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调用

SQL With(递归 CTE 查询)

做~自己de王妃 提交于 2020-01-13 08:03:59
本文来自:http://www.cnblogs.com/smailxiaobai/archive/2012/01/16/2323291.html 指定临时命名的结果集,这些结果集称为公用表表达式 (CTE)。该表达式源自简单查询,并且在单条 SELECT、INSERT、UPDATE 或 DELETE 语句的执行范围内定义。该子句也可用在 CREATE VIEW 语句中,作为该语句的 SELECT 定义语句的一部分。公用表表达式可以包括对自身的引用。这种表达式称为递归公用表表达式。 Transact-SQL 语法约定 语法 [ WITH <common_table_expression> [ ,...n ] ] <common_table_expression>::= expression_name [ ( column_name [ ,...n ] ) ] AS ( CTE_query_definition ) 参数 expression_name 公用表表达式的有效标识符。 expression_name 必须与在同一 WITH <common_table_expression> 子句中定义的任何其他公用表表达式的名称不同,但 expression_name 可以与基表或基视图的名称相同。在查询中对 expression_name 的任何引用都会使用公用表表达式,而不使用基对象。

替罪羊树(重量平衡树)入门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20-01-13 07:30:20
扯 学校清明竟然给放两天假期,心血来潮突然想去学习平衡树。 可是我太弱了学不会有旋转操作的treap和splay,这可怎么办啊qaq。 诶?我以前好像看过一种叫做替罪羊树的平衡树可以不用旋转操作,那还是学这个吧…… 替罪羊树 用处 替罪羊树是一种平衡树,支持插入,删除,查找第k小元素,查找元素的排名等操作 什么数据结构优雅? 暴力即是优雅! 替罪羊树就是一种暴力平衡树,旋转?不存在的! 替罪羊树保持平衡的方法就是暴力重构,即当树不平衡时拍扁重新建树,那么如何才能知道一棵树是否平衡呢? 在替罪羊树中选用了一种叫做平衡因子的东西,听起来很高端,其实就是一个0.5~1之间的任意浮点数,保持平衡的方法是这样的: 如果一棵树的左子树/右子树的 存在的 节点数量大于这棵树的 存在的 节点数量*旋转因子,那么就要重构这棵树 为什么我特意标出了是存在的节点数呢?是因为替罪羊树的删除不是真正的删除,而是惰性删除。 所以我们就可以写出代表替罪羊树的每个节点的结构体 1 const double alpha = 0.75; //旋转因子 2 struct Node { 3 Node* ch[2]; //左右子节点 4 int key,siz,cover; //key是值,siz是以该节点为根的树的存在的节点数,cover是所有节点数量 5 bool exist; //exist标志该节点是否被删除 6

Algorithms_算法思想_递归篇

*爱你&永不变心* 提交于 2020-01-12 21:55:33
文章目录 引导案例 递归的定义 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递归算法来解决 递归如何实现以及包含的算法思 斐波那契数列代码实现 递归的时间复杂度(`2^n`)和空间复杂度(`2^n`) 引导案例 案例一: 分销系统的返利: 比如B是A的下线,C是B的下线,那么在分钱返利的时候A可以分B,C的钱,这时候我们是不是就要分别找B,C的最后上级。这个问题我们一般怎么来解决呢? C–>B–>A 案例二: .斐波那契数列: 1 1 2 3 5 8 13 21 . . . . . . 有什么特点? 从第三个数开始 就等于前面两个数相加; 数论思想:利用数学公式或者定理或者规律求解问题; 算法思想中最难的点:递归+动态规划 树论中(比如二叉树,红黑树)和递归密不可分,所以递归一定要弄明白了。 递归的定义 递归算法是一种直接或者间接调用自身函数或者方法的算法。 通俗来说,递归算法的实质是把问题分解成规模缩小的同类问题的子问题,然后递归调用方法来表示问题的解。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我们在某窗口排队人太多了,我不知道我排在第几个,那么我就问我前面的人排第几个, 因为知道他排第几我就知道我是第几了。但前面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排第几那怎么办呢?他也可以继续往前面问, 直到问到第一个人,然后从第一个人一直传到我这里 我就很清楚的知道我是第几了 。 以上这个场景就是一个典型的递归

