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地址表

STP生成树协议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19-12-06 15:00:51
1、环路问题 1.1广播风暴    广播风暴的概念: 网络中的每一台交换机都会不停的收到帧的拷贝,并对其执行泛洪操作,没执行一次泛洪操作,都会收到一个帧的拷贝,如此循环,就会产生广播风暴。    广播风暴带来的问题: 大量消耗网络中的带宽资源以及计算机的处理资源,可能导致计算机瘫痪或者局域网局部或者整个网络瘫痪。 1.2 MAC地址表的翻摆    概念: 当pc发送了一个广播帧A,交换机收到这个广播帧之后会进行泛洪操作。这样以来,这个广播帧会顺时针和逆时针不停的旋转,每次A进入交换内,交换都会不停的修改mac-address表,这样就形成了mac地址表的翻摆。    危害: 快速的mac地址表翻摆会大量消耗交换机的cpu,严重导致网络的拥堵。 1.3 多帧复制    多帧复制的概念: pc1向pc2发送了一个单播帧B,假设SW1的mac-address中没有关于pc2的mac地址,SW2的mac-address中存在pc2的mac地址,SW3的mac-address中也存在关于pc2的mac地址。当pc1向pc2发送一个单播帧B的时候,由于SW1不知道 pc2的mac地址,所以SW1会进行泛洪的操作,这样以来,SW2和SW3都会收到一个单播帧B,又由于,SW2和SW3都存在pc2的mac地址,所以SW2和SW3都会对单播帧B进行对pc2的转发操作

不同VLAN之间通信的原理

二次信任 提交于 2019-12-06 10:02:24
在划分VLAN后,不同VLAN之间不能直接进行二层通信。如果要实现VLAN间通信,可以采取以下3种方案之一。 1.三层VLANIF接口方案 这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第三层(网络层)来实现VLAN间通信的解决方案。每个VLAN都可以配置一个三层VLANIF逻辑接口,而这些VLANIF接口就作为对应VLAN内部用户主机的缺省网关,通过三层交换机内部的IP路由功能可以实现同一交换机上不同VLAN的三层互通,不同交换机上不同VLAN间的三层互通需要配置各VLANIF接口所在网段间的路由。 该方案除S1700系列外,其他所有华为S系列交换机均支持。 在图6-20所示的网络中,Device交换机上划分了两个VLAN:VLAN2和VLAN3。可通过如下配置实现VLAN间互通。 (1)在Device上创建两个VLANIF接口并配置VLANIF接口的IP地址,但这两个VLANIF接口对应的IP地址不能在同一网段。 (2)将各VLAN中的用户设备缺省网关设置为所属VLAN对应VLANIF接口的IP地址。 现在仅以位于VLAN 2中的主机A向位于VLAN 3中的主机C发起通信为例,介绍通过VLANIF接口进行VLAN间三层互通的基本原理。具体通信流程如下。 (1)在主机A向主机C发送的数据包到了网络层后,主机A先将包中的目的IP地址-主机C的IP地址和自己所在网段进行比较。 (2

【实战演练】Packet Tracer玩转CCNA实验02-VLAN基本配置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19-12-06 09:56:27
【实战演练】Packet Tracer玩转CCNA实验02-VLAN基本配置 实验1(配置vlan access): 搭建拓扑图 配置命令 结果验证 理论解释 实验2(配置vlan trunk): 结果验证 理论解释(选修) #本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一般教程第一课都讲交换机/路由器的操作系统(IOS)的基本操作,例如介绍普通模式、特权模式,修改密码等。 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先动手做VLAN的划分操作,先讲实操,再说概念。 实验1(配置vlan access): 搭建拓扑图 实验需求:实验的拓扑如上图,PC1、PC2、PC3、PC4连接同一台交换机,PC1、PC3的人属于同一个部门(如销售部),PC2、PC4的人属于同一个部门(财务部),由于安全要求,希望销售部的员工之间可以互访,财务部的员工之间可以互访,但是跨部门员工之间不能互访。 配置命令 先通过拖动的方式,拖动一台交换机,4台PC,并且通过自动连线的方式连接PC与交换机。 然后通过选择设置,显示端口标签,方便查看PC与交换机的连接端口。 点击交换机,选择CLI标签,可以输入命令,命令如下。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vlan 10 Switch(config-vlan)name xiaoshou Switch(config-vlan)vlan 20 Switch

