout sqlite> .exit 将数据data.csv导入到数据表 D:\project>sqlite3.exe new.db SQLite version 3.21.0 2017-10-24 18:55:49 Enter “.help” for usage hints. sqlite> .import data.csv ProjData sqlite> .exit 来源: CSDN 作者: Robinson-sir 链接: https://blog.csdn.net/zbc415766331/article/details/78675183

Kubernetes——命令行操作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19-12-01 04:55:58
如果集群初始化失败需要的操作: master:   kubeadm reset #回答y   执行一条它提示给你的iptables命令即可 node:    systemctl stop kubelet   rm -rf /etc/kubernetes/*   注意:检查防火墙、swap分区、内存 kubernetes使用 运行pod的两种方式:命令行、yaml文件 控制器:deploy rs ds sts job cj(简写) 命令行操作deploy: kubectl delete deploy httpd #删除要指定资源类型,这里的资源类型是deploy kubectl delete deploy nginx kubectl get po kubectl run nginx --image=nginx -r 2 kubectl run nginx --image=nginx --replicas=2 kubectl get po kubectl get deploy #deploy管理多副本,但是不是直接管理,而是通过rs管理多副本。 kubectl get deploy kubectl describe deploy nginx #能够发现的是replicaset的名称是deployment的name上加上一串随机字符串

CMD命令行管道命令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19-12-01 04:33:20
一、什么是管道命令  管道命令能够将一个命令的执行结果经过筛选,只保留我们需要的信息。  如 dir 命令会显示目录下所有文件夹和文件,可以使用管道命令| find "" 将dir的结果进行筛选,只保留需要的信息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ode1992/p/11654218.html

MySQL数据库命令行常用命令

ⅰ亾dé卋堺 提交于 2019-12-01 04:03:32
介绍一些 MySQL数据库 的 命令行 常用的一些命令,包括启动和停止服务,用户登录,用户管理以及常用的批处理命令的使用等. mysql服务的启动和停止 net stop mysql net start mysql 登陆mysql mysql -u用户名 -p用户密码 mysql -uroot -p, 回车後提示你输入密码,输入12345,然後回车即可进入到mysql中了,mysql的提示符是: mysql> 注意,如果是连接到另外的机器上,则需要加入一个参数-h机器IP 增加新用户 grant 权限 on 数据库.* to 用户名@登录主机 identified by "密码" 增加一个用户user1密码为password1,让其可以在本机上登录, 并对所有数据库有查询、插入、修改、删除的权限。首先用以root用户连入mysql,然後键入以下命令: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 *.* to user1@localhost Identified by "password1";如果希望该用户能够在任何机器上登陆mysql,则将localhost改为"%"。 如果你不想user1有密码,可以再打一个命令将密码去掉。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 on mydb.* to user1@localhost

Windows10命令行设置环境变量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19-12-01 02:13:36
set 可以设置临时环境变量,只有在当前窗口下有效 语法:set name=value set name 可以查看环境变量 setx 可以永久设置环境变量 setx /m 永久设置环境变量 setx /m name "value" setx -m 永久追加环境变量 setx -m name "%name%;value" windows10path变量初始值:%SystemRoot%\ System32 ;%SystemRoot%;%SystemRoot%\ System32 \Wbem;%SYSTEMROOT%\ System32 \WindowsPowerShell\v1.0\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HXTesting/p/11647457.html

从命令行进入数据库的一些最基础的操作

|▌冷眼眸甩不掉的悲伤 提交于 2019-11-30 21:53:46
1、 首先打开命令行cmd 2、 打开页面后输入命令: mysql -u root -p 然后点击回车 3、 输入自己数据库的密码 4、 查看数据库的命令: show databases; 创建数据库的命令: create database + 要创建的数据库名字 5、 使用某个表的命令: use + 表名; 6、查看这个库里都有哪些表的命令: show tables; 7、查看表结构的命令: describe + 表名; 8、 查看表里面的内容命令: select * from + 表名; 9、 创建表的命令: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INT(10) NOT NULL UNIQUE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0) NOT NULL ,sex VARCHAR(4) ,birth YEAR,department VARCHAR(20) ,address VARCHAR(50)); 10、在表里面插入内容的命令: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902,'张老二','男',1986,'中文系','北京市昌平区'); 11、 删除表里面的某一条信息记录: 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id=表里的id; 12、 修改表里面的某个数据: update 表名 set 字段名=‘新内容’ +

