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送女儿去厦大读研后,爸爸回家也考了厦大的博士
一个神经元能够催生多少故事?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助理教授周博磊近日撰文介绍了他自 2015 年开始至今对神经元的研究经历。最近,他与 David Bau、朱俊彦等人合作的神经元研究论文发表在了 PNAS 杂志上。 >>>> 2020上半年,在安徽阜阳家里,女儿王睿在房间内上着厦门大学在线专业课,父亲王健作为师范高校教师直播着自己的思政公共课和生命教育有关课程。 然而一到周末,王健也和女儿一样,作为学生,上着厦门大学的网课。原来他还有个身份——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博士专业学位2018级研究生。 父女俩同时在厦大读书,而因为晚女儿一年入学,王健还被王睿开玩笑地称为“学弟”。他自己倒是不怎么在意,重新拾起学生身份,他认为自己有一颗年轻的心,不会变老。 恭喜爸爸成了我“学弟” 2017年9月,来自安徽阜阳的王睿拿着录取通知书,在翔安校区公共卫生学院的报到点完成了注册手续,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厦大生涯。和一同前来的父母作别后,军训、英语分级考试、选课、上课……她像所有同学一样,按部就班地增进与厦大的情感,不断融入厦大新生活。 直到那年冬天,这样的平静被一条微信消息打破了。家庭的微信群中,妈妈神秘地@出了王睿,说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是我爸要考博士了吗?” 猜到第二次时,王睿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你还真是了解你爸呀。”妈妈说。 然而,当时的王睿可能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