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服务器

LVS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19-12-21 19:19:54
一,LVS功能详解 1.1 LVS(Linux Virtual Server)介绍 LVS是Linux Virtual Server 的简写(也叫做IPVS),意即Linux虚拟服务器,是一个虚拟的服务器集群系统,可以在UNIX/LINUX平台下实现负载均衡集群功能。 1.2 企业网站LVS集群架构图 1.3 IPVS软件工作层次图 从上图我们看出,LVS负载均衡调度技术是在Linux内核中实现的,因此,被称之为Linux虚拟服务器(Linux Virtual Server)。我们使用该软件配置LVS时候,不能直接配置内核中的ipbs,而需要使用ipvs管理工具ipvsadm进行管理,或者通过Keepalived软件直接管理ipvs。 1.4 LVS体系结构与工作原理简单描述 LVS集群负载均衡器接受服务的所有入站客户端计算机请求,并根据调度算法决定哪个集群节点应该处理回复请求。负载均衡器(简称LB)有时也被称为LVS Director(简称Director)。 LVS虚拟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一组服务器通过高速的局域网或者地理分布的广域网相互连接,在他们的前端有一个负载调度器(Load Balancer)。 负载调度器能无缝地将网络请求调度到真实服务器上,从而使得服务器集群的结构对客户是透明的,客户访问集群系统提供的网络服务就像访问一台高性能,高可用的服务器一样

Redis常见面试题解析(二)

你。 提交于 2019-12-21 03:21:59
文章目录 一、Redis 集群结构以及设计理念 1. Redis 集群架构模式有哪几种? 2. Redis 集群最大节点个数是多少? 3. Redis 集群的主从复制模型是怎样的? 4. 请介绍一下 Redis 集群实现方案 5. Redis 集群会有写操作丢失吗?为什么? 6. Redis 慢查询是什么?通过什么配置? 7. Redis 的慢查询修复经验有哪些?怎么修复的? 8. 如何优化 Redis 服务的性能? 9. Redis 的主从复制模式有什么优缺点? 10. Redis sentinel(哨兵)模式优缺点有哪些? 11. 如何设置 Redis 的最大连接数?查看 Redis 的最大连接数?查看 Redis 的当前连接数? 12. 介绍一些 Redis 常用的安全设置? 二、Redis 缓存管理与持久化机制 1. Redis 持久化机制有哪些? 2. Redis 持久化机制 AOF 和 RDB 有哪些不同之处? 3. 请介绍一下 RDB 持久化机制的优缺点 4. 请介绍一下 AOF 持久化机制的优缺点 5. 如果 AOF 文件的数据出现异常, Redis 服务怎么处理? 6. 常见的淘汰算法有哪些? 7. Redis 淘汰策略有哪些? 8. Redis 缓存失效策略有哪些? 9. Redis 如何做内存优化? 10. 什么是 bigkey? 有什么影响? 11.

LVS负载均衡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2-21 03:18:15
一、负载均衡LVS基本介绍 ●LB集群的架构和原理很简单,就是当用户的请求过来时,会直接分发到Director Server上,然后它把用户的请求根据设置好的调度算法,智能均衡地分发到后端真正服务器(real server)上。为了避免不同机器上用户请求得到的数据不一样,需要用到了共享存储,这样保证所有用户请求的数据是一样的。 ●LVS是 Linux Virtual Server 的简称,也就是Linux虚拟服务器。这是一个由章文嵩博士发起的一个开源项目,它的官方网站是 http://www.linuxvirtualserver.org 现在 LVS 已经是 Linux 内核标准的一部分。 ●使用 LVS 可以达到的技术目标是:通过 LVS 达到的负载均衡技术和 Linux 操作系统实现一个高性能高可用的 Linux 服务器集群,它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以低廉的成本实现最优的性能。LVS 是一个实现负载均衡集群的开源软件项目,LVS架构从逻辑上可分为调度层、Server集群层和共享存储。 二、LVS的基本工作原理 1、当用户向负载均衡调度器(Director Server)发起请求,调度器将请求发往至内核空间 2、PREROUTING链首先会接收到用户请求,判断目标IP确定是本机IP,将数据包发往INPUT链 3、IPVS是工作在INPUT链上的

