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inx

阿里P8整理出Nginx笔记:Nginx应用与运维实战核心篇

允我心安 提交于 2020-12-24 17:47:43
Nginx 众所周知,Nginx是当下最流行的Web服务器,它具有很强的负载均衡,反向代理,邮件代理以及静态缓存的功能。在提供这些功能的同时,Nginx的性能也极其优秀,可以轻松支持百万、千万级的并发连接,能够为Tomcat、Django等性能不佳的Web应用抗住绝大部分外部流量。那么,Nginx是如何实现高速并发处理呢? 那么你对Nginx了解多少呢? 话不多说,直接看内容 由于篇幅限制的原因,就将主要内容以截图的形式展示出来了,需要完整版的小伙伴可以帮忙转发+关注,文末扫码即可! Nginx应用与运维实战 目录展示 内容展示 多进程模型 HTTPS基本配置 正向代理 正向代理缓存 负载均衡配置 Nginx连接状态监控 LVS简介 认识微服务 最后 Nginx是集静态资源与负载均衡与一身的Web服务器,它支持C10M级别的并发连接,也通过与操作系统的紧密结合,能够高效的使用系统资源。除性能外,Nginx通过优秀的模块设计,允许第三方的C模块、Lua模块等嵌入到Nginx中运行,这极大丰富了Nginx生态。 需要这份完整版643页的Nginx应用与运维实战的小伙伴可以帮忙转发+关注,扫码即可免费领取!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4715492/blog/4837742

『互联网架构』软件架构-nginx(下)

无人久伴 提交于 2020-12-24 15:02:23
今天继续说说nginx,之前只是介绍了nginx的配置,这次主要说说nginx的生产环境的配置,我们在生产中是如何配置的。源码: https://github.com/limingios/netFuture/tree/master/nginx 系统类型 IP地址 节点角色 CPU Memory Hostname Centos7 192.168.66.110 nginx 1 2G nginx Centos7 192.168.66.111 tomcat 1 2G tomcat1 Centos7 192.168.66.112 tomcat 1 2G tomcat2 Nginx如何实现高速缓存(一) 场景介绍 假设在做一个大型项目,面向全国的,公司对架构师的要求是做到700+的QPS,如何去处理。 介绍几个开发网站需要了解的关键字 响应时间(RT) 响应时间是指系统对请求作出响应的时间。 吞吐量(TPS) 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请求的数量 并发用户数 系统可以同时承载的正常使用系统功能的用户的数量 QPS每秒查询率 对一个特定的查询服务器在规定时间内所处理流量多少的衡量标准 了解下一个网站一般的实际html大小 打开一个技术博客:idig8.com 查看源代码 保存在文件大小:45kb,700QPS/s = 700*45/1024 = 30MB,单个页面如果700QPS的话需要吐出来30MB

Vue.js+Node.js开发实战:从入门到项目上线

非 Y 不嫁゛ 提交于 2020-12-24 13:46:00
《Vue.js+Node.js开发实战:从入门到项目上线》以JavaScript语言为基础,以一个完整的网站开发过程为主线,介绍了一整套面向Web项目的开发技术,如使用Node.js搭建服务端,使用NoSQL数据库管理数据,使用Vue.js搭建前端UI,使用Nginx部署代码,使用Git管理版本等。通过阅读《Vue.js+Node.js开发实战:从入门到项目上线》,读者可以掌握从网站开发到网站上线的全过程。 《Vue.js+Node.js开发实战:从入门到项目上线》分为10章,涵盖的主要内容有购买域名、网站备案、Node.js安装、Express安装、Vue.js安装、前后端分离设计、网站需求设计、网站模块规划、网站服务器端开发、网站客户端UI开发、服务器端部署和网站上线等内容。 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Web工程项目,展现Web前后端开发的全流程。 涵盖服务器购买、数据库设计、前端开发、后端开发和部署上线等内容。 内容全面:涵盖Node.js后端开发、NoSQL数据库管理、Vue.js前端开发、Nginx代码部署及Git版本管理等Web全栈开发的大部分核心技术。 技术新颖:紧跟技术发展趋势,详解Web开发领域非常流行的前后端分离架构技术。 实用性强:通过一个综合项目案例展开讲解,并穿插大量的示例帮助读者提高编码能力。 风格独特:按照项目开发的流程推进

