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文件

linux各文件夹的作用

£可爱£侵袭症+ 提交于 2019-12-24 03:19:55
linux下的文件结构,看看每个文件夹都是干吗用的 /bin 二进制可执行命令 /dev 设备特殊文件 /etc 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 /etc/rc.d 启动的配置文件和脚本 /home 用户主目录的基点,比如用户user的主目录就是/home/user,可以用~user表示 /lib 标准程序设计库,又叫动态链接共享库,作用类似windows里的.dll文件 /sbin 系统管理命令,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 /tmp 公用的临时文件存储点 /root 系统管理员的主目录(呵呵,特权阶级) /mnt 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其他的文件系统。 /lost+found 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系统非正常关机而留下“无家可归”的文件(windows下叫什么.chk)就在这里 /proc 虚拟的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var 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区,比方说各种服务的日志文件 /usr 最庞大的目录,要用到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在这个目录。其中包含: /usr/x11r6 存放x window的目录 /usr/bin 众多的应用程序 /usr/sbin 超级用户的一些管理程序 /usr/doc linux文档 /usr/include linux下开发和编译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头文件 /usr/lib 常用的动态链接库和软件包的配置文件

Linux系统目录详解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2-24 03:18:57
/bin 引导启动所需的命令或普通用户可能用的命令(可能在引导启动后)。 /sbin 类似/bin ,但不给普通用户使用,虽然如果必要且允许时可以使用。 /root root用户目录。 /lib 根文件系统上的程序所需的共享库。 /lib/modules 核心可加载模块,特别是那些恢复损坏系统时引导所需的(例如网络和文件系统驱动)。 /etc 特定机器的配置文件。 /etc/rc or /etc/rc.d or /etc/rc?.d 启动、或改变运行级时运行的scripts或scripts的目录,更详细的信息见关于init 的章。 /etc/passwd 用户数据库,其中的域给出了用户名、真实姓名、家目录、加密的口令和用户的其他信息。格式见passwd 的man页。 /etc/fdprm 软盘参数表。说明不同的软盘格式。用setfdprm 设置。更多的信息见setfdprm 的man页。 /etc/fstab 启动时mount -a命令(在/etc/rc 或等效的启动文件中)自动mount的文件系统列表。 Linux下,也包括用swapon -a启用的swap区的信息。见4.8.5节和mount 的man页。 /etc/group 类似/etc/passwd ,但说明的不是用户而是组。见group 的man页。 /etc/inittab init 的配置文件。 /etc/issue

ionic报错: Failed to load resource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19-12-24 02:43:05
隔了一天,才发现是代码写错了 出错的原因是在ts 文件中使用这样的定义 data: [] = ['高新区', '经开区', '其他园区']; 错误在于这个定义的类型,不能是 [],修改成 any就没有问题了 data: any = ['高新区', '经开区', '其他园区']; 醉了 不知道怎么搞的,突然ionic报错: Failed to load resource 导致项目启动不起来 该问题的最终解决办法是, 把git项目重新克隆了一遍 。所以今天并没有找到错误的原因 记录解决过程 发现这些丢失的文件都是在build目录下的 所以执行build命令,但是报错如下: 这个错误搞不懂,没搜到解决办法,于是想先删除了node_modules,在安装 重新运行npm install命令 安装 结果报错:从github下载超时 Downloading binary from https://github.com/sass/node-sass/releases/download/v4.5.3/win32-x64-57_binding.node Cannot download "https://github.com/sass/node-sass/releases/download/v4.5.3/win32-x64-57_binding.node": connect ETIMEDOUT 54

gcc 生成 .a静态库和 .so动态库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19-12-24 01:05:46
我们通常把一些公用函数制作成函数库,供其它程序使用。函数库分为静态库和动态库两 种。静态库在程序编译时会被连接到目标代码中,程序运行时将不再需要该静态库。动态 库在程序编译时并不会被连接到目标代码中,而是在程序运行是才被载入,因此在程序运 行时还需要动态库存在。本文主要通过举例来说明在Linux中如何创建静态库和动态库,以 及使用它们。 在创建函数库前,我们先来准备举例用的源程序,并将函数库的源程序编译成.o文件。 第1步:编辑得到举例的程序--hello.h、hello.c和main.c; hello.c(见程序2)是函数库的源程序,其中包含公用函数hello,该函数将在屏幕上输出" Hello XXX!"。hello.h(见程序1)为该函数库的头文件。main.c(见程序3)为测试库文件的 主程序,在主程序中调用了公用函数hello。 程序1: hello.h #ifndef HELLO_H #define HELLO_H void hello(const char *name); #endif //HELLO_H 程序2: hello.c #include <stdio.h> void hello(const char *name) { printf("Hello %s!\n", name); } 程序3: main.c #include "hello.h" int main

CMake--静态库与动态库构建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19-12-23 17:49:23
小结内容 建立一个静态库和动态库,提供 HelloFunc 函数供其他程序编程使用, HelloFunc 向终端输出Hello World 字符串。 安装头文件与共享库。 1.代码与CMakeList.txt文件编写 首先建立 t3 目录,用于存放本节涉及到的工程 t3目录下创建lib目录用来存代码 在 t3 目录下建立 CMakeLists.txt , PROJECT(HELLOLIB) ADD_SUBDIRECTORY(lib) #SET(LIBRARY_OUTPUT_PATH < 路径 >) #指定库的生成位置。 在 lib 目录下建立两个源文件 hello.c 与 hello.h hello.c 内容如下: #include "hello.h" void HelloFunc() { printf("Hello Worldn"); } hello.h 内容如下: #ifndef HELLO_H #define HELLO_H #include <stdio.h> void HelloFunc(); #endif 在 lib 目录下建立 CMakeLists.tx SET(LIBHELLO_SRC hello.c) ADD_LIBRARY(hello SHARED ${LIBHELLO_SRC}) #添加动态库 #ADD_LIBRARY(hello STATIC $

