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管理

光纤交换机(博科交换机)

人盡茶涼 提交于 2020-02-29 13:14:48
一、两种管理方式 通过web登录管理   默认ip为10.77.77.77   用户名:admin   密码:password 通过ssh工具连接管理 二、用命令行管理交换机常用的查询命令 switchshow      可以看到端口状态,交换机DomainID,配置文件名称等信息。                2.alishow   3.zoneshow   4.cfgshow    (三个命令输出的内容一致,可能与版本有关) 可以看到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详细zone配置           5.sfpshow     可以看到指定端口的收发光         6.version     可以看到内核版本,和固件版本       7.portperfshow     实时查看端口的流量       8.fabricshow     查看与当前交换机级联的交换机,可以看到ip,wwn,name等信息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eyushuqin/p/10030116.html

第十一节:WebApi的版本管理的几种方式

这一生的挚爱 提交于 2020-02-28 13:53:12
一. 背景和方案 1. 多版本管理的概念   Android 、IOS等 App 存在着多版本客户端共存的问题:App 最新版已经升级到了5.0 了,但是有的用户手机上还运行着 4.8、3.9 甚至2.2 版本的 App,由于早期没有内置升级机制、用户不会升级、用户拒绝升级等原因,造成这些旧版本 App 也在运行。开发新版本 App 的时候,要给接口增加新的功能或者修改以前接口的规范,会造成旧版本App 无法使用,因此在一定情况下会“ 保留旧接口的运行、新功能用新接口 ”,这样就会存在多版本接口共存的问题。   通常的做法是:旧版接口做一个代码分支,除了进行 bug 修改外,旧版本接口不再做改动,新接口代码继续演化升级。在客户端请求的时候带着要请求的接口版本号,在服务器端选择合适的版本代码进行处理。 2. 解决方案 (1). 不同的版本使用不同的域名:v1.api.ypf.com、v2.api.ypf.com、v3…… (最佳方案) (2). 在Url,报文头等中带不同的版本信息,用Nginx等做反向代理服务,然后将 http://api.ypf.com/api/v1/User/1 和 http://api.ypf.com/api/v2/User/1 转到不同的服务器处理。 (3). 多个版本的 Controller共处在一个项目中,然 后使 用 [RoutePrefix]

实验一 GIT 代码版本管理

可紊 提交于 2020-02-27 22:50:42
一、实验目的 1、解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的核心机理; 2、熟练掌握git的基本指令和分支管理指令; 二、实验内容 1)安装git 2)初始配置git ,git init git status指令 3)掌握git log ,git add ,git diff 指令 4) 掌握git tag git branch,git commit 指令 5)掌握git revert 指令 三、实验记录 实验内容以及结果的截图: 1、安装git; 2、初始配置git、git init、git status指令 在开始使用 Git 之前,你需要配置 Git。在命令行工具中运行以下每行,确保所有选项都已被配置好。 设置你的 Git 用户名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 " 设置你的 Git 邮箱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 " 确保 Git 输出内容带有颜色标记 git config --global color.ui auto 对比显示原始状态 git config --global merge.conflictstyle diff3 git config --list 判断仓库的状态: git status 是了解 Git 的核心所在。它将告诉我们 Git 正在考虑什么,以及 Git 所看到的我们仓库的状态。当你第一次使用 Git

