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

关于HTTP协议的一些记录

左心房为你撑大大i 提交于 2020-05-02 15:56:07
今天刚看完HTTP协议(虽然还有CTF的介绍没看),但还是要介绍一下 中文名:超文本传输协议 外文名:HTTP 工作层:应用层 基础:架构在TCP协议上 适用浏览器:Firefox、Google chrome等 一、报文格式 HTTP报文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用于http协议交换的信息。 请求端为请求报文 响应端为响应报文 是由多行(CR+LF作换行符)数据构成的字符串文本 (1)请求报文格式 < method > < request - URL > < version > < headers > < entity - body > (2)响应报文格式 < version > < status > < reason - phrase > < headers > < entity - body > (3)字段解释 method HTTP动词 常见方法:HEAD / GET / POST / PUT / DELETE / PATCH / OPTIONS / TRACE 扩展方法:LOCK / MKCOL / COPY / MOVE version 报文使用的HTTP版本 格式为HTTP/<majo).<minor) url < scheme > : / / < user > : < password > @ < host > : < port > / < path > ; <

openmv caffe专栏 1

醉酒当歌 提交于 2020-05-02 14:38:35
本专栏参考的原作者文章声明如下。 PS:本专栏对原作者的文章存在适当的修改与补充,使之更适合本作者所阐述的训练要求!如有侵权,请联系13512076879@163.com。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欣欣以向荣」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37783617/article/details/96866163 ———————————————— 1. caffe框架下openmv的训练步骤 目前 OPenMV 只提供Caffe模型到network网络的转换,未来可能会支持TensorFlow,但目前不行。通过Caffe框架学习,我们最终的目标肯定是得到 ******.network 的网络库文件 训练网络的主要步骤如下: 配置环境,安装Caffe 采集数据集 训练网络 量化模型 将模型转换为二进制格式 在OPenMV上部署模型 运行网络 故障排除 2.caffe环境的搭建(以本文环境为例介绍) windows 10 python 2.7 pycharm vs2013 openmv cam h4 openmv ide 3.vs2013 编译caffe 本专题请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 https://www.cnblogs.com

RFC2544背靠背测试——信而泰Renix测试软件实操

牧云@^-^@ 提交于 2020-05-02 14:14:43
文章关键词:背靠背测试、合法最小帧间隙、缓存区结构、吞吐量测试。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大量的路由更新消息、频繁的文件传输和数据备份等操作都会导致数据在一段时间内急剧增加,甚至 达到该物理介质的理论速率。 为了描述此时路由器的表现,就要进行背靠背突发的测试。背对背测试 通过向被测设备发送具有合法最小帧间隙的突发包,确定被测设备在不丢包的情况下能够处理的最大包数目,以考察路由器接口对于突发数据的缓存能力。 具有不同类型的缓存区及分配策略的路由器,例如共享缓存区结构、输入缓存区结构、输出缓存区结构,和其他缓存区结构,必然具有不同的背对背的值, 背对背的值越大,路由器的缓存能能力就越强。 背对背测试与吞吐量测试都反映了路由器的数据包转发能力,但二者的测试“压力”不同,吞吐量的测试重在转发引擎的转发能力,而背对背测试重在接口缓存能力。 当路由器吞吐量不能达到最大理论值时,有必要进行背对背测试,尤其是必须传输对丢包很敏感的传输流(如视频流)的网络,对路由器进行背对背测试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有多种介质(如以太网、令牌环网和ATM等)且每一种介质有多个端口的被测设备,测试时需要考虑多介质混合、一对端口部分网状和全网状等情况,测试帧长度也要覆盖各种情况。这里我们以信而泰自主研发的Renix测试软件进行测试演示。 拓扑说明: DUT是一台Layer2交换机测试仪2个端口和交换机2个端口相连(千兆

