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运算

深度学习(三)——卷积神经网络

寵の児 提交于 2020-01-27 22:29:23
深度学习(三)——卷积神经网络 文章目录 深度学习(三)——卷积神经网络 概述 CNN的神经网络层 卷积层 卷积核和卷积操作 零填充和填充卷积 感受野与扩张卷积 池化层 全连接层 转置卷积层 感兴趣区域(RoI)池化层 概述 这篇博文主要讨论 卷积神经网络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CNN是目前最流行的神经网络类型之一,特别是对于图像或是视频这种高维数据。与 多层感知器 不同,CNN层中的每层单元是一个二维(或高维)滤波器,这样的滤波器又被称为 卷积核 ,它能够对输入数据进行卷积运算,这是最关键的区别。 CNN的产生也同样来源于人类对自我认知过程的思考。考虑人类辨识一头大象的过程,人类往往是在看到大象的一部分,才能够辨识出这是大象的。例如看到大象的大耳朵、长鼻子、粗壮的腿等。但在计算机中,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点都是三个数字。人类辨识图像的过程启示我们在辨识过程中, 单一的像素点是没有意义 的,只有将像素点放在一块区域中,才能显示出它的作用。 因此,利用卷积核,可以将一块区域中的像素值进行一些运算得到一个值,就实现了上面的过程。也因为这个,CNN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接下来就依次介绍CNN的各个组成部分和一些模型上的细节。 CNN的神经网络层 CNN是由几个基本构建块组成的,称为 CNN层 。最基本的CNN具备的层次有:

集合

我们两清 提交于 2020-01-26 19:19:05
#作用:去重,关系运算, #定义: 知识点回顾 可变类型是不可hash类型 不可变类型是可hash类型 #定义集合: 集合:可以包含多个元素,用逗号分割, 集合的元素遵循三个原则: 1:每个元素必须是不可变类型(可hash,可作为字典的key) 2:没有重复的元素 3:无序 注意集合的目的是将不同的值存放到一起,不同的集合间用来做关系运算,无需纠结于集合中单个值 #优先掌握的操作: #1、长度len #2、成员运算in和not in #3、|合集 #4、&交集 #5、-差集 #6、^对称差集 #7、== #8、父集:>,>= #9、子集:<,<= 1、add方法   s = {1,2,3,4,5} s.add(6) print(s) View Code 2、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forhowcar/p/12234587.html

蜂鸟E203 硬件学习-两级流水线的实现(三)

蓝咒 提交于 2020-01-26 06:40:16
(二)EXU模块 EXU段包括指令译码,指令派发,指令发射,指令执行,内存操作,数据写回。而E203是简单的顺序单发射,顺序执行,顺序写回类型的处理器。 将IFU通过IR寄存器发送给EXU的指令进行译码和派遣。 通过译码出的操作数寄存器索引(Index)读取Regfile(如图中RD-Regfile) 维护指令的数据相关性(如OITF) 将指令派遣(Dispatch)给不同的运算单元执行(ALU、Long-Pipes、LSU、以及EAI) 将指令交付(检查指令分支预测是否正确,是否产生中断和异常) 将指令运算的结果写回Regfile(WB ARB) (1)EXU译码模块 (e203_exu_decode.v) 译码模块的输入信号来自于IR阶段,包含当前需要译码的指令,执行PC,预测结果,非对齐和存储器访问错误。 首先根据最后两个比特位判断当前译码指令是RV32还是RV16,再根据指令格式,产生不同的指令类型信息。如:寄存堆的索引和控制信号,跳转类型和所需计算的信息。 输出dec_info包含很多模块的控制信息,有BJP单元的控制信息,ALU单元的控制信息,CSR单元的控制信息,乘除单元的控制信息,AGU单元的控制信息。同时还要生成后面执行所需要的各类型立即数,当执行的指令为非法指令时,译码器模块还将产生各类型的异常指令异常信息。 (2)整数通用寄存器组 (e203_exu

