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功能

动态路由协议之OSPF协议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2:01
之前我们介绍了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路由器之间互相传递路由表来传递路由信息,距离矢量协议的路由器只知道某个网段可以通过那个下一跳到达和到达这个网络有多远等这样的信息,并不了解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而今天所说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则通过与邻居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互相传递链路状态信息来了解整个网络拓扑结构。 运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路由器就好像各自“绘制”自己所了解的网段信息,然后通过与邻居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互相“交流”链路信息,学习整个区域内的链路信息,来“绘制”出整个区域内的链路图。在一个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都保存着完全相同的链路状态数据库。 OSPF是基于开放标准的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它完成各路由选择协议算法的两大功能:路径选择和路径交换。 在共同管理域下的一组运行相同路由选择协议的路由器的集合为一个自治系统(AS)。在互联网中,一个AS是一个有权决定本系统使用哪种路由协议的单位,他可以是一个企业,一座城市或一个电信运营商。随着网络的发展,上述对AS的定义已经不是十分准确了,网络的发展使得网络之间经常出现网络合并情况,导致同一个AS中使用的路由协议越来越多,所以AS的定义应用是在共同管理下的互联网络。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P),用于在单一AS内决策路由。内部网关路由协议包括RIP、OSPF等。 与内部网关路由协议相对应的是外部网关路由协议(EGP)

肖哥HCNP-学前准备篇笔记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19-12-02 13:01:38
HCNA:助理 HCNP:工程师 HCIE:专家 vmvare workstation 1.安装 2.创建新的虚拟机-->典型-->稍后安装系统-->选择系统模式-->选择位置(大一点的磁盘空间.) -->磁盘空间-->自定义硬件-->网卡选择桥接-->光盘里加载镜像-->其他自己定义-->开启虚拟机--安装操作系统-->做快照-->先关机-->右键快照-->拍摄快照. 计算机常用英语单词大约200多个 计算机最核心的是硬件然,然后外层是操作系统,再外层是应用软件. OS: operation system 安装Vmware tools:点击上方虚拟机-->安装vmwaretools-->虚拟机内就会多一个光盘-->点击安装即可-->安装后重启即可. 计算机硬件:略 安装完系统后的一些处理:杀毒软件,驱动,关闭update,关闭防火墙,关闭账户控制,删减不常用输入法,加入telnet功能. 开启防火墙会ping不通. 开始->运行->napa.cpl (打开网络属性网卡管理) 169.254.x.x代表当前没有获取到ip地址 vmvare桥接网卡设置:编辑-->虚拟网络编辑器-->在桥接的地方选择相应的网卡-->确认-->点击右下角工具栏上的网络适配器-->设置-->桥接-->禁用虚拟机网卡,启用虚拟机网卡. Ping 命令 测试网络连通性 网卡:好的无线网卡 5g 和2.4g双频

[转帖]100 个网络基础知识普及,看完成半个网络高手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19-12-02 07:44:16
100 个网络基础知识普及,看完成半个网络高手 2019-09-23 11:38:54 华为云 阅读数 58626 更多 分类专栏: 技术交流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NB_onHhnn14hp5_3i2145g 欢迎添加华为云小助手微信(微信号:HWCloud002 或 HWCloud003),输入关键字“加群”,加入华为云线上技术讨论群;输入关键字“最新活动”,获取华为云最新特惠促销。华为云诸多技术大咖、特惠活动等你来撩! 1)什么是链接? 链接是指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它包括用于一个设备能够与另一个设备通信的电缆类型和协议。 2)OSI 参考模型的层次是什么? 有 7 个 OSI 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什么是骨干网? 骨干网络是集中的基础设施,旨在将不同的路由和数据分发到各种网络。它还处理带宽管理和各种通道。 4)什么是 LAN? LAN 是局域网的缩写。它是指计算机与位于小物理位置的其他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5)什么是节点? 节点是指连接发生的点。它可以是作为网络一部分的计算机或设备。为了形成网络连接,需要两个或更多个节点。 6)什么是路由器? 路由器可以连接两个或更多网段。这些是在其路由表中存储信息的智能网络设备,例如路径,跳数等。有了这个信息,他们就可以确定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