函数嵌套和递归调用

泪湿孤枕 提交于 2020-01-12 18:16:46
C语言函数调用形式有两种:嵌套调用、递归调用。 C语言函数嵌套调用: 在调用一个函数的过程中,又调用另一个函数,称为函数嵌 套调用,C语言允许函数多层嵌套调用,只要在函数调用前 有函数声明即可。 1 #include <stdio.h> 2 int fa(int a,int b); //fa函数原型 3 int fb(int x); //fb函数原型 4 int main(){ 5 int a=5,b=10,c; 6 c=fa(a,b); 7 printf("%d\n",c); 8 c=fb(a+b); 9 printf("%d\n",c); 10 return 0; 11 } 12 13 int fa(int a,int b){ 14 int z; 15 z=fb(a*b); 16 return z; 17 } 18 19 int fb(int x){ 20 int a=15,b=20,c; 21 c=a+b+x; 22 return c; 23 } C语言函数递归调用: 函数直接或间接调用自己称为递归调用。C语言允许函数递 归调用,如图(a) 所示为直接递归调用,如图(b)所示为间接递归调用。 注意事项: 1.在函数递归调用时,递归函数每次调用其本身, 一个新的函数栈就会被使用,这个新函数栈里的形参、 变量和该函数的另-个函数栈里面的形参、变量是完全不同 的内存单元。 2

python第十九天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20-01-12 18:06:02
python第十九天 re模块 # findall # search import re # split # ret = re.split('\d+','alex222wusir') # ret = re.split('\d(\d)\d','alex123wusir') # print(ret) # sub 替换 # ret = re.sub('\d+','H','alex123wusir456',1) # print(ret) # subn # ret = re.subn('\d+','H','alex123wusir456') # print(ret) # match 用户输入的内容匹配的时候,要求用户输入11位手机号码,^手机号正则$ # match('手机号正则$','123eva456taibai') 规定这个字符号必须是什么样的 # search('^手机号正则$','123eva456taibai') 用来寻找这个字符串中是不是含有满足条件的子内容 # ret = re.match('\d+','123eva456taibai') # print(ret.group()) # ret = re.search('^\d+','123eva456taibai') # print(ret.group()) # compile -- 节省代码时间的工具 #

递归同步AD账号

Deadly 提交于 2020-01-12 09:19:54
思路:因为AD本身就是一棵树,而且.Net Framework中提供了对AD的操作对象(DirectoryEntry).该对象包含children和parent属性.所以利用这些属性使用递归算法可以批量生成Insert语句.获得这些SQL语句后,你就可以按照你想要的方式来执行了. 假设你的部门表有三个字段:DeptID,DeptName,ParentDeptID.根据一般情况,DeptID分类两种类型:整型和GUID类型.DeptName为字符型,ParentDeptID跟DeptID一致. 先说DeptID为GUID类型: 这种情况比较简单,因为window os 中的AD存储时,默认使用GUID作为唯一标识.而且DirectoryEntry对象正好包含GUID属性.这样我们就可以方便的遍历出AD中的所有项,而且因为使用递归算法,遍历完生成的SQL已经包含了层级关系.看代码: static StringBuilder sbDepts = new StringBuilder ();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BatchSQLFromSRC(DirectoryEntry entry) { DirectoryEntries entries = entry.Children; foreach (DirectoryEntry item in entries){

JavaScript之递归 详解!

柔情痞子 提交于 2020-01-12 07:27:03
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前端菜鸡,不懂递归肯定是不符合气质的。今天就深究一下递归的定义以及如何运作的,他的内部到底干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 首先了解一下递归的定义: 递归 : 递归函数自己调用自己,且函数内部必须有结束条件、否则就是一个死循环; 递归案例: 求 n 的阶乘 (循环 || 递归) 阶乘公式先了解一下: 即n的阶乘 = n*(n-1)的阶乘,如归使用for循环来做这件事件就很简单: //for循环 function fact(n) { let end = 1; for (var i = 1; i <= n; i++) { end *= i } return end } console.log(fact(5)) //5的阶乘 120 再看看递归的做法: //递归 function fact(n) { if (n === 1) { return 1 //结束条件 } return n * fact(n - 1) //此处的fact函数相当于当前队列的阶乘 } console.log(fact(5)) //5的阶乘 解析: 公式 n*(n-1)! 则函数内部只需要返回 n*该函数 n-1, 即 n*(n-1)! == n*fact(n-1) 看一下内部队列顺序,当形参为5时 阶乘为 5 * fact(n-1),直至形参n = 1时,fact函数有了返回值 1