Clouder Manager安装时出现please remove the following file: /etc/cloudera-scm-server/db.properties问题解决(图文详解)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19-12-23 13:04:46
说在前面的话   我的机器是总共4台,分别为 ubuntucmbigdata1、ubuntucmbigdata2、ubuntucmbigdata3和ubuntucmbigdata4。(注意啦,以下是针对Ubuntu系统的)   在 ubuntucmbigdata1 上执行了 sudo apt-get install cloudera-manager-daemons cloudera-manager-server sudo apt-get install cloudera-manager-daemons cloudera-manager-agent   即,ubuntucmbigdata1是既做server,又做agent。   在 ubuntucmbigdata2、ubuntucmbigdata3和ubuntucmbigdata4 上执行了 sudo apt-get install cloudera-manager-daemons cloudera-manager-agent   即,ubuntucmbigdata2、3、和4是只做agent。   在ubuntucmbigdata1、ubuntucmbigdata2、ubuntucmbigdata3、ubuntucmbigdata4上 新建文件 sudo vi /etc/apt/sources.list.d/cloudera

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sqlite'

断了今生、忘了曾经 提交于 2019-12-23 12:48:47
解决 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sqlite'。问题 今天在将Python2.7升级至Python3.6后导入sqlite模块时出现了一下报错,到网上查询了各种文档,介绍了各种方法都不能解决,最后才发现是因为库文件的问题,特此记录,以免再犯。 方法一、 首先如果你的环境不是多个版本的Python环境,使用此方法可能能够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如下: yum -y install sqlite sqlite-devel 方法二、 如果你的系统上安装了多个版本的Python,那么很可能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virtualenv使用的那一套python中没有_sqlite3.so这个文件,解决方法如下: 首先查看库文件的位置 find / -name _sqlite3.so /usr/lib64/python2.7/lib-dynload/_sqlite3.so 然后查看下系统中所有Python的当前路径 whereis python python: /usr/bin/python.bak /usr/bin/python2.7-config /usr/bin/python2.7 /usr/bin/python /usr/lib/python2.7 /usr/lib64/python2.7 /etc/python /usr/local

kali linux Python开发环境初始化

余生长醉 提交于 2019-12-23 10:54:21
/*--> */ /*--> */ kali linux Python 黑客编程1 开发环境初始化 为什么要选择 Python ? Python 作为目前 Linux 系统下最流行的编程语言之一,对于安全工作者的作用可以和 C++ 相提并论。 Python 提供了丰富的库供调用,丰富的第三方扩展模块。在网络应用,文本解析方面, Python 编程有着其他语言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 Python 也是面向对象并且跨平台的语言,可以在 linux/Unix 、 OSX 、 windows 上无障碍运行。 1.1 查看 Python 版本信息 Kali Linux 默认已经安装了 Python 运行环境,运行下面的命令,可以查看当前 Python 版本。 python --version 1.2 Python 软件包安装 Python 软件包安装,我们这里介绍三种方法,分别为手动, easy_install 和 pip 安装。 1.2.1 手动安装 第一种方法是手动下载软件包,运行安装程序来安装。 比如我们想要使用 Python-nmap 组件去解析 nmap 的扫描结果,我们先手动下载安装包。 wget http://xael.org/pages/python-nmap-0.6.0.tar.gz 解压: root@kali:~# tar xzf python-nmap-0.6.0.tar

ubuntu安装caffe

爱⌒轻易说出口 提交于 2019-12-23 10:00:51
安装依赖 sudo apt-get install libprotobuf-dev libleveldb-dev libsnappy-dev libopencv-dev sudo apt-get install libhdf5-serial-dev protobuf-compiler sudo apt-get install --no-install-recommends libboost-all-dev sudo apt-get install libopenblas-dev liblapack-dev libatlas-base-dev sudo apt-get install libgflags-dev libgoogle-glog-dev liblmdb-dev 解压 wget https://github.com/BVLC/caffe/archive/1.0.tar.gz . tar -vxzf 1.0.tar.gz 复制makefile.conf文件 sudo gedit Makefile.config 将第5行注释去掉 USE_CUDNN := 1 将第21行注释 OPENCV_VERSION := 3 将第37和38行删除(cuda8.0后不再支持),也就是删 除-gencode arch=compute_20,code=sm_20 \和-gencode arch

tomcat共享lib里面的jar包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19-12-23 01:29:21
参考: http://shitouququ.blog.51cto.com/24569/1255094 1、在tomcat根目录下新建shared/lib目录结构,将项目的jar包放在此目录下,记得将项目下的jar包(一般在项目的WEB-INF\lib目录下)删除。 2、修改tomcat的conf目录下的catalina.properties文件,主要修改两处 1)shared.loader的值改为自己建立的共享jar包目录中所有的jar包,本例为: shared.loader=D:/Program Files/Tomcat7/shared/lib/*.jar 2)tomcat.util.scan.DefaultJarScanner.jarsToSkip的值全部注释掉,追加*.jar。本例为: tomcat.util.scan.DefaultJarScanner.jarsToSkip=\ *.jar 效果:修改后tomcat的启动速度加快。 同时防止tomcat多次加载项目中重复的jar包,造成内存移除异常。 注:实际部署的时候发现,不需要修改“tomcat.util.scan.DefaultJarScanner.jarsToSkip”的值,修改后反而可能出错,具体原因未知。 使用的时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penz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