实验一 git代码版本管理

烂漫一生 提交于 2020-02-26 15:42:15
实验一 GIT 代码版本管理 实验目的:    1)了解分布式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的核心机理;   2) 熟练掌握git的基本指令和分支管理指令; 实验内容:    1)安装git   2)初始配置git ,git init git status指令   3)掌握git log ,git add ,git diff 指令   4) 掌握git tag git branch,git commit 指令   5)掌握git revert 指令 实验记录:   1)初次配置git 2)从头创建仓库    在对 Git 仓库进行 commit 或执行任何其他操作之前,需要一个实际存在的仓库。要使用 Git 新建一个仓库,我们将使用 git init 命令。   创建项目目录并使用git init命令   克隆现有仓库    在 Git 上进行克隆的方法是调用我们将在终端上运行的命令 git clone,然后传入要克隆的 Git 仓库的路径。   首先需要验证终端位置,在克隆任何内容之前,确保命令行工具已定位于正确的目录下。克隆项目会新建一个目录,并将克隆的 Git 仓库放在其中。   判断仓库的状态   git status 是了解 Git 的核心所在。它将告诉我们 Git 正在考虑什么,以及 Git 所看到的我们仓库的状态。 3)git log   使用命令行转到项目的目录下,输入git

Kubernetes 核心概念简介

和自甴很熟 提交于 2020-02-26 03:28:20
Kubernets 中的Node, Pod,Replication Controller, Service 等都可以看作一种资源对象,这些资源几乎都可以通过使用Kubernetes提供的kubectl 工具执行增删改查,并将其保存在etcd中持久化储存。通过跟踪对比etcd库中保存的“资源预设状态”与当前环境中的实际资源状态进行对比,对差异资源状态进行纠错,来实现自动控制集群状态的功能。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个组件角色。 管理角色 Kubernetes中有两种管理角色,Master和Node. Master Master是Kubernetes集群的控制节点,所有对于Kubernetes的命令操作都需要在控制节点执行。Master一般运行如下进程: kube-apiserver: Kubernetes API Server, 提供了HTTP Rest接口的关键服务进程,是所有资源增,删,改,查的入口,也是集群控制的入口进程,kubectl是直接与 API Server交互的,默认监听 6443端口。 kube-controller-manager: 每个资源一般都对应有一个控制器,而controller manager就是负责管理这些控制器的,它是自动化的循环控制器,是Kubernetes的核心控制守护进程。默认监听10252端口。 kube-scheduler :

CentOS安装svn(subversion)版本管理

假装没事ソ 提交于 2020-02-24 17:31:17
yum -y install subversion svnadmin create /svn/repository cd /svn/repository/conf ll 查看文件 -rw-r--r--. 1 root root 1080 Oct 18 12:21 authz -rw-r--r--. 1 root root 309 Oct 18 12:21 passwd -rw-r--r--. 1 root root 3090 Oct 18 12:21 svnserve.conf svn服务配置文件,svnserve.conf: vi svnserve.conf [general] anon-access = none #不允许匿名访问 auth-access = write #已授权的访问可以写入文件 password-db = passwd #密码存储在passwd文件中 authz-db = authz #授权信息存储在authz文件中 realm = /svn/repository #svn版本库目录在/svn/repository 用户配置文件authz: 指定根目录的用户及其权限,其他目录就在【】里面写目录名 [/] #指定目录 lbnnbs = rw #用户名=权限 密码配置文件passwd: [users] # 用户名 = 密码 lbnnbs = 123456

使用Github管理项目代码的版本

梦想与她 提交于 2020-02-23 08:03:05
作为开源代码库以及版本控制系统,Github拥有140多万开发者用户。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转移到了云上, Github已经成为了管理软件开发以及发现已有代码的首选方法 。 在Git中并不存在主库这样的概念,每一份复制出的库都可以独立使用,任何两个库之间的不一致之处都可以进行合并。与其它像 SourceForge或Google Code这样的服务不同,GitHub的独特卖点在于从另外一个项目进行分支的简易性。为一个项目贡献代码非常简单:首先点击项目站点的“fork”的按钮,然后将代码检出并将修改加入到刚才分出的代码库中,最后通过内建的“pull request”机制向项目负责人申请代码合并。已经有人将GitHub称为代码玩家的MySpace。 在GitHub进行分支就像在Myspace(或Facebook…)进行交友一样,在社会关系图的节点中不断的连线。 本文介绍如何在Mac下使用Github Desktop这个客户端管理Eclipse开发的项目代码。本文涉及三个主题: 1.注册GitHub帐号; 2.下载安装Mac版Github Desktop客户端; 3.让Eclipse与Github Desktop协作。 一、注册GitHub帐号 1.访问官方注册地址: https://github.com ,填写你的昵称、登陆邮箱和密码后点击“Sign up for GitHub”按钮

