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指令

汇编基础知识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19-11-27 23:46:34
************************************************************************************************** 寄存器 ************************************************************************************************** 1. 通用寄存器   通用寄存器包括了8个16/32位的寄存器:AX/EAX、BX/EBX、CX/ECX、DX/EDX、SP/ESP、BP/EBP、DI/EDI及SI/ESI。其中AX/EAX、BX/EBX、CX/ECX、DX/EDX在一般情况下作为通用的数据寄存器,用来暂时存放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操作数、结果或其他信息。它们还可分为两个独立的8位寄存器使用,命名为AL、AH、BL、BH、CL、CH、DL和DH。这4个通用数据寄存器除通用功能外,还有如下专门用途:   AX/EAX作为累加器用,所以它是算术运算的主要寄存器。在乘除指令中指定用来存放操作数。另外,所有的I/O指令都使用AX或AL与外部设备传送信息。   BX/EBX在计算存储器地址时,可作为基址寄存器使用。   CX/ECX常用来保存计数值,如在移位指令、循环指令和串处理指令中用作隐含的计数器。DX在作双字长运算时

汇编语言1:基础知识

☆樱花仙子☆ 提交于 2019-11-27 23:45:39
  这个假期开始系统学习汇编语言,采用跟随视频教程的方式,所用教程是网易云课堂中的《汇编语言从0开始》,讲者是workWork。该课程一共有167个课时,每个课时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时间不长,短小精悍,反馈及时,让人有动力一直看下去。这门课程很适合零基础的同学,因为在正式编程前,讲者用了大量时间讲述基础性的知识,包括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CPU执行指令的过程、寄存器的讲解、栈的使用等等。我个人认为,即使你已经不算零基础了,认真地看完这些课程,巩固一下基础知识也是必要的。我之前看过一本基于Linux的教材,因为Linux采用的是AT&T风格,与DOS/Windows的Intel风格有很大差异,所以即使也写过几个汇编小程序,但始终觉得对于寄存器、指令/数据长度以及栈的概念懵懵懂懂,基础并没有打好。我建议大家如果是初学者,还是先从DOS/Windows平台的汇编开始学习比较好,尤其是要使用Windows XP中的debug程序反复练习,这样可以在编程之前打好坚实的基础。   下面对编程之前的基础知识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一、十进制、二进制和十六进制 二进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整个计算机体系就是建立在二进制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所有的指令和数据在计算机中存储和运算的形式就是二进制。十六进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查看内存中的指令和数据时,是以十六进制显示的。一个十六进制数字

汇编教程2:汇编基础知识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19-11-27 23:45:20
那么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话题….. 今天主要扯点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因为汇编是面向机器的语言,所以非常有必要了解下计算机的结构,CPU的工作方式.这里我假设你只有一点点最基本的电脑基础啊,最好自己去弄懂那个什么进制转换的,我觉得特麻烦,不过却也比较简单..我这里就不和大家扯了自己了解下~~那么既然假设你没有什么电脑知识就会显得有些啰唆,高手别见笑啊! 说到汇编语言啊,就扯远拉,远到哪里呢, 嗯很远, 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是很亲密的,所以要聊下汇编语言那就不得不又扯下机器语言了,^_^.真远啊!! 机器语言 什么叫机器语言呢,机器语言就是一些机器指令的集合拉,也就是一些二进制的数字什么010010的,这就是机器指令,计算机呢可以把这些010010什么的转变为高低电平,使计算机的电子器件收到驱动,进行运算..嗯,搞的好像很复杂似的,其实简单理解就是计算机也有一门语言(机器语言)就像我们的汉语一样,我们汉语的构成呢是由字来构成的,机器语言(也就是电脑自己的语言,就是一些01001什么的来构成的.当初我理解的时候就想啊,机器语言不是人发明的么,为什么不教他学汉语啊要教他学什么01001的那么麻烦^_^.呵呵其实现在很多人都在做着这样的努力呢, 诶~~又扯远了. 给大家扯了机器语言的那就再给大家扯一下计算机吧,你有跟朋友去过电脑城装过电脑吗?或者见过别人把电脑机箱打开后里面的情况吗?

