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nicorn

Retrofit POST java.io.IOException: unexpected end of stream on Connection caused by java.io.EOFException: \n not found: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20-05-15 08:04:54
问题 I have went through all the question related to this and yet, I haven't found a solution that works for me. Im using retrofit 2.8.1 and OkHttp 4.5.0 . My service interface looks like the following public interface MlApiService { @POST @Multipart Call<List<PreprocessedDocument>> postDocument( @Url String apiUrl, @Part MultipartBody.Part document, @Part ( "document_id") RequestBody documentId ); } And I build the client like the following with requestTimeoutInSeconds set to 90 seconds. public

Gunicorn Environment Variable Setting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20-05-10 04:34:00
问题 I'm currently having difficulty passing environment variables into Gunicorn for my Django project. I'm on the latest 19.1 version. I have a wsgi.py file like so: import os import sys from django.core.wsgi import get_wsgi_application BASE_DIR = 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__file__)) PROJECT_DIR = os.path.abspath(os.path.join(BASE_DIR, '..')) sys.path.append(PROJECT_DIR) os.environ.setdefault("DJANGO_SETTINGS_MODULE", "app.settings") def application(environ, start_response): _application =

Gunicorn Environment Variable Setting

可紊 提交于 2020-05-10 04:32:25
问题 I'm currently having difficulty passing environment variables into Gunicorn for my Django project. I'm on the latest 19.1 version. I have a wsgi.py file like so: import os import sys from django.core.wsgi import get_wsgi_application BASE_DIR = 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__file__)) PROJECT_DIR = os.path.abspath(os.path.join(BASE_DIR, '..')) sys.path.append(PROJECT_DIR) os.environ.setdefault("DJANGO_SETTINGS_MODULE", "app.settings") def application(environ, start_response): _application =

Gunicorn Flask application in Docker Container not getting Exposed

大憨熊 提交于 2020-05-08 04:41:17
问题 The application inside the container is inaccessible from the outside i.e if I exec into the docker container and do curl localhost:5000 it works correctly but not on the browser in my computer i get error : This site cant be reached My Dockerfile: # Use an official Python runtime as a parent image FROM python:3.7-slim # Set the working directory to /app WORKDIR /web-engine # Copy the current directory contents into the container at /app COPY . /web-engine # Install Gunicorn3 RUN apt-get

flask项目部署到云服务器+域名绑定

纵然是瞬间 提交于 2020-05-06 08:41:20
一、效果演示 首页展示 播放页面 该项目部署只为学习,所以用的服务器是 腾讯云服务器10元/月 ,域名也是在腾讯云买的.com 55元/年 因为本人比较穷 哈哈😁 这个服务器纯粹是为新手准备的, 1M带宽 速度堪称蜗牛,不过价格是真心便宜,适合练手。。。 废话不多说下面我们开始项目部署 二、准备云服务器 服务器镜像我们选择CentOS 7.2 64位 服务器买完后点击控制台进入如下页面 找到我们购买的服务器查看公网ip地址,我的这里为49.232.24.154 端口默认为22 那么22端口又是干什么的呢? 说白了就是我们用于连接liunx服务器的,我用的连接工具是 xshell 点击下载 😎 打开后界面如下: 在这里我们输入连接服务器的命令 # root为默认的主机名 ssh root@49.232.24.154 接下来会让我们输入服务器的密码 如果忘记密码需要重置密码 三、环境准备 成功连接服务器后接下来就要准备运行Flask项目所需要的必备环境了; 点击查看python3.6编译安装 mongodb安装 yum install mongodb- server yum install mongodb 启动服务端 systemctl start mongod 查看端口 netstat - tunlp 默认端口为27017 查看进程 ps -ef|grep mongo

[ kvm ] 学习笔记 9:WebVirtMgr 基础及安装使用

╄→гoц情女王★ 提交于 2020-05-01 04:54:08
目录 - 1. 前言 - 2. webvirtmgr 简介 - 3. webvirtmgr 部署实践 - 3.1 配置 webvirtmgr 主机 - 3.2 kvm node节点配置 - 3.3 控制台和kvm节点交互配置 1. 前言 上一篇: [kvm] Ovirt基础及安装使用 介绍了 ovirt 的安装和基础使用,本篇则介绍更加轻量级的 webvirtmgr,相比较 ovirt,webvirtmgr则显得更加轻量化和简单易用。 ovirt 比较适合较大的集群规模,比如虚拟机上千的集群,而对于虚拟机10-200 之间来说,采用 webvirtmgr 将更加便捷。 2. webvirtmgr 简介 webvirtmgr 特点 操作简单,易于使用 通过libvirt的API接口对kvm进行管理 提供对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 WebVirtMgr 功能 宿主机管理支持以下功能: CPU利用率 内存利用率 网络资源池管理 存储资源池管理 虚拟机镜像 虚拟机克隆 快照管理 日志管理 虚机迁移 虚拟机管理支持以下功能: CPU利用率 内存利用率 光盘管理 关/开/暂停虚拟机 安装虚拟机 VNC console连接 创建快照 3. webvirtmgr 部署实践 我们线上有也有在用 webvirtmgr,这里在测试环境搭建做下记录,环境如下: 首先,selinux 和 防火墙都是关闭状态。

