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这是一篇只有聪明人才看得懂的文章!
先来看几张图,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

第一幅图有的人看到的是两张脸,有的人看到的是一个花瓶。
第二幅图看细节的人看到的是鸟儿喂食,看宏观的人看到的是一个美女。
如果这幅图是客观上有两种解答,那有三种人,一种是可以看到两种解答的人(A),另外两种是只能看到其中一种解答的人(B、C)。
一部分人当知道可能还有另一种情况的时候,立马就变成了A;
有一部分人(B)需要另外那部分人(A or C)告诉他怎么看才能看到;
还有一部分人(B or C),无论别人怎么说,他都无法理解另一面的存在。
我们日常生活的沟通也大体如此,所以必要的沟通是需要的,因为在你没有沟通之前,在这件事情上,不仅无法知道对方是哪种人,也无法知道自己是哪种人。
来看一道面试题:
随机生成一个长度为 10 的整数类型的数组,例如,将其排列成一个新数组[2, 10, 3, 4, 5, 11, 10, 11, 20],要求新数组形式如下,[[2,3,4,5],[10,11],[20]]
看完这道题,你觉得面试官想让你做什么?

天使和魔鬼
如果你犹豫,是因为前面所有的内容告诉你没那么简单,那么恭喜你,你变得更加智慧了。
想一想什么时候你最容易自以为是,就是你一看到这个题目就知道答案的时候。
这道题到底在考察什么呢?这是一个需求分析的过程,如果没有分析清楚,很有可能会出现下面这样的意外:
有的同学会觉得这道题是在对连续的数字进行分组,因为2~5是连续的,10~11也是连续的,20单独成组。
有的同学会觉得这道题是每隔10位进行分组,如0-9的为1组,10-19为一组,20-29为一组。
so....有同学想到了两种情况吗?
我记得刚毕业时候,我的老大跟我说“既要埋头赶路,也要抬头看天”,他在不断提醒我们不要陷入自己的思维定势里面去。
成为一名程序员后,因为程序员写程序的缘故,所以导致其思维方式必须分步且是纯函数,这也是程序员看上去单纯可爱的原因吧!但是呢,这个特点跟思维缜密还不是一回事,大部分程序员为了远离 bug,都会严控边界,所以思维是没有漏洞的。
只是看问题的角度导致我们的沟通会激烈一些,如果你在沟通的过程中从 B 变成了 A,而不幸你遇到的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成为 A 的人,那这个时候就是“夏虫不可语冰“。
我们的用户说我需要一个可以让我喝水的容器,于是伟大的程序员做了一个杯子,结果我们的用户让我们反思到让知识普及成为常识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成为 A 意味着你看上去没那么固执,意味着你看上去更加淡定,意味着你的思维高度有了质的改变。但是成为A有A的孤独,因为它是B和C的交集,总是显得那么的不合群,好像还有点自以为是!
往期好文:
如果觉得不错,可以点个赞哦。希望各位道友,助我渡劫。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前端之露(gh_ef72c6726e70)。
如有侵权,请联系 support@oschina.cn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来源:oschina
链接:https://my.oschina.net/u/4646214/blog/472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