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

[转】:TCP/IP详解学习笔记(5)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2-19 01:54:11
http://blog.csdn.net/goodboy1881/article/details/695304#comments TCP/IP详解学习笔记(5)-IP选路,动态选路,和一些细节 1.静态IP选路 1.1.一个简单的路由表 选路是IP层最重要的一个功能之一。前面的部分已经简单的讲过路由器是通过何种规则来根据IP数据包的IP地址来选择路由。这里就不重复了。首先来看看一个简单的系统路由表。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192.168.11.0 * 255.255.255.0 U 0 0 0 eth0 169.254.0.0 * 255.255.0.0 U 0 0 0 eth0 default 192.168.11.1 0.0.0.0 UG 0 0 0 eth0 对于一个给定的路由器,可以打印出五种不同的flag。 U表明该路由可用。 G表明该路由是到一个网关。如果没有这个标志,说明和Destination是直连的,而相应的Gateway应该直接给出Destination的地址。 H表明该路由是到一个主机,如果没有该标志,说明Destination是一个网络,换句话说Destination就应该写成一个网络号和子网号的组合,而不包括主机号(主机号码处为0),例如 192.168.11.0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六】——网络层

♀尐吖头ヾ 提交于 2019-12-18 21:14:07
  网络层,也是个中间层,分为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   本章说的是数据平面。   其中最主要的是路由选择与转发。   转发:当一个分组到达某路由器的一条输入链路时,该路由器必须将该分组移动到适当的输出链路。   路由选择:当分组从发送方流向接收方时,网络层必须决定这些分组所采用的路由或路径。   这个好像和以前学java的servlet时,转发和重定向有点类似?但仔细想想好像也没什么关联。   路由器是网络层的重要工具。   每个路由器都有一个转发表,路由器根据分组目的地前缀与该路由表中的表项进行匹配,找到对应的出口进行转发。   转发主要使用最长前缀匹配规则。   有三种交换方式,内存、总线、互联网络。   交换时会发生排队,排队时用先进先出的算法,还有一个优先级判断。   还有IPv4与IPv6,两个ip相关的。前段时间听说中国也会有自己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IPv6书上说,推行了好多年了,只有很小的进展,不到10%的样子。看来网络层的协议很难更改。   后续,之后弄懂了补上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eixin-tt/p/11073260.html

iso网络各层协议

此生再无相见时 提交于 2019-12-18 20:30:41
(1)网卡的作用就是把数据进行串并转换(串连数据是比特流形式的,存在与本计算机内部,而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是通过帧形式的数据来进行数据传输的),MAC子层规定了如何在物理线路上传输的frame,LLC的作用是识别不同协议类型然后进行encapsulation(封包), 所以精确的说,网卡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MAC子层. (2)路由IP属于网络层 (3)ISO的术语称之为中继(relay)系统。根据中继系统所在的层次,可以有以下五种中继系统: 1.物理层(即常说的第一层、层L1)中继系统,即转发器(repeater)。 2.数据链路层(即第二层,层L2),即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3.网络层(第三层,层L3)中继系统,即路由器(router)。 4.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兼有网桥和路由器的功能。 5.在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即网关(gateway). 我们经常说到的以太网交换机实际是一个基于网桥技术的多端口第二层网络设备,即数据链路层 (4)TCP/UDP属于传输层 (5)HTTP/DNS属于应用层 (6)表示层位于OSI分层结构的第六层,它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异种机通信提供一种公共语言,以便能进行互操作。这种类型的服务之所以需要,是因为不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使用的数据表示法不同。例如,IBM主机使用EBCDIC编码,而大部分PC机使用的是ASCII码

RIP和OSPF到区别

寵の児 提交于 2019-12-18 20:07:47
急着准备面试,先记下来再说,以后细究。 路由可分为静态、动态路由。静态路由由管理员手动维护;动态路由由路由协议自动维护。 路由选择算法的必要步骤:1、向其它路由器传递路由信息;2、接收其它路由器的路由信息;3、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计算出到每个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并由此生成路由选择表;4、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及时的做出反应,调整路由生成新的路由选择表,同时把拓扑变化以路由信息的形式向其它路由器宣告。 两种主要算法 :距离向量法(Distance Vector Routing)和链路状态算法(Link-State Routing)。由此可分为距离矢量(如:RIP、IGRP、EIGRP)、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如:OSPF、IS-IS)。 路由协议是路由器之间实现路由信息共享的一种机制,它允许路由器之间相互交换和维护各自的路由表。当一台路由器的路由表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化时,它需要及 时地将这一变化通知与之相连接的其他路由器,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递。路由协议不承担网络上终端用户之间的数据传输任务。 ※简单说下OSPF的操作过程 ①路由器发送HELLO报文;②建立邻接关系;③形成链路状态④SPF算法算出最优路径⑤形成路由表 ※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DR、BDR的选举过程,区域的作用及LSA的传输情况(注:对方对OSPF的相关知识提问较细,应着重掌握)。 特点是:1、收敛速度快;2