How to fix “mbind: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in mysql error log

邮差的信 提交于 2020-12-24 06:39:26
问题 I have a problem with my MySQL error log which currently mostly consists of "mbind: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lines (see below). Why does it happen and how do I fix it? It's the "mostly" part that bothers me. As you can see below, not all lines are "mbind: Operation not permitted". I suspect that MySQL query errors should be instead of that line, but for some reason they can't be written into the file. MySQL itself is a Docker container where log files are volumed via: volumes: - ./mysql/log:

10.Nginx Rewrite重写

耗尽温柔 提交于 2020-12-24 06:21:40
.Rewrite基本概述 1.什么是rewrite Rewrite主要实现url地址重写, 以及地址重定向,就是将用户请求web服务器的地址重新定向到其他URL的过程。 2.Rewrite使用场景 1.地址跳转,用户访问www.xuliangwei.com/class这个URL时,将其定向至一个新的域名class.xuliangwei.com 2.协议跳转,用户通过http协议请求网站时,将其重新跳转至https协议方式 3.伪静态,将动态页面显示为静态页面方式的一种技术, 便于搜索引擎的录入, 同时减少动态URL地址对外暴露过多的参数, 提升更高的安全性。 3.搜索引擎,SEO优化依赖于url路径, 好记的url便于支持搜索引擎录入 3.Rewrite配置示例 #rewrite表达式可以应用在server,location, if标签下 Syntax: rewrite regex replacement [flag]; Default: -- Context: server, location, if #用于切换维护页面场景 #rewrite ^(.*)$ /page/wh.html break; 2.Rewrite标记Flag rewrite指令根据表达式来重定向URI,或者修改URI字符串。 每行rewrite指令最后跟一个flag标记,支持的flag标记有如下表格所示:

分布式文件系统之 FastDFS

流过昼夜 提交于 2020-12-24 01:01:06
FastDFS 百度百科 FastDFS 是一个开源的轻量级分布式文件系统,它对文件进行管理,功能包括:文件存储、文件同步、文件访问(文件上传、文件下载)等,解决了大容量存储和负载均衡的问题。特别适合以文件为载体的在线服务,如相册网站、视频网站等等。 FastDFS 为互联网量身定制,充分考虑了冗余备份、负载均衡、线性扩容等机制,并注重高可用、高性能等指标,使用 FastDFS 很容易搭建一套高性能的文件服务器集群提供文件上传、下载等服务。 FastDFS 简介 FastDFS 服务端有两个角色: 跟踪器 ( tracker )和 存储节点 ( storage )。跟踪器主要做调度工作,在访问上起负载均衡的作用;存储节点存储文件,完成文件管理的所有功能。 FastDFS 同时对文件的 metadata 进行管理。所谓文件的 metadata 就是文件的相关属性,以键值对方式表示,如:width=1024,其中的 key 为 width, value 为 1024。文件 metadata 是文件属性列表,可以包含多个键值对。 跟踪器和存储节点都可以由一台或多台服务器构成。跟踪器和存储节点中的服务器均可以随时增加或下线而不会影响线上服务。其中跟踪器中的所有服务器都是对等的,可以根据服务器的压力情况随时增加或减少。 为了支持大容量,存储节点(服务器)采用了 分卷 (或分组)的组织方式

把 Spring Cloud 给拆了!详解每个组件的作用,值得收藏!