思科交换机根据MAC IP地址查找对应端口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19-12-05 10:00:26
网络维护的时候可能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发现某个IP地址流量特别大,或者收发特别异常的时候,想找出该IP对应的用户出来。 而在 思科交换机 搭建的环境中,是能做到通过对方MAC/IP地址来查找对端对应的交换机端口的,具体步骤如下:   假设对端的MAC地址为:192.168.1.101   在中心交换机(核心层交换机或汇聚层交换机)上输入: switch-6509#show ip arp | in 192.168.1.101 Internet 192.168.50.47 2 0011.2233.4455 ARPA Vlan50   在ARP表中我们找到了和192.168.1.101对应的MAC地址,如果要根据MAC地址查找对应交换机端口,可从下面开始操作。 switch-6509#show mac address-table | in 0011.2233.4455 Mac Address Table ——————————————- Vlan Mac Address Type Ports —- ———– ——– —– 120 0011.2233.4455 DYNAMIC Gi1/0/3 Total Mac Addresses for this criterion: 1   可以在MAC地址表中发现MAC地址0011.2233.4455是从端口G1/0/3学习过来的,继续向下层排查。

OpenFlow(OVS)下的“路由技术”

牧云@^-^@ 提交于 2019-12-04 08:40:46
前言 熟悉这款设备的同学,应该也快到不惑之年了吧!这应该是Cisco最古老的路由器了。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路由交换技术不断发展,但是在这波澜壮阔的变化之中,总有一些东西在嘈杂的机房内闪闪发光,像极了工程师的头顶,充满了智慧! Cisco“古董”路由器 本文主要描述了一种将三层路由变成二层交换转发(以及二层转发变成三层路由)的实现方式,以应对OVS(OpenFlow)跨网段路由复杂的问题;当然技术本身是客观的,具体应用还要看场景。 随着SDN技术不断“发展”,玩路由器交换机的变成了“传统网工”,搞控制器、转发器的才算是正常工作,当然任何新技术的掌握都离开对“历史”了解或者反刍;也许几年以后当有人听到一条一条的配置ACL、配置路由表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那时所有的配置都是控制器做好模型生成配置自动下发的,点点鼠标或者写个py脚本就可以了 传统的路由交换机 OK,言归正传,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传统路由、交换的区别: 交换: 一般指的是同网段内分组包的转发,转发依据:MAC地址 PC视角:当两台主机在同一个网段,PC1需要访问PC2时,PC1首先会发送arp请求报文,请求PC2的的MAC地址;收到响应后,PC1会把PC2的MAC地址封装在分组包的目的MAC的位置,然后将分组报文扔给交换机;PC2也会做类似的动作。 交换机视角:交换机会接收网段上的所有数据帧

MAC地址表、ARP缓存表、路由表及交换机、路由器基本原理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19-12-03 06:30:22
  在网上找到了这篇讲述MAC地址,ARP协议和路由表的文章,如获至宝。一篇文章把组网中的相关概念讲的明明白白。   原文是发布在51cto博客上,但不知道为什么点进去却是404。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技术论坛上有不少原创的好文章。   好了下面是文章正文: MAC地址表 说到MAC地址表,就不得不说一下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了,因为交换机是根据MAC地址表转发数据帧的。在交换机中有一张记录着局域网主机MAC地址与交换机接口的对应关系的表,交换机就是根据这张表负责将数据帧传输到指定的主机上的。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在接收到数据帧以后,首先、会记录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和对应的接口到MAC表中,接着、会检查自己的MAC表中是否有数据帧中目标MAC地址的信息,如果有则会根据MAC表中记录的对应接口将数据帧发送出去(也就是单播),如果没有,则会将该数据帧从非接受接口发送出去(也就是广播)。 如下图:详细讲解交换机传输数据帧的过程 1) 主机A会将一个源MAC地址为自己,目标MAC地址为主机B的数据帧发送给交换机。 2) 交换机收到此数据帧后,首先将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和对应的接口(接口为f 0/1) 记录到MAC地址表中。 3) 然后交换机会检查自己的MAC地址表中是否有数据帧中的目标MAC地址的信息,如果有,则从MAC地址表中记录的接口发送出去,如果没有

MAC地址相关知识点总结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22:01
(1)MAC地址是设备Layer2的唯一标识 (2)MAC地址长度为48bit,一般用点分十六进制标识,如AABB.CCDD.EEFF (3)MAC地址从左到右的第7个bit位,0---标识永久MAC地址,1---标识临时MAC地址 (4)MAC地址从左到右的第8个bit位,0---标识单播MAC地址,1---标识组播MAC地址 (5)在CISCO设备上,可使用如下命令查看MAC地址表 (6)CISCO的设备,MAC地址表每隔300s刷新一次,可通过如下命令修改MAC地址表的老化时间 (7)在根据MAC地址转发数据的时候,如果没有找到母的MAC地址,则会出现泛洪。 文章来源: MAC地址相关知识点总结

