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文件

50070访问不到的原因之一----namenode没有启动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3:01
namenode 默认在/tmp下建立临时文件,但关机后,/tmp下文档自动删除,再次启动Master造成文件不匹配,所以namenode启动失败。 在core-site.xml中指定临时文件位置,然后重新格式化,终极解决! hadoop.tmp.dir /usr/grid/hadoop1.7.0_17/hadoop_${ user.name } value中的路径只要不是/tmp 就行 文章来源: https://blog.csdn.net/xiao_xiao_b/article/details/92674639

nginx编译参数

狂风中的少年 提交于 2019-12-02 09:51:35
nginx参数: --prefix= 指向安装目录 --sbin-path 指向(执行)程序文件(nginx) --conf-path= 指向配置文件(nginx.conf) --error-log-path= 指向错误日志目录 --pid-path= 指向pid文件(nginx.pid) --lock-path= 指向lock文件(nginx.lock)(安装文件锁定,防止安装文件被别人利用,或自己误操作。) --user= 指定程序运行时的非特权用户 --group= 指定程序运行时的非特权用户组 --builddir= 指向编译目录 --with-rtsig_module 启用rtsig模块支持(实时信号) --with-select_module 启用select模块支持(一种轮询模式,不推荐在高载环境下使用)禁用:--without-select_module --with-poll_module 启用poll模块支持(功能与select相同,与select特性相同,为一种轮询模式,不推荐在高载环境下使用) --with-file-aio 启用file aio支持(一种APL文件传输格式) --with-ipv6 启用ipv6支持 --with-http_ssl_module 启用ngx_http_ssl_module支持(使支持https请求,需已安装openssl)

mysql查看数据库性能常用命令

只谈情不闲聊 提交于 2019-12-01 23:33:04
mysql查看数据库性能常用命令 mysql> show global status;   可以列出MySQL服务器运行各种状态值,另外,查询MySQL服务器配置信息语句:   mysql> show variables;    一、慢查询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slow%';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log_slow_queries | ON |   | slow_launch_time | 2 |   +------------------+-------+   mysql>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slow%';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Slow_launch_threads | 0 |   | Slow_queries | 4148 |   +---------------------+-------+   配置中打开了记录慢查询,执行时间超过2秒的即为慢查询

File,DiskFileItemFactory,ServletFileUpload,File...

我的梦境 提交于 2019-12-01 20:50:37
将请求消息实体中的每一个项目封装成单独的DiskFileItem (FileItem接口的实现) 对象的任务 由 org.apache.commons.fileupload.FileItemFactory 接口的默认实现 org.apache.commons.fileupload.disk.DiskFileItemFactory 来完成。当上传的文件项目比较小时,直接保存在内存中(速度比较快),比较大时,以临时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临时文件夹(虽然速度慢些,但是内存资源是有限的)。 属性 1)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SIZE_THRESHOLD :将文件保存在内存还是磁盘临时文件夹的默认临界值,值为10240,即10kb。 2) private File repository :用于配置在创建文件项目时,当文件项目大于临界值时使用的临时文件夹,默认采用系统默认的临时文件路径,可以通过系统属性 java.io.tmpdir获取。如下代码: System.getProperty("java.io.tmpdir"); 3) private int sizeThreshold:用于保存将文件保存在内存还是磁盘临时文件夹的临界值 构造方法 1) public DiskFileItemFactory() 采用默认临界值和系统临时文件夹构造文件项工厂对象

MapTask工作机制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19-12-01 16:20:09
一、MapTask并行度决定机制    二、MapTask的工作机制      (1)Read阶段:     Map Task通过用户编写的RecordReader,从输入InputSplit中解析出一个个key/value。   (2)Map阶段:     该节点主要是将解析出的key/value交给用户编写map()函数处理,并产生一系列新的key/value。   (3)Collect收集阶段:     在用户编写map()函数中,当数据处理完成后,一般会调用OutputCollector.collect()输出结果。在该函数内部,它会将生成的key/value分区(调用Partitioner),并写入一个环形内存缓冲区中。   (4)Spill阶段:     即“溢写”,当环形缓冲区满后,MapReduce会将数据写到本地磁盘上,生成一个临时文件。需要注意的是,将数据写入本地磁盘之前,先要对数据进行一次本地排序,并在必要时对数据进行合并、压缩等操作。    溢写阶段详情:   步骤1:利用快速排序算法对缓存区内的数据进行排序,排序方式是,先按照分区编号partition进行排序,然后按照key进行排序。这样,经过排序后,数据以分区为单位聚集在一起,且同一分区内所有数据按照key有序。    步骤2

