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h

Openshift 4.3环境的离线Operatorhub安装

末鹿安然 提交于 2020-08-08 09:00:10
这几天在客户环境中搞Operatorhub的离线,因为已经安装了OpenShift 4.3的集群,所以目标是只将考核的Service Mesh和Serverless模块安装上去即刻,因为前期工作关系,我曾在离线的4.2环境安装过类似组件,所以稍作准备就出发了,但这几天遇到的问题和坑确实不少,4.3和4.2相比在离线方面有很大的改进,但又埋了另外一些坑,本文算是大致的一个记录。 另外感谢各位前辈及前浪的指引,让我在一片混乱中清晰了思路。 1.制作catalog的镜像 因为网络环境太慢,所以建议大家直接mirror到本地的仓库然后再进行 oc image mirror registry.redhat.io/openshift4/ose- operator -registry:v4. 3 registry.example.com/openshift4/ose- operator -registry 形成本地的catalog镜像 oc adm catalog build --appregistry-org redhat-operators -- from =registry.example.com/openshift4/ose- operator -registry:v4. 3 --to=registry.example.com/olm/redhat-operators:v1 -

为什么Uber微服务架构使用多租户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20-08-07 13:01:53
云栖号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Uber服务的高性能主要依赖于在当前平台上快速以及稳定的开发新特性能力,和对应服务使用什么技术栈无关。Uber平台最根本的能力是基于微服务架构,这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化风格,也就是由各种互操作的服务组成的应用。 微服务架构可以提供很好的伸缩性,同时也能够支持稳定的部署和模块化。在Uber,不同的工程师团队都是基于互操作的服务来工作,所以确保我们的技术栈既要能够安全的发布新的变动,也要能够基于模块化方式可靠的使用架构的已有部分,这点非常重要。总而言之,这些功能能够提高开发者的开发速度以及快速的发布周转(turnaround)次数,另外还可以给我们提供基于独立调度(schedules)构建的灵活性,同时依然可以满足服务级别协议(SLAs)。 在一个微服务架构中允许多系统共存是利用微服务稳定性以及模块化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多租户(multi-tenancy)。租户可以是测试,金丝雀发布,影子系统(shadow systems),甚至服务层或者产品线,使用租户能够保证代码的隔离性并且能够基于流量租户做路由决策。对于传输中的数据(data-in-flight)(例如,消息队列中的请求或者消息)以及静态数据(data-at-rest)(例如,存储或者持久化缓存)

MeshFilter mesh vs sharedMesh

时光毁灭记忆、已成空白 提交于 2020-08-07 11:28:37
MeshFilter有两个属性mesh和sharedMesh,从官方文档和实际使用来说说这两者的区别 MeshFilter文档 Unity的MeshFilter文档: https://docs.unity3d.com/ScriptReference/MeshFilter.html mesh Returns the instantiated Mesh assigned to the mesh filter. sharedMesh Returns the shared mesh of the mesh filter. mesh访问的是一个新的object(新实例) sharedMesh是原始资源,所有实例的属性共用同一份,也就是说修改它共用属性全部实例都会发生改变,如果在编辑器下且直接对原始资源的sharedMesh进行修改,则原始资源也会发生改变。 使用情景 如果我们不需要修改mesh中具体的属性,仅仅是对它赋值的话(比如从ab中加载出来进行设置或替换),那么使用sharedMesh 如果在Editor脚本开发中,需要修改mesh中的数据,则使用mesh mesh文档解释 关于mesh的unity文档解释: Returns the instantiated Mesh assigned to the mesh filter. If no mesh is assigned to the

.NetCore使用skywalking实现实时性能监控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20-08-07 11:21:49
要想使用skywalking,首先得安装相关环境。本文以windows为例。 1、安装java sdk(如果不会配置java环境的话,请参考百度百科: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08b6a591bdb18314a80922a0.html ) 2、java环境安装完成后,下载Elasticsearch进行安装 https://www.elastic.co/downloads/elasticsearch (本文使用skywalking 6.x版本,6.x版本对应使用ES 6.x版本,请自行下载对应版本) 3、下载完Elasticsearch 后将Elasticsearch解压到安装位置,以我电脑为例,我安装在D:\Program Files 4、修改ES配置,进入ES文件下的:\config,找到elasticsearch.yml,打开后修改如下配置: View Code 修改好elasticsearch.yml文件后,打开cmd命令,进入到D:\Program Files\elasticsearch-6.6.2\bin,bin文件夹下,输入如下命令: elasticsearch-service.bat install 将ES安装成windows,这样就可以方便系统重启后自动启动 然后将服务启动后即可 5、接下来下载skywalking,

