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晶体”相互作用首次发现,有望改进原子钟技术
科学家有史以来第一次观察到了 “时间晶体” 的相互作用。 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 · 材料学》杂志上。来自兰卡斯特大学的第一作者萨穆利·奥蒂(Samuli Autti)博士说: “控制两种时间晶体的相互作用是一项重大成就。在此之前,没有人在同一个系统中观察到过两个时间晶体,更不用说看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了。受控反应是将时间晶体进行实际应用(如量子信息处理)的第一步。” 图|阿尔托大学的旋转制冷装置(来源:阿尔托大学 / Mikko Raskinen) 该成果可能会在量子信息处理领域得到应用。 众所周知,保护量子位的相干性是阻碍强量子计算机发展的主要困难,而时间晶体具有在不同的条件下自动保持完整 - 相干的特性。 时间晶体的相互作用 时间晶体不同于常规的晶体类金属或岩石。常规晶体由原子在空间中呈周期性重复排列而成,而时间晶体则在时间上呈周期性重复,这使得时间晶体呈现永动状态。时间晶体有一种奇异的特性,即在没有外部输入的情况下,在时间内不断重复运动。它们的原子不断地振荡、旋转,或者先向一个方向运动,然后再向另一个方向运动。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来自兰卡斯特大学、耶鲁大学、伦敦皇家霍洛威大学和阿尔托大学的国际研究小组使用 He-3 观测了时间晶体。He-3 是缺失一个中子的罕见的 He 同位素。 这一实验是在阿尔托大学进行的。 研究人员将超流体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