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9:02
1、物理层的任务 2、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 3、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主要是ADSL和FTTx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 传输数据比特流 ,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的作用是要尽可能地 屏蔽 掉不同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 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包括三大部分: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常用术语 数据―― 运送消息的实体 信号―― 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信号―― 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 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码元―― 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信道 ―― 一般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 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调制分为两大类 基带调制:仅对基带信号的波形进行变换,使它能够与信道特性相适应。变换后的信号仍然是基带信号。把这种过程称为编码 带通调制:使用载波进行调制

计算机网络面试题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19-12-03 00:06:45
计算机网络 1、谈下你对五层网络协议体系结构的理解? 1. 应用层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的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应用层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进程:主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间的通信和交互的规则。对于不同的网络应用需要不同的应用层协议。在互联网中应用层协议很多,如域名系统 DNS,支持万维网应用的 HTTP 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 SMTP 协议等等。我们把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称为报文。 2. 运输层 运输层(transport layer)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向两台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应用进程利用该服务传送应用层报文。“通用的”是指并不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网络应用,而是多种应用可以使用同一个运输层服务。 由于一台主机可同时运行多个线程,因此运输层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所谓复用就是指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分用和复用相反,是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上面应用层中的相应进程。 3. 网络层 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 确保数据及时传送。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和包进行传送。在 TCP / IP 体系结构中,由于网络层使用 IP 协议,因此分组也叫 IP 数据报

【0】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32:01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受法律保护,盗版必究 https://blog.csdn.net/jjf_jianFeng/article/details/90245442 ⑴【看待物理层】: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链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具体的传输媒介。研究的是传输方法(方式)、传输方式转换、和传输媒介的功能性。 可以将物理层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 ⑵【数据传输方式】:在计算机内部多采用并行传输方式,在数据通信线路(传输媒介)上的传输方式一般为串行传输 ⑶【数据通信系统模型】:源系统(发送端)→传输系统(传输网络)→目的系统(接收端) 源系统=源点+发送器; 源点:产生要传输的数据,又称信源。 发送器:编码数字比特流,典型的发送器就是调制器。 目的系统=接收器+终点。 接收器:接受信号,并将信号转化为能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号,典型的接收器就是解调器。 终点:获取接收器传来的数据比特流,完成相应的输出。 注:源系统和目的系统之间可以是单一传输线,也可以是复杂的。网络系统。 ⑸【信道】:表示向某一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一条通信电路往往包含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 通信的三种基本方式: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双向同时通信。 ⑷【基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常称为基带信号,基带信号往往较多的低频成分甚至一些直流成分

网络原理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19-12-01 09:48:23
写在前边 很多家公司(无论是小厂还是大厂)问到的深度不同,网络原理是面试最容易问到的问题,虽然我们在项目中很少去实践它,但是了解其原理,会让我们背后网络通信是如果工作的,既能在面试官面前体现出你的基础是否扎实,也能对以后深入网络这部分学习有更多的了解。 很多同学面试在准备这部分的时候,都会去背,这部分确实很难掌握,我个人总结的最好的学习网络原理的方法就是不用刻意的去记忆而是完全的结合实际去讲整个原理融会贯通。虽然一开始学习起来很吃力,但是稍微用点心,多看几遍,多问自己为什么,把自己当做是开发网络原理的开发者,面试前的准备只要理清逻辑就足够了,而不是去背这部分内容。 而且这部分相同的知识点面试官有多种提问方式,但是其中很多都是换汤不换药。我记得最多的问的是输入URL,到页面呈现出来,其中经历了什么?这道面试题的背后,涉及到了很多网络原理的知识,我们这篇文章不会全部分享到,而是先把由来和网络层次划分弄清楚,就完成了这篇文章的目的。 一、为什么要进行网络层次划分? 说到网络层次划分并不陌生,我刚刚接触到网络层次的时候一脸懵逼,这么多层,一层不就行了嘛?层与层之间好多协议,还有各种数据包,第一次我放弃了。 当我从新拾起网络层次的时候,我下定决心从根上理解它。首先弄明白它的原理,那必定要知道它的由来,也就是为什么要进行网络层次划分?这个问题问的好。 假如“小鹿”是网络的开发人员

