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

《评人工智能如何走向新阶段》后记(再续27)

落花浮王杯 提交于 2020-10-10 00:29:37
439, 彩虹一号无人机实现人类永不落地的追求 日媒:中国亮出杀手锏 世界各国一直在研究提高飞机的续航能力 国内研制的彩虹一号无人机采用人工智能和其他高新技术,飞行高度30000米,并终于研制成功实现人类永不落地的追求。 440, 日本开发出光刻机亷价可靠的极紫外射线EUV光源 东京工业大学KeijiNagai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并与都柏林大学学院科学家合作)最近研发了一种极低密度的锡“气泡”,使得极紫外射线的产生变得可靠且便宜。 以往采用高强度激光器来产生EUⅤ光源,但对这些激光器而言,要保持可产生EUⅤ范围内光的目标密度的控制是有挑战性的。而今天他们研发的锡塗层微胶囊“气泡”技术,不但可保持高效、可扩展和低成本,而且是一种可高度挖制的、稳定的低密度结构。测试的结果产生了13.5nm的EUⅤ光(并与传统的EUⅤ光源兼容)。 这项研究成果,使得攻克光刻机不必僵持在整体攻关上,而找到将整体分解为各局部,将各局部关键技术各个击破的途径。 441, 大脑控制的真实感假肢问世,患者无需训练即可使用 一个欧美科学家团队报告说,有史以来最先进的仿生假肢取得成功 一个欧美科学家团队(由查尔黙斯理工大学、Sahlgrenska大学医院、哥德堡大学、IntegrumAB、维也纳医科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组成)研究一种新的仿生假肢传感系统:将该系统整合到伤残患者的神经中

《评人工智能如何走向新阶段》后记(再续25)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20-10-09 06:06:38
415, 开发近红外光激发的纳米探针,监测大脑深层活动,理解神经系统功能机制。 开发、设计电压敏感纳米探针一直是个技术难关。 群体神经元活动的在体监测是揭示神经系统功能机制的关键。 近日《美国化学会志》期刊报导一项新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用近红外光激发的电压荧光纳米探针,并用它监测斑马鱼和小鼠脑中神经元膜电位的动态变化。 目前神经元钙离子荧光成像是主要手段之一,但相比于神经脉冲信号,钙离子荧光信号的动力学相对较慢,且很难推断出与之对应的神经脉冲的频率和数量。因此神经科学界迫切期望能开发出对细胞膜电位变化敏感,有高信噪比的纳米粒子或分子探针,从而实现高时空分辨率、大范围神经元集群活动的活体监测。现有的荧光电压探针多用紫外光或可见光激发,只能应用于大脑浅层。而红外光(750~1000nm)在生物组织中穿透能力更强(可达cm级),能应用于大脑深层,被称为“生物组织的光学窗口”。 研发高灵敏、可用于近红外光激发的电压敏感探针是目前国际神经科学领域迫切希望攻克的技术难关之一。 哺乳动物神经元膜电位的阈下振荡,反映动物个体的脑状态及其变化。 416, 任正非最近在一次访谈中说:5G只是小儿科,人工智能才是重中之重。 广告 ¥4890.00 417, 破解Deep fake的鉴别平台 随着人工智能、计算机视频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借助深度伪造

刚刚,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霍金的战友们!黑洞“吸纳”全部奖金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20-10-07 07:48:06
   由于联系获奖者而临时推迟了15分钟,北京时间 10 月 6 日下午 6 点左右,2020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结果揭晓——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授予罗杰 · 彭罗斯( Roger Penrose),他发现黑洞的形成是广义相对论强有力的预测结果,另一部分授予莱因哈特 · 根泽尔 (Reinhard Genzel)和 安德里亚·格兹(Andrea Ghez ),他们发现了银河系中心的一个超大质量的紧密天体。       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因为他们对宇宙中最奇异的现象之一——黑洞的发现而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Roger Penrose 证明了广义相对论星云导致了黑洞的形成。Reinhard Genzel 和 Andrea Ghez 发现,一个不可见且极其重的物体控制着银河系中心恒星的运行轨道。超重黑洞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释。   Roger Penrose 用巧妙的数学方法证明了黑洞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直接结果。爱因斯坦自己并不相信黑洞真的存在,这些超重量级怪物捕获了进入它们的一切。任何东西都逃不掉,连光都逃不掉。   1965年1月,也就是爱因斯坦去世10年后,Penrose证明了黑洞确实可以形成,并详细描述了它们:在黑洞的核心,隐藏着一个奇点,在这个奇点中,所有已知的自然法则都停止了