收到

笑着哭i 提交于 2019-12-02 06:44:55
网络层概述(Network Layer) (单位:分组packet) 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的网络地址。如果你在谈论一个IP地址,那么你是在处理第3层的问题,这是“数据包”问题,而不是第2层的“帧”。IP是第3层问题的一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路由协议和地址解析协议。有关路由的一切事情都在这第3层处理。地址解析和路由是3层的重要目的。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在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数据包/分组(packet)。 网络层定义的规范有:IP、IPX、RIP、OSPF、ICMP、IGMP等。 网络层重要功能 转发: 涉及分组在单一的路由器中从一条入链路到出俩露露的传输。 路由选择: 涉及一个网络的所有路由器经由路由选择协议共同交互决定的从源到目的地结点所采用的路径。 网络层知识点 因特网中的分组转发 网际协议(IP) 网络层编址和IPv4的数据报格式 网络地址转换(NAT) 数据包分段、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IPv6: | 路由选择功能: | 路由选择算法类型(链路状态和距离矢量算法) | | ------ | ---- | | | 等级制路由选择方法 | | |

计算机网络-第五章

我只是一个虾纸丫 提交于 2019-12-02 05:36:17
OSI 模型有7 个功能层,从下向上第四层是(D) A. 物理层B. 会话层C. 网络层 D. 传输层 OSI模型有7个功能层,从下到上依次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有5个功能层,从下到上依次是:物理层/主机接口层、网络接口层、互联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 C )相结合的产物。 A. 电话B. 线路c. 各种协议D . 通信技术 OSI 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功能主要是由网络设备(D)来实现的。 A. 网关B . 网卡C. 网桥D. 路由器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三层, 它建立在数据链路层所提供的两个相邻端点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功能之上,将数据从源端经过若干中间 节点传送到目的端,从而向运输层提供最基本的端到端的数据传送服务。 网络层是处理端到端数据传输 的最低层,体现了网络应用环境中资源子网访问通信子网的方式。 概括起来分为以下四种方式: 路由选择 将分组从源端机器经选定的路由送到目的端机器。 拥塞控制 当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高于一定的水平,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这些分组时,就会使这部分以至整个网络的性能下降。 流量控制 用来保证发送端不会以高于接收者能承受的速率传输数据,一般涉及到接收者向发送者发送反馈。 差错控制 要求每帧传送后接收方向发送方提供是否已正确接收的反馈信息

交换机路由器工作原理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19-12-02 03:14:29
交换机属于二层设备,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一种网络设备之一,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原理有什么功能呢今天就来看一下。 一、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地址学习、广播、转发:当有一台主机发送数据经过交换机时,交换机会查找自己的MAC地址表。如果交换机中不存在目标MAC地址,交换机会广播所有端口(除了数据发送的端口)如果有端口回应则交换机就会把这条MAC地址存储到MAC地址表中,并通过这条MAC地址把数据发送到目标端口。完成地址学习。 更新:交换机的老化时间为300s 交换机的功能: 学习MAC地址:交换机的每个端口连接相应的MAC地址,并将地址映射起来存放在交换机的缓存中的MAC地址表中。 转发/过滤:当一个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时,它被转发到连接目的节点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 消除回路:当交换机中有冗余回路时,交换机通过生成树协议避免回路的产生,同时允许存在后备路径。 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路由器属于三层设备即网络层,从名字即可看出它解决的是网络与网络之间,即网际通信的问题。 简单来说路由器就是跨越互联网,把信息从源端送到目的端。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提供路由,选路——最优路径,并沿路径转发数据包等。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dfQi/p/11728234.html

计算机网络之路由器

坚强是说给别人听的谎言 提交于 2019-12-01 22:48:16
路由器简介 Network(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路由选择。 此外,网络层还可以实现拥塞控制、网际互连等功能。 对应的连接设备:路由器。 路由器(router)是互联网的枢纽,是连接英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 它会根据信道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数据。 作用在OSI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提供了 路由 与 转发 两种重要机制 路由: 收集网络拓扑信息并动态形成路由表 路由器控制层面的工作,决定数据包从来源端到目的端所经过的路由路径 (host到host至今的最佳传输路径) 转发: 根据转发表(FIB)转发IP数据包 路由器数据层面的工作,将路由器输入端的数据包移送至适当的路由器输出端(在路由器内部进行) 路由器实际上起到的作用是完成不同段之间网络的互联。 分段原理 TCP/IP V4 协议网络的分段原理: TCP/IP协议给网络中的每一个主机都会分配一个IP地址,它包含两部分信息: 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TCP/IP协议中的IP地址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包装在一个32位的域里( TCP/IP V4),分为四类: a、 1-126,A类 网络地址1个字节,主机地址3个字节。 b、 128-192,B类 网络地址2个字节,主机地址2个字节。 c、 192-223,C类 网络地址3个字节,主机地址1个字节。 d、 0,127,224

