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盘

YottaChain专业矿机-芝麻云节点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7:01
人类正在步入数据时代。如今,全球每天就产生超过500亿GB是数据,据IDC预测,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4000亿GB。 YottaChain由国际顶级科学家王东临带领的专业团队打造,通过连接分散的存储资源,打造一个具有自修复能力的规模浩瀚的全球共享的统一存储池,并能确保每个人的数据主权,比现有中心化存储具有压倒性优势。在存储效率、数据可靠性、数据安全性和降低存储成本等方面都做到极致。 POC共识算法开创了硬盘挖矿模式的先河。POC(proof of capacity,容量证明)是一种利用电脑硬盘空间来挖矿的共识算法,目前大部分数字货币挖矿采用的是POW(工作量证明)。有Yotta、Sinoc、BHD等使用POC挖矿模式。 YTA (YottaChain,油塔币)是今年10月开挖的一个项目,采用POC硬盘挖矿模式,是目前熊市中唯一一个保持币价稳定上涨的数字货币。YTA的愿景是降低挖矿门槛,实现人人挖矿。于是YTA在共识算法上选择了POC。 POC让YTA硬盘挖矿更具优势: 1、由于YTA采用的是POC共识机制,相比于POW,POC挖矿将算力替换成硬盘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POW挖矿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不友好等问题,让矿工从挖矿中赚取更多的利润。 2、YTA挖矿最大的特点是挖矿只需硬盘矿机即可挖矿。相比于使用其他数字货币使用显卡、ASIC芯片等挖矿,YTA挖矿投入的成本更低

7.25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52:01
Markdown的基本语法 我被加粗了 我倾斜了 ==我高亮了== 2^2^ H~2~o hello markdown! hello markdown! hello markdown! print('hello nick') print('hello nick') https://www.cnblogs.com/ 1.one 2.two 3.three one two *three name age sex tony 20 男 lucy 18 Ů 内嵌数学公式$\sum_{i=1}^{10}f(i),,\text{thanks}$ $$ \sum_{i=1}^{10}f(i),,\text{thanks} $$ 什么编程语言** Python和中文,英语一样,都是一门语言,只要是语言,其实就可以看成是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沟通的介质,Python属于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程序猿和计算机之间沟通的介质,中文和英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介质 什么是编程 编程是指程序猿基于某种编程语言的语法格式将在自己脑子中的想要让计算机做的事,写到文件中,所以说编程的结果就是一堆文件,这一堆文件就是程序 为什么要编程 计算机就像是人的奴隶,编程的目的就是奴役计算机,把计算机当成人的奴隶,让计算机帮人类工作,因而取代人力 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系统 运算器

ubuntu下修改硬盘名字和开机挂载硬盘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9:02
ubuntu下修改硬盘名字和开机挂载硬盘 1. 查看信息 2. 挂载处理 3. 修改自动挂载 4. 硬盘权限设置 1. 查看信息 查看电脑上所有硬盘分区的卷标及uuid, sudo blkid /dev/sda1: LABEL = "win7" UUID = "40305E93305E9030" TYPE = "ntfs" /dev/sda5: LABEL = "software" UUID = "823E2D6213AF89BD" TYPE = "ntfs" /dev/sdb1: LABEL = "learning" UUID = "CCBC9A082598C349" TYPE = "ntfs" /dev/sdb2: LABEL = "datadisk" UUID = "40e93235-b5d1-48c4-936c-212029bda05a" TYPE = "ext4" /dev/sdc1: UUID = "7350922f-c69c-4f33-84e0-befd8b42d2f6" TYPE = "swap" /dev/sdd1: UUID = "3002feb1-dceb-441d-bfd2-31243e336d39" TYPE = "ext4" 、 #为了更好的区分硬盘分区,修改卷标(类似于windows的C、D、E、F盘) sudo e2label /dev/sdb2

.NET 程序内存占用问题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9:02
原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fromchaos/archive/2012/08/27/2658033.html 1、使用性能测试工具dotTrace 3.0,它能够计算出你程序中那些代码占用内存较多 2、强制垃圾回收 3、多dispose,close 4、用timer,每几秒钟调用:SetProcessWorkingSetSize(Process.GetCurrentProcess().Handle, -1, -1);具体见附录。 5、发布的时候选择Release 6、注意代码编写时少产生垃圾,比如String + String就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可以用StringBuffer.Append 8、注意变量的作用域,具体说某个变量如果只是临时使用就不要定义成成员变量。GC是根据关系网去回收资源的。 9、检测是否存在内存泄漏的情况,详情可参见:内存泄漏百度百科 定期清理执行垃圾回收代码: //在程序中用一个计时器,每隔几秒钟调用一次该函数,打开任务管理器,你会有惊奇的发现 #region 内存回收 [DllImport("kernel32.dll", EntryPoint = "SetProcessWorkingSetSize")] public static extern int SetProcessWorkingSetSize(IntPtr

