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sk

基于Centos在线扩容LVM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19-12-03 23:58:45
场景:由于公司服务器数据目录都是基于LVM,LVM对于我一个小白来说就是利于在线扩容,下面我记录下基于在Centos上LVM扩容。 1、根据fdisk -l跟pvdisplay命令查看新添加的磁盘名称,这边可知为/dev/sde。(由于服务器是VM虚拟出来的,由其他同事管理,我这边根本不清楚添加的磁盘名称) 1)核实磁盘添加情况 fdisk -l 2)查看PV情况(这边sde盘没有加入到PV) pvdisplay 2、格式化sde盘(格式化后fdisk -l查看sdf1是否存在)) fdisk /dev/sde --> n --> p --> 1 --> 回车 --> 回车 --> t --> 8e --> w 3、把刚刚格式化的sde1创建为pv pvcreate /dev/sde1 4、查看pv详情,确认sde1已加入pv pvdisplay 5、增加vg(vg_data根据vgdisplay查看增加为哪个vg组下) vgextend vg_data /dev/sde1 6、扩容lv(/dev/vg_data/lv_data根据lvdisplay查看)(+499G根据vgdisplay命令中的vg_data中的Free PE / Size查看) lvextend -L +499G /dev/vg_data/lv_data 7、加载新扩容数据 1)当文件类型为XFS时:

fdisk、mkfs.ext4、make_ext4fs、img2simg、simg2img

坚强是说给别人听的谎言 提交于 2019-12-03 23:48:40
一个典型的嵌入式系统是由uboot+kernel+rootfs组成的,其中uboot和kernel都是二进制,rootfs存在文件系统。 二进制在烧录的时候比较简单,将二进制数据写入存储设备固定地址;rootfs存在文件系统,所以需要对存储设备进行分区,然后在分区上建立文件系统。 对存储介质分区可以直接挂载,进行分区、挂载,然后将rootfs内容写入,即完成了rootfs更新。 或者创建一个普通image文件,然后将文件当成一个分区,在其上创建rootfs。创建的普通image文件,可以使raw image也可以是sparse image。 1. 二进制文件烧录 二进制文件更新比较简单,直接使用DD即可。 dd if=spl.bin of=/dev/sdc bs=1024 seek=33 2. fdisk创建分区 通过fdisk可以在一个物理设备上创建分区表,也可以在一个image文件上创建分区。 fdisk -l device将输出指定设备的分区信息,不指定device则显示系统所有设备的分区信息。 AME fdisk - manipulate disk partition table SYNOPSIS fdisk [options] device fdisk -l [device...] fdisk device之后,输入m显示帮助信息。n新增一个分区表,p显示分区信息

LINUX磁盘挂载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19-12-03 23:35:53
转载 https://www.cnblogs.com/tongtianxiao/p/11592687.html 新增1T磁盘一块 使用 df -h 查看当前硬盘信息(并未出现要挂在的磁盘)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vda1 50G 5.0G 42G 11% / devtmpfs 1.9G 0 1.9G 0% /dev tmpfs 1.9G 0 1.9G 0% /dev/shm tmpfs 1.9G 208M 1.7G 11% /run tmpfs 1.9G 0 1.9G 0% /sys/fs/cgroup tmpfs 383M 0 383M 0% /run/user/0 使用命令 fdisk -l 查看所有磁盘信息(包括未挂载磁盘) 磁盘 /dev/vda:53.7 GB, 53687091200 字节,104857600 个扇区 Units = 扇区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区大小(逻辑/物理):512 字节 / 512 字节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字节 / 512 字节 磁盘标签类型:dos 磁盘标识符:0x000c4895 设备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vda1 * 2048 104857599 52427776 83 Linux 磁盘 /dev/vdb

fdisk非交互式分区方法

佐手、 提交于 2019-12-03 17:14:03
我们知道fdisk可用于对磁盘进行分区,一般都是fdisk /dev/sda进入交互式命令。 那么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在程序里调用,这时候有没有非交互式方法呢? 答案是有的,下面我介绍下。 新建一个文件,比如autopart.txt 里面输入如下: n p 1 w q 中间两个空白的是回车符 对应的是分区的起始sector和结束sector,回车表示采取默认的值。 接下来执行 fdisk /dev/sda < ./autopart.txt 来源: CSDN 作者: 洪水猛兽行 链接: https://blog.csdn.net/yuhengyue/article/details/78626638

