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

LVM的基本使用

旧巷老猫 提交于 2020-03-09 09:52:31
LVM(Logical Volume Manager),逻辑卷管理,是Linux对磁盘分区进行管理对一种机制。 LVM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PV(physical volume):物理卷,位于LVM的最底层 PE(physical extent):物理区域,PV中最小的存储单元 VG(volume group):卷组,建立在PV之上 LV(logical volume):逻辑卷,建立在VG之上 LE(logical extent):逻辑区域,LV的最小存储单元 创建LVM 1.准备磁盘,这里我将sdb分成了sdb5-sdb8四个分区 2.创建LVM物理卷 # pvcreate /dev/sdb{5,6,7,8} pvs命令可查看物理卷信息,pvremove则可以删除物理卷: # pvs # pvremove /dev/sdc3 /dev/sdc4 4.创建卷组: # vgcreate vg_1 /dev/sdb{5,6} 5.创建lvs,名字为testlv,大小为整个VG容量的50% # lvcreate vg_1 -l 50%VG -n testlv 6.指定文件系统并挂载 # mke2fs -t ext4 /dev/vg_1/testlv # mount /dev/vg_1/testlv /mnt/testlv/ LVM的扩容与缩容 缩容 # resize2fs /dev/vg_1

ubuntu清理系统垃圾与备份

冷暖自知 提交于 2020-03-08 23:51:22
虽然linux下不会有windows下的那么多垃圾和磁盘碎片!但还是会留下一些用不着的临时文件或是多次升级后的N个旧的内核! 1,非常有用的清理命令: sudo apt-get autoclean sudo apt-get clean sudo apt-get autoremove 这三个命令主要清理 升级缓存以及无用包的 。 2, 清理opera firefox的缓存文件 : ls ~/.opera/cache4 ls ~/.mozilla/firefox/*.default/Cache 3, 清理Linux下孤立的包 : 图形界面下我们可以用:gtkorphan sudo apt-get install gtkorphan -y 终端命令下我们可以用:deborphan sudo apt-get install deborphan -y 4, 卸载:tracker 这个东西一般我只要安装ubuntu就会第一删掉tracker 他不仅会产生大量的cache文件而且还会影响开机速度。所以在新得利里面删掉就行。 5, 删除多余的内核 :一定不要删错哦,切记!! 打开终端敲命令:dpkg –get-selections|grep linux 有image的就是内核文件 删除老的内核文件: sudo apt-get remove 内核文件名 (例如:linux-image-2.6.27

Webpack配置Vue项目

孤街醉人 提交于 2020-03-08 23:26:11
Webpack配置Vue项目 一. 基本配置 1. 在项目中安装和配置 webpack 使用webpack打包生成的文件就不会存在兼容性问题,可以使用es6的import语法 ① 运行 npm install webpack webpack-cli –D 命令,安装 webpack 相关的包 ② 在项目根目录中,创建名为 webpack.config.js 的 webpack 配置文件 ③ 在 webpack 的配置文件中,初始化如下基本配置: 注:使用development开发模式打包不会混淆和压缩,编译快速    使用生产模式会压缩和混淆代码,编译速度慢 module.exports = { mode: 'development' // mode 用来指定构建模式 } ④ 在 package.json 配置文件中的 scripts 节点下,新增 dev 脚本如下: "scripts": { "dev": "webpack" // script 节点下的脚本,可以通过 npm run 执行 } ⑤ 在终端中运行 npm run dev 命令,启动 webpack 进行项目打包。 2. 配置打包的入口与出口 webpack 的 4.x 版本中默认约定:    打包的入口文件为 src -> index.js    打包的输出文件为 dist -> main.js

动态扩容Linux根目录 (解决/dev/mapper/centos-root 占用了过高问题)