java基础(31):网络通信协议、UDP、TCP

半城伤御伤魂 提交于 2019-12-01 08:20:00
1. 网络通信协议 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使多台计算机实现连接,位于同一个网络中的计算机在进行连接和通信时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这就好比在道路中行驶的汽车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在计算机网络中,这些连接和通信的规则被称为网络通信协议,它对数据的传输格式、传输速率、传输步骤等做了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同时遵守才能完成数据交换。 网络通信协议有很多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 TCP/IP 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al/Internet Protoal 传输控制协议 / 英特网互联协议 ) ,它是一个 包括 TCP 协议和 IP 协议, UDP ( User Datagram Protocol )协议 和其它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在学习具体协议之前首先了解一下 TCP/IP 协议组的层次结构。 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要求发送的数据与收到的数据完全一样,这时,就需要在原有的数据上添加很多信息,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数据格式完全一致。 TCP/IP 协议的层次结构比较简单,共分为四层,如图所示。 上图中, TCP/IP 协议中的四层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每层分别负责不同的通信功能,接下来针对这四层进行详细地讲解。 链路层: 链路层 是 用于定义 物理传输通道, 通常是对某些网络连接设备的驱动协议,例如针对 光纤、 网线 提供的驱动。 网络层:网络层

IP通信基础心得1

牧云@^-^@ 提交于 2019-11-30 06:57:41
1、计算机网络由一组计算机及相关设备与传输介质组成,可以相互通讯,交换信息,共享外部设备(如硬盘与打印机),共享存储能力与处理能力,并可访问远程主机或其他网络。 2、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3、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RTT(往返时间)等。 4、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物理拓扑:星型网、树型网、分布式网络、总线型网、环型网、复合型网络。 5、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电子工业协会(EIA/TIA)、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Internet架构委员会(IAB)、Internet上的IP地址编号结构(IANA)。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n-2/p/11570425.html

IP通信学习心得1

五迷三道 提交于 2019-11-30 03:51:32
通过本章学习 我了解到了计算机网络概述方面的知识,计算机网络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单终端系统与多终端系统,第二阶段是计算机网络,第三阶段是互联网,最后一个阶段是未来发展。还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分为三大模块,局域网,域域网以及广域网。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分为了6个部分,分别是星型网,树型网,分布式网络,总线型网,环型网以及复合型网络拓扑结构,其中老师提到复合型网络拓扑结构是一个十分总要的结构。所有的网络结构都大体可以分为三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x99/p/11556409.html

计算机网络(一)-概述2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19-11-30 03:23:37
11. 通信方式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客户和服务器本来都指的是计算机进程(软件),使用计算机的人是计算机的“用户(user)”而不是“客户(client)”,不过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到底指的是什么,是软件还是硬件;对等方式(P2P方式)是指两台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拿一个是服务请求方哪一个是服务提供方,这时双方都已经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因此这种工作方式也称为P2P方式。对等连接工作方式可支持大量对等用户(上百万个)同时工作。 12. 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的特点 客户程序: (1) 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 (2) 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 (1) 是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 (2) 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通信请求。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的地址。 (3) 一般需要有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持。 13. 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它是一种专用计算机(但不叫做主机)。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19-11-30 02:34:32
本章重点 1、物理层的任务 2、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 3、常用的宽带接入技术,主要是ADSL和FTTx 一、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 传输数据比特流 ,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的作用是要尽可能地 屏蔽 掉不同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 主要任务: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 二、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1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包括三大部分: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的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常用术语 数据—— 运送消息的实体 信号—— 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 模拟信号—— 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 数字信号—— 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 码元—— 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2.2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信道 —— 一般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单向通信(单工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双向交替通信(半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 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 带通信号 —— 经过载波调制后的信号

TCP/IP协议分层详解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19-11-29 19:08:54
TCP/IP协议分层详解 目录 TCP/IP 和 ISO/OSI TCP/IP分层模型 数据的封装与分用 其他相关概念 TCP/IP 通信传输流 负责传输的 IP 协议 正文 回到顶部 TCP/IP 和 ISO/OSI      ISO/OSI模型,即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简称OSI。   TCP/IP协议模型(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包含了一系列构成互联网基础的网络协议,是Internet的核心协议,通过20多年的发展已日渐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中,目前已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TCP/IP协议簇是一组不同层次上的多个协议的组合,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四层协议系统,与OSI的七层模型相对应。 回到顶部 TCP/IP分层模型    应用层   应用层决定了向用户提供应用服务时通信的活动。|| 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   TCP/IP 协议族内预存了各类通用的应用服务。比如,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和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 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