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IoT+YF3300】2.阿里云IoT云端通信Alink协议介绍
如果单单只有MQTT协议,也许很难支撑起阿里这个IoT大厦。Alink协议的出现,不仅仅是数据从传感端搬到云端,它就如基因图谱,它勾画了一个大厦的骨架,有了它,才有了IoT Studio,才有了大数据分析,才有了后续的一切可能。 MQTT从我的角度来说,相当于以前编程思想中的面向过程,而Alink 的出现,则把编程思想由原来的面向过程带到了面向对象的时代。 最早了解Alink协议是在2017年年底,那个时候Alink协议才0.6版,仅有比较核心的功能,并且有些协议描述的,当时平台上还没有支持完善。不过不到一年多的时间,Alink协议越来越完善了,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了。 最新的Alink协议,在阿里云物联网平台上的帮助页面,有比较详细的描述: https://help.aliyun.com/document_detail/90459.html?spm=a2c4g.11186623.6.660.4b969bb89pkGOd 。 为了便于初次接触Alink协议的人理解,我这里还是简要做一些说明。 在官方文档,Alink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 Alink 协议是针对物联网开发领域设计的一种数据交换规范,数据格式是JSON,用于设备端和物联网平台的双向通信,更便捷地实现和规范了设备端和物联网平台之间的业务数据交互。 关于Alink协议有几个很重要的概念和内容需要熟悉。 第一个最最重要的概念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