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

编译fsarchiver(0.8.5)在Ubuntu18.04

血红的双手。 提交于 2020-02-17 12:52:14
编译fsarchiver(0.8.5)在Ubuntu18.04 — Mon Feb 17 11:29:24 CST 2020 ! 注意带 ‘#’ 表示需要root权限 下载源码文件: wget https://github.com/fdupoux/fsarchiver/releases/download/0.8.5/fsarchiver-0.8.5.tar.gz 安装依赖: # apt install liblzma-dev liblzo2-dev liblz4-dev libgcrypt e2fsprogs libgcrypt11-dev libblkid-dev libext2fs-dev 这里没有安装 lz4 和 zstd . 开始编译: #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fsarchiver --disable-lzo --disable-zstd # make && make install 如果安装了 ls4 和 zstd 取消 diasble-lzo 和 --disable-zstd 即可. 进入 usr/local/fsatchiver/sbin/ 目录下执行: ./fsarchiver -V 输出: fsarchiver 0.8.5 ( 2018-07-10 ) 创建软链接: ln -s /usr/local/fsarchiver

linux centos7调整root和home文件夹大小

孤人 提交于 2020-02-17 11:09:54
由于系统初始时根目录一般空间为50左右 有时会被占满,而/home目录却有大量空间 这里需要调整: 1.终止占用 /home 进程 fuser -m -v -i -k /home​ 2.备份/home cp -r /home/ homebak/ 3.卸载​ /home umount /home ​4.删除/home所在的lv lvremove /dev/mapper/centos-home 5.扩展/root所在的lv,增加100G lvextend -L +100G /dev/mapper/centos-root ​6.扩展/root文件系统 xfs_growfs /dev/mapper/centos-root 7.重新创建home lv lvcreate -L 40G -n home centos ​8.创建文件系统 mkfs.xfs /dev/centos/home 9.挂载 ​mount /dev/centos/home /home 10.还原 /home 相关文件以及对应目录权限 源自:https://www.cnblogs.com/lgms2008/p/8367647.html 来源: CSDN 作者: 现实、太残忍 链接: https://blog.csdn.net/sumengnan/article/details/104353478

git分支合并概念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20-02-17 06:30:14
git merge 命令用于合并指定分支到当前分支。 git merge 命令用于合并指定分支到当前分支。 git merge 命令用于合并指定分支到当前分支。 创建与合并分支 阅读: 931277 在 版本回退 里,你已经知道,每次提交,Git都把它们串成一条时间线,这条时间线就是一个分支。截止到目前,只有一条时间线,在Git里,这个分支叫主分支,即 master 分支。 HEAD 严格来说不是指向提交,而是指向 master , master 才是指向提交的,所以, HEAD 指向的就是当前分支。 一开始的时候, master 分支是一条线,Git用 master 指向最新的提交,再用 HEAD 指向 master ,就能确定当前分支,以及当前分支的提交点: 每次提交, master 分支都会向前移动一步,这样,随着你不断提交, master 分支的线也越来越长: 当我们创建新的分支,例如 dev 时,Git新建了一个指针叫 dev ,指向 master 相同的提交,再把 HEAD 指向 dev ,就表示当前分支在 dev 上: 你看,Git创建一个分支很快,因为除了增加一个 dev 指针,改改 HEAD 的指向,工作区的文件都没有任何变化! 不过,从现在开始,对工作区的修改和提交就是针对 dev 分支了,比如新提交一次后, dev 指针往前移动一步,而 master 指针不变

git的使用

隐身守侯 提交于 2020-02-17 06:16:13
https://github.com/ 注册账号 763005825@ qq .com 1q2w3e4rwsw 点击 Start a project Clone or download 安装git cd 到创建项目的目录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zhangxiaochuZXC/test007.git 创建test.py文件 git config user.name 'wsw' git config user.email '763005825@qq.com' Git add . Git commit -am ‘project’( 添加注释 ) 推送文件 Git push 长期存储密码 git config --global credential.helper store 下载文件 git pull 解决冲突 git stash git pull origin master git stash pop 清除自己写的内容 git reset FETCH_HEAD 18.标签 git tag -a 标签名 -m ' 标签描述 ' 例: git tag -a v1.0 -m 'version 1.0' git push origin v1.0 20.分支 查看当前分支 git branch 创建并切换到 dev 分支 git checkout -b dev

Linux命令大全(三)

放肆的年华 提交于 2020-02-16 22:13:54
备份 dump -0aj -f /tmp/home0.bak /home 制作一个 '/home' 目录的完整备份 dump -1aj -f /tmp/home0.bak /home 制作一个 '/home' 目录的交互式备份 restore -if /tmp/home0.bak 还原一个交互式备份 rsync -rogpav --delete /home /tmp 同步两边的目录 rsync -rogpav -e ssh --delete /home ip_address:/tmp 通过SSH通道rsync rsync -az -e ssh --delete ip_addr:/home/public /home/local 通过ssh和压缩将一个远程目录同步到本地目录 rsync -az -e ssh --delete /home/local ip_addr:/home/public 通过ssh和压缩将本地目录同步到远程目录 dd bs=1M if=/dev/hda | gzip | ssh user@ip_addr 'dd of=hda.gz' 通过ssh在远程主机上执行一次备份本地磁盘的操作 dd if=/dev/sda of=/tmp/file1 备份磁盘内容到一个文件 tar -Puf backup.tar /home/user 执行一次对 '/home/user'

