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cpu

计算机系统硬件基础

不打扰是莪最后的温柔 提交于 2019-12-05 02:54:57
计算机硬件基础 笔记本,台式机,服务器 示例:dell服务器 1u的服务器 4.45cm高 2u的服务器 4u的服务器 电脑主机组成 一台电脑是由许许多多的零部件组成,只有这些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协调的工作,才能称之为电脑。 电脑发展到现在,其零部件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工作原理却没有变,其中包括 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 等等。 电脑电源 功能:保障电脑的电源供应 作用:一个合格的电源对电脑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电源就犹如人体的心脏,随时提供新鲜的血液,即使再聪明的头脑或再敏捷的身手也离不开电脑电源。 劣质的电源不仅直接影响电脑的正常的使用,对主板、显卡等其他配件造成损害,而且这种电源锁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身健康也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在服务器领域,电源的作用更加重要。 因此, 服务器一般都提供双电源 。 主板 主板和CPU都是电脑中最关键的部件 所有的板卡必须通过主板发挥作用,主板的性能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 电脑主板按不同的架构标准和各种不同的主要部件、接口组合而成。 主板芯片组 主板芯片组是主板上最重要的部件,主板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芯片组。 芯片组负责管理CPU和内存、各种总线扩展以及外设的支持。 BIOS芯片 BIOS芯片(CMOS芯片) - 负责主板通电后各部件自检,设置,保存,一切正常后才能启动操作系统。 - 记录了电脑最基本的信息

java多线程面试题总结(转载)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19-12-04 19:43:27
文章转载自 40个Java多线程问题总结 ####40个问题汇总结 #####多线程有什么用 发挥多核CPU的优势 随着工业的进步,现在的笔记本、台式机乃至商用的应用服务器至少也都是双核的,4核、8核甚至16核的也都不少见,如果是单线程的程序,那么在双核CPU上就浪费了50%,在4核CPU上就浪费了75%。单核CPU上所谓的"多线程"那是假的多线程,同一时间处理器只会处理一段逻辑,只不过线程之间切换得比较快,看着像多个线程"同时"运行罢了。多核CPU上的多线程才是真正的多线程,它能让你的多段逻辑同时工作,多线程,可以真正发挥出多核CPU的优势来,达到充分利用CPU的目的。 防止阻塞 从程序运行效率的角度来看,单核CPU不但不会发挥出多线程的优势,反而会因为在单核CPU上运行多线程导致线程上下文的切换,而降低程序整体的效率。但是单核CPU我们还是要应用多线程,就是为了防止阻塞。试想,如果单核CPU使用单线程,那么只要这个线程阻塞了,比方说远程读取某个数据吧,对端迟迟未返回又没有设置超时时间,那么你的整个程序在数据返回回来之前就停止运行了。多线程可以防止这个问题,多条线程同时运行,哪怕一条线程的代码执行读取数据阻塞,也不会影响其它任务的执行。 便于建模 这是另外一个没有这么明显的优点了。假设有一个大的任务A,单线程编程,那么就要考虑很多,建立整个程序模型比较麻烦

JAVA多线程面试题

↘锁芯ラ 提交于 2019-12-03 03:58:44
前言 多线程分类中写了21篇多线程的文章,21篇文章的内容很多,个人认为,学习,内容越多、越杂的知识,越需要进行深刻的总结,这样才能记忆深刻,将知识变成自己的。这篇文章主要是对多线程的问题进行总结的,因此罗列了40个多线程的问题。 这些多线程的问题,有些来源于各大网站、有些来源于自己的思考。可能有些问题网上有、可能有些问题对应的答案也有、也可能有些各位网友也都看过,但是本文写作的重心就是 所有的问题都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一遍,不会去看网上的答案 ,因此可能有些问题讲的不对,能指正的希望大家不吝指教。 40个问题汇总 1、多线程有什么用? 一个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很扯淡的一个问题:我会用多线程就好了,还管它有什么用?在我看来,这个回答更扯淡。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会用"只是"知其然","为什么用"才是"知其所以然",只有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程度才可以说是把一个知识点运用自如。OK,下面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发挥多核CPU的优势 随着工业的进步,现在的笔记本、台式机乃至商用的应用服务器至少也都是双核的,4核、8核甚至16核的也都不少见,如果是单线程的程序,那么在双核CPU上就浪费了50%,在4核CPU上就浪费了75%。 单核CPU上所谓的"多线程"那是假的多线程,同一时间处理器只会处理一段逻辑,只不过线程之间切换得比较快,看着像多个线程"同时"运行罢了

