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函数

私有 实例方法 类方法 静态方法 属性 issubclass isinstance区别

假如想象 提交于 2019-11-26 14:24:41
1.类的私有成员 私有类的属性 在类的内部可以访问 class A: name = "李业" __name = "钢哥" def func(self): print(self.name) print(self.__name) obj = A() obj.func() """ 李业 钢哥 """ 在类的外部不能访问 class A: name = "李业" __name = "钢哥" def func(self): pass obj = A() print(obj.name) print(A.__name) print(obj.__name) """ 李业 无法找到 无法找到 """ 在类的派生类不能访问 class A: name = "李业" __name = "钢哥" class B(A): def func(self): print(self.__name) obj = B() print(obj.__name) obj.func() 私有对象属性 只能在类的内部使用,不能在类外部以及派生类使用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name, pwd): self.name = name self.__pwd = pwd def md5(self): self.__pwd = self.__pwd + "123" obj = A("李业",

面向对象:类的成员

血红的双手。 提交于 2019-11-26 14:23:59
一. 细分类的组成成员 区域划分: class A: company_name = 'a' # 静态变量(静态字段) __iphone = '1353333xxxx' # 私有静态变量(私有静态字段)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特殊方法 self.name = name #对象属性(普通字段) self.__age = age # 私有对象属性(私有普通字段) def func1(self): # 普通方法 pass def __func(self): #私有方法 print(666) @classmethod # 类方法 def class_func(cls): """ 定义类方法,至少有一个cls参数 """ print('类方法') @staticmethod #静态方法 def static_func(): """ 定义静态方法 ,无默认参数""" print('静态方法') @property # 属性 def prop(self): pass 二. 类的私有成员 对于每一个类的成员而言都有两种形式: 公有成员,在任何地方都能访问 私有成员,只有在类的内部才能方法 私有成员和公有成员的访问限制不同 : 静态字段(静态属性) 公有静态字段:类可以访问;类内部可以访问;派生类中可以访问 私有静态字段:仅类内部可以访问; class C:

深入浅出系列之 -- kafka消费者的三种语义

旧时模样 提交于 2019-11-26 14:17:15
本文主要详解kafka client的使用,包括kafka消费者的三种消费语义at-most-once,at-least-once,和exact-once message,生产者的使用等。 创建主题 bin/kafka-topics.sh --zookeeper localhost:2181 --create --topic normal --partitions 2 --rerelication-factor 1 生产者 private static Producer < String,String > createProducer(){ Properties props = new Properties(); props.put(“bootstrap.servers”,“localhost:9092”); props.put(“acks”,“all”); props.put(“retries”,0); //控制发送者在发布到Kafka之前等待批处理的字节数。 props.put(“batch.size”,10); props.put(“linger.ms”,); props.put(“key.serializer”,“org.apache.kafka.common.serialization.StringSerializer”); props.put(“value

面向对象之:类的成员

坚强是说给别人听的谎言 提交于 2019-11-26 13:06:37
1.类的私有成员公有成员 # 类的私有成员: 私有类的静态属性, 私有类的方法, 私有对象的属性 对于每一个类的成员而言都有两种形式: 公有成员,在任何地方都能访问 私有成员,只有在类的内部才能方法 私有成员和公有成员的访问限制不同 : 1.1静态字段(静态属性) 公有静态字段:类可以访问;类内部可以访问;派生类中可以访问 私有静态字段:仅类内部可以访问 公有静态属性(字段) class C: name = "公有静态字段" def func(self): print C.name class D(C): def show(self): print C.name C.name # 类访问 obj = C() obj.func() # 类内部可以访问 obj_son = D() obj_son.show() # 派生类中可以访问 # 公有静态字段 私有静态属性(字段) class C: __name = "私有静态字段" def func(self): print C.__name class D(C): def show(self): print C.__name C.__name # 不可在外部访问 obj = C() obj.__name # 不可在外部访问 obj.func() # 类内部可以访问 obj_son = D() obj_son.show()

python 面向对象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19-11-26 12:10:53
1、面向对象的基本知识 面向对象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实现是基于对 类 和 对象 的使用 类 是一个模板,模板中包装了多个 “ 函数 ” 供使用(可以讲多函数中公用的变量封装到对象中) 对象,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即:对象),实例用于调用被包装在类中的函数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 2、类的成员 类的成员可以分为三大类:字段、方法和属性( 1、字段:普通字段、静态字段; 2、方法:普通方法、类方法、静态方法; 3、属性:普通属性) 所有成员中,只有普通字段的内容保存对象中,即:根据此类创建了多少对象,在内存中就有多少个普通字段。而其他的成员,则都是保存在类中,即:无论对象的多少,在内存中只创建一份。 2.1、字段 字段包括:普通字段和静态字段,他们在定义和使用中有所区别,而最本质的区别是内存中保存的位置不同, 普通字段 属于 对象 静态字段 属于 类 class Province: # 静态字段 country ='中国' def __init__(self, name): # 普通字段 self.name = name # 直接访问普通字段 obj = Province('河北省') print(obj.name) # 直接访问静态字段 print(Province.country) print(obj.country) 静态字段在内存中只保存一份