Linux磁盘分区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6:30
一个硬盘就和一个大柜子一样,如果你的衣服裤子袜子等东西都随便往里面放。假如我要找一条裤子,肯定能找到,但是要花很长时间。 所以要对柜子进行合理规划,也就是分区,将它从逻辑上分为几个部分。 比如在windows中,我们把一块硬盘分为三份,然后呢,给每一份起个名字(分配盘符),叫做,C盘,D盘,E盘。 2.linux中的分区 2.1设备文件名 举个例子,我第二块硬盘的第2个分区,就叫做/dev/sdab2 2.2挂载和挂载点 linux中大多数目录都能作为挂载点。 2.3分区方案 /boot 启动分区,首先和/home意义,从目录上,本身它属于根目录。如果不分,万一根目录满了,那么系统就启动不了了。 自己实践总结: centos磁盘分区,dev中先把你电脑中的多少块硬盘分好,假如1号硬盘100g,2号硬盘1T。 比如在1号硬盘上创建3个区abc 在2号硬盘上创建3个区abc. 创建分区后,再把文件挂载上去,把/boot挂载到2号硬盘的a区分500g./root挂载到1号硬盘的b区分50g.因为所有的文件都是在/根目录下,所有把其他的区都分给/根目录。上面只是把/root,/boot目录单独分出来而已。 在虚拟机中,分给虚拟机那个镜像100g,就相当于就一个1号磁盘100g。给/boot10g,/root20g.其他70g全部给/根目录, 系统中如果不分区,一旦/根目录满了

Linux 中磁盘阵列RAID10配置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1:53:52
首先,了解一下RAID是什么?(百度所得)   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把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的不同的地方(因此,冗余地)的方法。通过把数据放在多个硬盘上,输入输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改良性能。因为多个硬盘增加了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储存冗余数据也增加了容错。 RAID主流分类:   1.RAID0    RAID 0 :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 数据冗余 ,因此并不能算是真正的RAID结构。RAID 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因此,RAID 0不能应用于 数据安全 性要求高的场合。       2.RAID1    RAID 1 :它是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 数据冗余 ,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读取性能。RAID 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 数据安全 性和可用性。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3.RAID5    RAID 5 :RAID 5不单独指定的奇偶盘

载入内存,让程序运行起来

笑着哭i 提交于 2019-12-02 15:24:29
如果你的电脑上安装了QQ,你希望和好友聊天,会双击QQ图标,打开QQ软件,输入账号和密码,然后登录就可以了。 那么,QQ是怎么运行起来的呢? 首先,有一点你要明确,你安装的QQ软件是保存在硬盘中的。 双击QQ图标,操作系统就会知道你要运行这个软件,它会在硬盘中找到你安装的QQ软件,将数据(安装的软件本质上就是很多数据的集合)复制到内存。对!就是复制到内存!QQ不是在硬盘中运行的,而是在内存中运行的。 为什么呢?因为内存的读写速度比硬盘快很多。 对于读写速度,内存 > 固态硬盘 > 机械硬盘。机械硬盘是靠电机带动盘片转动来读写数据的,而内存条通过电路来读写数据,电机的转速肯定没有电的传输速度(几乎是光速)快。虽然固态硬盘也是通过电路来读写数据,但是因为与内存的控制方式不一样,速度也不及内存。 所以,不管是运行QQ还是编辑Word文档,都是先将硬盘上的数据复制到内存,才能让CPU来处理,这个过程就叫作载入内存(Load into Memory)。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一个特殊的程序(软件),这个程序就叫做加载器(Loader)。 CPU直接与内存打交道,它会读取内存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结果保存到内存。如果需要保存到硬盘,才会将内存中的数据复制到硬盘。 例如,打开Word文档,输入一些文字,虽然我们看到的不一样了,但是硬盘中的文档没有改变,新增的文字暂时保存到了内存,Ctrl