机器学习小白(三)――TensorFlow安装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19:01
官网 https://www.tensorflow.org/ ,可以直接参考:官方安装教程,就懒得搬运了。不过需要自备梯子,没有的可以看后文。 (2018.05.24版) 本人是GeForce GTX 960M的渣笔记本显卡,算是刚够到gpu版本的及格线上。目前安装的是1.8.0TensorFlow的gpu版本。不同版本对cuda和cudnn版本要求不一样,坑爹的是兼容性感觉不怎么样,最好是按官方要求的版本。 操作系统上官网是这么写的,需要符合的操作系统 我们已在如下配置的 64 位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操作系统中构建并测试过 TensorFlow: MacOS X 10.11 (El Capitan) 或更高版本 Ubuntu 16.04 或更高版本 Windows 7 或更高版本 也许您能在其他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系统上安装 TensorFlow,但我们只支持上述配置(且只会修复这些配置中的问题)。 可以仅仅安装CPU版本的,也可以安装gpu版本的。如果硬件支持的话,建议装gpu版本的,速度差很多。 您必须从以下 TensorFlow 类型中选择其一来进行安装: 仅支持 CPU 的 TensorFlow。 安装gpu版本的要麻烦很多,要求如下: 运行支持 GPU 的 TensorFlow 所需满足的要求 如果您要使用本指南描述的其中一种方式安装支持 GPU 的 TensorFlow

图拉丁装机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3 00:06:01
一、CPU 生产CPU的厂家,主要有英特尔和AMD。 酷睿:面向普通消费级用户 至强:面向企业级用户,一般用于组件服务器 凌动:移动设备、高能效小服务器 酷睿CPU等级:i3、i5、i7、i9、酷睿x 2、AMD CPU 锐龙:面向普通消费级用户 CPU等级:r3、r5、r7、r9、线程撕裂者 sysctl machdep . cpu . brand_string machdep . cpu . brand_string : Intel ( R ) Core ( TM ) i7 - 4770HQ CPU @ 2.20GHz 几个重要参数:插槽类型、架构、核心数、频率、热功耗设计 插槽类型决定CPU可以插在哪个主板上。 架构 - 核心代号,越先进,工作效率越高。 架构 - 制作工艺,越小越好,晶体管越小,CPU内可放入的晶体管就越多。14nm的制作工艺要比32nm的先进。 核心数越多,运算速度越快。一般来说,1个核心只有一个线程,如果使用超线程技术,1个核心可以有2个线程。 频率 - 基础频率,也叫主频,是CPU在正常工作时的频率,频率越高越好。 频率 - 睿频频率,是CPU在超负荷执行任务时的频率,频率越高越好。 主板的一线品牌:华硕、技嘉、微星、华擎。 主版的版型:超大主板、大主板、小主板、mini主板,大主板和小主板只是pci接口少一些,性能上就没有孰强孰弱的关系。 m

cpu的分类

匿名 (未验证) 提交于 2019-12-02 23:40:02
1.英特尔系列:   性能:酷睿(Core) > 奔腾(Pentium) > 赛扬(Celeron)   a.Core i 系列:     第一位代表第几代CPU,一般越大,架构更优。i7-4770K>i7-3770K     第二位代表处理器等级,数字越大,性能越好。i7-4810mq>i7-4710mq     后缀:H,M,U,表示功耗,字母越小,功耗越大,性能越好。所以后缀:H > M > U     H:i7少见,i5的比较多     M:笔记本专用,双核,M前的数字代表电压高低。比较复杂觉得可以不用太比较     U:笔记本专用低电压,双核,性能比M差,其前的数字代表功耗。比较复杂觉得可以不用太比较     QM(MQ):笔记本专用,Q代表quad,即四核CPU。其前的数字代表功耗,数字越小,功耗越大,性能越好 比如3630qm>3635qm     HQ:HQ与MQ的区别在于封装方式不一样,MQ可拆卸,而HQ不可拆卸。HQ性能略好于MQ。比如:i7-4710hq>i7-4710mq     XM(MX):旗舰级CPU。     此外带有MQ,HQ,XM的通常要比带有H,M,U的性能要好很多!     还有一些CPU后面只跟了一个字母X,K,S,T的。     X代表顶级至尊版(6核12线程)     而K,S,T代表功耗,字母越小,功耗越大,性能越好。    

Linux内核个性化配置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19-12-02 12:09:43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网站原文地址: http://haofly.net/blog/2014/02/02/kernel-mainmenu/ 这次更新内核的时候忘了先用3.13.1来进行通用配置安装,所以只能和3.13.0比较,分别是5.6MB和5.8MB,只减少了200kb左右,其实作为个人桌面用户,这一些修改都还太少,主要原因是我很多功能并不知道有什么用(而且貌似有几个选项没有选,下次吧,编译内核太费CPU太费时间太费电了),而且我对自己的电脑硬件也不甚了解,希望以后能逐步完善精简内核的选项: Linux内核配置选项简介 目标内核: Latest Stable Kernel:3.13.1 电脑环境:ubuntu13.04 由于内核的配置选项过于麻烦,所以这次更新到3.13.1的时候特地整理了一下这些配置菜单: 首先,在我之前的安装内核说明的文章里说道执行`make menuconfig`时会显示主菜单以及操作说明: Arrow keys navigate the menu. <Enter> selects submenus ---> (or empty submenus ----). Highlighted letters are hotkeys. Pressing <Y> includes, <N> excludes, <M>modularizes features. Press

