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xt

JAVA框架 Spring AOP注解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20-01-06 04:42:58
一、准备工作: 1)导入jar包: 4个jar包。 2)约束:(spring需要所有的约束)有IOC约束和AOP 还有事务(tx)以及注解注入的约束(context)。 1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2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3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4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5 xmlns:ao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6 xmlns:tx="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tx" 7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8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9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10

针对spring--AOP的理解及例子

人盡茶涼 提交于 2020-01-05 06:02:01
1.了解AOP的相关术语 1.通知(Advice): 通知定义了切面是什么,以及何时使用。描述了切面要完成的工作和何时需要执行这个工作。 2.连接点(Joinpoint): 程序能够应用通知的一个“时机”,这些“时机”就是连接点,例如方法被调用时、异常被抛出时等等。 3.切入点(Pointcut): 通知定义了切面要发生的“故事”和时间,那么切入点就定义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例如某个类或方法的名称,Spring中允许我们方便的用正则表达式来指定(切面在哪个方法的前或后做出的那个方法点) 4.切面(Aspect): 通知和切入点共同组成了切面:时间、地点和要发生的“故事”,事务管理是J2EE应用中一个很好的横切关注点例子,切面用Spring的Advisor或拦截器实现 5.引入(Introduction): 引入允许我们向现有的类添加新的方法和属性(Spring提供了一个方法注入的功能) 6.目标(Target): 即被通知的对象,如果没有AOP,那么它的逻辑将要交叉别的事务逻辑,有了AOP之后它可以只关注自己要做的事(AOP让他做爱做的事) 7.代理(proxy): 应用通知的对象,详细内容参见设计模式里面的代理模式 8.织入(Weaving): 把切面应用到目标对象来创建新的代理对象的过程,织入一般发生在如下几个时机: (1)编译时:当一个类文件被编译时进行织入

dva webpack 利用require.context加载多个model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20-01-04 14:28:09
dva redux数据管理都在models,根据业务不同models可能会有几十甚至上百的 【模块.js】, 每次在index.js使用 app.model(require('./models/example').default); 引入 Model 可能要写多个, 那么如何优雅的扩展model,不去重复的require model呢,利用 require.context就可以做到。 require.context是什么 你可以使用该 require.context() 函数 创建自己的上下文 。 它允许您传入一个目录进行搜索,一个标志指示是否应该搜索子目录,还有一个正则表达式来匹配文件。 webpack require.context() 在 构建时解析 代码 语法如下: require.context(directory, useSubdirectories = false, regExp = /^\.\//); directory 目录,如当前目录下的test: './test' useSubdirectories是否使用子目录, regExp 正则匹配test文件夹下的文件 如匹配js文件 /\.js$/ 如下 取出当前目录下的js文件,并过滤掉index.js文件,再用map遍历文件名,context返回default方法: const context = require

webpack的require.context()实现路由“去中心化”管理

空扰寡人 提交于 2020-01-04 14:25:58
最近在开发一个大型vue单页面应用的时候,项目最初是将所有的路由写在一个 router.js 的文件里。 const router = new Router({   mode: "history",   routes: [{     path: '/',     name: 'Index',     component: include('index', 'home')   },   {     path: '/aboutus',     name: 'aboutUs',     component: include('aboutUs', 'home')   },   {     path: '/feedback',     component: include('feedback', 'home'),     redirect: '/feedback/service',     children: [{       path: '/feedback/service',       component: include('Service', 'home/feedback'),     },     {       path: '/feedback/view',       component: include('view', 'home/feedback'),     }]   }

网站性能优化之缓存篇

浪子不回头ぞ 提交于 2020-01-04 03:39:50
文章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219ee20100sgma.html 大型电子商务网站的性能优化是web程序员必修课之一,基于net开发的web应用程序,通常借助于net提供的cache技术来实现缓存。下面是我对“# 窝窝商城 #”大型btoc网站基于cache缘存的一些记录。 参考资料:OutputCache VaryByParam ASP.NET 的输出缓存 衡量高性能、可缩放的 web 应用程序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缓存了。 ASP.NET 提供了高性能的 web 应用程序的缓存功能 ,ASP.NET 有三种可由 Web 应用程序使用的缓存: · 输出缓存 ,它缓存请求所生成的动态响应。 · 片断缓存 ,它缓存请求所生成的响应的各部分。 · 数据缓存 ,它以编程方式缓存任意对象。为支持这种缓存, ASP.NET 提供了全功能的缓存引擎,使程序员能够轻松地在请求间保留数据。 页的输出缓存是非常有用的。在海量的访问站点中,有些页面的访问频率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即使对这些页使用输出缓存很少的时间,也会减轻系统不少的负担,因为后面对这些页面的请求将不在执行创建该页的代码。 但是,这样显得不够灵活,页的请求可能的确是很多,然而在页面上我们缓存了所有的东西,无论是构造成本高还是构造成本低的部分。能否有一种可以缓存页的部分的数据呢?幸运的是

canvas、cocos基础知识

情到浓时终转凉″ 提交于 2020-01-04 03:19:39
文章目录 canvas基础 使用cocos2d 基本功能 创建导演(Director)、场景(Scene)、层(layer)、精灵(sprite) 精灵的操作 场景的操作 ui组件 cc、node的常用方法 canvas基础 基本操作 context . save ( ) //保存状态 context . restore ( ) //回复状态 context . moveTo ( ) //开始点 context . lineTo ( ) //画直线 context . beginPath ( ) //开始一条新路径 context . closePath ( ) //闭合一条路径 context . lineWidth //线宽 context . strokeStyle //边颜色 context . fillStyle //填充颜色 context . lineCap //线端点样式 butt round square context . lineJoin //连接点样式 miter bevel round context . arc ( ) //画圆 var a = context . createLinearGradient ( x , y , x0 , y0 ) //线性渐变 a . addColorStop ( stop , color ) //渐变颜色 var a =