OSPF总结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19-12-01 18:38:17
OSPF概念 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在RFC 2328中描述。Open意味着开放、公有,任何标准化的设备厂商都能够支持OSPF。 与RIP的区别 ※ RIP: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周期性的泛洪自己的路由表,通过路由的交互,每台路由器都从相邻(直连)的路由器学习到路由,并且加载进自己的路由表中,而对于这个网络中的所有路由器而言,他们并不清楚网络的拓扑,他们只是简单的知道要去往某个目的应该从哪里走,距离有多远。 ※ OSPF:运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路由器之间交互的是LSA(链路状态通告),而非路由信息,路由器将网络中泛洪的LSA搜集到自己的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中,这有助于OSPF理解整张网络拓扑,并在此基础上通过SPF最短路径算法计算出以自己为根的、到达网络各个角落的、无环的树,最终,路由器将计算出来的路由装载进路由表中。 OSPF特性  OSPF链路状态协议(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支持VLSM(变长子网掩码),CIDR(无类路由协议),支持安全认证  采用SPF算法(Dijkstra算法)计算最佳路径,快速响应网络变化  网络变化是触发更新  以较低频率(每隔30分钟)发送定期更新,被称为链路状态刷新  与距离矢量相比,链路状态协议掌握更多的网络信息 OSPF三张表 1. 邻居表

WAN域LAN的区别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2-01 16:33:02
现在一般家庭上网采用ADSL电话线上网的较多,而且家里一般都有好几台电脑,那么如何使几台电脑同时上网呢?这就要用到宽带路由器了,一般情况下宽带路由器上面有好几个网线插口,这些网线插口上有的标有WAN,有的网口标有LAN,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区别呢?请接着往下看。 一、宽带路由器上WAN口与LAN口的区别 WAN是英文Wide Area Network的首字母所写,即代表广域网;而LAN则是Local Area Network的所写,即本地网(或叫局域网)。 从它们的名称上我们就不难看出,WAN口主要用于连接外部网络,如ADSL、DDN、以太网等各种接入线路;而LAN口用来连接家庭内部网络,主要与家庭网络中的 交换机 、集线器或PC相连。可以说这两类网口一类对外,一类对内。 二、宽带路由器上WAN口和LAN口的网线连接方法 首先将网络运营商提供的接入网线插在WAN口上,然后将几台共享上网的电脑接到LAN口上,然后用一台电脑登录路由器的管理界面进行相应的配置即可完成共享上网了。 三、网络数据在WAN口和LAN口的传输过程 当家庭网络中的机器向外部网络发送数据包的时候,首先发送一个请求到默认网关,也就是发送到宽带路由器。路由器在分析该数据包中的内网IP地址时会检查设备本身的NAT地址转换表。在找到相应的条目后,就会利用WAN口IP地址去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外部网络接收到数据包后

TCP/IP协议详解

北慕城南 提交于 2019-12-01 13:26:45
1, OSI,TCP/IP,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以及各层协议 OSI分层 (7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分层(4层) :网络接口层、 网际层、运输层、 应用层。 五层协议 (5层)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 应用层。 每一层的协议如下 : 物理层:RJ45、CLOCK、IEEE802.3 (中继器,集线器,网关) 数据链路:PPP、FR、HDLC、VLAN、MAC (网桥,交换机) 网络层:IP、ICMP、ARP、RARP、OSPF、IPX、RIP、IGRP、 (路由器) 传输层:TCP、UDP、SPX 会话层:NFS、SQL、NETBIOS、RPC 表示层:JPEG、MPEG、ASII 应用层:FTP、DNS、Telnet、SMTP、HTTP、WWW、NFS 每一层的作用如下 : 物理层: 通过媒介传输比特,确定机械及电气规范(比特Bit) 数据链路层 :将比特组装成帧和点到点的传递(帧Frame) 网络层 :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网际互连(包PackeT) 传输层 :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错误恢复(段Segment) 会话层 :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会话协议数据单元SPDU) 表示层 :对数据进行翻译、加密和压缩(表示协议数据单元PPDU) 应用层 :允许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