笑着哭i 提交于 2020-12-23 19:05:30
目录 Eureka Ribbon和Feign Zuul Hystrix Config 总结如下 我们先认识一下SpringCloud的各个组件,然后知其所以然。 原理讲解前,先看一个最经典的业务场景,如开发一个电商网站,要实现支付订单的功能,流程如下: 创建一个订单之后,如果用户立刻支付了这个订单,我们需要将订单状态更新为“已支付” 扣减相应的商品库存 通知仓储中心,进行发货 给用户的这次购物增加相应的积分 如上,微服务的应用场景和核心竞争力: 降低耦合:每一个微服务专注于单一功能,并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清晰表述服务边界。由于体积小、复杂度低,每个微服务可由一个小规模开发团队完全掌控,易于保持高可维护性和开发效率。 独立部署:由于微服务具备独立的运行进程,所以每个微服务也可以独立部署。当某个微服务发生变更时无需编译、部署整个应用。由微服务组成的应用相当于具备一系列可并行的发布流程,使得发布更加高效,同时降低对生产环境所造成的风险,最终缩短应用交付周期。 选型灵活:微服务架构下,技术选型是去中心化的。每个团队可以根据自身服务的需求和行业发展的现状,自由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栈。由于每个微服务相对简单,故需要对技术栈进行升级时所面临的风险就较低,甚至完全重构一个微服务也是可行的。 容错机制:当某一组建发生故障时,在单一进程的传统架构下,故障很有可能在进程内扩散,形成应用全局性的不可用

Linux下TCP延迟确认(Delayed Ack)机制导致的时延问题分析

三世轮回 提交于 2020-12-23 11:35:13
原文: link . 案例一:同事随手写个压力测试程序,其实现逻辑为:每秒钟先连续发N个132字节的包,然后连续收N个由后台服务回显回来的132字节包。其代码简化如下: char sndBuf [ 132 ] ; char rcvBuf [ 132 ] ; while ( 1 ) { for ( int i = 0 ; i < N ; i ++ ) { send ( fd , sndBuf , sizeof ( sndBuf ) , 0 ) ; . . . } for ( int i = 0 ; i < N ; i ++ ) { recv ( fd , rcvBuf , sizeof ( rcvBuf ) , 0 ) ; . . . } sleep ( 1 ) ; } 在实际测试中发现,当N大于等于3的情况,第2秒之后,每次第三个recv调用,总会阻塞40毫秒左右,但在分析Server端日志时,发现所有请求在Server端处理时耗均在2ms以下。 当时的具体定位过程如下:先试图用strace跟踪客户端进程,但奇怪的是:一旦strace attach上进程,所有收发又都正常,不会有阻塞现象,一旦退出strace,问题重现。经同事提醒,很可能是strace改变了程序或系统的某些东西(这个问题现在也还没搞清楚),于是再用tcpdump抓包分析,发现Server后端在回现应答包后

Scrum Meeting博客目录

﹥>﹥吖頭↗ 提交于 2020-12-23 04:29:02
笨拙软件工程Scrum Meeting博客目录 一、Scrum Meeting 1. Alpha 【Alpha阶段】第一次Scrum Meeting 【Alpha阶段】第二次Scrum Meeting 【Alpha阶段】第三次Scrum Meeting 【Alpha阶段】第四次Scrum Meeting 【Alpha阶段】第五次Scrum Meeting 【Alpha阶段】第六次Scrum Meeting 【Alpha阶段】第七次Scrum Meeting 【Alpha阶段】第八次Scrum Meeting 【Alpha阶段】第九次Scrum Meeting 【Alpha阶段】第十次Scrum Meeting 2. Beta 【Beta阶段】第一次Scrum Meeting 【Beta阶段】第二次Scrum Meeting 【Beta阶段】第三次Scrum Meeting 【Beta阶段】第四次Scrum Meeting 【Beta阶段】第五次Scrum Meeting 【Beta阶段】第六次Scrum Meeting 【Beta阶段】第七次Scrum Meeting 【Beta阶段】第八次Scrum Meeting 【Beta阶段】第九次Scrum Meeting 【Beta阶段】第十次Scrum Meeting 3. Gamma 【Gamma阶段】第一次Sc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