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自主芯片生态建设做起,谈自主学习芯片设计的重要性
2020年7月30日上午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已投票通过集成电路专业将作为一级学科,并将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拟设于新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将待国务院批准后,与交叉学科门类一起公布。上课时讲到芯片是“点石成金”的行业,如今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另外,把自己学习和科研的方向与国家的迫切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准没错!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简单总结来说,由于固有的学科分类,真正意义上的集成电路设计都依附于各个主流一级学科之下,注意,这里所说的集成电路设计是集成电路一级学科中最重要的一个方向。笔者认为,微电子跟集成电路设计是不一样的。并且,个人始终认为,做芯片的确是交叉学科,微电子专业毕业之后,还是应该学习其它专业的系统知识才能做出来芯片。 专业的事情还是需要专业的人去做 ,比如做CPU芯片还是需要具备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做通信芯片还是必须要有通信系统的知识储备才行。否则,仅知道芯片的设计方法而没有深入了解相关领域系统知识的芯片设计者,即便照葫芦画瓢做出来了芯片,也是一颗死芯片,根本不懂其中的内涵和更深层次的系统含义。这也许是设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最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今后相关学科都应该去学习芯片设计。原有学科划分已经不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了,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都是横跨数个原有学科的交叉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芯片化是学术研究除了文章之外的另外一种成果形式,可能以后相关学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