fdisk和parted的区别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19-12-03 17:13:53
Linux系统中有两个分区工具 fdisk parted 二者都可以对linux的硬盘进行分区,但是二者从细节上来说,又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不加注意,有可能造成磁盘空间的浪费。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磁盘,Linux系统中,每个磁盘中有一部分叫做MBR主引导记录。 ** MBR ** 大小512字节,分为三部分 主引导程序:446字节 硬盘分区表:64字节 分区结束标记(硬盘有效位):2字节 其中硬盘分区表DPT需要特别注意 DPT的大小是64字节,每个主分区要占用16字节,扩展分区也要占用16个字节的主分区空间,所以每个磁盘上最多只能建立四个主分区 那么如果需要将磁盘分成5个或者更多个分区的话,可以采取的方法: 创建一到三个主分区,将剩下的空间作为扩展分区,由扩展分区分出多个逻辑分区 不创建主分区,全做磁盘作为扩展分区,由扩展分区分出来多个逻辑分区 接下来就是如何使用fdisk和parted进行分区 单纯的使用这两个工具去进行硬盘分区倒没什么难点,两者都是交互式的界面,如果忘记如何分区,可以进入交互之后使用h或者help查看帮助。 但是在使用二者进行分区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一些区别: 1、fdisk (1)fdisk命令只支持msdos,分区的时候只支持小容量硬盘(<=2T),但是如果不需要分区的话,那么整块sdb硬盘,类型为msdos,那么他的大小是可以大于2T的。 (2

linux 使用fdisk分区扩容

筅森魡賤 提交于 2019-12-03 17:13:06
标签:fdisk分区 概述 我们管理的服务器可能会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长造成磁盘空间不足的情况,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增加磁盘空间,本章主要介绍如何使用fdisk分区工具创建磁盘分区和挂载分区,介绍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原有的磁盘的剩余空间增加分区,第二种是对新添加的磁盘进行分区操作。 扩展空间 查看当前分区信息 fdisk -l 上图的红色标记显示当前sda总共有3916个柱面,而目前只使用了2611个柱面,现在就将剩下的柱面创建分区。 创建分区 使用:fdisk 磁盘文件 fdisk /dev/sda 1.输入m查看帮助。 a :设置可引导标记 b :修改bsd的磁盘标签 c :设置DOS操作系统兼容标记 d :删除一个分区 l :显示已知的分区类型,其中82为Linux swap分区,83为Linux分区 m :显示帮助信息 n :增加一个新的分区 o :创建一个新的空白的DOS分区表 p :显示磁盘当前的分区表 q :退出fdisk程序,不保存任何修改 s :创建一个新的空白的Sun磁盘标签 t :改变一个分区的系统号码(比如把Linux Swap分区改为Linux分区) u :改变显示记录单位 v :对磁盘分区表进行验证 w :保存修改结果并退出fdisk程序 x :特殊功能 2.输入n创建分区 询问我们是要创建主分区还是扩展分区,主分区最多只能创建4个

fdisk 命令与parted 命令的区别

我们两清 提交于 2019-12-03 17:11:58
linux磁盘分区fdisk命令详解 原文链接 1、什么是分区? 分区是将一个硬盘驱动器分成若干个逻辑驱动器,分区是把硬盘连续的区块当做一个独立的磁硬使用。分区表是一个硬盘分区的索引,分区的信息都会写进分区表。 2、为什么要有多个分区? 防止数据丢失:如果系统只有一个分区,那么这个分区损坏,用户将会丢失所的有数据。 增加磁盘空间使用效率:可以用不同的区块大小来格式化分区,如果有很多1K的文件,而硬盘分区区块大小为4K,那么每存储一个文件将会浪费3K空间。这时我们需要取这些文件大小的平均值进行区块大小的划分。 数据激增到极限不会引起系统挂起:将用户数据和系统数据分开,可以避免用户数据填满整个硬盘,引起的系挂起。 3、分区工具fdisk用法介绍 fdisk命令参数介绍 p、打印分区表。 n、新建一个新分区。 d、删除一个分区。 q、退出不保存。 w、把分区写进分区表,保存并退出。 实例: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hdd 按"p"键打印分区表 这块硬磁尚未分区 按"n"键新建一个分区。 出现两个菜单e表示扩展分区,p表示主分区 按"p"键出现提示:"Partition number (1-4): "选择主分区号 输入"1"表示第一个主分区。 直接按回车表示1柱面开始分区。 提示最后一个柱面或大小。 输入+5620M 按回车 表示第一个分区为5G空间。

