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递归遍历二叉树(详解)
本文转载自: http://blog.csdn.net/zhangxiangdavaid/article/details/37115355 前言 对于二叉树的递归遍历比较简单,所以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非递归版。其中,中序遍历的非递归写法最简单,后序遍历最难。 节点的定义: //Binary Tree Node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lchild; //左孩子 struct node* rchild; //右孩子 }BTNode; 首先,有一点是明确的:非递归写法一定会用到栈,这个应该不用太多的解释。我们先看中序遍历: 中序遍历 分析 中序遍历的递归定义:先左子树,后根节点,再右子树。如何写非递归代码呢?一句话:让代码跟着思维走。我们的思维是什么?思维就是中序遍历的路径。假设,你面前有一棵二叉树,现要求你写出它的中序遍历序列。如果你对中序遍历理解透彻的话,你肯定先找到左子树的最下边的节点。那么下面的代码就是理所当然的: 中序代码段(i) BTNode* p = root; //p指向树根 stack <BTNode*> s; //STL中的栈 //一直遍历到左子树最下边,边遍历边保存根节点到栈中 while (p) { s.push(p); p = p->lchil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