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s

CentOS---网络配置详解

一曲冷凌霜 提交于 2020-03-02 05:30:07
一、配置文件详解 在RHEL或者CentOS等Redhat系的Linux系统里,跟网络有关的主要设置文件如下: /etc/host.conf 配置域名服务客户端的控制文件 /etc/hosts 完成主机名映射为IP地址的功能 /etc/resolv.conf 域名服务客户端的配置文件,用于指定域名服务器的位置 /etc/sysconfig/network 包含了主机最基本的网络信息,用于系统启动.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 系统启动时初始化网络的一些信息 /etc/xinetd.conf 定义了由超级进程xinetd启动的网络服务 /etc/networks 完成域名与网络地址的映射 /etc/protocols 设定了主机使用的协议以及各个协议的协议号 /etc/services 设定主机的不同端口的网络服务 1. /etc/host.conf文件的默认信息如下: multi on #允许主机拥有多个IP地址 order hosts,bind #主机名解析顺序,即本地解析,DNS域名解析的顺序 这个文件一般不需要我们修改,默认的解析顺序是本地解析,DNS服务器解析,也就是说在本系统里对于一个主机名首先进行本地解析,如果本地解析没有,然后进行DNS服务器解析。 2. /etc/hosts文件默认的内容大概如下: 127.0.0.1

Kubernetes 架构浅析

只愿长相守 提交于 2020-03-02 03:54:09
最近研究了一段时间的Kubernetes,将我们服务的测试环境服务部署到了Kubernetes上,上周末在团队中分享了下,顺便整理成文章。 阅读对象:对Kubernetes尚未深入了解的同学 首先,为什么要用Kubernetes? 使用一个工具先要梳理下使用这个工具的目标,我们不是为了工具而用工具。 Kubernetes的目标用一张被很多人引用过的图来说明最好: 一句话,Kubernetes的目标是让你可以像管理牲畜一样管理你的服务,而不是像宠物一样,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让码农关注在应用开发本身,高可用的事情就交给Kubernetes吧。这个图本来是openstack提出的,但纯粹IaaS层的解决方案实现不了这个目标,于是有了Kubernetes。 Kubernetes和Borg系出同门,基本是Borg的开源改进版本,引用Google Borg论文里的说法: it (1) hides the details of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failure handling so its users can focus on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instead; (2) operates with very high reli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and supports applica- tions

dns地址

自闭症网瘾萝莉.ら 提交于 2020-03-02 01:16:55
dns: 一般常用的DNS地址有8.8.8.8(谷歌全球公告DNS),另外还有114.114.114.114等 来源: CSDN 作者: 月上纱窗 链接: https://blog.csdn.net/u014037733/article/details/104574138

无法访问此网站 - DNS_PROBE_FINISHED_NXDOMAIN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20-03-01 22:42:42
无法访问此网站 - DNS_PROBE_FINISHED_NXDOMAIN 无法访问此网站 找不到 www.baidu.com 的服务器 IP 地址。 尝试运行 Windows 网络诊断。 DNS_PROBE_FINISHED_NXDOMAIN 1. ipconfig /flushdns 清理 Windows 系统 DNS 缓存文件。 开始 -> 运行 -> cmd -> Enter Microsoft Windows [版本 10.0.17763.1039] (c) 2018 Microsoft Corporation。保留所有权利。 C:\Users\cheng>ipconfig /flushdns Windows IP 配置 已成功刷新 DNS 解析缓存。 C:\Users\cheng> 2. chrome://net-internals/#dns chrome://net-internals/#dns 粘贴到浏览器网址处,Enter。 Host resolver cache - Clear host cache 3. netsh winsock reset - 管理员身份运行 winsock 是 Windows 网络编程接口, winsock 工作在应用层,它提供与底层传输协议无关的高层数据传输编程接口, netsh winsock reset 是把它恢复到默认状态。

架构:亿级Web系统负载均衡几种实现方式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20-03-01 22:37:31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是集群技术(Cluster)的一种应用技术。负载均衡可以将工作任务分摊到多个处理单元,从而提高并发处理能力。目前最常见的负载均衡应用是Web负载均衡。根据实现的原理不同,常见的web负载均衡技术包括:DNS轮询、IP负载均衡和CDN。其中IP负载均衡可以使用硬件设备或软件方式来实现。 什么是web负载均衡 服务器集群(Cluster)使得多个服务器节点能够协同工作,根据目的的不同,服务器集群可以分为: 高性能集群:将单个重负载的请求分散到多个节点进行处理,最后再将处理结果进行汇总。 高可用集群:提高冗余单元,避免单点故障。 负载均衡集群:将大量的并发请求分担到多个处理节点。由于单个处理节点的故障不影响整个服务,负载均衡集群同时也实现了高可用性。 一般提到的负载均衡(Load Balance),是指实现负载均衡集群。负载均衡实现了横向扩展,避免纵向的升级换代。本文中的web负载均衡,特指能够分担web请求(http,https等)的负载均衡技术。 基本原理 任何的负载均衡技术都要想办法建立某种一对多的映射机制: 一个请求的入口映射到多个处理请求的节点,从而实现分而治之(Divide and Conquer)。 这种映射机制使得多个物理存在对外体现为一个虚拟的整体,对服务的请求者屏蔽了内部的结构。 采用不同的机制建立映射关系