Arcgis runtime sdk .net 二次开发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20-05-02 13:55:24
前段时间研究了下 arcgis runtime sdk .net 二次开发··这里做个笔记 runtime版本为100.6 基于WPF 开发 命名空间引入 xmlns:esri= " http://schemas.esri.com/arcgis/runtime/2013 " 基本只用到了mapview这个控件和相关的对象,下边把默认的背景网格去了,改了背景色,mapview的map对象是依赖属,性支持绑定的,可直接绑定 <esri:MapView x:Name= " MyMapView " Map= " {Binding Path=MainMap} " > <esri:MapView.BackgroundGrid> <esri:BackgroundGrid Color="yellow " IsVisible= " False " /> </esri:MapView.BackgroundGrid> </esri:MapView> 可直接在nuget上安装arcgis runtime ,直接安装arcgis的 WPF开发包会自动安装runtime的包,默认为开发者授权,是有开发者水印的,可以申请为arcgis开发者,有lite版授权,可以去掉水印, 这个lite版授权有很多限制,比如不能加载本地地图。下边代码为使用开发者授权license代码 // 使用lite版license //

强化学习(十三) 策略梯度(Policy Gradient)

风流意气都作罢 提交于 2020-05-02 07:41:52
    在前面讲到的DQN系列强化学习算法中,我们主要对价值函数进行了近似表示,基于价值来学习。这种Value Based强化学习方法在很多领域都得到比较好的应用,但是Value Based强化学习方法也有很多局限性,因此在另一些场景下我们需要其他的方法,比如本篇讨论的策略梯度(Policy Gradient),它是Policy Based强化学习方法,基于策略来学习。     本文参考了Sutton的强化学习书第13章和策略梯度的 论文 。 1. Value Based强化学习方法的不足     DQN系列强化学习算法主要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是对连续动作的处理能力不足。DQN之类的方法一般都是只处理离散动作,无法处理连续动作。虽然有NAF DQN之类的变通方法,但是并不优雅。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经典的冰球世界(PuckWorld) 强化学习问题,具体的动态demo见 这里 。环境由一个正方形区域构成代表着冰球场地,场地内大的圆代表着运动员个体,小圆代表着目标冰球。在这个正方形环境中,小圆会每隔一定的时间随机改变在场地的位置,而代表个体的大圆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快的接近冰球目标。大圆可以操作的行为是在水平和竖直共四个方向上施加一个时间乘时长的力,借此来改变大圆的速度。假如此时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可以灵活选择的,那么使用普通的DQN之类的算法就不好做了

Docker安全之TLS加密通讯解析与配置验证

落爺英雄遲暮 提交于 2020-05-02 04:47:59
Docker安全之TLS加密通讯解析与配置验证 TLS的基本概念 ​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安全传输层),TLS是建立在传输层TCP协议之上的协议,服务于应用层,它的前身是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字层),它实现了将应用层的报文进行加密后再交由TCP进行传输的功能。 ​ TLS协议具备三大特性:保密性(数据都是加密传输,预防第三方嗅探)、数据完整性(基于MAC校验机制)、双向认证支持(避免身份被冒充) ​ 在docker中,建立TLS加密是为了防止链路劫持、会话劫持等问题导致 Docker 通信时被中 间人***,c/s 两端应该通过加密方式通讯。 图解TLS建立过程 TLS的C/S建立连接的过程图解(完整的即双向验证过程) 大体上是发送hello包,客户端发送认证和请求认证,对应的回应认证,其后进行对应的协商验证,生成信息,最后两边开始准备加密通信,双方使用客户端密钥通过对称加密算法对通信内容加密后进行双向通信,随着通讯结束,任意一方断开ssl连接的信息即可。 部署配置过程 所需基本环境 两台服务器,一台为server端一台为client端,都部署安装了docker-ce 配置过程 1、准备工作:服务器节点上 #创建工作目录文件夹 [root@localhost ~]# mkdir /tls [root

2、cesium页面小控件的隐藏

六眼飞鱼酱① 提交于 2020-05-02 02:56:10
cesium页面小控件的隐藏 一、 创建一个Viewer   var viewer = new Cesium.Viewer('cesiumContainer');//cesiumContainer为div中的id。 二、Viewer中会有下面这些内容 1 Geocoder:一种定位搜索工具,他可以让摄像机飞到查询位置。默认使用应用地图数据。 2 HomeButton:将视野带回默认窗口 3 Scene Mode Picker: 3D,2D 和Columbus视图(cv)模式之间的切换 4 Base Layer Picker:选择在地球上展示的图像和地形图 5 Navigation Help Button :展示默认的相机控件。 6 Animation :控制播放视图动画的动画速度。 7 Timeline:指定当前时间,允许用户跳转到待定的时间。 8 Credits Display:展示数据的属性,者总是被要求的。 9 Fullscreen Button:使视图全屏! 通过下面的代码即可让视图上的按钮全部隐藏 1 viewer = new Cesium.Viewer('cesiumContainer' , { 2 imageryProvider: new Cesium.GoogleMapsImageryProvider(options1), 3 geocoder: false , 4