瞬间爱上命令行 · 插秧哥\'s Blog

烈酒焚心 提交于 2019-11-30 21:38:26
前端其实命令行用的并不多,无非cd cat vi ,连mkdir都很少用到,也就一直没怎么注意过shell,听说程序员会为了省去2小时的麻烦而花4小时写个脚本,只是当个段子听听,完全体会不到背后的乐趣,可今天的一个事,让我彻底爱上命令行。 我参加了一个github公共项目,里面每个人都有提交代码,一直很想把优秀的前10名同学的代码clone下来,但github在国内的访问速度有多慢大家也都知道,再加上需要来回切换网页,挨个找到项目地址,再新建文件夹clone,下载速度很慢,且项目名都相同,必须挨个新建不重名的文件夹后再clone进去,总之:步骤繁杂,网速也慢,费时费力——这是程序员无法忍受的。 我想起了那个段子,心想要不要写个脚本呢? 抱着知难而退的犹豫态度,我看了下需求情况:发现在一个公共github项目中,各用户的仓库地址都是以项目名.git结尾,前面除用户名以外,其余都一样,比如: 1 https://github.com/用户名/项目名.git 只有用户名变动,那就好办了,感觉可行,就立马找了个简单的shell教程,把要拷贝的用户名填进数组里,然后接下来的逻辑就很简单了,从查看语法到写出脚本,花了十来分钟: 12345678910111213 !/bin/shmkdir test_shellcd test_shellnamelist=("username"

让你如绅士般基于描述编写 Python 命令行工具的开源项目:docopt

混江龙づ霸主 提交于 2019-11-30 20:44:05
作者:HelloGitHub- Prodesire HelloGitHub 的《讲解开源项目》系列,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HelloGitHub-Team/Article 一、前言 在本系列前面四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 argparse 的方方面面。它无疑是强大的,但使用方式上略显麻烦。需要先设置解析器,再定义参数,再解析命令行,最后实现业务逻辑。 而今天要介绍的 docopt 则是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命令行。你可曾想过,一个命令行程序的帮助信息其实已然包含了这个命令行的完整元信息,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定义帮助信息来定义命令行呢? docopt 就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去设计的。 本系列文章默认使用 Python 3 作为解释器进行讲解。 若你仍在使用 Python 2,请注意两者之间语法和库的使用差异哦~ 二、介绍 docopt 基于长久以来在帮助信息和手册中描述程序接口的约定,其接口描述是形式化的帮助信息。它能够根据命令行程序中定义的接口描述,来自动生成解析器。 三、快速开始 3.1 定义接口描述/帮助信息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命令行程序的定义接口描述或者是帮助信息,这样 docopt 就能知道命令行的元信息,从而自动解析。 接口描述通常定义在一个模块的文档字符串中,我们仍然以在 Python 命令行之旅:初探 argparse 的例子为例,讲解如何使用

realsense SDK编译 release

元气小坏坏 提交于 2019-11-30 20:38:02
1>------ 已启动生成: 项目: ZERO_CHECK, 配置: Release x64 ------ 1> Checking Build System 1> CMake does not need to re-run because E:/LibRealsense/build/CMakeFiles/generate.stamp is up-to-date. 1> CMake does not need to re-run because E:/LibRealsense/build/third-party/realsense-file/CMakeFiles/generate.stamp is up-to-date. 1> CMake does not need to re-run because E:/LibRealsense/build/wrappers/CMakeFiles/generate.stamp is up-to-date. 1> CMake does not need to re-run because E:/LibRealsense/build/third-party/glfw/CMakeFiles/generate.stamp is up-to-date. 1> CMake does not need to re-run because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