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

Linux /proc、/dev Principle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20-03-10 03:21:19
目录 1. /proc简介 2. 内核机制相关 3. 进程信息 4. 硬件设备相关 5. 系统信息 6. /dev简介 7. 内存相关 1. /proc简介 在linux的根目录下有一个/proc目录,/proc文件系统是一个虚拟文件系统,通过它可以使用一种新的方法在Linux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之间进行通信。在/proc文件系统中,我们可以将对虚拟文件的读写作为与内核中实体进行通信的一种手段,但是与普通文件不同的是,这些虚拟文件的内容都是动态创建的(即在我们执行指令的那一刹那才产生的) /proc文件系统包含了: 1. 一些目录(用作组织信息的方式) 例如linux对于当前运行中的每一个进程都在/proc目录下建立一个目录(目录名就是process-id),例如init的进程号是1,则目录名也是1 2. 虚拟文件 虚拟文件可以向用户呈现内核中的一些信息,也可以用作一种从用户空间向内核发送信息的手段 执行: ll /proc,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dr-xr-xr-x. 8 root root 0 Jul 28 20:31 1 dr-xr-xr-x. 8 root root 0 Jul 28 20:31 10 dr-xr-xr-x. 8 root root 0 Jul 28 20:31 1024 dr-xr-xr-x. 8 root root 0 Jul 28 20:31 11 dr

vue项目npm run dev报错events.js:160 throw er; // Unhandled 'error' event listen EADDRINUSE :::8002

℡╲_俬逩灬. 提交于 2020-03-10 02:02:05
出错情况,如下图: 报错原因: listen EADDRINUSE :::8002 意思是当前8002端口被占用 解决办法: 一:简单粗暴:关掉可能影响的相关程序,重新执行启动. 二: 1、Win+R,cmd查询使用的端口号是否被占用:   输入命令:netstat -aon |findstr " 8002 "   按回车显示占用 8080端口对应的程序的PID号;如下图: 2、根据PID号找到对应的程序:   输入命令:tasklist |findstr " 12452 "   按回车后显示出占用该端口的程序,如下图: 3. 按快捷键“Ctrl+Shift+Esc”调出 Windows任务管理器 ,根据PID/程序对应名称结束该程序进程即可。如下图: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houshuang0426/p/10482341.html

CentOS扩展LVM磁盘空间(笔记)

那年仲夏 提交于 2020-03-09 23:03:40
1.第一步查看硬盘架构 fdisk -l 2.用fdisk /dev/sdb 新建分区 3.转换格式为lvm可扩展格式: 再次用fdisk -l查看 用lsblk 查看状态 pvdisplay 查看vgname. 扩展vg vgextend centos /dev/sdb1 用lvdisplay查看lv的路径,以便你加到哪个lvm里 比如,我们要把300G扩展到home里,则 lvextend -l +100%FREE /dev/centos/home 最后刷新逻辑卷: xfs_growfs /dev/centos/home 最后查看下磁盘大小: 来源: CSDN 作者: HeavenBen 链接: https://blog.csdn.net/QDseashore/article/details/104759187

创建swap

会有一股神秘感。 提交于 2020-03-09 22:23:39
增加一个swap分区或文件 增加分区的方式 fdisk /dev/sdb t 82 增加文件的方式 dd if=/dev/zero of=/swapfile bs=1M count=2048 ----增加一个2G的文件 /swapfile 创建分区 mkswap /dev/sdb1 | /swapfile vim /etc/fstab 磁盘增加分区的方式使用 UUID=XXXX swap swap pri=10(这是优先级 数字大 优先级高),defaults(可以用默认) 0(0不备份备份) 0(开机检查) 使用文件的方式 使用文件名 /swapfile swap swap pri=10(这是优先级 数字大 优先级高),defaults(可以用默认) 0(0不备份备份) 0(开机检查) swapon -a 挂载命令 swapon -s 查看命令 swapoff /swapfile 关闭 [root@bogon ~]$swapon -s Filename Type Size Used Priority /swapfile file 2097148 0 110 /dev/sdb1 partition 4194300 0 10 /dev/sda5 partition 2097148 0 -2 [root@bogon ~]$vim /etc/fstab [root@bogon ~]