4.云计算&大数据_linux基础知识(3)计算机为何物-个人计算机架构(如何成为一个自身条件过硬的高手)

微笑、不失礼 提交于 2019-12-02 07:06:10
个人计算机架构与周边设备(高手的身体素质) AMD&Inter筋骨不同,英材施教 主板芯片组,两大主流x86开发商(Intel, AMD)的CPU架构并不相容,而且设计理念也有所差异, 所以两大主流CPU所需要的主机板芯片组设计也就不太相同 Inter主板(1)北桥:负责连结速度较快的CPU、主内存与显示卡等组件;(2)南桥:负责连接速度较慢的周边介面, 包括硬盘、USB、网络卡等等 与Intel不同的地方在於主内存是直接与CPU沟通而不透过北桥!从前面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CPU的数据主要都是来自於主内存提供, 因此 AMD为了加速这两者的沟通,所以将内存控制组件整合到CPU当中, 理论上这样可以加速CPU与主内存的传输速度!这是两种CPU在架构上面主要的差异点。 2009-Inter主板架构 2009-AMD主板架构 以个人喜好的东厂筋骨为例 (谁让笔记本经常阉割,哈哈哈) 主要的组件为:CPU、主内存、磁盘设备(IDE/SATA)、系统总线芯片组(南桥/北桥)、显示卡介面(PCI-Express)与其他介面卡(PCI)。 底下的各项组件,参考Intel芯片组架构与技嘉主机板各组件! 以下肢解东厂高手(#^_^#) 1.CPU(高手的智商)   (1)不同的微指令集会导致CPU工作效率的优劣。    (2)CPU的频率! 频率就是CPU每秒钟可以进行的工作次数。

电脑硬件详细介绍

坚强是说给别人听的谎言 提交于 2019-12-01 19:23:06
一 .系统硬件分类说明 按照硬件用途进行分类: 家用硬件设备: 台式机 笔记本 企业硬件设备: 服务器设备 按照硬件性能进行分类: 机架服务器: 互联网环境中 (dell IBM联想 HP 华为 浪潮) 普通机架服务器(几万 ~ 10万+) 小型机服务器 (几十万~ 100万+) 大型机服务器 (百万 ~ 几百万+) 刀片服务器: 物理空间限制 性能要求 塔式服务器: 家用服务器设备 二.按照硬件外观进行分类 1U服务器: U服务器厚度 1U=4.45cm 2U服务器: 4U服务器: 三.系统硬件组成部分 1) CPU(中央处理器) 大脑 运算/控制 2) 硬盘 可以存储数据(永久存储) 3) 主板 可以串联多个设备 4) 内存 可以存储数据(临时存储) 5) 电源 提供设备供电 6) 风扇 散热 7) 网卡 实现和其他主机设备通讯 8) 光驱 安装系统 9) 阵列卡 将多个硬盘整合成一块 10) 远程管理卡 远程开机/远程安装系统 四.CPU 作用: 运算/控制 关注信息: 路数 - 服务器中CPU颗数(单路1颗 双路2颗 三路3颗 四路4颗) 4路4颗就是代表4个cpu( 路.颗=量词 ) 核数 - 服务器并行处理任务能力(软件运行起来产生进程信息) 几核处理(核)字就是代表性能;4核,8核处理器也是只代表一个cpu处理器 五.磁盘 作用: 存储数据信息(永久

java多线程并发面试题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19-12-01 15:29:18
1、多线程有什么用? (1)发挥多核CPU的优势 随着工业的进步,现在的笔记本、台式机乃至商用的应用服务器至少也都是双核的,4核、8核甚至16核的也都不少见,如果是单线程的程序,那么在双核CPU上就浪费了50%,在4核CPU上就浪费了75%。单核CPU上所谓的"多线程"那是假的多线程,同一时间处理器只会处理一段逻辑,只不过线程之间切换得比较快,看着像多个线程"同时"运行罢了。多核CPU上的多线程才是真正的多线程,它能让你的多段逻辑同时工作,多线程,可以真正发挥出多核CPU的优势来,达到充分利用CPU的目的。 (2)防止阻塞 从程序运行效率的角度来看,单核CPU不但不会发挥出多线程的优势,反而会因为在单核CPU上运行多线程导致线程上下文的切换,而降低程序整体的效率。但是单核CPU我们还是要应用多线程,就是为了防止阻塞。试想,如果单核CPU使用单线程,那么只要这个线程阻塞了,比方说远程读取某个数据吧,对端迟迟未返回又没有设置超时时间,那么你的整个程序在数据返回回来之前就停止运行了。多线程可以防止这个问题,多条线程同时运行,哪怕一条线程的代码执行读取数据阻塞,也不会影响其它任务的执行。 (3)便于建模 这是另外一个没有这么明显的优点了。假设有一个大的任务A,单线程编程,那么就要考虑很多,建立整个程序模型比较麻烦。但是如果把这个大的任务A分解成几个小任务,任务B、任务C、任务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