git版本管理

天大地大妈咪最大 提交于 2020-02-22 17:19:01
什么是GIT 是一个源代码管理工具 在一个项目中,凡是由开发人员编写的都算是源代码 源代码有必要管理起来? 让源代码可以被追溯,主要记录每次变更了什么,谁主导这次变化 人为的维护比较麻烦 GIT是Linux之父当年为了维护管理Linux的源代码写的一个工具 Git 之前 很多使用 svn vss tfs hs …… 安装GIT git命令行工具 基于git命令行的一个客户端软件(提供一个界面去管理源代码) GIT命令操作 右键打开 Git Bash 工具,进入项目目录(或直接在项目目录中打开) 初始化一个本地Git仓储 1 git init // 初始化一个本地的仓库 初始化后本地文件夹中多了一个.git的文件夹用于记录所有的项目变更信息 查看本地仓储的变更状态 1 git status 用于查看本地仓储的状态,第一次查看,显示的是一坨没有被跟踪的文件 1 git status -s // -s 是输出简要的变更日志 添加本地暂存(托管)文件 1234 git addgit add README.md -->按文件名添加git add *.md -->按通配符添加git add --all -->添加所有文件 可以将一个没有被跟踪的文件添加到跟踪列表 类似于 node_modules 里面这种不需要变动的文件不必要被跟踪 添加本地GIT忽略清单文件 在代码库文件夹的根目录添加一个

使用git进行本地代码版本管理及提交代码的简要流程

ぐ巨炮叔叔 提交于 2020-02-21 11:31:54
一.拉取最新代码   一般在本地进行开发时,都是切换到自己的dev分支进行开发,当开发完成需要进行代码提交,在进行代码提交前需要先进行拉取远程仓库代码,进行更新,但是此时会提示需要将本地代码进行commit或者stash,一种解决办法如下:   在自己的dev分支执行 git stash 将所有的更新进行暂存, 然后执行git pull 从自己的远程仓库拉取一下代码   切换到developer分支进行git pull 从项目的远程仓库拉取最新的代码   切换到自己的dev分支 执行git rebase developer 将刚才从项目的远程仓库拉取到本地的代码合并到自己的dev分支, 一般这时候都不会产生冲突(因为已经将自己的修改进行了暂存) 二.将暂存区弹出, 还原需要进行修改的代码   git stash list 可以查看暂存区各个文件的序列号   git stash pop 将暂存区所有的文件弹出   git stash pop 序列号  按照序列号将暂存区的文件弹出 三.解决冲突   将暂存区的文件弹出合并后,如果存在冲突, git 会把冲突文件的路径显示出来,找到并打开文件,处理冲突(文件合并时,同一处代码,出现异同)   <<<<<<<<<<<< update up stream     a = int("3")   ============     a = int

本人的第一个博客

家住魔仙堡 提交于 2020-02-21 08:00:05
hello world 个人运维技能必备 语言: Python、Shell 系统: Linux、Windows 数据库: Mysql、Redis、MongoDB MySQL代理: Mycat、Altas、Cobar 版本管理: Git 高可用/负载均衡 LVS、Nginx、HAProxy、Keepalived 批量管理: Ansible、Saltstack 装机: Kickstart、Cobbler 容器/虚拟化: Docker、KVM、VM 持续集成: Jenkins 日志: ELK Stack 监控: Zabbix、Promentheus、Grafana、告警平台、Drools监控 分布式: Ceph、GlusterFS、FastDFS web: Nginx、Tomcat、Apache 抓包分析: Tcpdump、Wireshark 同步备份: Rsync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mall-wei/p/10825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