Linux之磁盘管理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20-03-09 19:39:40
一、Raid卡之初识 又叫磁盘冗余阵列,阵列卡。他的主要作用有三点 1、获取更高的容量 2、获取更高的性能 3、获取更强的安全性 raid卡按 支持的raid级别不同 和raid卡的 缓存容量 不同,分为基础raid卡和高级raid卡 左边是raid基础卡,右边是高级卡。 基础卡只支持raid0和raid1 高级卡支持0、1、3、5、10、11或者更多 常见的raid级别 raid0 主要是为了应对不做raid用不了的情况。 硬盘不做raid,识别不了硬盘。所以如果只有一块硬盘,就做个raid0吧。 安全性最低,其中一个硬盘坏掉了,所有数据都会报废。 用于安全性需求低的数据,不怕丢失的数据。优点就是读写快 raid1 只能有两块硬盘 算是个鸡肋,因为只能同时给两个硬盘做raid1。 raid5 最少需要3块硬盘,在写入之前有一个校验的过程。有一块硬盘用来做校验,用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当其中一块硬盘坏了,就可以使用校验数据恢复丢失的数据。 可以在添加一块热位盘(RAID5 + spare),当坏了一块硬盘之后,可以启动热位盘来替换坏的硬盘。 三个有点都占一点,在并发量不高的时候,可以使用 raid10 读取速度和安全性都很高,但是很奢侈,并发量很大的时候可以使用 raid10的基本原理如下: 二、磁盘分区 磁盘分区表 所在位置:0磁头0磁道1扇区的秘密

GitHub之初始化

拈花ヽ惹草 提交于 2020-03-09 18:57:46
1、github上新建repository。 2、本地 mkdir git-init-demo。 3、cd git-init-demo。 4、git clone https://github.com/组织名/git-init-demo.git。 5、 mv * .[^.]* ../ 。 6、git add . 。 7、git commit -m 'init'。 8、git push origin master。 ------------------------------------------------------------------------ git 常用命令 git branch 查看本地所有分支 git status 查看当前状态 git commit 提交 git branch -a 查看所有的分支 git branch -r 查看远程所有分支 git commit -am "init" 提交并且加注释 git remote add origin git@192.168.1.119:ndshow git push origin master 将文件给推到服务器上 git remote show origin 显示远程库origin里的资源 git push origin master:develop git push origin master:hb-dev

git shell 命令大全

六月ゝ 毕业季﹏ 提交于 2020-03-09 18:56:43
git branch 查看本地所有分支 git status 查看当前状态 git commit 提交 git branch -a 查看所有的分支 git branch -r 查看远程所有分支 git commit -am "init" 提交并且加注释 git remote add origin git@192.168.1.119:ndshow git push origin master 将文件给推到服务器上 git remote show origin 显示远程库origin里的资源 git push origin master:develop git push origin master:hb-dev 将本地库与服务器上的库进行关联 git checkout --track origin/dev 切换到远程dev分支 git branch -D master develop 删除本地库develop git checkout -b dev 建立一个新的本地分支dev git merge origin/dev 将分支dev与当前分支进行合并 git checkout dev 切换到本地dev分支 git remote show 查看远程库 git add . git rm 文件名(包括路径) 从git中删除指定文件 git clone git://github.com