Java基础知识——zookeeper,Kafka,设计模式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19-12-21 01:18:40
Zookeeper:投票机制 实现机制 Kafka:特点 存储机制 应用场景 设计模式:三大原则 工厂抽象工厂单例 Zookeeper 投票机制 1:持久节点(persistent)和临时节点(ephemeral) 持久节点只能通过delete删除。临时节点在创建该节点的客户端崩溃或关闭时,自动被删除。 而leader明显为临时节点 2:仲裁模式:法定人数必须大于一半,即满足多数原则,即可用服务器超过一半才代表系统可用 选取leader的两种情况: 1:开机 在集群正常工作之前,myid小的服务器给myid大的服务器投票 有 5 台服务器,编号分别是 1,2,3,4,5,按编号依次启动: 服务器 1 启动,给自己投票,然后发投票信息,由于其它机器还没有启动所以它收不到反馈信息,服务器 1 的状态一直属于 Looking。 服务器 2 启动,给自己投票,同时与之前启动的服务器 1 交换结果,由于服务器 2 的编号大所以服务器 2 胜出,但此时投票数 没有大于半数(3票) ,所以两个服务器的状态依然是 LOOKING。 服务器 3 启动,给自己投票,同时与之前启动的服务器 1,2 交换信息,由于服务器 3 的编号最大所以服务器 3 胜出,此时投票数正好大于半数,所以服务器 3 成为领导者,服务器 1,2 成为小弟。 服务器 4 启动,给自己投票,同时与之前启动的服务器 1,2,3

搭建 RabbitMQ Server 高可用集群

旧城冷巷雨未停 提交于 2019-12-20 18:15:03
原文: 搭建 RabbitMQ Server 高可用集群 阅读目录: 准备工作 搭建 RabbitMQ Server 单机版 RabbitMQ Server 高可用集群相关概念 搭建 RabbitMQ Server 高可用集群 搭建 HAProxy 负载均衡 因为公司测试服务器暂不能用,只能在自己电脑上重新搭建一下 RabbitMQ Server 高可用集群,正好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以便日后查看。 公司测试服务器上的 RabbitMQ 集群,我搭建的是三台服务器,因为自己电脑空间有限,这边只能搭建两台服务器用作高可用集群,用的是 Vagrant 虚拟机管理工具。 环境介绍: RabbitMQ 节点 IP 地址 工作模式 node1 192.168.1.50 DISK CentOS 7.0 - 64位 node2 192.168.1.51 DISK CentOS 7.0 - 64位 整体架构: 1. 准备工作 首先,在 node1 服务器上,修改 vi /etc/hostname : node1 在 node2 服务器上,修改 vi /etc/hostname : node2 然后在 node1 服务器上,修改 vi /etc/hosts : node1 192.168.1.50 node2 192.168.1.51 127.0.0.1 node1 ::1 node1 在 node2

LVS负载均衡群集——理论篇

霸气de小男生 提交于 2019-12-19 19:40:21
LVS负载均衡群集 理解负载均衡群集的原理 掌握LVS-NAT的部署 企业群集应用概述 群集的含义: 1.Cluster,集群、群集 2.由多台主机构成,但对外只表现为一个整体 在互联网应用中,随着站点对硬件性能、响应速度、服务稳定性、数据可靠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单台服务器力不从心 解决方法: 1.使用价格昂贵的小型机、大型机 2.使用普通服务器构建服务群集 企业群集分类 根据群集所针对的目标差异,可分为三种类型: 1.负载均衡群集(轮询,最小连接的加权重) 2.高可用群集(访问的速度,可靠性) 3.高性能运算群集(并发处理任务) 负载均衡群集(Load Balance Cluster): 1.以提高应用系统的响应能力、尽可能处理更多的访问请求、减少延迟为目标,获得高并发、负载(LB) 的整体性能 2.LB的负载分配依赖于主节点的分流算法 高可用群集(High Availability Cluster): 1.以提高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尽可能地减少中断时间为目标,确保服务的连续性,达到高可用(HA) 的容错效果 2.HA的工作方式包括双工和主从两种模式 高性能运算群集(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 Cluster): 1.以提高应用系统的CPU运算速度、扩展硬件资源和分析能力为目标,获得相当于大型、超级计算机的高性能运算(HPC)能力 2

Centos 7搭建Redis群集

别来无恙 提交于 2019-12-19 18:32:51
博文目录 一、Redis群集原理 1、架构细节 2、Redis选举 二、搭建Redis群集 1、安装第一台Redis并修改配置文件 2、安装第二台Redis并修改配置文件 3、使用脚本创建群集 4、测试群集 一、Redis群集原理 关于Redis非关系型数据库工作原理详述请参考博文: 聊一聊Centos 7中的Redis(非关系型数据库) Redis Cluster是一个无中心的结构,每个节点都保存数据和整个群集的状态。每个节点都会保存其他节点的信息,知道其他节点锁负责的槽,并且会与其他节点定时发送心跳信息,能够及时感知群集中异常的节点。如下图所示: 当客户端向群集中任一节点发送与数据库键有关的命令时,接受命令的节点会计算出命令要处理的数据库键属于哪个槽,并检查这个槽是否指派给了自己。如果键所在的槽正好指派给了当前节点,那么节点直接执行这个命令;如果键所在的槽并没有指派给当前节点,那么节点会向客户端返回一个MOVED错误,指引客户端转向(redirect)正确的节点,并再次发送之前想要执行的命令。 群集角色有Master和Slave。Master之间分配slots,一共有16384个slot。Slave向它指定的Master同步数据,实现备份。当其中一个Master无法提供服务时,该Master的Slave将提升为Master。以保证群集键slot的完整性