从零入门 Serverless | 架构的演进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20-08-07 09:48:59
作者 | 许晓斌 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 本文整理自《Serverless 技术公开课》第 1 讲, 点击开始学习 。 关注 “ Serverless ” 公众号,回复 入门 ,即可获取 Serverless 系列文章 PPT。 传统单体应用架构 十多年前主流的应用架构都是单体应用,部署形式就是一台服务器加一个数据库,在这种架构下,运维人员会小心翼翼地维护这台服务器,以保证服务的可用性。 (单体架构) 随着业务的增长,这种最简单的单体应用架构很快就面临两个问题。首先,这里只有一台服务器,如果这台服务器出现故障,例如硬件损坏,那么整个服务就会不可用;其次,业务量变大之后,一台服务器的资源很快会无法承载所有流量。 解决这两个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流量入口加一个负载均衡器,使单体应用同时部署到多台服务器上,这样服务器的单点问题就解决了,与此同时,这个单体应用也具备了水平伸缩的能力。 (单体架构-水平伸缩) 微服务架构 1. 微服务架构演进出通用服务 随着业务的进一步增长,更多的研发人员加入到团队中,共同在单体应用上开发特性。由于单体应用内的代码没有明确的物理边界,大家很快就会遇到各种冲突,需要人工协调,以及大量的 conflict merge 操作,研发效率直线下降。 因此大家开始把单体应用拆分成一个个可以独立开发、独立测试、独立部署的微服务应用,服务和服务之间通过 API 通讯,如

UGUI---锚点、轴心点,anchorPosition、position傻傻分不清楚

こ雲淡風輕ζ 提交于 2020-08-07 08:36:00
目录 1、锚点 1.1、锚点基本知识 1.2、锚点合并时 1.3、锚点分开时 2、轴心点 2.1、轴心点基本知识 3、anchorPosition 3.1、锚点合并时 3.2、锚点分开时 4、anchorPosition与position 5、RectTransform.offsetMax/offsetMin 6、RectTransform.sizeDelta 1、锚点 1.1、锚点基本知识 锚点就是如图四个小三角,可以合并也可以分开。 锚点的位置是以父元素为参照的,设置锚点居中,则会设置在父元素的中心点而不是轴心点 1.2、锚点合并时 此时的UI元素为绝对布局,即非stretch状态,RectTransform面板属性显示为: 此时不论分辨率和父物体怎么变,其长宽都不会变。 此时pos XY = anchoredPosition的XY,且anchoredPosition不会改变(后面会介绍)。 1.3、锚点分开时 此时的UI元素为相对布局,即stretch状态,RectTransform面板属性显示为: 其上下左右的值是不会变的,即UI元素四个角和四个锚点的距离是不变的。 如果想让UI元素跟着父物体进行等比缩放,就把四个锚点放在四个角即可。 2、轴心点 2.1、轴心点基本知识 了解轴心点之前需要了解Unity界面左上角的一个按钮。 这个按钮有两种状态: Center:

Arcgis Online

人走茶凉 提交于 2020-08-07 07:29:10
Arcgis Online - Renderer篇 1.Renderer SimpleRenderer 2.Symbol 3.案例 1.Renderer Renderer是一种地图要素渲染器,有多种类型的渲染器用于可视化数据,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用途,可以结合地理特征和统计信息来探索数据并展示成特殊的样式。 Renderer是所有渲染器的基类,它包含了要素图层所希望展示的绘图信息。 Renderer可以再以下图层中进行使用: FeatureLayer SceneLayer MapImageLayer CSVLayer StreamLayer SimpleRenderer 本案例中使用的Render类型,SimpleRenderer使用一个Symbol对象在一个Layer层中渲染所有的要素。 SimpleRenderer可以在以下图层中使用: FeatureLayer SceneLayer MapImageLayer CSVLayer StreamLayer SimpleRenderer中可以使用视觉变量(visualVariables),visualVariables是SimpleRenderer的一个属性,类型是一个visualVariable的数组,因此它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的视觉变量。 visualVariable包含了 “color” 、 “size” 、 “opacity” 、

