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函数

传统推荐算法(五)LR+GBDT(1)剑指GBDT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1-28 05:55:27
文章目录 写在前面 1. GBM 1.1 从参数空间到函数空间: 1.2 从非参估计到参数估计 1.3 泰勒展开近似 2. GBM的基学习器 2.1 基学习器选择 2.2 CART回归树 3. GBDT之回归 4. GBDT之分类 4.1 二类逻辑回归和分类 4.2 多类逻辑回归和分类 5. 反思总结 5.1 样本权重调整 5.2 GBDT优缺点 6. GBDT资料推荐 参考 公众号 写在前面 学习GBDT的时候,被网上的几篇文章搞晕了,就去看了下GBDT的论文,整理了一些思路,结合参考中的一些内容,整理了这篇文章。本文将循序渐进,从GB,DT讲到GBDT,细致分析下GBDT的原理。本人才疏学浅,有些地方可能理解得不对,欢迎指出错误。学习过程中,薛大佬的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多启发:http://xtf615.com/paper/GBM.html。他本人也很热心地帮我解答疑问,在此特别感谢。 机器学习中的 Boosting 算法族有两大类,一类是 weight_boosting,其中以 adaboost 为主要代表,另一类是 gradient_boosting,其中以 gbdt 为主要代表[1]。GBDT是机器学习竞赛中常用的一种算法,据统计,Kaggle比赛中50%以上的冠军方案都是基于GBDT算法[2]。有人称之为机器学习TOP3算法。 1999年,Jerome Harold

【Django】视图系统

那年仲夏 提交于 2019-11-27 20:49:14
目录 FBV 与 CBV 给视图加装饰器 使用装饰器装饰CBV 关于dispatch()方法 Request对象 与 Response对象 request对象 response对象 "@ *** 一个视图函数(类),简称视图,是一个简单的Python函数(类),它接受Web请求并且返回Web响应。 响应可以是一张网页的HTML内容,一个重定向,一个404错误,一个XML文档,或者一张图片。 无论视图本身包含什么逻辑,都要返回响应。代码写在哪里也无所谓,只要它在你当前项目目录下面。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要求了,可以说“没什么神奇的地方”。 为了将代码存放位置统一,大家约定成俗将视图放置在项目(project)或应用程序(app)目录中的名为 views.py 的文件中。 一个简单的视图: # 以HTML文档的形式返回当前日期和时间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import datetime def current_datetime(request):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 html = '<html><body>It is now %s.</body></html>' % now return HttpResponse(now) 让我们来逐行解释上面的代码: 首先,我们从Django

vue.js中created方法作用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19-11-27 15:49:30
这是它的一个生命周期 钩子函数 ,就是一个vue实例被生成后调用这个函数。一个vue实例被生成后还要绑定到某个 html元素 上,之后还要进行编译,然后再插入到document中。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个 钩子函数 ,方便开发者在不同阶段处理不同逻辑。 一般可以在created函数中调用ajax获取页面 初始化 所需的数据。 实例生命周期 每个 Vue 实例在被创建之前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初始化过程。例如,实例需要配置数据观测(data observer)、编译模版、挂载实例到 DOM ,然后在数据变化时更新 DOM 。在这个过程中,实例也会调用一些 生命周期钩子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执行自定义逻辑的机会。例如, created 这个钩子在实例被创建之后被调用: var vm = new Vue({ data: { a: 1 }, created: function ( ) { // `this` 指向 vm 实例 console.log( 'a is: ' + this.a) } }) // -> "a is: 1" 也有一些其它的钩子,在实例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调用,如 mounted 、 updated 、 destroyed 。钩子的 this 指向调用它的 Vue 实例。一些用户可能会问 Vue.js 是否有“控制器”的概念?答案是,没有。组件的自定义逻辑可以分布在这些钩子中。

【Django】视图系统 -- 2019-08-17 06:48:00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19-11-27 14:41:19
目录 FBV 与 CBV 给视图加装饰器 使用装饰器装饰CBV 关于dispatch()方法 Request对象 与 Response对象 request对象 response对象 原文: http://blog.gqylpy.com/gqy/262 "@ *** 一个视图函数(类),简称视图,是一个简单的Python函数(类),它接受Web请求并且返回Web响应。 响应可以是一张网页的HTML内容,一个重定向,一个404错误,一个XML文档,或者一张图片。 无论视图本身包含什么逻辑,都要返回响应。代码写在哪里也无所谓,只要它在你当前项目目录下面。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要求了,可以说“没什么神奇的地方”。 为了将代码存放位置统一,大家约定成俗将视图放置在项目(project)或应用程序(app)目录中的名为 views.py 的文件中。 一个简单的视图: # 以HTML文档的形式返回当前日期和时间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import datetime def current_datetime(request):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 html = '<html><body>It is now %s.</body></html>' % now return HttpResponse(now)

【Django】视图系统 -- 2019-08-17 06:40:48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19-11-27 14:40:19
目录 FBV 与 CBV 给视图加装饰器 使用装饰器装饰CBV 关于dispatch()方法 Request对象 与 Response对象 request对象 response对象 原文: http://blog.gqylpy.com/gqy/262 "@ *** 一个视图函数(类),简称视图,是一个简单的Python函数(类),它接受Web请求并且返回Web响应。 响应可以是一张网页的HTML内容,一个重定向,一个404错误,一个XML文档,或者一张图片。 无论视图本身包含什么逻辑,都要返回响应。代码写在哪里也无所谓,只要它在你当前项目目录下面。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要求了,可以说“没什么神奇的地方”。 为了将代码存放位置统一,大家约定成俗将视图放置在项目(project)或应用程序(app)目录中的名为 views.py 的文件中。 一个简单的视图: # 以HTML文档的形式返回当前日期和时间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import datetime def current_datetime(request):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 html = '<html><body>It is now %s.</body></html>' % now return HttpResponse(now)