卸载linux系统安装windows系统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19-12-02 08:20:50
今天帮人装系统遇到了一些之前没有遇到的问题,特此记录,希望对有遇到同样问题的朋友有点提示帮助作用 原有系统:ubuntu 15.10 待安装系统:64位的win7 由于电脑之前安装的是linux系统,所以硬盘已经被格式化为ext4的格式了,所以直接安装纯净版本的windows系统是不行的,因为windows的系统根本不会识别ext4格式的硬盘,一般我对这类的处理就是安装ghost版本的系统,进入PE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并且格式化为ntfs,之后正常安装就可以了。不过今天遇到一点问题,一开始我使用的是自己刻录的雨林木风的ghost的win7系统,在对硬盘进行分区成功之后,还原C盘的时候报错无法正常进行,并且速度超级慢,后来使用UEFI格式的U盘做启动项,结果提示我没有发现可以操作的系统,进入bios查看发现引导项是对的,但是就是不能从U盘启动,按照经验去查看硬盘是不是IDE格式,看了也是IDE,试了几次都不可以,后来想试试其他格式的硬盘,发现也不可以,但是当我将硬盘格式再次调整到IDE的时候就可以正常进行安装了。我猜想应该之前的硬盘格式显示的有些问题吧,下次遇到引导项正常,但是插入不能U盘启动可以试试重新设定硬盘格式 来源: CSDN 作者: meteorite91 链接: https://blog.csdn.net/meteorite91/article/details

电脑突然蓝屏处理

心已入冬 提交于 2019-12-02 06:03:13
问题:   近期电脑频频出现突然蓝屏的现象,一般是系统运行某个程序时,被卡住了,然后马上蓝屏,不得已重新启动windows。就是如下的这个界面: 解决办法: 1)进行硬盘检查   打开“我的电脑”,右键点击C盘,然后点击“属性”,打开属性窗口后,点击“工具”标签,然后,在“差错”那里点击“开始检查”,之后,把“自动修复文件系统错误”和“扫描并试图恢复坏扇区”两个勾打上,最后,点击“开始”。这时会弹出一个提示说需要重启电脑才能检测,我们点确定即可。 2)若硬盘无问题,检查是否是散热或插头松动等问题   把机箱打开,清灰,把内存等松动的线拔掉清理下再插进去 3)使用杀毒软件对C盘进行杀毒 4)使用U盘启动盘进行修复(修复之前先保存好硬盘里面的文件,拷贝到U盘里面) 5)重新安装系统 补充: 问题一、首先是就是硬盘问题,当蓝屏屏幕上出现“disk error”就说明是硬盘问题了。 如果电脑显示硬盘出现问题,重新进入电脑后,存储的资料都可以正常读取,可能是启动时硬盘运行故障,我们可以给电脑增加一个硬盘,这样启动就不会蓝屏了。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75790/p/11733600.html

IDE,SCSI,SATA硬盘接口比较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19-12-01 21:59:14
IDE,SCSI, SATA 硬盘 接口 比较 2008年01月07日 硬盘是PC机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器的性能。硬盘能达到今天这样优秀的性能和可靠性,经过了一个以IT产业的眼光来看是漫长的发展历程。 最早用于PC的硬盘接口是ST-506/412,它是由 希捷 公司开发的一种硬盘接口。这种接口把磁盘的编解码器位于PC插槽上的磁盘控制卡上,用一个34芯的控制 电缆 (Control cable)接头和一个20芯的数据电缆(Data cable)把硬盘连接起来。在早期PC如IBM PC/XT和PC/AT上,使用的硬盘就是以ST-506/412为接口的硬盘。这种接口由于使用“改进调频制”(MFM)来进行数据编解码,所以也常称为MFM硬盘。它支持的 传输速度 和稳定性都不高,因此到了1987 年左右这种接口就基本上被淘汰了。 目前 硬盘接口类型 不算多,主要有IDE、SCSI、SATA三种。IDE许多时候以Ultra ATA代替,很多人习惯将Ultra ATA硬盘称为IDE硬盘,关于 IDE接口 http://www.51hei.com 上有详细介绍,但需要说明的是IDE的概念要大于ATA——原则上所有硬盘驱动器集成控制器的设计都属于IDE,SCSI也不例外。当然,以IDE指代ATA已经形成很大的惯性,SATA开始将IDE与ATA区别开来。成熟廉价的是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