Flask 的 Context 机制

被刻印的时光 ゝ 提交于 2020-01-04 02:08:21
转自https://blog.tonyseek.com/post/the-context-mechanism-of-flask/ Flask 的 Context 机制 2014 年 07 月 21 日 用过 Flask 做 Web 开发的同学应该不会不记得 App Context 和 Request Context 这两个名字——这两个 Context 算是 Flask 中比较特色的设计。 [1] 从一个 Flask App 读入配置并启动开始,就进入了 App Context,在其中我们可以访问配置文件、打开资源文件、通过路由规则反向构造 URL。 [2] 当一个请求进入开始被处理时,就进入了 Request Context,在其中我们可以访问请求携带的信息,比如 HTTP Method、表单域等。 [3] 所以,这两个 Context 也成了 Flask 框架复杂度比较集中的地方,对此有评价认为 Flask 的这种设计比 Django、Tornado 等框架的设计更为晦涩。 [4] 我不认同这种评价。对于一个 Web 应用来说,“应用” 和 “请求” 的两级上下文在理念上是现实存在的,如果理解了它们,那么使用 Flask 并不会晦涩;即使是使用 Django、Tornado,理解了它们的 Context 也非常有利于做比官网例子更多的事情(例如编写 Middleware)。

GopherChina第一天小结

倖福魔咒の 提交于 2020-01-04 00:27:20
GopherChina第一天小结 今天参加了Asta举办的第五届GopherChina,第一天参加完,颇有感受,晚上回来趁着还有记忆,来做一下记录。 写在前面 一早从9点开始,一天下来一共八个主题,各个主题都有自己的特色,全部听下来也是挺不容易的。这些主题有大到说框架,也有小到说具体的某个包的使用的。 一早上真心起的比上班还早,早早就过去占了个位子。之前也参加过一些技术大会,最担心的就是讲师讲说的主题变成某个公司的宣传分享。我们听众大都怀着学习的心态来的,都希望能在技术大会上得到的是一些干货,所谓干货,就是经验。就是说并不是你用Golang做了多牛逼的事情,而是你怎么用Golang做了多牛逼的事情,在做了多牛逼的事情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只谈,哪怕只有一个经验分享,能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绕开这个坑,也或许就值回票价了。 大型微服务框架设计实践 这个是我司滴滴欢总的分享。其实之前我在内部已经听过一遍这个分享了,当时听完之后就对这个在我们外卖部门践行下来的微服务框架的思想、实现都非常感兴趣。还强烈建议其他公司的小伙伴一定要仔细听欢总这个分享。今天第二次听,PPT已经较之前内部分享的润色不少,也做了一些公司业务的脱敏处理。不过整体听完,让我对业务框架的认识又深了一层。 整个PPT大致是从框架开始说起,从框架的进化史,说到框架的风格(从配置->约定->DSL->容器化),从而引入“操作系统

Source Insight 技巧总结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20-01-03 00:57:24
以下文章转载自网络: http://blog.csdn.net/junjie319/article/details/6910992 http://www.cnblogs.com/bluestorm/archive/2012/10/28/2743792.html Technorati 标签: SI 技巧 1.如何找回失去的context window context window 在看程序时很有用,当用户指向某个函数或变量时,在context window中都会有该变量或函数的定义;但有时会为了增加程序的容量或者不小心,将context window变成独立窗口,sourceinsight没有简单的菜单来恢复它。下面介绍一种网上流传的方法:步骤为: 运行source insight, 点击Options->Save Configuration.选择“All settings”,点击"save"按钮。 当“保存”对话框打开时,记下配置文件被保存的目录,它一般有以下形式:“My Documents/Source Insight/Setting”,退出,并不保存 配置。 找到上步中,配置文件中叫“GLOBAL.CF3”的文件,复制它,并重命名为如“OLD.CF3”的形式。 重新启动SourceInsight,选择 Options->Load Configuration

MVC5 + EF6 完整入门教程三

旧街凉风 提交于 2020-01-02 06:48:01
期待已久的EF终于来了。 学完本篇文章,你将会掌握基于EF数据模型的完整开发流程。 本次将会完成EF数据模型的搭建和使用。 基于这个模型,将之前的示例添加数据库查询验证功能。 文章提纲 概述 & 要点 详细步骤 总结 概述 & 要点 下面是本文要点,正文部分会有详细介绍。 EF架构图 新建基于EF的Data Model的约定 关于ORM的重要概念,和传统方式开发的区别 EF开发的整体过程 详细步骤 新建文件夹,规划好代码摆放位置 创建相关类 (Data Model) 创建 Database Context 创建Initializer, 使用EF初始化数据库,插入示例数据 完成数据库查询验证 新建文件夹,规划好代码摆放位置 根目录下新建一个 ViewModels 文件夹。 Models 文件夹里面存放对应于数据库表的实体。 View 中需要显示的数据和 Models 中实体模型不一定能对应上, 因此需要专门给 View 使用的自定义数据模型,我们称之为ViewModel , 放在 ViewModels 文件夹里面。 根目录下新建一个 DAL 文件夹。 DAL 放置数据访问相关类。 NOTE 本文中放AccountContext.cs, AccountInitializer.cs 创建相关类(Data Model) 为了更加贴近真实情况,我们针对用户建立三个相关的类。 Sys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