Istio VirtualService 虚拟服务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20-08-06 21:23:24
概念及示例 VirtualService 描述了一个或多个用户可寻址目标到网格内实际工作负载之间的映射 。 虚拟服务让您配置如何在服务网格内将请求路由到服务,这基于 Istio 和平台提供的基本的连通性和服务发现能力。每个虚拟服务包含一组路由规则,Istio 按顺序评估它们,Istio 将每个给定的请求匹配到虚拟服务指定的实际目标地址。您的网格可以有多个虚拟服务,也可以没有,取决于您的使用场景。 虚拟服务在增强 Istio 流量管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客户端请求的目标地址与真实响应请求的目标工作负载进行解耦来实现。虚拟服务同时提供了丰富的方式,为发送至这些工作负载的流量指定不同的路由规则。 apiVersion: networking.istio.io/v1alpha3 kind: VirtualService metadata: name: reviews spec: hosts: - reviews gateways: - bookinfo-gateway - mesh http: - match: - headers: end-user: exact: jason route: - destination: host: reviews subset: v2 - route: - destination: host: reviews subset:

你问我答:微服务治理应该如何去做?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20-08-06 10:33:36
【你问我答】是 BoCloud 博云最新上线的互动类栏目,每周我们将收集和整理有关容器、微服务、DevOps、多云管理等方面的 企业 IT 建设问题,由博云产品团队进行详细解答。如果你有任何感兴趣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提问。 以下是本周 “ 微服务 ” 相关问题精选: 网友1:微服务治理应该如何去做? 微服务化应该是从企业的单个系统考虑,还是从整体IT架构去考虑?微服务治理应该如何去做? 博云产品团队:微服务的治理分很多方面,简单的来谈至少三个层面: 微服务底层管理,微服务之所以需要治理,是因为其逻辑复杂,运维困难,所以需要提供注册中心,配置中心,网关,监控等多种组件做为帮助,所以这个层面是对这些组件的治理。 微服务外层治理,主要关注于用户的使用,这就涉及到 DevOps ,需要对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做治理,从想法到实现,再到更新升级。当然这里很重要的一块就是用户权限等问题,部门角色也不可忽略的。 3.从微服务的业务层治理,算是微服务的上层治理,这一层主要关注于服务的业务实现,跟踪业务的调用链,发现调用过程中的逻辑问题,效率问题,冗余问题等等。 网友2:微服务框架,容器云,ServiceMesh、传统API Gateway产品都提供注册发现,它们各适合什么场景?如何选型? 服务化架构中,服务注册和发现是重要的组件,微服务框架中有注册发现,比如Eureka, consul等

云原生已来,只是分布不均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20-08-06 04:45:14
前言 Internet 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方式。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云计算市场风起“云”涌,从最初的物理机到虚拟机(裸金属) ,再到容器(Container),而互联网架构也从集中式架构到分布式架构 ,再到云原生架构。如今 “云原生” 被企业和开发者奉为一种标准,并被认为是云计算的未来,让我想到一句话:“未来已来,只是分布不均”。 伴随着 “云原生” 技术(架构)越来越火,火得一塌糊涂,每个人对它的理解都各不相同,网上和阿里内部关于 Cloud Native 的相关文章和讨论也非常多。不过,我发现大家对于云原生的定义、理解及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或者顶层设计的标准化定义。 最近参与了一个上云项目,里面用到很多云原生的技术,借此机会结合大家的各种讨论,以及项目中的实践,聊一下个人对于云原生的一些粗浅思考。 追本溯源 在正式讨论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几位网红主播是怎么定义云原生的。 Pivotal 的定义 Pivotal 公司是敏捷开发领域的领导者(曾经 Google 也是其客户),出生名门(EMC、VMware等投资),是标准的富二代。它推出了 Pivotal Cloud Foundry(2011 ~ 2013 PAAS 界网红) 和 Spring 生态系列框架,也是云原生的先驱者和探路者(开山鼻祖)。云原生具体定义如下图: Pivotal 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