使用 fdisk 和 fallocate 命令创建交换分区 | Linux 中国

爷,独闯天下 提交于 2019-12-03 17:10:25
若系统中没有配置交换分区,当内存耗尽后,系统可能会杀掉正在运行中的进程/应用,从而导致系统崩溃。-- Shusain 本文导航◈ 第一个方法(使用 fdisk 命令) 16% ◈ 第二种方法(使用 fallocate 命令) 56% 编译自 | http://linuxtechlab.com/create-swap-using-fdisk-fallocate/  作者 | Shusain  译者 | lujun9972 交换分区在物理内存(RAM)被填满时用来保持内存中的内容。当 RAM 被耗尽,Linux 会将内存中不活动的页移动到交换空间中,从而空出内存给系统使用。虽然如此,但交换空间不应被认为是物理内存的替代品。 大多数情况下,建议交换内存的大小为物理内存的 1 到 2 倍。也就是说如果你有 8GB 内存, 那么交换空间大小应该介于8-16 GB。 若系统中没有配置交换分区,当内存耗尽后,系统可能会杀掉正在运行中的进程/应用,从而导致系统崩溃。在本文中,我们将学会如何为 Linux 系统添加交换分区,我们有两个办法: ◈ 使用 fdisk 命令◈ 使用 fallocate 命令 第一个方法(使用 fdisk 命令) 通常,系统的第一块硬盘会被命名为 /dev/sda ,而其中的分区会命名为 /dev/sda1 、 /dev/sda2 。 本文我们使用的是一块有两个主分区的硬盘

linux来创建分区

佐手、 提交于 2019-12-03 17:10:04
1. 块设备 最有名的块设备可能就是Linux系统中表示第一个IDE硬盘的/dev/sda。SCSI硬盘和Serial ATA硬盘都是/dev/sda。如果你正在使用内核里新的libata架构,即便IDE硬盘也会是/dev/sd*。如果你用的是旧的设备架构,你的第 一个IDE硬盘将是/dev/hda。 上面介绍的块设备代表磁盘的抽象接口。用户程序可以使用这些块设备来与你的磁盘进行交互,而不用理会你的驱动器到底是IDE、SCSI还是其他的。程序可以把磁盘当作一系列连续的、可随机访问的512字节大小的块来访问。 2. 分区 尽管在理论上可以使用一整块磁盘来安装你的Linux系统,但是在实际中几乎从不这样做。相反,整个磁盘块设备被分割成更小、更容易管理的块设备。在x86系统中,这些被称作分区。 分区有三种类型: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 主分区是把自己的信息储存在MBR(主引导记录)中的分区。由于MBR非常小(512个字节),所以仅可以定义4个主分区(例如,/dev/sda1到/dev/sda4)。 扩展分区是一种特殊的主分区(意味着扩展分区必须是4个可能的主分区之一),它包含着更多的分区。这种分区最初并不存在,但是由于4个主分区太少了,为了能划分更多的分区,在保持向后的兼容性的前提下扩展分区诞生了。 逻辑分区是在扩展分区内部的分区。它们的定义不在MBR中,而是在扩展分区中。 3.

Fdisk 磁盘格式化与分区挂载

南楼画角 提交于 2019-12-03 17:09:26
一 。显示已安装的硬盘 命令 fdisk -l 二。格式化 硬盘 命令 [root@localhost ~]# fdisk /dev/sdb 键入 m 获取帮助命令 键入n 新建一个分区 p 主分区 e 逻辑分区 默认为 p 主分区 可以使用默认值 不输入任何内容 键入 w 保存 分区 ,硬盘格式化完成 // 查看硬盘分区 三。格式化分区 查看文件系统格式化命令 [root@localhost ~]# ll /sbin/mkfs* 文件系统格式化 分区 [root@localhost ~]# mkfs.ext2 /dev/sdb1 详细显示 出分区的信息 [root@localhost ~]# dumpe2fs /dev/sdb1 四。挂载分区 创建一个文件目录 [root@localhost ~]# mkdir /mydata 挂载分区到该文件目录(临时挂载) [root@localhost ~]# mount /dev/sdb1 /mydata 查看分区挂载情况 [root@localhost ~]# df -h 将分区挂载 配置到 系统文件中 查看该文件内容 [root@localhost mydata]# cat /etc/fstab 查看分区的 UUID [root@localhost mydata]# blkid 编辑文件系统 分区 配置 [root@local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