flask小记

两盒软妹~` 提交于 2020-04-29 11:03:41
小APP代码 小坑 flask jinja模板显示图片 flask ajax操作 部署 TOC 小APP代码 import os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flash, request, redirect, url_for, render_template, send_from_directory, jsonify, json from werkzeug.utils import secure_filename import time from os.path import join, getsize from utils import allowed_file, get_hash, unzip_file import shutil import process ALLOWED_EXTENSIONS = {'zip'} app = Flask(__name__) app.config['UPLOAD_FOLDER'] = './resources/source/' app.config['ANALYZE_FOLDER'] = './resources/analyze/' @app.route('/', methods=['GET', 'POST']) def upload_file(): if request.method == 'POST': #

相似图像搜索从训练到服务全过程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20-04-27 18:19:26
最近完成了一个以图搜图的项目,项目总共用时三个多月。记录一下项目中用到机器学习的地方,以及各种踩过的坑。总的来说,项目分为一下几个部分: 一、训练目标函数 1、 设定基础模型 2、 添加新层 3、 冻结 base 层 4、 编译模型 5、 训练 6、 保存模型 二、特征提取 三、创建索引 四、构建服务 1、flask 开发 2、Gunicorn 异步,增加服务稳健性 3、Supervisor 部署监控服务 五、总结 一、训练目标函数 项目是在预训练模型 vgg16 的基础上进行微调( fine_tune) ,并将特征的维度从原先的 2048 维降为 1024 维度。 模型的微调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设定基础模型 本次采用预训练的 VGG16基础模型,利用其 bottleneck 特征 # 设定基础模型 base_model = VGG16 ( weights = './model/vgg16_weights_tf_dim_ordering_tf_kernels_notop.h5' , include_top = False ) #指定权重路径 # include_top= False 不加载三层全连接层 2、添加新层 将自己要目标图片,简单分类,统计类别(在训练模型时需要指定类别) # 添加新层 def add_new_last_layer(base_model, nb

(完结篇)Python框架之FastAPI——一个比Flask和Tornado更高性能的API 框架

我与影子孤独终老i 提交于 2020-04-17 09:10:24
【推荐阅读】微服务还能火多久?>>> 0 前言 前几天给大家分别分享了 (入门篇)简析Python web框架FastAPI——一个比Flask和Tornada更高性能的API 框架 和 (进阶篇)Python web框架FastAPI——一个比Flask和Tornada更高性能的API 框架 。今天欢迎大家来到 FastAPI 系列分享的完结篇,本文主要是对于前面文章的补充和扩展。 当然这些功能在实际开发中也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 1 中间件的使用 Flask 有 钩子函数,可以对某些方法进行装饰,在某些全局或者非全局的情况下,增添特定的功能。 同样在 FastAPI 中也存在着像钩子函数的东西,也就是中间件 Middleware了。 计算回调时间 # -*- coding: UTF-8 -*- import time 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 from starlette.requests import Request app = FastAPI() @app.middleware("http") async def add_process_time_header(request: Request, call_next): start_time = time.time() response = await call_next(request)

Python memory profiler 上手实践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20-04-12 07:31:16
为什么 相比起 C ,Python 有自己的内存管理,不需开发者自己管理内存。虽然方便,但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内存占用过高,内存泄漏,甚至 OOM 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做内存诊断,了解自己的代码:内存主要被分配在哪里,是否有无法释放的内存,又有多少内存会很快被释放,进程在高峰时占用多少内存,在低谷时占用多少内存。 怎么办 要了解进程的内存使用情况,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使用 TOP 命令,查看进程内存的使用情况。TOP 命令能够实时查看到进程对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也是我们经常会使用的Linux命令。而在 Python 中,通过 psutil 模块也能很好的获取到这些信息。 这两个工具十分的强大,但是也很基础。TOP命令不方便从更多的维度诊断问题,比如难以从时间维度诊断内存,只能统计当前整个进程的内存使用情况,与代码脱离。而 psutil 十分强大,可以和代码结合,但是对逻辑代码侵入性太强,比如想在某个函数前后统计内存的使用情况,就需要在原有代码的基础上插桩,产生不必要的耦合,而不侵入逻辑代码则又和使用命令行没有太大区别。 这个时候,有经验的朋友可能会想到 line_profiler。line_profiler 是用于对函数进行逐行分析的模块,只需要通过装饰器,就可以计算出函数内每一行代码的执行时间,以提供时间维度的性能诊断。那么在内存维度上,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模块呢?bi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