并发之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19-11-27 23:27:04
volatile这个关键字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说过,或许也都用过。在Java 5之前,它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关键字,因为在程序中使用它往往会导致出人意料的结果。在Java 5之后,volatile关键字才得以重获生机。   volatile关键字虽然从字面上理解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要用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于volatile关键字是与Java的内存模型有关的,因此在讲述volatile关键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与内存模型相关的概念和知识,然后分析了volatile关键字的实现原理,最后给出了几个使用volatile关键字的场景。   以下是本文的目录大纲:   一.内存模型的相关概念   二.并发编程中的三个概念   三.Java内存模型   四..深入剖析volatile关键字   五.使用volatile关键字的场景   若有不正之处请多多谅解,并欢迎批评指正。   请尊重作者劳动成果,转载请标明原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p/3920373.html 一.内存模型的相关概念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每条指令都是在CPU中执行的,而执行指令过程中,势必涉及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由于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临时数据是存放在主存(物理内存)当中的,这时就存在一个问题,由于CPU执行速度很快

精解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

时光总嘲笑我的痴心妄想 提交于 2019-11-27 21:15:52
一、磁盘基础 磁盘是指利用磁记录技术存储数据的存储器。磁盘是计算机主要的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大量的二进制数据,并且断电后也能保持数据不丢失。早期计算机使用的磁盘是软磁盘(简称软盘),如今常用的磁盘是硬磁盘(简称硬盘)。 1、硬盘的结构 (1)物理结构 盘片:硬盘有多个盘片,每盘片2面。 磁头:每面一个磁头。 (2)数据结构 扇区: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硬盘的扇区)硬盘的第一个扇区,叫做引导扇区。 磁道: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 柱面:在有多个盘片构成的盘组中,由不同盘片的面,但处于同一半径圆的多个磁道组成的一个圆柱面。 (3)存储容量 硬盘存储容量=磁头数X磁道(柱面)数X每道扇区数X每扇区字节数。可以用柱面/磁头/扇区来唯一定位磁盘上每一个区域。 2、硬盘接口 IDE:并口数据线连接主板与硬盘,抗干扰性太差,且排线占用空间较大,不利电脑内部散热,已逐渐被SATA所取代。SATA:支持热插拔等功能,速度快,纠错能力强。 SCSI:此硬盘广为工作站级个人电脑以及服务器所使用,资料传输时CPU占用率较低转速快,支持热插拔等。 SAS: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取序列式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可达到6Gb/s。 二、磁盘分区表示 1、MBR MBR是主引

计算机基础-编程语言分类

﹥>﹥吖頭↗ 提交于 2019-11-27 19:38:49
什么是编程语言 人可以通过直接输二进制,相关标签打包输入到后来一步步发展的高级语言这种跟机器用本质二进制方式进行指挥操作电脑的硬件的方式 编程语言发展史 机器语言(站在奴隶的角度) 直接用二进制与计算机直接沟通交流 ps:为什么是二进制,是由于计算机是基于电工作的,而电信号只有高低电频 汇编语言(站在奴隶的角度) 用简单的英文标签代替二进制直接操作硬件 高级语言(站在奴隶主的角度) 同人类能够识别的语言与计算机进行沟通交流 机器语言 优点:执行效率高 缺点:开发的效率低 机器语言编程 于计算机内部只能接受二进制代码,因此,用二进制代码0和1描述的指令称为机器指令,全部机器指令的集合构成计算机的机器语言,用机器语言编程的程序称为目标程序。只有目标程序才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和执行。但是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无明显特征,难以记忆,不便阅读和书写,且依赖于具体机种,局限性很大,机器语言属于低级语言。 编出的程序全是些0和1的指令代码,直观性差,还容易出错。除了计算机生产厂家的专业人员外,绝大多数的程序员已经不再去学习机器语言了。 机器语言是微处理器理解和使用的,用于控制它的操作二进制代码。 尽管机器语言好像是很复杂的,然而它是有规律的。 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类似于机器语言,但是汇编语言只是把一串二进制数写成一个英文单词。因此你不需要去记住二进制数,而是需要去记住一个一个英文单词,这同样是一个大工程

【Linux】linux指令

痞子三分冷 提交于 2019-11-27 19:09:55
linux指令 1. vim :w 文件名.txt  保存文件。 :wq 保存并退出。 2. python pip install w3lib 3. tar z:通过gzip支持压缩或解压缩。还有其他的压缩或解压缩方式,比如j表示bzip2的方式。 x:解压缩。c是压缩。 www.2cto.com v:在压缩或解压缩过程中显示正在处理的文件名 f:f后面必须跟上要处理的文件名。也就是说你不能写成这样 tar -zxfv zhcon-0.2.5.tar.gz z代表gzip的压缩包;x代表解压;v代表显示过程信息;f代表后面接的是文件 . 例子: 1.解压 以gzip方式解压,显示解压过程。 tar -zxvf xxx.tar.gz 2.打包(无压缩) tar -cvf xxx.tar 你想要打包的(文件/目录)名 3.打包 tar -gcvf xxx.tar.gz 你想要打包的(文件/目录)名 4. cp cp 复制 cp -n 不覆盖已有的文件 5. chmod Linux/Unix 的文件调用权限分为三级 : 文件拥有者、群组、其他。利用 chmod 可以藉以控制文件如何被他人所调用。 具体权限分为读、写、执行。 语法: chmod [-cfvR] [--help] [--version] mode file... 其中: u 表示该文件的拥有者,g