馋奶兔 提交于 2020-03-08 23:02:53
首先,必须确保其他分区有足够的空间用来分给根目录/。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 $ sudo df -h 可以看到,这里home目录空闲的空间还很大,因此,我们将home的空间分给根目录一些。 扩容根目录的思路如下: 将/home文件夹备份,删除/home文件系统所在的逻辑卷,增大/文件系统所在的逻辑卷,增大/文件系统大小,最后新建/home目录,并恢复/home文件夹下的内容。 备份/home分区内容 这里需要选一个能够容纳下/home文件夹大小的分区,可以看到/run剩余空间为32G,因此,我们将/home备份到/run下面。 $ sudo tar cvf /run/home.tar /home 卸载/home 要先终止所有使用/home文件系统的进程,这里要注意不要在/home目录下执行下面的操作: $ sudo fuser -km /home 然后,卸载: $ sudo umount /home 删除/home所在的逻辑卷lv: $ sudo lvremove /dev/mapper/centos-home 选择y。 扩大根目录所在的逻辑卷,这里增大1T: $ sudo lvextend -L +1T /dev/mapper/centos-root 7. 扩大/文件系统: $ sudo xfs_growfs /dev/mapper/centos-root 重建

转:Ubuntu基本命令整理

自古美人都是妖i 提交于 2020-03-08 20:40:15
原文:http://www.cnblogs.com/feisky/archive/2010/03/25/1694867.html sudo: 如何设定/改变/启用 root 使用者的密码:sudo passwd root 当你使用完毕后屏蔽 root 帐号 使用: sudo passwd -l root这个将锁住 root 帐号. 如何在终端机模式下切换到 root 身份: sudo -s -H 在线安装程序:sudo apt-get install g++ pt-get最常用参数: update —-与你的软件源(在/etc/apt/sources.list中列出)更新软件包列表,换源后需要 执行 upgrade —-根据update得到的源软件库与本地已经安装的对比,(如果需要升级就)全部升 级 install —-安装软件包(可以使用tab补全软件包的名字,比较方便) remove —-卸载软件包 purge —-卸载软件包,同时删除该软件的配置文件 source —-从源里下载软件包的源码到当前目录(执行此命令的目录)并解压(除非指定– download-only参数) 该地址由/etc/apt/sources.list中的 deb-src 行指定 check —-用来(自动)修复(已装)软件包之间的依赖关系 clean —-清除/var/cache/apt

nbd 相关概念及操作

徘徊边缘 提交于 2020-03-08 19:11:01
周五(3月6号)笔者发现有台物理机上挂载了一个并非常用的nbd设备,估计是之前人做的测试留下来的,决定卸载它,顺带了解了下nbd的设备信息。 什么是nbd 全称是network block device,类似于nfs,远程设备可以挂载,只不过挂载的不再是文件系统,而是块设备。 nbd一般分为client端和server端。 nbd相关操作命令 # serverapt install nbd-server 安装nbd server端 modprobe nbd 加载nbd模块 lsmod | grep nbd 查看nbd模块是否加载nbd-server [port] nbd.file 通过nbd-server挂载nbd.file,nbd.file可以是Linux格式支持的磁盘镜像文件(ISO,块设备等)# clientapt install nbd-clientls /dev/nbd* -hl 查看nbd列表及大小 nbd-client [server IP] [port] /dev/nbd10 将远程server的块设备挂载到本地nbd10上nbd-client -d /dev/nbd10 detach远程nbd设备 对于server端的卸载 笔者没有找到卸载命令,直接kill了。 nbd-client 和qemu-nbd nbd-client用于挂载远程nbd-server

白话 ramdisk

痴心易碎 提交于 2020-03-08 18:01:39
ramdisk 既是内存磁盘,就是利用物理内存的指定的容量,模仿磁盘的存储格式来存储文件,既然是模仿磁盘的存储格式来存储文件,那自然需要有磁盘的存储格式作为基础了。对于linux0.1x系统,支持的文件系统只有minix1.0,因此,要把指定的内存划分成可以存储文件,并能被minix1.0文件系统所能访问,就是按照minix1.0的格式来划分,存储了,亦即ramdisk也必须有引导块,超级块,逻辑块位图,I节点位图,I节点,逻辑块这些内容,而查找一个文件,也需要通过路径名,得到I节点号,再通过I节点号得到I节点,再通过I节点得到文件的存储在磁盘数据区(就是逻辑块)的内容,也就是说,内存磁盘就是一个磁盘,只不过是在内存中,并不需要在读取,或者写入时,先通过缓冲区,再对磁盘控制器发送命令,来达到读取数据的目的,而是直接就可以通过内存中内容,就能获得数据;同时,由于根文件系统的引导块是空的,所以再读取时,引导块的内容是不需要读到ramdisk中,因此会出现在读取根文件系统时时从超级块读起的现象。 由于linux0.1x使用的内存磁盘(ramdisk)不需要在操作的过程中写入数据,亦即ramdisk只再系统开始启动的时候,一次性的跟文件系统读到磁盘上,因此,它不需要格式化ramdisk,只需要一次性的把根文件系统的引导块,超级块等内容,一次性的读入

