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sk

Linux系统安装磁盘的方法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19-12-14 16:30:00
把硬盘装好后,我们用 fdisk -l 查看下: 图中可以看出 /dev/sdb 是500G,新加的硬盘。 接下来我用命令 fdisk sdb 进行分区,输入 p 查看新硬盘分区,如图: 可以用m命令来看fdisk命令的内部命令;n命令创建一个新分区;d命令删除一个存在的分区;p命令显示分区列表;t命令修改分区的类型ID号;l命令显示分区ID号的列表;a命令指定启动分区;w命令是将对分区表的修改存盘让它发生作用。 我们这里是创建新分区,所以输入 n 然后 e 是扩展分区,p 是主分区,我们输入 p 接下来的块数什么的,都输入 1 ,最后选择大小,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60801, default 60801): +500GB //我们输入这个意思是分区大小为500G 最后输入 w 保存,如图: 然后在/dev/目录下就可以看到 sdb1 存在了。 分区完了之后,我们需要进行格式化,使用 mkfs -t ext3 /dev/sdb1 命令进行对sdb1格式化。如图: 上图格式化,我还在进行中,大约进行了一半。 格式化完了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挂载分区了,我们先创建一个目录叫 data 然后把 /dev/sdb1 挂载到 /data 目录下,命令如下 mkdir /data mount /dev/sdb1 /data

U-Boot之磁盘格式化分区命令实现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19-12-10 18:56:28
我的linux学习是建立在讯为的iTop-4412开发板上的,讯为开发板使用手册里面有教我们怎么利用U-Boot命令进行EMMC格式化分区,以前照着做是为了快速上手,但现在不行了,现在我要搞清楚它们到底是怎么实现的,下面开始我们的探索。 先看看格式化命令长什么样 fdisk -c 0 fatformat mmc 0:1 ext3format mmc 0:2 ext3format mmc 0:3 ext3format mmc 0:4 第一个命令 fdisk -c 0 ,我利用vscode的全局搜索功能搜索 fdisk ,在 cmd_mmc_disk.c 这个文件中找到了一个相关的函数,如下所示 int do_fdisk(cmd_tbl_t *cmdtp, int flag, int argc, char *argv[]) { if ( argc == 3 || argc ==6 ) { if ( strcmp(argv[1], "-c") == 0 ) return create_mmc_fdisk(argc, argv); else if ( strcmp(argv[1], "-p") == 0 ) return print_mmc_part_info(argc, argv); } else { printf("Usage:\nfdisk <-p> <device_num>\n")

linux 挂载新磁盘到某文件目录下

↘锁芯ラ 提交于 2019-12-10 12:29:36
在window操作系统中,挂载通常是指给磁盘分区(包括被虚拟出来的磁盘分区)分配一个盘符。第三方软件,如磁盘分区管理软件、虚拟磁盘软件等,通常也附带挂载功能。在linux操作系统中,挂载是指将一个设备(通常是存储设备)挂接到一个已存在的目录上。我们要访问存储设备中的文件,必须将文件所在的分区挂载到一个已存在的目录上,然后通过访问这个目录来访问存储设备。 以上的内容是在网上找到的一些资料。个人理解挂载就相当于一颗树,首先只有一个根节点。当需要挂载的时候,原有的树上某个节点的位置上创建一个文件夹,该文件夹作为挂载点。(新更新的位置:2017/09/17) 一下是在linux中挂载一块硬盘的方法: 1首先先在虚拟机上添加一块硬盘 2.打开虚拟机收输入fdisk -l 将,系统中所有的分区都列出来。 当输入fdisk -l 显示的结果为如下图所示的时候 上图说明此时是因为使用的普通用户没有权限造成的所以使用管理员root则不会显示上图的文字。(额外添加的内容:2017/09/17) 3.输入fdisk /dev/sdb :对已经选中的硬盘进行编辑。选中硬盘时候输入n(增加一个新的分区),之后输入选输入p(选则为主分区),其次在输入1,之后按回车选择默认(即将一个2G的空间全部给这个分区了),最后输入“w”,将分区保存并退出 4.之后输入fdisk -l ,再次查看分区是否完成分配

Linux查看服务器总内存和总硬盘大小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19-12-10 05:13:34
一、linux CPU 大小; 其实应该通过Physical Processor ID来区分单核和双核。而Physical Processor ID可以从 cpu info或者dmesg中找到. flags 如果有 ht 说明支持超线程技术 判断物理 CPU 的个数可以查看physical id 的值,相同则为同一个物理CPU 可以看到上面,这台机器有两个双核的CPU,ID分别是0和3,大小是2.8G。 二、内存大小 三、 硬盘 大小 拓展资料 更多查看linux硬件信息的方法 uname -a # 查看内核/ 操作系统 /CPU信息的 linux系统 信息命令 head -n 1 /etc/issue # 查看 操作系统 版本,是数字1不是字母L cat /proc/cpuinfo # 查看CPU信息的 linux系统 信息命令 hostname # 查看计算机名的 linux系统 信息命令 ls pci - tv # 列出所有 PCI 设备 ls usb - tv # 列出所有 USB 设备的linux系统信息命令 lsmod # 列出加载的内核模块 env # 查看环境变量资源 free -m # 查看内存使用量和交换区使用量 df -h # 查看各分区使用情况 du -sh # 查看指定目录的大小 grep MemTotal /proc/meminfo # 查看内存总量

df命令、du命令 、磁盘分区

妖精的绣舞 提交于 2019-12-09 14:43:01
9月25日任务 4.1 df命令 4.2 du命令 4.3/4.4 磁盘分区 4.1、命令 :df #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root@zgxlinux-02 ~]# df 按字节显示 1000Byte=1KB 1000KB=1MB 1000MB=1GB 1000GB=1TB 文件系统 1K-块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centos-root 20342784 1181164 19161620 6% / devtmpfs 491216 0 491216 0% /dev tmpfs 503460 0 503460 0% /dev/shm tmpfs 503460 7596 495864 2% /run tmpfs 503460 0 503460 0% /sys/fs/cgroup /dev/sda1 201380 109892 91488 55% /boot tmpfs 100696 0 100696 0% /run/user/0 #根据磁盘大小按照合适的单位显示 [root@zgxlinux-02 ~]# df -h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mapper/centos-root 20G 1.2G 19G 6% / devtmpfs 480M 0 480M 0% /dev tmpfs 492M 0 492M 0% /dev/shm

