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相关算法(一)
前言:算法竞赛中常见的树问题 (二叉)树的遍历 树的重心 树的直径 最近公共祖先(LCA) 哈夫曼树 树链剖分 一、(二叉)树的遍历 这种遍历顺序和DFS入栈的顺序很像,这种二叉树遍历方式称为先序遍历。除了先序遍历外,还有另外两种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先序遍历:访问根节点,遍历左子树,遍历右子树; 中序遍历:遍历左子树,访问根节点,遍历右子树; 后序遍历:遍历左子树,遍历右子树,访问根节点。 对于上面的那棵树,给出三种遍历方式是: 先序遍历: A->B->D->F ->G->H->I->E->C; 中序遍历:F->D->H->G->I->B->E->A->C; 后序遍历:F->H->I->G->D->E->B->C->A。 说了这么多,二叉树的遍历有什么用呢?答案是,没太大用。一般情况下是用来当做题目中的信息。对于OIer来说这些是常识,初赛会考的。 二、树的重心 树的重心,也叫树的质心。对于一棵树来说,删去该树的重心后,所有的子树的大小不会超过原树大小的二分之一。树的重心还有一个性质,是相对于树上的其他点而言的,就是删去重心后形成的所有子树中最大的一棵节点数最少。换句话说,就是删去重心后生成的多棵子树是最平衡的。一棵树的重心至多有两个。 #include<cstdio> #include<vector> #include<cstring> #i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