递归调用——汉诺塔问题

穿精又带淫゛_ 提交于 2020-01-11 15:54:59
递归问题一直是我没弄懂的问题,就是不明白递归在调用函数的时候实现过程是怎么一回事,递归函数在调用的过程中代码的执行顺序是怎样的,看到有博主做了一个很形象的解释: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讲故事,故事是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讲故事,故事是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讲故事。。。。。。对,就是这种反复循环我不懂; 现就汉诺塔问题根据输出样例来大致了解一下这个题里递归函数是怎么执行的; 输入输出样例 首先得了解汉诺塔问题的三个核心步骤: 1.将初始位置A上面的n-1个盘子借助目标位置C移动到中间位置B暂时存放; 2.将初始位置A最下面的大盘子直接移动到目标位置C; 3.将中间位置B存放的n-1个盘子借助初始位置A移动到目标位置C。 代码实现 本题重点分析代码实现过程中递归调用的执行顺序和过程 以n=3为例(途中所标红色序号为输出顺序) 来源: CSDN 作者: 十三@ 链接: https://blog.csdn.net/qq_45302622/article/details/103933643

Java 基础 IO

倖福魔咒の 提交于 2020-01-11 11:19:38
一,前言   回想之前写过的程序,数据都是在内存中,一旦程序运行结束,这些数据都没有了,等下次再想使用这些数据,可是已经没有了。那怎么办呢?能不能把运算完的数据都保存下来,下次程序启动的时候,再把这些数据读出来继续使用呢?其实要把数据持久化存储,就需要把内存中的数据存储到内存以外的其他持久化设备 ( 硬盘、光盘、 U 盘等 ) 上。   当需要把内存中的数据存储到持久化设备上这个动作称为输出(写) Output 操作。   当把持久设备上的数据读取到内存中的这个动作称为输入(读) Input 操作。   因此我们把这种输入和输出动作称为 IO 操作。   简单了解 IO 是怎么一回事之后,接下来就要进一步做系统了解。   在我们操作系统中,数据都保存在文件中,而文件存放相应的文件夹中。那么 Java 中是如何描述这些的呢? 二,File   2.1 File类的出现     打开 API ,搜索 File 类。阅读其描述: File 文件和目录路径名的抽象表示形式。即, Java 中把文件或者目录(文件夹)都封装成 File 对象。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去操作硬盘上的文件,或者文件夹只要找到 File 这个类即可。那么我们就要研究研究 File 这个类中都有那些功能可以操作文件或者文件夹呢?   2.2 File类的构造函数          通过构造方法创建 File 对象

初识递归--基本概念和方法

风格不统一 提交于 2020-01-11 08:01:15
递归(Recursion) 定义:方法自己调用自己,每一次调用传入不同的变量。递归有助于编程者解决复杂的问题,同时让代码变得更加简洁 递归调用规则 当程序执行到一个方法时,就会开辟一个独立的栈空间。 每个空间的数据(局部变量),是相互独立的,不会相互影响,打印问题。独立的局部空间和变量 如果方法中使用的是引用类型的变量,就会共享该引用类型的数据,共用的空间。 递归必须包含推出递归的条件,避免死循环,出现StackOverflowError,栈溢出 当一个方法执行完毕后,或者遇到一个return,就会返回,遵循谁调用就将结果返回给谁。 递归能够解决的问题 数学问题:死亡八皇后问题,汉诺塔问题,阶乘问题,迷宫问题,球和篮子的拜访问题 各种算法,快排,二分查找,分治算法 将用栈解决的问题,用递归解决更加简洁 运用递归必需的两个条件 递归终止条件 递归方法体 变量的分类–局部变量和公共变量 基本代码: public class Recursion1 { static int m = 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 String [ ] args ) { System . out . println ( add ( 4 ) ) ; } public static int add ( int n ) { if ( n > 1 ) { System . o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