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解决repo从codeaurora.org同步Android代码失败问题

北城余情 提交于 2020-08-15 03:34:33
从www.codeaurora.org同步 Android for MSM 项目的代码时,由于墙的存在经常失败,怎样解决同步代码的问题呢? 方法如下: 1.打开站长之家> 站长工具 > 海外网站测速 ,对codeaurora.org进行分析。 2.将域名codeaurora.org指向测试出来的“解析IP”地址。 使用如下命令修改ubuntu的host文件(其他系统原理一样的,不多做解释): sudo vim /etc/hosts 在文件中增加(地址请按照实际测试结果进行替换,选取耗时短的): 13.228 . 114.186 codeaurora.org 3.重启电脑或 使用如下命令使host生效。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注意:一个地址不成可以换一下个,多试几次。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378879/blog/4325031

一文告诉你Linux如何配置KVM虚拟化--安装篇

好久不见. 提交于 2020-08-15 01:29:10
KVM全称"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即基于内核的虚拟机,在linux内启用kvm需要硬件,内核和软件(qemu)支持,这篇文章教你如何配置并安装KVM虚拟机. 检查硬件和系统的兼容性 检查硬件虚拟化: LC_ALL=C lscpu | grep Virtualization 这行代码其中 LC_ALL=C为设置输出语言用,lscpu输出CPU信息,在输出的CPU信息里面查找“Virtualization”(虚拟化),输出结果如果有"AMD-V"(AMD CPU) 或者"VT-X"(Intel CPU),则说明你的电脑硬件支持并且已开启虚拟化,可以下一步 那如果没有显示以上两种呢,就进入BIOS(或者UEFI)找到虚拟化/virtualization/VT-X/AMD-V一般来说是这四个名字里面任意一个,当然,如果你的班子BIOS里面是virtualization里面有vt-x和vt-d两个的话,就两个都开。然后,理论上你就能继续了,除非,你的硬件 根本不支持虚拟化(除非厂家手动阉割,现在一般不会有这问题,博主的本本一开始买来BIOS里面就是没有AMD-V的,后来就是靠BIOS更新加上的)。 举个例子:博主linux上的显示是: Virtualization: AMD-V 则证明该电脑支持AMD 的虚拟化技术 检查系统是否支持 lsmod |

ubuntu16.04 安装 eclipse

依然范特西╮ 提交于 2020-08-15 00:50:49
安装Java JDK 安装eclipse需要先安装 Java JDK,具体可以看这篇 Ubuntu 16.04安装Java JDK 下载eclipse安装器 前往eclipse官网( https://www.eclipse.org/downloads/ ),根据系统类型下载。 解压并运行其中的eclipse-inst tar xzvf eclipse-inst-linux64. tar .gz cd eclipse - installer . /eclipse-inst 在线安装可能请求没有一次成功,可以再点击“install”. 根据你使用的语言选择你要安装的eclipse类型:Eclipse IDE for Java Developers,安装路径可以选择默认的 在Unity Dash中创建一个快捷菜单项 创建文件,在终端中输入命令: vim .local/share/applications/eclipse.desktop 写入如下内容,注意把/home/snail/eclipse/…替换成你的eclipse安装路径: [Desktop Entry] Name = Eclipse Type = Application Exec =/home/rogn/eclipse/java- 2020 - 03 /eclipse/ eclipse Terminal = false Icon

启用 Win10 的 Linux 子系统

非 Y 不嫁゛ 提交于 2020-08-14 23:51:28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简称WSL)是一个在Windows 10上能够运行原生Linux二进制可执行文件(ELF格式)的兼容层,WSL即Windows下的Linux子系统。 启用开发者模式 打开设置 点击更新和安全 点击开发者选项,选择开发人员模式 更改系统功能 使用Win+X快捷键调出系统管理菜单后点击应用和功能,然后拉到底,选择程序和功能 点击启用或关闭 Windows 功能 勾选适用于 Linux 的 Windows 子系统,然后确认并重启 Windows 系统 安装 Linux 子系统 重启 Windows 系统后还没有安装好 Linux 子系统,需要通过 Microsoft Store 来安装 搜索 WSL 选择 Ubuntu 18.04 LTS 点击获取 点击安装 正在下载Ubuntu 18.04 LTS 点击启动 新建用户并设置用户密码,执行 sudo -s 切换到 root 用户 换源,更新源 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bak vim /etc/apt/sources.list deb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trus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

LVM : 快照

前提是你 提交于 2020-08-14 22:52:51
LVM 机制还提供了对 LV 做快照的功能,也就是说可以 给文件系统做一个备份 ,这也是设计 LVM 快照的主要目的。LVM 的快照功能采用写时复制技术(Copy-On-Write,COW),这比传统的备份技术的效率要高很多。创建快照时不用停止服务,就可以对数据进行备份。说明:LVM 还支持 thin 类型的快照,但是本文中的快照都是指 COW 类型的快照。 LVM 采用的写时复制,是指当 LVM 快照创建的时候,仅创建到实际数据的 inode 的硬链接(hark-link)而已。只要实际的数据没有改变,快照就只包含指向数据的 inode 的指针,而非数据本身。快照会跟踪原始卷中块的改变,一旦你更改了快照对应的文件或目录,这个时候原始卷上将要改变的数据会在改变之前拷贝到快照预留的空间。 说明:本文的演示环境为 ubuntu 16.04。 LVM 快照的原理 创建快照实际上也是创建了一个逻辑卷,只不过该卷的属性与普通逻辑卷的属性有些不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下图来理解快照数据卷(图中的实线框表示快照区域,虚线框表示文件系统): 左图为最初创建的快照数据卷状况,LVM 会预留一个区域 (比如左图的左侧三个 PE 区块) 作为数据存放处。 此时快照数据卷内并没有任何数据,而快照数据卷与源数据卷共享所有的 PE 数据, 因此你会看到快照数据卷的内容与源数据卷中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