矩阵论 - Part II

拜拜、爱过 提交于 2020-01-25 21:31:26
矩阵论 - Part II 文章目录 矩阵论 - Part II 概念索引 4 矩阵空间 概念索引 4 向量空间, 最大线性无关组, 线性(子)空间, 线性空间的维数, 基和坐标, 同构映射, 同构空间, 基变换, 过度矩阵, 坐标变换, 线性变换, 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 相似矩阵 , 欧式空间, 內积, 范数, Schwartz不等式, 夹角, 规范正交基, Schmidt正交化过程, 正交矩阵 4 矩阵空间 向量空间 向量空间: n n n 维向量的集合 V V V , 如果对加法和数乘运算封闭, 则集合 V V V 称为 向量空间 生成向量空间 子空间 空间维数 0空间 最大线性无关组 : 向量组 A A A 中有 r r r 个向量(设为向量组 A 0 A_0 A 0 ​ )线性无关, 任意 r + 1 r+1 r + 1 个向量线性相关, 则称 A 0 A_0 A 0 ​ 是一个 最大线性无关组 , r r r 称为向量组的 秩 , 只含有0向量的向量组没有最大无关组, 规定其秩为 0 0 0 矩阵的秩等于其列向量组的秩, 也等于其行向量组的秩 向量组 B B B 可以由向量组 A A A 线性表示, 则向量组 B B B 的秩不大于向量组 A A A 的秩 等价的向量组秩相等 设 C = A B C = AB C = A B , 则 { R ( C ) ≤ R ( A

Java堆栈的应用2----------中缀表达式转为后缀表达式的计算Java实现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20-01-25 09:34:51
1、堆栈-Stack 堆栈(也简称作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堆栈的数据元素以及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和线性表完全相同,其差别是线性表允许在任意位置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而堆栈只允许在固定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堆栈中允许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一端称为栈顶,另一端称为栈底。堆栈的插入和删除操作通常称为进栈或入栈,堆栈的删除操作通常称为出栈或退栈。 Java中已经出了Stack的具体实现类 堆栈的数据集合可以表示为a0,a1,…,an-1,每个数据元素的数据类型可以是任意的类类型。 操作集合  (1)入栈push(obj):把数据元素obj插入堆栈。  (2)出栈pop():出栈, 删除的数据元素由函数返回。  (3)取栈顶数据元素getTop():取堆栈当前栈顶的数据元素并由函数返回。 (4)非空否notEmpty():若堆栈非空则函数返回true,否则函数返回false。 堆栈是各种软件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数据结构之一。括号匹配和表达式计算是编译软件中的基本问题,其软件设计中都需要使用堆栈。 首先来看应用之一: 中缀表达式转为后缀表达式 1、前缀表达式(Prefix Notation)是指将运算符写在前面操作数写在后面的不包含括号的表达式,而且为了纪念其发明者波兰数学家Jan Lukasiewicz所以前缀表达式也 叫做“波兰表达式”。比如- 1 + 2 3 2、后缀表达式

大数的基本运算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20-01-25 03:50:11
寒假新队员训练计划。 在讲到大数运算前我们先回顾一下我们常用的变量类型的数值范围 类型名称 字节数 取值范围 short int 2 -2^14 ~ 2^14-1 int 4 -2^31 ~ 2^31-1 unsigned int 4 0 ~ 2^32-1 long long 8 -2^63 ~ 2^63-1 unsigned long long 8 0 ~ 2^64-1 0 ~ 18446744073709551615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 unsigned long long ,最大也只能存储 1e19 左右的数 而如果我们被要求进行远大于 1e19 的数的运算,那么常规的做法就无法操作 所以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大数 我们可以这么定义它:无法用常规整(浮点)型变量存储,无法进行简单符号运算的数 如: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123456789,它就为一个大数 那么现在问你,给你两个大数,要求你对它进行简单(加减乘除)运算,你会怎么做呢? 大数运算模拟 首先我们要考虑如何来把这个数读入并储存。因为是大数,我们无法用以往的int、long long甚至unsigned long long储存 所以我们得先用字符数组对它进行储存。 我们把该大数每一位分解开来分别存到字符数组的每个位置 假设我们用来储存的字符串为S,则对大数

【数据分析与科学计算可视化】numpy 和 matplotlib库总结

让人想犯罪 __ 提交于 2020-01-21 14:01:51
一、numpy库 numpy:科学计算包,支持N维数组运算、处理大型矩阵、成熟的广播函数库、矢量运算、线性代数、傅里叶变换、随机数生成,并可与C++/Fortran语言无缝结合。树莓派Python v3默认安装已经包含了numpy。 另: scipy:scipy依赖于numpy,提供了更多的数学工具,包括矩阵运算、线性方程组求解、积分、优化、插值、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统计等等。 1.扩展库numpy简介 导入模板:(交换式) >>>import numpy as np 2.numpy库应用于数组 (1)简单数组的生成 >>>import numpy as np #把列表转化为数组 >>> np.array([0,1,2,3,4]) array([0, 1, 2, 3, 4])>>>np.array((0,1,2,3,4)) # 元组转化为数组array([0, 1, 2, 3, 4]) >>>np.array(range(5)) # 把range对象转换成数组 array([0, 1, 2, 3, 4]) >>>np.array([[1,2,3,4,],[5,6,7,8]]) #二维数组 array([[1, 2, 3, 4], [5, 6, 7, 8]]) >>>np.arange(8) # 类似于内置函数range() array([0,1,2,3,4,5,6,7]) >>