人类应鼎力进行探索的35种颠覆性技术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20-10-06 09:37:38
本文转载自“战略前沿技术”,原标题《人类应鼎力进行探索的35种颠覆性技术》 人类文明的进步,只要出现难以逾越的障碍,必然给人类的发展带来迷茫和灾难。而解决的路径只有一个:科技探索和创新。只有鼎力进行中的科技探索,能促使人类放弃相互之间的成见,携手团结,共创光明的未来。 笔者在本文中提出如下35种颠覆性技术,如果一旦有所突破,必然会给人类带来新的希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逐步出现一些科技创新的突破,使这些技术付诸使用,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惊人的颠覆性改变。 这35种科学理论和技术是: 1.势垒波能发动机(空天机专用) 简介:以mm级磁屏为磁能势垒,对ug级为起点的动能在通屏时,产生逆熵效应,以分子波的形式与磁屏产生增益80万倍的反作用力,推动飞行器运动。 2.十六晶面内聚储能材料(电池储能) 简介: 利用碳烯措边合成十六面晶球,形成球闪无苛空间,对外来电子产生对率吸纳作用。 在晶球吸纳外来电子至饱和态时,由晶面向邻界晶球输出内储电子。 邻界晶球也是以对率吸纳的形式,使内储邻界晶球输出的电子(饱和输出),在晶球之间形成梯次输——放电子功能。 3.泛晶材料(常温磁、电超导材料) 简介: 利用二维晶面材料,叠加制成nm隙的叠层结构材料,使二维晶面材料之间形成无垒通道,对磁、电粒子不产生效应阻力,在常温条件下,无阻定向通过泛晶材料。 4.惰烯膜材料技术(表面阻热、抗辐射材料) 简介:

樊登读书 即兴演讲 MD

不问归期 提交于 2020-10-06 02:23:54
你有没有曾经遇到过一个讲话的时候语无伦次,没有重点的人,你忍不住都要问他说,你的重点到底是什么?他会令你非常抓狂。在会议当中,如果有一个没重点的人整个抓住了会议的主题发言的节奏,那其他人都会遭殃。那或者换一个角度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那样的人?有没有可能我们跟别人表达一件事情,最后总是没法达到预期的期望?那如果有这样状况出现的话,今天这本书对你来讲就很重要,叫作《即兴演讲》。 这本书,出版社在找我的时候问我这个题目怎么样,《即兴演讲》。我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会觉得,其实把它叫作即兴交流会更好。因为所谓的即兴演讲,已经碎到了在电梯间里的一小段对话都可以视作是需要技巧去辅导的一种说话方式。在会议上的一个发言,在跟女朋友的一次讨论,每一次的这种交流的瞬间,其实都是一个表达自我的机会,一个输出观点的机会。 但这个机会如果一次又一次地从我们的生活当中流失,你就会发现我们失去了这里边英文题目所透露出来的一个信息。Leading In The Moment,就是在那一刻你有没有输出你的领导力,你有没有领导这一个时刻。所以,我会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给领导者准备的,不仅仅是给那些需要经常去做演讲的人准备的。而是无时无刻,只要你张口说话,就一定能够用得上这本书里的技巧。包括我此刻就在用这本书里的技巧在沟通。 那么为什么即兴演讲的状况现在变得越来越多?这本书的作者告诉我们有这么几个情况

杨振宁:理论物理的工作是“猜”,而数学讲究的是“证”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20-10-03 21:37:57
文章 | 数学传播 来源 | 算法与数学之美 杨振宁是当代的大物理学家,又是现代数学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他的两项巨大成就: 杨–密尔斯规范场和杨–巴克斯特方程,成为80年代以来一系列数学研究的出发点,其影响遍及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低维拓扑、辫结理论、量子群等重大数学学科。 这里记录的有关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来自笔者在1995年末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 访问杨振宁先生时的一些谈话材料,不是系统的谈话。本文的中文版于1992年4月在台湾《数学传播》发表,内容不完全相同的英文版则刊于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r Vol.15, NO.4, 1993。后者的中译文已被收入杨振宁的新著《读书教学再十年》(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95)。 有关数学的两则“笑话” 1980年代初,杨振宁曾在韩国汉城作物理学演讲时说“有那么两种数学书: 第一种你看了第一页就不想看了,第二种是你看了第一句话就不想看了”。当时引得物理学家们轰堂大笑。 此话事出有因。 1969年,杨振宁察觉物理上的规范场理论和数学上的纤维丛理论可能有关系,就把著名拓扑学家Steenrod着的“The Topology of Fibre Bundles纤维丛的拓扑”一书拿来读,结果是一无所获。原因是该书从头至尾都是定义、定理、推论式的纯粹抽象演绎,生动活泼的实际背景淹没在形式逻辑的海洋之中,使人摸不着头脑。

格密码学习,抽代基础学习(二)

十年热恋 提交于 2020-10-03 09:48:57
今天找到了一个比较新手友好的slides,结合lec1和学姐的笔记一起看~ full-rank lattice 满格 R n \mathbb{R}^{n} R n 的概念:n维度实数集,每个元素是n维向量,向量中的每个分量是实数 Z n \mathbb{Z}^{n} Z n 的概念:n维度整数集,向量中每个分量是整数 格(lattice)是一种数学结构,定义为一组线性无关的非0向量(称作格基)的整系数线性组合。具体来说,给定一组格基 x 1 , … , x n x_{1}, \ldots, x_{n} x 1 ​ , … , x n ​ ,对任意的整数 c 1 , … , c n , c 1 x 1 + … + c n x n c_{1}, \ldots, c_{n}, \quad c_{1} x_{1}+\ldots+c_{n} x_{n} c 1 ​ , … , c n ​ , c 1 ​ x 1 ​ + … + c n ​ x n ​ 都是属于这个格的向量, n n n 称为格的维数。例如,下图表示了一个二维格和两组不同的格基: 一个格的格基可以不是唯一的,例如((2,1),(1,1))和((1,0),(0,1))都是二维整数格的一组格基,即使定义了同样格的两组格基,长度也可能相差很大。一个维数足够高的格