阿里云服务器Tomcat无法从外部访问

血红的双手。 提交于 2020-08-14 20:20:05
一、环境 阿里云 Ubuntu 12.04.5 LTS tomcat和java都是阿里云默认的7的版本,如下图 二、问题 部署后./startup.sh启动tomcat 之后外部访问http://ip:8080/无法访问,之后去查看防火墙 关闭了Ubuntu下面的防火墙 root@alyking:/alidata/server# sudo ufw status Status: inactive root@alyking:/alidata/server# 再次访问http://ip:8080/还是失败,于是修改tomcat端口为8088(以为8080端口被占用了) 结果还是不行 三、解决办法 进入阿里云主机控制台,安全组,如下图所示,点击配置规则 配置规则,添加规则允许任何IP访问8088,如下图所示 再次访问http://ip:8088/(因为tomcat的端口我修改成了8088),如下图所示,访问OK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392911/blog/4307117

Linux恢复误删除的文件或者目录

感情迁移 提交于 2020-08-14 18:54:32
文章转载自: https://www.jianshu.com/p/662293f12a47 linux不像windows有个回收站,使用rm -rf *基本上文件是找不回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 对于linux下误删的文件,我们是否真的无法通过软件进行恢复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对于误删的文件,我们还是能通过软件恢复过来的。对于误删文件还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删除以后在进程存在删除信息 一种是删除以后进程都找不到,只有借助于工具还原。 接下来以例子分别解说下两种不同的误删还原方式: 误删除文件进程还在的情况: 这种一般是有活动的进程存在持续标准输入或输出,到时文件被删除后,进程PID依旧存在。这也是有些服务器删除一些文件但是磁盘不释放的原因。 打开一个终端对一个测试文件做cat追加操作: [root@docking ~]# echo "This is DeleteFile test." > deletefile.txt [root@docking ~]# ls deletefile.txt [root@docking ~]# cat >> deletefile.txt Add SomeLine into deletefile for fun. 打开另外一个终端查看这个文件可以清楚看到内容: [root@docking ~]# ls deletefile.txt [root

【最佳实践示例】Logstash JDBC实现ElasticSearch与关系型数据库Postgre

淺唱寂寞╮ 提交于 2020-08-14 17:38:05
【最佳实践示例】Logstash JDBC实现ElasticSearch与关系型数据库PostgreSQL近实时同步 在数据全文检索需求越来越大的今天,很多公司都在关系数据库数据的基础上,加上了Elastic Search,来进行数据快速全文检索,所以ElasticSearch与关系型数据库数据进行数据同步就变的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PostgreSQL数据库通过Logstash-JDBC插件与ElasticSearch进行数据的近实时同步。 系统配置 ElasticSearch: 7.6.2 PostgreSQL: 10+190ubuntu kibana: 7.4.0 Logstash: 7.6.2 posgresql 数据库结构 此数据结构是临时想的,在正常的项目中是不会存在这种结构的,大家见谅。一张学生表,一张老师表,通过课程进行关联。(这种关联关系显示生活中不会这样设计的,但是能说明问题就行一切从简) create table student( id bigint primary key NOT NULL, name varchar(5) not null, sex char(1) default '男' , age int check(age>1), courses varchar(20), create_time TIMESTAMP NOT NULL DEFAULT

这么多Linux版本,你究竟该怎么选择?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20-08-14 17:37:24
Linux有非常多的版本,比如世面上常见的有 Ubuntu、RedHat、Fedora、Centos等等,这么多的版本我们究竟该选哪一个呢?今天我带大家对各个版本进行一下分析和比较,帮助大家来做出更好的选择。 (一)Linux 是什么? 首先了解一下Linux是什么。它是一套类UNIX的操作系统,最初是1991年由芬兰人 Linus Torvald 在赫尔辛基大学读大二时出于个人爱好而编写的(不禁对大神无比的崇拜)。下面那张图左边是他年轻时的样子(年轻时也是小鲜肉一枚);右边是他现在的样子(也已经变成了中年大叔),而且 Linus不仅是个技术大神,还是著名的嘴炮,比如下面这些技术和应用都曾经被他喷过。 ”真正的 Emacs 是魔鬼工具。” ”整个GNOME-3的用户体验几乎完全是失败的,’在默认配置下,我们连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工具都不给你,但你可以通过非官方的扩展解决它‘。” ”我不关心Java。多么可怕的语言。“ ”C ++ 是一个可怕的语言。” ”GCC是废话。“ ”XML 是胡扯。解析 XML 对人类来说是讨厌的,甚至对计算机来说也是一场灾难。没有理由让这个可怕垃圾存在。” ”Solaris/x86 是个笑话“ (二)Linux 的发行版什么? 事实上 Linus 在1991年编写的是 Linux 的内核,就是一个操作系统的核心,包括设备驱动、文件系统、进程管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