openlayers5-webpack 入门开发系列结合 turf.js 实现等值线(附源码下载)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20-05-01 20:03:53
前言 openlayers5-webpack 入门开发系列环境知识点了解: node 安装包下载 webpack 打包管理工具需要依赖 node 环境,所以 node 安装包必须安装,上面链接是官网下载地址 webpack 配置介绍文档 详细的 webpack 文档配置介绍,适合新手查看,我也是边看边学 vscode 安装包下载 ,我这边用 vscode工具编译开发前端项目,个人觉的这款工具还不错 openlayers5 api文档介绍 ,详细介绍 openlayers5 每个类的函数以及属性等等 openlayers5 在线例子 内容概览 openlayers5 结合 turf.js 实现等值线 源代码 demo 下载 效果图如下: 关键函数 turf.pointGrid,从边界框,FeatureCollection 或 Feature创建点网格 关键函数turf.isolines,采用具有z值和值中断数的 Point 要素的网格 FeatureCollection 并生成等值线 关键函数 turf.bezierSpline,通过应用 Bezier 样条算法获取一条线并返回弯曲版本 核心代码如下: import {Map, View} from 'ol' ; import TileLayer from 'ol/layer/Tile' ; import XYZ from 'ol

Mapbox浅析(快速入门Mapbox)

倾然丶 夕夏残阳落幕 提交于 2020-05-01 05:21:50
1.是什么? Mapbox是一个可以免费创建并定制个性化地图的网站。 2.了解一些基本东西 常见的 mapbox.js和mapbox-gl.js的异同点? 相同点: 1.都是由Mapbox公司推出的免费开源的JavaScript库 2.都可以作为前端渲染矢量瓦片交互地图的工具 3.它们的样式设置都支持Mapbox Style 不同点: 1.mapbox.js是Leaflet的一个插件,使用方式是通过结合Leaflet使用 2.mapbox-gl.js是Leaflet的一个插件,使用方式是通过结合Leaflet使用 3.使用mapbox-gl.js的浏览器必须支持WebGL渲染,在旧的浏览器中是不支持mapbox-gl.js的,而mapbox.js则没有 此限制 3.能表达整个Map的style文件 mapbox-gl.js目前是围绕style文件来进行的,其内容如下: { "version": 8, "name": "Mapbox Streets", "sprite": "mapbox://sprites/mapbox/streets-v8", "glyphs": "mapbox://fonts/mapbox/{fontstack}/{range}.pbf", "sources": {...}, "layers": [...] } 从以上可以看出,除了一些基本的属性定义之外

推荐有关网络的书籍

烈酒焚心 提交于 2020-04-30 20:01:26
http://linux.vbird.org/linux_basic/0120howtolinux/0120howtolinux_1.php 一﹐先看如下兩本﹕ > 《精通區域網路》(Mastering Local Area Network) 儒林 (SYBEX) 翻譯出版 > 《TCP/IP 通訊協定入門與應用》博碩文化出版 這裡﹐基本上要能蓋起書本回答如下問題﹕ > 1) 什麼是網路﹖(LAN/WAN/MAN/Internet) > 2) 有哪些 Topologies﹖(BUS/Star/Ring) > 3) Network Media 有哪些﹖(Coaxial, UTP/STP, FiberOptic, Wireless, etc.) > 4) Major NOS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 5) Peer-to-Peer 和 Client/Server > 6) Protocol Binding 概念 (Netbios, TCP/IP, IPX/SPX) > 7) OSI Layer 基本概念 > 8) Encapsulation / Decapsulation 概念 > 9) BaseBand /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 TDM / FDM ) > 10) CSMACD / Token Bus / To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