Java内存管理机制

时间秒杀一切 提交于 2019-11-27 16:56:12
对于从事 C/C++ 程序开发的开发人员来说,在内存管理领域,他们既是拥有最高权力的帝皇,又是从事最基础工作的劳动人民——既拥有每一个对象的“所有权”,又担负着每一个对象生命从开始到终结的维护责任。 对于 Java 程序员来说,在虚拟机的自动内存管理机制的帮助下,不在需要为每一个 new 操作去写配对的 delete/free 代码,而且不容易出现内存泄漏和内存溢出问题,看起来由虚拟机管理内存一切都很美好。不过也正是因为 Java 程序员把内存控制权交给了 Java 虚拟机,一旦出现内存泄漏和溢出的问题,如果不了解虚拟机怎样使用内存的,那排查错误将会成为一项异常艰难的工作。 1. 什么是 JVM? JVM(Java 虚拟机)是 Java Virtual Machine 的缩写,它是一个虚构出来的计算机,通过在实际的计算机上仿真模拟各种计算机功能来实现的。 JVM 有自己的硬件架构,如处理器、堆栈、寄存器等,还有对应分指令系统。 假如一个程序使用的内存区域是一个货架,那 JVM 就相当于是一个淘宝店铺,它不是真实存在的货架,但它和真实货架一样可以上架和下架商品,而且上架的商品数量也是有限的。 假如货架是在深圳,那 JVM 的平台无关性就相当于是客人可以在各个地方购买你在淘宝上发布的商品,不是只有在深圳才能购买货架上的商品。 2. 什么是 Java 内存模型? Java

Docker之- 使用Docker 镜像和仓库

允我心安 提交于 2019-11-27 16:48:40
目录 使用Docker 镜像和仓库 什么是 Docker 镜像 列出 Docker 镜像 tag 标签 Docker Hub 拉取镜像 查找镜像 构建镜像 创建Docker Hub 账号 使用 Docker 的commit 命令创建镜像 使用 Dockerfile 构建镜像 基于 Dockerfile 构建新镜像 指令失败时呢? Dockerfile 和构建缓存 基于构建缓存的 Dockerfile 模版 查看新镜像 从新镜像启动容器 Dockerfile 指令 将镜像推送至 Docker Hub 删除镜像 总结 使用Docker 镜像和仓库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学习了包括 docker run 在内的许多对容器进行操作的基本指令,那么在本节中,我们主要探讨 Docker 镜像的一些概念,比如什么是镜像,如何对镜像进行管理,如何修改镜像,如何创建、存储、共享自己创建的镜像等,那么就开始我们的学习 什么是 Docker 镜像 Docker 镜像是由文件系统叠加而成,最底端是一个引导文件系统,也就是 bootfs ,这很像典型的 Linux/Unix 的引导文件系统。Docker 用户永远不会和引导文件系统有什么交互。实际上,一个容器启动后,它就会被移入内容,而引导文件系统则会被卸载,从而留出更多的空间。(感觉有点像古代的餐馆招待?负责引导顾客进入餐馆,自己的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缓冲区溢出攻击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19-11-27 16:39:08
转自 http://www.cnblogs.com/fanzhidongyzby/archive/2013/08/10/3250405.html 缓冲区溢出( Buffer Overflow )是计算机安全领域内既经典而又古老的话题。随着计算机系统安全性的加强,传统的缓冲区溢出攻击方式可能变得不再奏效,相应的介绍缓冲区溢出原理的资料也变得“大众化”起来。其中看雪的《 0day 安全:软件漏洞分析技术》一书将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原理阐述得简洁明了。本文参考该书对缓冲区溢出原理的讲解,并结合实际的代码实例进行验证。不过即便如此,完成一个简单的溢出代码也需要解决很多书中无法涉及的问题,尤其是面对较新的具有安全特性的编译器——比如 MS 的 Visual Studio2010 。接下来,我们结合具体代码,按照对缓冲区溢出原理的循序渐进地理解方式去挖掘缓冲区溢出背后的底层机制。 一、代码 <=> 数据 顾 名思义,缓冲区溢出的含义是为缓冲区提供了多于其存储容量的数据,就像往杯子里倒入了过量的水一样。通常情况下,缓冲区溢出的数据只会破坏程序数据,造成 意外终止。但是如果有人精心构造溢出数据的内容,那么就有可能获得系统的控制权!如果说用户(也可能是黑客)提供了水——缓冲区溢出攻击的数据,那么系统 提供了溢出的容器——缓冲区。 缓冲区在系统中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高级语言定义的变量、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