Python 逻辑运算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20-01-20 10:10:11
常用的逻辑运算有And(表示为&),Or(表示为|),Not(表示为!),他们的逻辑是: 1&1=1 1&0=0 0&1=0 0&0=0 1|1=1 1|0=1 0|1=1 0|0=0 !0=1 !1=0 其中,他们的优先关系为:Not(!)>And(&)>Or(|); 例如: A|B&C 实际是 A(B&C) A&B|C&D 实际是 (A&B)|(C&D) !A&B|C 实际是 ((!A)&B)|C 输入描述 1.测试用例中间无空格,无需考虑空格 2.测试用例表示式中只会出现如下字符: 0,1,(,),&,|,! 3.测试用例所给的输入输出都是合法的。无需考虑非法输入。 4.测试用例表达式长度不会超过128个字符。 5.括号可以嵌套。 例如: 1|(1&0) = 1 1&0|0&1 = 0 !0&1|0 = 1 ((!0&1))|0 = 1 import time def logic ( string ) : str = [ ] while string . count ( ")" ) > 0 : #消除字符串中的括号 if string [ 0 ] != ")" : str . append ( string [ 0 ] ) string = string [ 1 : ] else : string = string [ 1 : ] temp = [ ] while str [

数学题 挑选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20-01-19 18:23:18
 第一选择擅长(简单)的题型。数学运算基本上题型的识别度还是比较高的,一般读完题就知道考哪个概念,所以根据自身平时做题的情况,总结出自己擅长或者命中率比较高的题型来做,能更大化的提升时间的利用率。当然一般数学运算有些题型一般都比较简单,或者说稍微一练就能达到较高的命中率。   包括一下几个:等差等比数列,利润问题,几何问题,工程问题。这几种题型从近几年考题来看,第一公式比较单一,第二方法大都只会用到一两种,第三灵活性较低,比较死板。所以就算考生这几种题现在还不太擅长,也可以下来重点突破下,做一些题,让这些题型成为自己擅长的题型。   第二选择题干文字少的题。大部分考生做题过程中,读懂题很费时间,所以一旦把题读完,就算没啥想法,或者觉得有点复杂,也不会直接放弃,毕竟读题已经花了时间。因此就会出现纠结的情况,导致时间流逝,因此选择文字少的题相对来说读题时间比较短,可以节约时间,不至于造成时间的浪费。同时呢,正常情况下,文字少的数学运算题大都不至于很复杂,从难易程度来看文字少的题整体还是要简单些,或者更容易入手。   第三选择题干数字少的题。一方面数学运算本质上是算数字,而数字的计算一定是基于题干数字的运用,所以题干数字出现的频率高低直接影响计算的复杂度或者繁琐性。另一方面题干数字越少,越能从选项中找到规律,因为正确答案肯定由题干数字得到,所以题干数字和正确答案之间必然存在关联

python运算符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20-01-19 15:16:08
 运算符用于执行程序代码运算,会针对一个以上操作数项目来进行运算。在python中有7个运算符,分别有:算术运算符、比较(关系)运算符、赋值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成员运算符、身份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算数运算符有 + - * / % // ** 7个。   注意:使用运算符时,左边对象的 自身方法或 自身的反向方法(如 : __add__ 和 __radd__ )是否符合它们的要求,否者就会报错“TypeError”。   1 、+     用于对象之间的相加,通常用于 数字 的加法运算和 字符串 拼接。 a1 = 10 b1 = 20 a2 = "abc" b2 = "def" print(a1 + b1) ############################################## # 结果 abcdef print(a2 + b2) ############################################## # 结果 30 print(a1 + b2) # ########################################### # 不符合 __add__ 、 __radd__ 要求会报错 # TypeError: unsupported operand type(s) for +: 'int' and 's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