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穿越(NAT-T)原理
IPSec NAT 穿越简介 IPSec NAT穿越的场景: 本质上解决ESP协议无法提供转换端口,插入UDP 4500端口 有以下两种场景,需要进行进行NAT穿越。 场景一、FW既做IPSEC网关,又做NAT转换 此种场景下,是当运营商给客户的动态分配的私网地址情况下,FW需要穿越运营商的nat。 IPSEC网关与NAT在同一台设备 ,如果运营商给分配的是公网地址,需要做NAT旁路(NAT豁免) 场景二、FW处于内部只做IPSEC网关,前面有专门的设备做NAT(可以FW也可以ROUTER) IPSec的封装协议分析: 图:传输模式下AH和ESP的封装 如上图,在传输模式下,AH认证整个IP报文,当经过NAT转化后,肯定会认证不成功。在ESP封装下,虽然认证访问不包括IP头,但是因为通过nat后,nat修改了外层IP地址,由于TCP/UDP校验和的计算包含IP源目地址,所以TCP/UDP的校验和需要更新,但是现在TCP/UDP已经被ESP加密,中间路由器无法更新TCP/UDP的校验和,所以TCP的校验和检查最终会失败。 图:隧道模式下AH和ESP的封装 如上图,在隧道模式下,AH认证整个IP头部,包括新生成的IP头,这种情况当经过nat后, IP地址发送变化,也肯定不能认证成功。在ESP的封装下,ESP的认证范围是从ESP头部到ESP尾部。当通过nat时,改变的仅仅是外层IP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