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

LeetCode算法题——旋转字符串

血红的双手。 提交于 2019-11-29 07:28:41
题目 给定两个字符串, A 和 B。 A 的旋转操作就是将 A 最左边的字符移动到最右边。 例如, 若 A = 'abcde',在移动一次之后结果就是'bcdea' 。 如果在若干次旋转操作之后,A 能变成B,那么返回True。 示例 1: 输入: A = 'abcde', B = 'cdeab' 输出: true 示例 2: 输入: A = 'abcde', B = 'abced' 输出: false 注意: A 和 B 长度不超过 100。 代码实现 abcd修改字符串sd.replace(0,1,"") bcd 从字符串中截取字串sd.substring(0,1) abcd/a public class demo{ public static boolean judge(String a,String b) { boolean flag = false; for(int i=0;i<b.length();i++) { String x = a.substring(0,1); StringBuilder sd = new StringBuilder(a); String y = sd.replace(0,1,"").append(x).toString(); if(y.equals(b)) { flag = true; }else { a = y; } } return

python的re模块-- 第十讲

家住魔仙堡 提交于 2019-11-28 11:05:53
# --author--=Michal # date=2019/8/22 import re ####################### # 普通匹配 ####################### findall = re.findall('ab', 'abc') #['ab'] findall = re.findall('a[bc]d', 'abcd') #[] bc任选其一 # print(findall) ####################### # # 字符集[],字符集里面是或的关系,并且里面可以消除一切格式 ####################### re_findall = re.findall('[ab]', 'abcd') #['a', 'b'] re_findall = re.findall('[^ab]', 'abcd') #['c', 'd']除了ab之外的 re_findall = re.findall('[a-z]+', 'abcd') #['abcd']范围 re_findall = re.findall('\w+', 'abcd') #['abcd']\w匹配数字与字母 re_findall = re.findall('[.*+\\\]+', '4.*\+') #['.*/+'] # print(re_findall) #######

windows网络相关的命令

天涯浪子 提交于 2019-11-27 20:59:30
一、netstat命令 显示协议统计信息和当前 TCP/IP 网络连接。 NETSTAT [-a] [-b] [-e] [-f] [-n] [-o] [-p proto] [-r] [-s] [-x] [-t] [interval] -a #显示所有连接和侦听端口。 -b #显示在创建每个连接或侦听端口时涉及的可执行程序。在某些情况下,已知可执行程序承载多个独立的组件,这些情况下,显示创建连接或侦听端口时 #涉及的组件序列。在此情况下,可执行程序的名称位于底部 [] 中,它调用的组件位于顶部,直至达到 TCP/IP。注意,此选项 可能很耗时,并且在你没有足够 #权限时可能失败。 -e #显示以太网统计信息。此选项可以与 -s 选项结合使用。 -f #显示外部地址的完全限定域名(FQDN)。 -n #以数字形式显示地址和端口号。 -o #显示拥有的与每个连接关联的进程 ID。 -p proto #显示 proto 指定的协议的连接;proto #可以是下列任何一个: TCP、UDP、TCPv6 或 UDPv6。如果与 -s #选项一起用来显示每个协议的统计信息,proto 可以是下列任何一个: #IP、IPv6、ICMP、ICMPv6、TCP、TCPv6、UDP 或 UDPv6。 -q #显示所有连接、侦听端口和绑定的非侦听 TCP 端口。绑定的非侦听端口不一定与活动连接相关联。

常用的Dos命令总结

帅比萌擦擦* 提交于 2019-11-27 03:13:25
什么是DOS命令 DOS命令,计算机术语,是指DOS操作系统的命令,是一种面向磁盘的操作命令,主要包括目录操作类命令、磁盘操作类命令、文件操作类命令和其它命令。 常用命令 目录命令 md/mkdir 作用:创建一个子目录(make directory)。 语法:md[C:][path]〈subPath〉 cd 作用:改变或显示当前目录(change directory)。 语法:cd [C:][path] PS:路径可以使用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两种。 cd\ 表示退回到根目录。 cd.. 表示退回到上级目录。 如果只有cd而没有参数,则只显示当前路径。 注意:子目录中一定有两个“特殊目录”,即“.”“..”,其中一点表示当前目录,两点表示上一层目录。 从简单实用的角度来看,我们只要学会逐层进入(cd 下一层某目录名),和逐层退出(cd..)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rd 作用:删除空子目录(remove directory)。 语法:rd [c:][path] PS:rd是专门删除空子目录的命令。 del 删除文件命令。 注意两条:一是不能删除非空目录;二是不能删除当前目录。 dir 作用:主要用来显示一个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directory) 语法:dir [C:][path][filename][/o][/s][/p][/w][/a] PS:斜杠表示后面的内容是参数。 /p

5C语言内存分区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19-11-26 02:37:01
1)代码区:可执行程序代码存放区,这个我们不用关心; 2)全局区: 1全局与静态变量区:存放全局变量与静态变量,又可以区分为已经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区以及为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区; 2常量区:字符串常量与const修饰的常量存放在常量区; 3)堆区:用户动态申请的内存区,需要用户进行释放,否则有可能会造成内存泄漏; 4)栈区:该区内存由系统自动分配和释放,存放局部变量以函数实参等。 1全局区分析 看一段代码: char *get_str() { char *p="abcd";//文字常量区 return p; } char *get_str1() { char *q="abcd";//文字常量区 return q; } int main() { char *p=NULL; char *q=NULL; p=get_str(); q=get_str1(); //%s,打印指针指向内存区域的内容 //%d打印p本身的值 printf("p=%s,p=%d\n",p,p); printf("q=%s,q=%d\n",q,q); return 0; } 运行结果: 原因: 看图,从主函数main开始,在栈区定义了两个指针变量p、q为空,占4个字节; 下面调用get_str();函数返回地址,在get_str();函数中又定义了一个p这个p给主函数中的p目前没有关系,在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