Linux常用命令

限于喜欢 提交于 2020-02-16 22:13:36
系统信息 yum remove package_name 删除一个rpm包 yum list 列出当前系统中安装的所有包 yum search package_name 在rpm仓库中搜寻软件包 yum clean packages 清理rpm缓存删除下载的包 yum clean headers 删除所有头文件 yum clean all 删除所有缓存的包和头文件 YUM 软件包升级器 - (Fedora, RedHat及类似系统) yum install package_name 下载并安装一个rpm包 yum localinstall package_name.rpm 将安装一个rpm包,使用你自己的软件仓库为你解决所有依赖关系 yum update package_name.rpm 更新当前系统中所有安装的rpm包 yum update package_name 更新一个rpm包 DEB 包 (Debian, Ubuntu 以及类似系统) dpkg -i package.deb 安装/更新一个 deb 包 dpkg -r package_name 从系统删除一个 deb 包 dpkg -l 显示系统中所有已经安装的 deb 包 dpkg -l | grep httpd 显示所有名称中包含 "httpd" 字样的deb包 dpkg -s package_name

CentOS基础命令大全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20-02-16 22:06:32
1.关机 (系统的关机、重启以及登出 ) 的命令 shutdown -h now 关闭系统(1) init 0 关闭系统(2) telinit 0 关闭系统(3) shutdown -h hours:minutes & 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shutdown -c 取消按预定时间关闭系统 shutdown -r now 重启(1) reboot 重启(2) logout 注销 2.查看系统信息的命令 arch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1) uname -m 显示机器的处理器架构(2) uname -r 显示正在使用的内核版本 dmidecode -q 显示硬件系统部件 - (SMBIOS / DMI) hdparm -i /dev/hda 罗列一个磁盘的架构特性 hdparm -tT /dev/sda 在磁盘上执行测试性读取操作 cat /proc/cpuinfo 显示CPU info的信息 cat /proc/interrupts 显示中断 cat /proc/meminfo 校验内存使用 cat /proc/swaps 显示哪些swap被使用 cat /proc/version 显示内核的版本 cat /proc/net/dev 显示网络适配器及统计 cat /proc/mounts 显示已加载的文件系统 lspci -tv 罗列 PCI 设备 lsusb -tv 显示 USB

sshd服务

守給你的承諾、 提交于 2020-02-16 21:53:18
sshd服务 SSH介绍 SSH的全称Secure Shell, 是 Client/Server架构 , 默认端口号为22, TCP/IP协议 SSH其实用于商业, 而 OpenSSH 即为开源的, 在Linux中默认安装 SSH有v1和v2版本 v1: 有漏洞, 容易受到攻击 v2: 通过公钥加密(数字签名和密钥交换)的方式进行, 确保服务器端的身份识别 SSH加密算法: des 对称的公钥加密算法,安全低, 数据传输速度快; 使用同一个秘钥进行加密或解密 rsa 非对称的公钥加密算法,安全,数据传输速度慢 ; SSH默认的加密算法 SSH认证方式 用户密码的认证 秘钥对的认证 1 SSHD服务配置 安装软件 #openssh 为默认安装 rpm -qa | grep openssh openssh-7.4p1-16.el7.x86_64 openssh-server-7.4p1-16.el7.x86_64 openssh-clients-7.4p1-16.el7.x86_64 查看软件列表 # rpm -ql openssh-server /etc/rc.d/init.d/sshd 服务启动脚本 /etc/ssh/sshd_config 服务的配置文件 /usr/sbin/sshd 二进制的命令(程序本身) /usr/share/man/man5/sshd_config.5

dev下拉框选择不同值显示不同控件

百般思念 提交于 2020-02-16 18:48:52
单列的ASPxFormLayout直接前台控制就可以了,多列的前台控制后会出现空白 <dx:LayoutItem Caption="内容类型" Height="40px"> <LayoutItemNestedControlCollection> <dx:LayoutItemNestedControlContainer runat="server"> <dx:ASPxComboBox ID="ComboBoxType" runat="server" OnSelectedIndexChanged="ComboBoxType_SelectedIndexChanged" AutoPostBack="true" Width="80%"><Items> <dx:ListEditItem Text="函数" Value="1" /> <dx:ListEditItem Text="实物" Value="2" /> </Items> </dx:ASPxComboBox> </dx:LayoutItemNestedControlContainer> </LayoutItemNestedControlCollection> <CaptionSettings HorizontalAlign="Right" VerticalAlign="Middle" /> </dx:LayoutItem>

解读 vue-cli 脚手架(二):npm run build 的背后

こ雲淡風輕ζ 提交于 2020-02-16 14:16:35
接上一片文章: 解读 vue-cli 脚手架(一):npm run dev的背后 如果没有看过我的上一篇文章,请先移步去看一下哈! 时隔一年多,之前写的文章感觉大家还挺喜欢的,一直说要更新下一篇。但是一直没有机会,没时间,还有就是,感觉自己的技术,可能不足以支持我继续往下走。但是经过这个一年多的历练,感觉很多东西考虑的会更周全,不负期待! 废话说一堆,步入正题。 一、前言 这里有必要声明一下,上一篇文章我是 2018-09-19 发布的,也就是说,距离现在(2020-02-03)至少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原来的 vue-cli 变成了 vue@cli 脚手架和项目工程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和原来差别非常大。那现在的这个文章还值得再去看嘛? 我的观点是 :主要看你抱着什么姿势来看这个文章吧,如果你是想急忙解决项目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可能这个文章不是很适合你,因为你看了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不会帮助你马上解决你的问题。 但是如果你想往更高的一个阶段走,或是满足之前的好奇心,为什么这个脚手架能够打包出项目需要的东西来,这个是怎么跑起来的。那么这个文章你还是很值得看的。 因为,虽然 vue@cli 升级了,运用的方式不同了,项目结构变了。但是我要说的是,如果你熟悉底层的话,项目结构,脚手架这些东西感觉只是换汤不换药,最终还是围绕着 webpack 去组织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