vim 的初始配置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19-12-01 16:19:14
我是一个vim爱好者,项目开发过程中,大量地使用vim作为编辑工具。 今天刚开箱了一台新的 CentOS7, 现将Vim安装后的一些基本配置作一下记录。 使用配置模板 vim安装完之后,大多数配置都是默认的,如,没有显示行号等,要快速的获一个vim的配置文件很简单 vim ~/.vimrc 然后读取 vimrc 模板文件到 .vimrc中 :r $VIMRUNTIME/vimrc_example.vim 最后 :wq 自动换行及tab的设置 vim中默认tab是8个字符的宽度,但软件工程师用得最多的应该是4个字符,并且最好是由4个空格组成的。 我们可以直接编辑 .vimrc 文件,添加以下配置: set tabstop=4 set softtabstop=4 set shiftwidth=4 set expandtab set autoindent 设置显示行号 参考以下配置 set number vim产生的临时文件 在使用vim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vim产生一些临时文件: 交换文件 filename.swp 备份文件 filename~ undo备份文件 filename.un.~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配置来阻止这些文件的生成: set nobackup set noswapfile set noundofile 但我不建议这么做,原因是,在出现意外的时间,如果程序意外退出

Redis的RDB和AOF两种存储方式

佐手、 提交于 2019-11-30 10:09:38
Redis其实就是一个用C语言写的一个程序,这个程序用来存储 key-value数据,数据先放在内存,然后写入磁盘指定位置。 这么理解十分肤浅,但tm好像就是这样啊。 下面我们梳理一下Redis存储两种方式: RDB和AOF 第一种方式:RDB(Redis DataBase) RDB是将数据写入一个临时文件,持久化结束后,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的文件,达到数据恢复。 在Redis中,默认开启RDB方式进行数据存储,redis.conf中的 具体配置参数如下 ; #dbfilename:持久化数据存储在本地的文件 dbfilename dump.rdb (dump.rdb为存储的文件名,redis通过io流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该文档) #dir:持久化数据存储在本地的路径,如果是在/redis/redis-3.0.6/src下启动的redis-cli,则数据会存储在当前src目录下 dir ./ #save时间,以下分别表示更改了1个key时间隔900s进行持久化存储;更改了10个key时间隔300s进行存储;更改10000个key时间隔60s进行存储。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这里我们可以继续添加,也可以修改参数 比如 save 10 10000 10000个数据时间间隔10s就持久化 使用命令进行持久化save存储: .

centos mysql下报错:Incorrect key file for table '/tmp/#sql_.MYI'; try to repair it

旧巷老猫 提交于 2019-11-30 07:10:19
我的是因为临时文件夹满了; 查看mysql临时文件存放目录:   登录root: mysql -u root -p;   查看临时文件目录:show variables like '%tmp%'; 进入临时文件目录: cd /tmp 查看mysql临时文件:find ./ -type f -name '*sql*' 删除:find ./ -type f -name '*sql*' -exec rm -f {} \; 解决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ppor/p/11571083.html

Java从string数组创建临时文件

[亡魂溺海] 提交于 2019-11-29 10:15:18
//从string数组创建临时文件 private static File createSampleFile(String[] strs) throws IOException { File file = File.createTempFile("aws-java-sdk-", ".txt"); file.deleteOnExit(); Writer writer = new OutputStreamWriter(new FileOutputStream(file)); for (String str : strs) { writer.write(str); } writer.close(); return file; }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angbin2188/p/11513174.html

GO系列-ioutil包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19-11-29 10:10:36
ioutil包提供给外部使用的一共有1个变量,7个方法。 // Discard 是一个 io.Writer 接口,调用它的 Write 方法将不做任何事情 // 并且始终成功返回。 var Discard io.Writer = devNull(0) // ReadAll 读取 r 中的所有数据,返回读取的数据和遇到的错误。 // 如果读取成功,则 err 返回 nil,而不是 EOF,因为 ReadAll 定义为读取 // 所有数据,所以不会把 EOF 当做错误处理。 func ReadAll(r io.Reader) ([]byte, error) // ReadFile 读取文件中的所有数据,返回读取的数据和遇到的错误。 // 如果读取成功,则 err 返回 nil,而不是 EOF func ReadFile(filename string) ([]byte, error) // WriteFile 向文件中写入数据,写入前会清空文件。 // 如果文件不存在,则会以指定的权限创建该文件。 // 返回遇到的错误。 func WriteFile(filename string, data []byte, perm os.FileMode) error // ReadDir 读取指定目录中的所有目录和文件(不包括子目录)。 // 返回读取到的文件信息列表和遇到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