Day 10 磁盘阵列-LVM

[亡魂溺海] 提交于 2020-03-09 11:55:43
LVM 逻辑卷管理器 部署逻辑卷 a/添加硬件,并进行PV操作,加入4块盘:pvcreate /dec/sd[b-e]; b/ 硬盘加入卷组里 名称“storage” 进行VG操作:vgcreate /dec/sd[b-e]; c/按照需求,切割成固定大小的逻辑卷,-L"大小”,-l“个数” d/ 逻辑卷格式化:mkfs.ext4 /dev/stprage/vo,并进行挂载:创建文件名称、写入/etc/fstab、挂载操作mount -a、查看df -h 扩容逻辑卷 a/ 扩容前必须先umount; b/ 按需扩容"lvextend -L 290M /dev/storage/vo" c/ 检查磁盘完整性,并重置磁盘容量 e2fsck -f /dev/storage/vo d/ 重新挂载,mount -a ,并查看挂载情况df-h 缩小逻辑卷 a/ 检查文件系统的完整性:e2fsck -f /dev/storage/vo; b/ 把逻辑卷vo的容量减小到120MB:resize2fs /dev/storage/vo 120M; c/ 重新挂载,mount -a ,并查看挂载情况df-h。 删除逻辑卷 a/ 取消逻辑卷与目录的挂载关联umount 目录,删除配置文件中永久生效的设备参数vim /etc/fstab; b/ 删除逻辑卷设备:lvremove /dev/storage/vo

Day 10 磁盘阵列-LVM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20-03-09 11:55:35
LVM 逻辑卷管理器 部署逻辑卷 a/添加硬件,并进行PV操作,加入4块盘:pvcreate /dec/sd[b-e]; b/ 硬盘加入卷组里 名称“storage” 进行VG操作:vgcreate /dec/sd[b-e]; c/按照需求,切割成固定大小的逻辑卷,-L"大小”,-l“个数” d/ 逻辑卷格式化:mkfs.ext4 /dev/stprage/vo,并进行挂载:创建文件名称、写入/etc/fstab、挂载操作mount -a、查看df -h 扩容逻辑卷 a/ 扩容前必须先umount; b/ 按需扩容"lvextend -L 290M /dev/storage/vo" c/ 检查磁盘完整性,并重置磁盘容量 e2fsck -f /dev/storage/vo d/ 重新挂载,mount -a ,并查看挂载情况df-h 缩小逻辑卷 a/ 检查文件系统的完整性:e2fsck -f /dev/storage/vo; b/ 把逻辑卷vo的容量减小到120MB:resize2fs /dev/storage/vo 120M; c/ 重新挂载,mount -a ,并查看挂载情况df-h。 删除逻辑卷 a/ 取消逻辑卷与目录的挂载关联umount 目录,删除配置文件中永久生效的设备参数vim /etc/fstab; b/ 删除逻辑卷设备:lvremove /dev/storage/vo

【linux】文件系统

 ̄綄美尐妖づ 提交于 2020-03-09 10:38:02
磁盘基本概念(磁盘、分区、MBR、GPT) 2.1 Linux所有设备都被抽象为一个文件,保存在 /dev/ 目录下 2.2 磁盘按接口分为:(IDE、SATA、SAS、SCSI、USB) 2.2.1 IDE磁盘名称一般为:hd【a-z】,【a-z】代表第几块磁盘; 2.2.2 SATA磁盘、SAS硬盘、SCSI硬盘、USB磁盘名称一般为:sd【a-z】,【a-z】代表第几块磁盘; 3.1 将一个磁盘逻辑的分为几个区,每个区当做独立磁盘,以方便使用和管理 挂载操作(mount) mount /dev/sdb1 /mnt(要挂载的 设备 源(/dev/sdb1) 挂载目的 点(/mnt) ) -t 指定文件系统 类型 ,例如:-t ext3、-t ext4、-t vfat -o 指定 挂载选项 ,例如: -o ro,rw 以 只读 形式挂载,以 读写 形式挂载; 默认是rw -o async 代表所有操作 使用缓存 (内存):提高文件系统读写数据的效率; 默认为async使用缓存(内存); -o sync 代表所有操作直接写入磁盘:代表所有操作 不使用缓存 ,而是直接写入磁盘; 应用在对数据安全性比较高的场景 -o atime 代表每次访问文件时, 更新文件被访问的时间 , 默认为atime; atime=access time的缩写 -o noatime 代表每次访问文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