LVS负载均衡群集

半腔热情 提交于 2019-12-18 19:50:59
群集应用概述 群集的含义 1.Cluster,集群、群集 2.由多台主机构成,但对外只表现为一个整体 在互联网应用中,随着站点对硬件性能、响应速度、服务稳定性、数据可靠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单台服务器力不从心 解决方法: 1.使用价格昂贵的小型机、大型机 2.使用普通服务器构建服务群集 企业群集分类 根据群集所针对的目标差异,可分为三种类型 : 1.负载均衡群集(轮询,最小连接的加权重) 2.高可用群集(访问的速度,可靠性) 3.高性能运算群集(并发处理任务) 负载均衡群集(Load Balance Cluster) 1.以提高应用系统的响应能力、尽可能处理更多的访问请求、减少延迟为目标,获得高并发、负载(LB) 的整体性能 2.LB的负载分配依赖于主节点的分流算法 高可用群集(High Availability Cluster) 1.以提高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尽可能地减少中断时间为目标,确保服务的连续性,达到高可用(HA) 的容错效果 2.HA的工作方式包括双工和主从两种模式 高性能运算群集(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 Cluster) 1.以提高应用系统的CPU运算速度、扩展硬件资源和分析能力为目标,获得相当于大型、超级计算机的高性能运算(HPC)能力 2.高性能运算群集的高性能依赖于"分布式运算”、“并行计算” ,通过专用硬件和软件将多个服务器的CPU

zookeeper 介绍

我只是一个虾纸丫 提交于 2019-12-18 03:52:02
ZooKeeper 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它包含一个简单的原语集,分布式应用程序可以基于它实现同步服务,配置维护和命名服务等。 Zookeeper是hadoop的一个子项目,其发展历程无需赘述。在分布式应用中,由于工程师不能很好地使用锁机制,以及基于消息的协调机制不适合在 某些应用中使用,因此需要有一种可靠的、可扩展的、分布式的、可配置的协调机制来统一系统的状态。Zookeeper的目的就在于此。本文简单分析 zookeeper的工作原理,对于如何使用zookeeper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1 Zookeeper的基本概念 1.1 角色 Zookeeper中的角色主要有以下三类,如下表所示: 系统模型如图所示: 1.2 设计目的 1.最终一致性:client不论连接到哪个Server,展示给它都是同一个视图,这是zookeeper最重要的性能。 2 .可靠性:具有简单、健壮、良好的性能,如果消息m被到一台服务器接受,那么它将被所有的服务器接受。 3 .实时性:Zookeeper保证客户端将在一个时间间隔范围内获得服务器的更新信息,或者服务器失效的信息。但由于网络延时等原因,Zookeeper不能保证两个客户端能同时得到刚更新的数据,如果需要最新数据,应该在读数据之前调用sync()接口。 4 .等待无关(wait-free)

redis系列--主从复制以及redis复制演进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19-12-17 22:51:52
一、前言   在之前的文章已经详细介绍了redis入门基础已经持久化相关内容包括redis4.0所提供的混合持久化。   通过持久化功能,Redis保证了即使在服务器宕机情况下数据的丢失非常少。但是如果这台服务器出现了硬盘故障、系统崩溃等等,不仅仅是数据丢失,很可能对业务造成灾难性打击。为了避免单点故障通常的做法是将数据复制多个副本保存在不同的服务器上,这样即使有其中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其他服务器依然可以继续提供服务。当然Redis提供了多种高可用方案包括:主从复制、哨兵模式的主从复制、以及集群。   本文将详细介绍Redis从2.6以到4.0提供复制方案的演进,也包括:主从复制、复制原理以及相关实践。 二、主从复制 简介   在主从复制中,数据库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库(master),另一类是同步主库数据的从库(slave)。主库可以进行读写操作,当写操作导致数据变化时会自动同步到从库。而从库一般是只读的(特定情况也可以写,通过参数slave-read-only指定),并接受来自主库的数据,一个主库可拥有多个从库,而一个从库只能有一个主库。这样就使得redis的主从架构有了两种模式:一类是一主多从如下图1,二类是“链式主从复制”--主->从->主-从如下图2。 对于一主多从的复制架构不必多说,这里解释下链式主从复制:如上图2,主库A的数据会同步到从库B和从库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