面向对象:类的成员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19-11-26 02:57:45
一. 细分类的组成成员 之前咱们讲过类大致分两块区域,如下图所示: 每个区域详细划分又可以分为: class A: company_name = '老男孩教育' # 静态变量(静态字段) __iphone = '1353333xxxx' # 私有静态变量(私有静态字段)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特殊方法 self.name = name #对象属性(普通字段) self.__age = age # 私有对象属性(私有普通字段) def func1(self): # 普通方法 pass def __func(self): #私有方法 print(666) @classmethod # 类方法 def class_func(cls): """ 定义类方法,至少有一个cls参数 """ print('类方法') @staticmethod #静态方法 def static_func(): """ 定义静态方法 ,无默认参数""" print('静态方法') @property # 属性 def prop(self): pass 二. 类的私有成员 对于每一个类的成员而言都有两种形式: 公有成员,在任何地方都能访问 私有成员,只有在类的内部才能方法 私有成员和公有成员的访问限制不同 : 静态字段(静态属性) 公有静态字段:类可以访问;类内部可以访问

面向对象 类的成员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19-11-26 01:09:35
一. 细分类的组成成员 之前咱们讲过类大致分两块区域,如下图所示: 每个区域详细划分又可以分为: class A: company_name = '老男孩教育' # 静态变量(静态字段) __iphone = '1353333xxxx' # 私有静态变量(私有静态字段)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特殊方法 self.name = name #对象属性(普通字段) self.__age = age # 私有对象属性(私有普通字段) def func1(self): # 普通方法 pass def __func(self): #私有方法 print(666) @classmethod # 类方法 def class_func(cls): """ 定义类方法,至少有一个cls参数 """ print('类方法') @staticmethod #静态方法 def static_func(): """ 定义静态方法 ,无默认参数""" print('静态方法') @property # 属性 def prop(self): pass 二. 类的私有成员 对于每一个类的成员而言都有两种形式: 公有成员,在任何地方都能访问 私有成员,只有在类的内部才能方法 私有成员和公有成员的访问限制不同 : 静态字段(静态属性) 公有静态字段:类可以访问;类内部可以访问

静态,非静态,递归

≯℡__Kan透↙ 提交于 2019-11-26 00:32:15
#静态与非静态 static表示静态的。 他需要常驻内存,一直占用内存,无法进行垃圾回收,需慎用,他在那种情况适用呢? 不管哪个对象调用,结果都是一样的(这个结果的一致指的是你输出的数据图案的一致性等等),调用可直接用类名字调用,不许要变量名了。和对象就没有关系了。 之前所说的对象是是Java中所面对的东西,也就是你要用程序解决问题的哪一个,Java是面对对象的语言, 建立方法最好是单独定义一个类,类里面存在共同的特征。就相当于一个模板 当你建立方法的时候你最好单独把方法集中放在一个类中,,这样不同的对象皆可应用这个类,用 “ ,“表示所属关系 静态方法和非静态方法的调用内存方式是不一样的,静态得是占了一个存储空间,他就不变了,而非静态是随你调用方法(通过new调用构造方法)时开始开辟内存,一个变量对应一个指定的内存,当你调用完以后,你开辟的内存随之消失, ##静态方法(static method) 与静态成员变量一样,属于类本身,在类装载的时候被装载到内存中,不自动进行销毁,会一直存在内存中,直到JVM关闭; ##非静态方法(non-static method) 又称实例化方法,属于实例对象,实例化之后才会分配内存,必须通过类的实例来引用,当实例对象被JVM回收之后,也跟着消失 ##静态方法和实例方法的区别 1.生命周期 静态方法的生命周期从进程创建时就开始,一直到进程结束

通过登录流程大致了解django框架

浪尽此生 提交于 2019-11-25 22:45:26
目录 通过登录流程大致了解django框架 1. 开设登录资源 2. 静态文件配置 3. form表单的请求方式 4. request方法 5. 连接数据库 6. django的orm操作方法 通过登录流程大致了解django框架 1. 开设登录资源 用户想要通过浏览器输入网址访问到相应的资源的前提是后端要提前开设该资源的访问,如果后端不开设相应的资源,用户就无法访问 开设资源首先要通过项目文件夹下面的url文件(路由与视图的对应关系)下分发任务到视图函数进行逻辑处理 urlpatterns = [ url(r'^admin/', admin.site.urls), # 登录功能 url(r'^login/', views.login), ] 2. 静态文件配置 当用户发送请求进行登录时,我们就要给用户返回一个登录界面,所以,我们就要提前写好一个登录的前端界面,当用户发送请求时,我们把这个界面返回给用户 在django中,我们会把前端的HTML文件全部存放到templates文件夹中 而在写前端页面时,我们总会需要用到一些静态文件,我们需要手动创建一个static文件夹来存放这些文件夹,为了方便管理,在static文件加下也可以创建其他的文件夹 静态文件:静态文件指的是网站所使用到的提前写好的css、js 第三方的前端模块、图片等 但是我们把这些文件全都放好后

【MFC开发之静态文本框响应滚轮消息】

一个人想着一个人 提交于 2019-11-25 19:49:10
滚轮消息响应函数OnMouseWheel 不适用这个函数的原因是,当有多个静态文本框需要判断时这个无法查找ID号,实际上使用PreTranslateMessage 获取ID号,判断滚轮方向 UINT btnID; //由窗口句柄获得控件ID号,GetWindowLong为获得窗口的ID号。 btnID = GetWindowLong(pMsg->hwnd, GWL_ID); //获取滚轮放向 int zDelta = (short)HIWORD(pMsg->wParam); switch (pMsg->message) { case WM_MOUSEWHEEL: { if (btnID == IDC_STATIC2) { if (zDelta > 0) { //处理代码 } else if (zDelta < 0) { //处理代码 } } break; } } 来源: https://blog.csdn.net/bigtree_mfc/article/details/98726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