磁盘存储和文件系统(三)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2-09 11:26:33
磁盘存储和文件系统(三) 分区工具fdisk和gdisk 清空分区表,查看分区表 dd if=/dev/zero of=/dev/sdb bs=1 count=2 seek=510 fdisk -l /dev/sdb 添加一块硬盘,识别添加的新硬盘 [root@Centos6 ~]#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2/scan 设备名是不稳定的。如 删除了 /dev/sdb5(逻辑分区),后面的/dev/sdb6(逻辑分区)就会变成/dev/sdb5,所以设备名最好不要写到配置文件中。 删除了扩展分区,扩展分区里的逻辑分区就统统全部删除了。 Centos6 上新增分区,删除分区,在不关机的情况下,使硬盘与内存数据同步 Centos6上 /dev/sda上新增了一个分区 /dev/sda6 ,w之后 硬盘上有 /dev/sda6,内存上没有,说明内存与硬盘不同步。最笨的方法就是重新启动。 [root@Centos6 ~]# partprobe /dev/sda //仍然没有同步,用下面的命令可以同步 删除了 /dev/sda6,用下面的命令可同步 [root@Centos6 ~]# partx -d --nr 6 /dev/sda Centos7 上新增分区,删除分区,在不关机的情况下,使硬盘与内存数据同步 在 /dev

磁盘存储和文件系统(三)

纵然是瞬间 提交于 2019-12-08 16:06:28
磁盘存储和文件系统(三) 分区工具fdisk和gdisk 清空分区表,查看分区表 dd if=/dev/zero of=/dev/sdb bs=1 count=2 seek=510 fdisk -l /dev/sdb 添加一块硬盘,识别添加的新硬盘 [root@Centos6 ~]#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2/scan 设备名是不稳定的。如 删除了 /dev/sdb5(逻辑分区),后面的/dev/sdb6(逻辑分区)就会变成/dev/sdb5,所以设备名最好不要写到配置文件中。 删除了扩展分区,扩展分区里的逻辑分区就统统全部删除了。 Centos6 上新增分区,删除分区,在不关机的情况下,使硬盘与内存数据同步 Centos6上 /dev/sda上新增了一个分区 /dev/sda6 ,w之后 硬盘上有 /dev/sda6,内存上没有,说明内存与硬盘不同步。最笨的方法就是重新启动。 [root@Centos6 ~]# partprobe /dev/sda //仍然没有同步,用下面的命令可以同步 删除了 /dev/sda6,用下面的命令可同步 [root@Centos6 ~]# partx -d --nr 6 /dev/sda 来源: https://my.oschina.net/u/4270793/blog/3138812

linux查看磁盘空间大小命令

一个人想着一个人 提交于 2019-12-07 02:32:46
Ubuntu 查看磁盘空间大小命令 df -h Df命令是linux系统以磁盘分区为单位查看文件系统,可以加上参数查看磁盘剩余空间信息, 命令格式: df -hl 显示格式为: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hda2 45G 19G 24G 44% / /dev/hda1 494 df -h Df命令是linux系统以磁盘分区为单位查看文件系统,可以加上参数查看磁盘剩余空间信息,命令格式: df -hl 显示格式为: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hda2 45G 19G 24G 44% / /dev/hda1 494M 19M 450M 4% /boot /dev/hda6 4.9G 2.2G 2.5G 47% /home /dev/hda5 9.7G 2.9G 6.4G 31% /opt none 1009M 0 1009M 0% /dev/shm /dev/hda3 9.7G 7.2G 2.1G 78% /usr/local /dev/hdb2 75G 75G 0 100% / /dev/hdb2 75G 75G 0 100% / 以上面的输出为例

006_制作U盘启动的kali linux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19-12-06 09:50:10
制作前准备 1.镜像文件:合适的镜像文件,这里使用的是 kali-linux-2019.4-i386.iso 2.制作工具:dd(linux、OS X)、 Rufus USB imager (windows) 3.载体:U盘或SD卡(大于等于4GB) 开始制作 1.windows制作 完成即可! 2.linux制作 2.1插上U盘,找到U盘挂载点 备注:可以通过插拔前后执行命令lsblk或fdisk -l 来识别。这里直接使用的是root用户,所以不用加sudo。 2.2上传kali的iso文件 # cd /tmp/ # rz -bye # ls -lh kali-linux-2019.4-i386.iso 2.3开始制作 # dd if=kali-linux-2019.4-i386.iso of=/dev/sdb bs=512k 备注: 1.bs 的值越大,dd命令执行的越快,但是有可能会导致制作的usb是无法启动的,建议使用大小为:512k。 2. 时间较长,大多数超过十分钟以上,主要取决于制作镜像的系统的性能。 3.dd 命令执行过程中没有任何反馈,如果usb有指示器,可以通过指示器闪烁情况得知手否正常工作。 制作完成信息如下: 至此,usb可启动镜像制作完成。 来源: https://my.oschina.net/comics/blog/313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