Ubuntu下RamDisk使用

∥☆過路亽.° 提交于 2020-03-08 18:00:52
  Ubuntu默认将内存的一半作为ramdisk空间使用。挂载点为/dev/shm 文件类型为tmpfs   /dev/shm 不完全是RamDisk,若它使用超过电脑一半以上的RAM,就会开始吃SWAP。另外它没用到的部份,会自动释放出来给系统使用   ramdisk作用可以将缓存放到其中,这样延长硬盘寿命,并且提高电脑速度   1,修改ramdisk操作   调整/dev/shm目录的大小   1)查看大小   df -h /dev/shm   2)修改大小   vi /etc/fstab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size=4096M 0 0   size参数也可以用G作单位:size=1G。   如果没有这行,可以自己加入并修改size大小   3)重新挂载   umount /dev/shm   mount /dev/shm   4)查看修改后的大小   df -h /dev/shm   2,将/tmp目录设置到RamDisk的方法   基本上只要打以下指令,就能将 /tmp 绑定到 /dev/shm   mkdir /dev/shm/tmp   chmod 1777 /dev/shm/tmp   mount --bind /dev/shm/tmp /tmp   注:为何是用 mount --bind 绑定,而不是 ln -s

Ubuntu配置Ramdisk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20-03-08 18:00:33
Ubuntu自提自带Ramdisk功能,不需要再专门安装什么软件。Ubuntu默认将内存的一半作为ramdisk空间使用。(挂载点为/dev/shm 文件类型为tmpfs) /dev/shm 不完全是RamDisk,若它使用超过电脑一半以上的RAM,就会开始吃SWAP。另外它没用到的部份,会自动释放出来给系统使用 ramdisk作用可以将缓存放到其中,这样延长硬盘寿命,并且提高电脑速度。 1,修改ramdisk操作 调整/dev/shm目录的大小 (1)查看大小 df -h /dev/shm (2)修改大小 sudo vi /etc/fstab 照下面修改这行,如果没有这行,可以自己加入并修改size大小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size=512M 0 0 size参数也可以用G作单位:size=1G。请根据你的X40/41内存大小设置,1G内存的建议256~512M,2G内存的建议512~768M 3)重新挂载 umount /dev/shm mount /dev/shm 4)查看修改后的大小 df -h /dev/shm 2,将/tmp目录设置到RamDisk的方法 基本上只要打以下指令,就能将 /tmp 绑定到 /dev/shm mkdir /dev/shm/tmp chmod 1777 /dev/shm/tmp mount --bind

ubuntu实现ramdisk

a 夏天 提交于 2020-03-08 18:00:10
1. linux内核提供了16个ramdisk供使用者使用,只需格式化,并挂在便可以使用。查看 ls /dev/ram* 2. 修改配置文件: sudo gedit /etc/default/grub 修改下面这行: GRUB_CMDLINE_LINUX="ramdisk_size=1024000" 3. 更新: sudo update-grub 4. 格式化ramdisk: 格式:sudo mkfs -t 文件系统 设备路径 sudo mkfs -t ext4 /dev/ram0 5. 挂载磁盘 mkdir /mnt/ramdisk sudo mount /dev/ram0 /mnt/ramdisk 6. 查看 df -h 7. 查看ramdisk上的文件系统: mount 8. 卸载 sudo umount /mnt/ramdisk 参考: https://magiclen.org/linux-ramdisk/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volcanorao/p/6249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