从输入URL网址到页面呈现发生了什么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20-03-01 19:56:01
从两方面分析:网络通信+页面渲染 如果想要了解TCP/IP推荐两篇: TCP/IP && TCP/IP DNS(域名系统【 Domain Name System ) 网络通信部分 第一步:DNS解析URL对应的IP(输入URL,可能为域名,可能为IP,如果是域名,要进行DNS解析,解析为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 DNS解析: 客户端先检查host文件里是否有这个网址映射关系,有,结束完成解析,进行第二步,没有继续查找 查找本地DNS解析器缓存是否有这个网址映射关系,有,结束完成解析,进行第二步,没有继续查找 查找本地DNS服务器,如果要查询的域名,包含在本地配置区域资源中,结束完成解析,进行第二步,没有由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发起查询(迭代查询) 迭代查询,按根域服务器 ->顶级域,.cn->第二层域,hb.cn ->子域,www.hb.cn的顺序找到IP地址。 第二步:获取到IP之后,建立TCP链接,三次握手。 TCP的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A将标志位SYN置为1,随机产生一个值为seq=J(J的取值范围为=1234567)的数据包到服务器,客户端A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端B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端B收到数据包后由标志位SYN=1知道客户端A请求建立连接,服务端B将标志位SYN和ACK都置为1,ack=J+1,随机产生一个值seq=K

ubuntu apt-get update 失败解决

江枫思渺然 提交于 2020-03-01 17:56:57
问题描述: W: Failed to fetch http://mirrors.aliyun.com/debian/dists/wheezy/InRelease Temporary failure resolving 'mirrors.aliyun.com' W: Failed to fetch http://mirrors.aliyun.com/debian/dists/wheezy-updates/InRelease Temporary failure resolving 'mirrors.aliyun.com' W: Failed to fetch http://mirrors.aliyun.com/debian-security/dists/wheezy/updates/InRelease Temporary failure resolving 'mirrors.aliyun.com' W: Some index files failed to download. They have been ignored, or old ones used instead. 修改 /etc/resolv.conf 追加 nameserver 8.8.8.8 nameserver 8.8.4.4 nameserver 198.153.192.1 nameserver 198.153

centos7修改DNS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03-01 17:26:49
在CentOS 7下,手工设置 /etc/resolv.conf 里的DNS,过了一会,发现被系统重新覆盖或者清除了。所以需要改变方法。 1.修改 /etc/resolv.conf vim /etc/NetworkManager/NetworkManager.conf 在main里加上dns=none 2.NetworkManager重新装载上面修改的配置.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Manager.service 3.修改 /etc/resolv.conf vim /etc/resolv.conf 4.重启网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来源: CSDN 作者: 韩韩的博客 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40605167/article/details/104593490

使用CDN为您的网站加速(一)

蹲街弑〆低调 提交于 2020-02-29 18:30:18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翻译为内容分发网络,是通过在现有的 Internet 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网站的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 " 边缘 " ,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解决 Internet 网络拥塞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从技术上全面解决由于网络带宽小、用户访问量大、网点分布不均等原因,造成的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慢的问题,说得简单一点就是 需要一组分布在不同地域和不同网络的服务器就近对用户提供服务,而这一组服务器充当的就是智能缓存服务器的作用 。 通过用户就近性和服务器负载的判断, CDN 确保内容以一种极为高效的方式为用户的请求提供服务。内容服务基于缓存服务器,因此也称为代理缓存,它位于网络的边缘,距用户仅有一步之遥。同时,代理缓存是内容提供商源服务器的一个透明镜像。这样的架构使得 CDN 服务提供商能够代表他们客户,即内容供应商,向最终用户提供尽可能好的体验。采用 CDN 技术,能处理整个网站页面的 70% ~ 95 %的内容访问量,减轻服务器的压力,提升了网站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CDN是一个经策略性部署的整体系统,能够帮助用户解决分布式存储、负载均衡、网络请求的重定向和内容管理等问题;CDN代表了一种基于质量与秩序的网络服务模式。 先来回顾一下传统的网站访问过程: 1. 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要访问的域名; 2.

为什么修改hosts不立即生效?--浏览器DNS缓存机制分析

China☆狼群 提交于 2020-02-29 12:05:26
经常做Web开发的工程师,都会遇到需要将某个域名绑定到特定IP上,进行测试的情况。大家一般都会用修改hosts文件的方式来解决,但是经常也会遇到修改hosts不生效的情况,而且有时生效,有时不生效的情况也有发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起:DNS缓存机制 关于DNS缓存的机制,有一篇非常详细的文章 What really happens when you navigate to a URL 。 简单来说,一条域名的DNS记录会在本地有两种缓存:浏览器缓存和操作系统(OS)缓存。在浏览器中访问的时候,会优先访问浏览器缓存,如果未命中则访问OS缓存,最后再访问DNS服务器(一般是ISP提供),然后DNS服务器会递归式的查找域名记录,然后返回。 DNS记录会有一个ttl值(time to live),单位是秒,意思是这个记录最大有效期是多少。经过实验,OS缓存会参考ttl值,但是不完全等于ttl值,而 浏览器DNS缓存的时间跟ttl值无关,每种浏览器都使用一个固定值 。 这里有一篇文章,做过详细的测试 Why Web Browser DNS Caching Can Be A Bad Thing : 后来我也做过测试,Mac下Chrome(23.0.1271.101)的DNS缓存时间是1分钟。Safari下DNS缓存时间大约为10秒。 ###解:hosts文件修改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