华为交换机端口安全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2:01
在网络中MAC地址是设备中不变的物理地址,控制MAC地址接入就控制了交换机的端口接入,所以端口安全也是对MAC的的安全。在交换机中CAM(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内容可寻址内存表)表,又叫MAC地址表,其中记录了与交换机相连的设备的MAC地址、端口号、所属vlan等对应关系。 一、MAC地址表分为三张 1、静态MAC地址表,手工绑定,优先级高于动态MAC地址表 2、动态MAC地址表,交换机收到数据帧后会将源mac学习到MAC地址表中 3、黑洞MAC地址表,手工绑定或自动学习,用于丢弃指定MAC地址 二、MAC地址表的管理命令 1、查看mac地址表 <Huawei>display mac-address 2、配置静态mac地址表 3、配置黑洞mac地址表 4、禁止端口学习mac地址,可以在端口或者vlan中禁止mac地址学习功能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mac-address learning disable action discard 禁止学习mac地址,并将收到的所有帧丢弃,也可以在vlan中配置 [Huawei-GigabitEthernet0/0/1] mac-address learning disable action forward 禁止学习mac地址,但是将收到帧以泛红方式转发

STP+RSTP详解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2:01
STP技术---生成树技术 作为二层防环的技术还包括smart-link、eth-trunk、堆叠、rrpp等; STP技术的收敛速度为1-2s rrpp技术的收敛速度 ms单位; STP技术的优势 1、适应复杂网络; 2、STP机制丰富,能存在多种保护机制等; 说明: STP技术包括:STP、RSTP、MSTP 华为设备开启,默认STP版本为MSTP 二层环路 危害: 1、 广播风暴:数据帧的数量呈指数型增长; 2、 mac地址表震荡:mac地址表不断进行刷新,无法正常地转发数据帧; 3、最终影响设备正常使用。 三大表: mac地址表:用于指导数据帧(二层) ARP缓存表:用于存储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2.5层) 路由表: 用于指导IP数据包进行转发(三层) STP协议工作原理 通过协议计算(依赖于BPDU报文),从逻辑上阻塞端口,从而实现防环,当链路一旦出现故障时,阻塞端口重新恢复转发。 STP的限制 1、收敛慢,收敛属于秒级; 2、不适用于大型交换网络,网络直径小于等于20; 3、整网的交换设备不能超过50台; STP的计算过程 1、选举一个根桥 根桥交换机:作为整个交换网络的数据转发中心; 选举要素1 根桥ID:优先级+mac地址 1、比较优先级,默认为32768,数值越小越优先,可调整,只能为4096的倍数; 2、比较mac地址,数值越小越优先。

SDN实验---Ryu的应用开发(一)Hub实现

别等时光非礼了梦想. 提交于 2019-12-02 13:32:23
一:自学习交换机(二层MAC交换机)的编程思路 (一)明确问题 如何实现软件定义的自学习交换机? (二)设计解决方案 通过控制器来实现自学习交换算法,然后指导数据平面实现交换机操作 (三)确定具体的技术方案 控制器选用Ryu,数据平面通过Mininet模拟 (四)部署实施 在控制器上编程开发交换机应用,创建实验网络为验证方案做准备 (五)验证方案 运行程序,调试程序,验证程序 (六)优化 验证成功后,优化程序 二:自学习交换机原理 (一)普通交换机实现 交换机MAC地址表记录了统一网段中的各个主机对应交换机的端口和主机的MAC地址 当主机A要和主机B通信时,初始交换机MAC表是空的,会先记录主机A的MAC地址和对应的交换机端口,然后查找交换机MAC中是否有目标MAC地址,没有找到,会向其他所有端口泛洪查找 泛洪,通知其他主机。主机C接收到数据包,发现不是自己的,则不处理,丢弃数据包。当主机B接收后,发现是找自己的,则可以进行消息通信。交换机先进行MAC学习,记录主机B的MAC信息,再进行查表转发,单播发送给主机A (二)SDN中交换机实现 SDN中交换机不存储MAC表,(datapath)只存在流表。其地址学习操作由控制器(控制器中包含MAC 地址表)实现,之后控制器下发流表项给交换机 1.主机A向主机B发送信息,流表中只存在默认流表,告诉交换机将数据包发送给控制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