微信小程序个人心得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19-11-27 13:04:56
昨天看了一下微信小程序官方文档,总结一下自己学习的个人心得. 首先从官方文档给的框架说起,微信小程序官方文档给出了app.js, app.json, app.wxss. 先从这三个文件说起. app.js 这个文件是整个小程序的入口文件,开发者的逻辑代码在这里面实现,同时在这个文件夹里面可以定义全局变量. app.json 这个文件可以对小程序进行全局配置,决定页面文件的路径,窗口表现,设置网络超时时间,设置多tab等. app.wxss 是小程序的公共样式表.(为了适应广大的前端开发者,我们的 WXSS 具有 CSS 大部分特性。 同时为了更适合开发微信小程序,我们对 CSS 进行了扩充以及修改。) 接着我们就结合官方给出的代码具体说一下上面提到的三个文件. 首先说的是配置文件app.json.下面是官方给出的例子. { " pages ": [ "pages/index/index" , "pages/logs/index" ] , " window ": { " navigationBarTitleText ": "Demo" } , " tabBar ": { " list ": [{ " pagePath ": "pages/index/index" , " text ": "首页" }, { " pagePath ": "pages/logs/logs" , "

微信小程序:JS 交互逻辑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19-11-27 12:59:20
一个服务仅仅只有界面展示是不够的,还需要和用户做交互:响应用户的点击、获取用户的位置等等。在小程序里边,我们就通过编写 JS 脚本文件来处理用户的操作。 逻辑层(App Service)=>test.js Page({ /** * 页面的初始数据,声明变量 */ data: { name: 'Hello MiNi~', },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加载 */ onLoad: function (options) { console.log('cart_print_log==========' + JSON.stringify(cartList)); },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初次渲染完成 */ onReady: function () { //设置页面标题 wx.setNavigationBarTitle({ title: "mytest" }); },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显示 */ onShow: function () { },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隐藏 */ onHide: function () { }, /** * 生命周期函数--监听页面卸载 */ onUnload: function () { }, /** * 页面相关事件处理函数--监听用户下拉动作 */ onPullDownRefresh:

优雅之道

ぃ、小莉子 提交于 2019-11-27 10:13:35
案例一 现象描述: 不完善的写法: thisName != null && thisName.equals(name); 更完善的写法: (thisName == name) || (thisName != null && thisName.equals(name)); 建议方案: Objects.equals(name, thisName); 案例二 现象描述: !(list == null || list.isEmpty()); 建议方案: import org.apache.commons.collections4.CollectionUtils; CollectionUtils.isNotEmpty(list); 主要收益 函数式编程,业务代码减少,逻辑一目了然; 通用工具函数,逻辑考虑周全,出问题概率低。 拆分超大函数 当一个函数超过80行后,就属于超大函数,需要进行拆分。案例一:每一个代码块都可以封装为一个函 每一个代码块必然有一个注释,用于解释这个代码块的功能。 如果代码块前方有一行注释,就是在提醒你——可以将这段代码替换成一个函数,而且可以在注释的基础上给这个函数命名。如果函数有一个描述恰当的名字,就不需要去看内部代码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现象描述: // 每日生活函数 public void liveDaily() { // 吃饭 // 吃饭相关代码几十行 //

【Django】视图系统_

孤人 提交于 2019-11-27 02:57:19
目录 FBV 与 CBV 给视图加装饰器 使用装饰器装饰CBV 关于dispatch()方法 Request对象 与 Response对象 request对象 response对象 原文: http://106.13.73.98/__/36/ @ *** 一个视图函数(类),简称视图,是一个简单的Python函数(类),它接受Web请求并且返回Web响应。 响应可以是一张网页的HTML内容,一个重定向,一个404错误,一个XML文档,或者一张图片。 无论视图本身包含什么逻辑,都要返回响应。代码写在哪里也无所谓,只要它在你当前项目目录下面。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要求了,可以说“没什么神奇的地方”。 为了将代码存放位置统一,大家约定成俗将视图放置在项目(project)或应用程序(app)目录中的名为 views.py 的文件中。 一个简单的视图: # 以HTML文档的形式返回当前日期和时间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import datetime def current_datetime(request):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 html = '<html><body>It is now %s.</body></html>' % now return HttpResponse(now)

【Django】视图系统 -- 2019-08-11 19:36:29

女生的网名这么多〃 提交于 2019-11-27 00:16:14
目录 FBV 与 CBV 给视图加装饰器 使用装饰器装饰CBV 关于dispatch()方法 Request对象 与 Response对象 request对象 response对象 原文: http://106.13.73.98/__/36/ @ *** 一个视图函数(类),简称视图,是一个简单的Python函数(类),它接受Web请求并且返回Web响应。 响应可以是一张网页的HTML内容,一个重定向,一个404错误,一个XML文档,或者一张图片。 无论视图本身包含什么逻辑,都要返回响应。代码写在哪里也无所谓,只要它在你当前项目目录下面。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要求了,可以说“没什么神奇的地方”。 为了将代码存放位置统一,大家约定成俗将视图放置在项目(project)或应用程序(app)目录中的名为 views.py 的文件中。 一个简单的视图: # 以HTML文档的形式返回当前日期和时间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import datetime def current_datetime(request):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 html = '<html><body>It is now %s.</body></html>' % now return HttpResponse(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