清华团队要赶在量子计算机正式应用前,提前布局芯片!中国大陆首篇后量子密码芯片顶会论文出炉

早过忘川 提交于 2020-10-03 09:47:11
  近日,在第 22 届密码硬件与嵌入式系统会议(CHES 2020)上,清华大学魏少军、刘雷波教授团队作了题为 “ 《采用低复杂度快速数论变换和逆变换技术在 FPGA 上高效实现 NewHope-NIST 算法的硬件架构》 (Highly Efficient Architecture of NewHope-NIST on FPGA using Low-Complexity NTT/INTT)” 的论文报告。      图 | 论文一作张能同学在作报告(来源:受访者)   CHES 成立至今已有 22 年,由国际密码学研究协会(IACR)主办,据刘雷波介绍,这篇论文是 中国大陆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该会议上发表的后量子密码芯片方向文章。   报告人张能是论文第一作者,目前正在清华大学微电子所攻读博士学位,论文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微电子学研究所教授刘雷波,主要合作者还有杨博翰、陈晨、尹首一。   DeepTech 就该论文和刘雷波进行了深入交流。他表示, 该论文介绍了一种低计算复杂度数论变换与逆变换方法,并提出一种实现后量子密码算法的硬件架构。   当前,公钥密码已经广为使用,无论去线下银行、还是在网上银行办业务,都要证明个人身份以避免被人冒用,访问电商网站或使用手机支付时,其数据也需加密。   除民用用途之外,公钥密码算法在海陆空通信方面也有着特定用途

知乎热议:科学网发布文章称「我国数学家证明 NP=P」,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寵の児 提交于 2020-10-02 15:00:46
来源:运筹OR帷幄 2020年7月出版的《计算机科学》(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发表了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湘潭大学计算机学院特聘教授姜新文题为《哈密顿图判定问题的多项式时间算法》的论文,这标志着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最为重要的难题之一 “NP=P?”得到科学证明,论文刊出几天后下载量近千次,引发有关学术群体热议。 > > > > 本文仅作为学术分享,如有侵权,删文处理 如何看待科学网发布文章称「我国数学家证明 NP=P」,是真的吗?如果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 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1543712 “NP=P?”也称"NP≠P还是NP=P”,实质是P对NP关系问题,被称为世界级数学难题之一。2000年5月,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CMI)在巴黎举行的千年数学大会上宣布对攻克世界7个数学难题的悬赏。P对NP关系问题被列为新千年7大难题之首。 2005年《科学》杂志将"NP=P?”问题作为数学科学的代表,列为25个学科难题之一。2018年《科学》杂志再次列出125个亟待解决的科学难题,其中第19个问题就包含"NP=P?”问题。迄今为止,新千年7大数学难题中除了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2002年证明了有关拓扑学的“庞加莱猜想”之外,其他难题均悬而未决。 据介绍,20世纪,现代计算机问世,NP与P的关系问题就成为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交叉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

在数学世界,都有这些美妙的数学公式是你不认识的......

可紊 提交于 2020-10-02 12:20:55
全世界只有 3.14 % 的人关注了 爆炸吧知识 什么是数学? 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回首往昔,从手工时代到机械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数学让科学变成了一门有声的艺术。非欧几何的诞生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大数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其中最重要的幕后功臣便是 数学。 蒙娜丽莎的微笑 完美的黄金分割 浪漫的心形函数 ...... 自然万物速朽 唯数学是永恒 而这一切的发现,都离不开漫长数学史中的那一群人。 他们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先驱者,引领数学浪潮,勇攀科技之巅,屹立在科学神坛上,用字符谱写最动听的数学之歌,传唱于人类的历史长河上。 为了记录下2600年的数学简史,数学文化圈的艺术收藏品 《数学之旅·闪耀人类的54个数学家》 应运而生 ,一经推出,受到模友们的热烈追捧。 金色牌面与烫边 寓意富足与好运 欧拉大神千呼万唤 终归数学之王的宝座 ???????????? 54张扑克牌 浓缩了2600年的数学文明 每张扑克 都寓意着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 都凝聚着科学史上最璀璨的文明结晶 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数学之旅·闪耀人类的54 个数学家》 数学艺术礼盒升级版 ♠ ♥ ♣ ♦ 鼠年钟声将敲响,金鼠献瑞自放歌 数学之旅穿越来, 两千六年数艺合 『 JOKER 』 宇宙的结构是最完善的 是最明智的上帝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