网络层

丶灬走出姿态 提交于 2019-12-18 19:31:19
网络层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1.虚电路服务 网际协议IP 各类IP地址的网路号字段和主机号字段: IP地址与与硬件地址的区别: 地址解析协议ARP的作用 路由器分组转发算法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1.1 划分子网 1.2 子网掩码 1.3 子网划分方法 1.4 在划分子网情况下路由器转发分组的算法 无分类编址CIDR CIDR地址块 路由聚合(构成超网) 内部网关协议RIP RIP协议的三个特点 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 1.虚电路服务 虚电路服务: 虚电路表示这只是一条逻辑上的连接,分组都沿着这条逻辑连接按照存储转发方式传送,而不是真正建立了一条物理连接; 数据报服务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 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 对比的方面 虚电路服务 数据报服务 思路 可靠通信应当由网络来保证 可靠通信应当由用户主机来保证 连接的建立 必须有 不需要 终点地址 仅在连接建立阶段使用,每个分组使用短的虚电路号 每个分组都有终点的完整地址 分组的转发 属于同一条虚电路的分组均按照同一路由进行转发 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进行转发 当结点出故障时 所有通过出故障的结点的虚电路均不能工作 出故障的结点可能会丢失分组,一些路由可能会发生变化 分组的顺序 总是按发送顺序到达终点 到达终点时不一定按发送顺序 端到端的差错处理和流量控制 可以由网络负责

交换机路由器区别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19-12-18 18:46:25
交换机是使用硬件来完成以往网桥使用软件来完成过滤、学习和转发过程的任务   SWITCH是交换机,它的前身是网桥。(网桥只支持存储转发) 交换机是使用硬件来完成以往网桥使用软件来完成过滤、学习和转发过程的任务。 SWITCH速度比HUB快,这是由于HUB不知道目标地址在何处,发送数据到所有的端口。而SWITCH中有一张路由表,如果知道目标地址在何处,就把数据发送到指定地点,如果它不知道就发送到所有的端口。这样过滤可以帮助降低整个网络的数据传输量,提高效率。 一个SWITCH的一个端口属于一个冲突域。而一个HUB属于一个冲突域。 它可以把网络拆解成网络分支、分割网络数据流,隔离分支中发生的故障,这样就可以减少每个网络分支的数据信息流量而使每个网络更有效,提高整个网络效率。 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的作用 首先说集线器。它的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而交换机作用与集线器大体相同。但是两者在性能上有区别:集线器采用的式共享带宽的工作方式,而交换机是独享带宽。这样在机器很多或数据量很大时,两者将会有比较明显的。而路由器与以上两者有明显区别,它的作用在于连接不同的网段并且找到网络中数据传输最合适的路径,可以说一般情况下个人用户需求不大。路由器是产生于交换机之后,就像交换机产生于集线器之后,所以路由器与交换机也有一定联系,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种设备

入门级实操教程!从概念到部署,全方位了解K8S Ingress!

与世无争的帅哥 提交于 2019-12-18 17:29:52
Kubernetes Ingress用于添加规则,以将流量从外部路由到Kubernetes集群的服务中。在本文中你将了解ingress 的概念,以及用于路由外部流量到Kubernetes deployment的ingress controller。 通常情况下,自定义Nginx或HAproxy Kubernetes部署将作为服务被暴露,它们用于将外部流量代理到内部集群的服务中。其中,路由规则将会bake到Pod中,并作为configmap添加。Kubernetes ingress的行为与此类似,只是路由规则将作为Kubernetes ingress对象维护。它具有动态路由规则配置的巨大优势,因此无需重新部署proxy pods。 Kubernetes Ingress入门浅析 想要顺利开始使用Kubernetes Ingress,你需要了解以下两个关键概念: 1、 Kubernetes Ingress 2、 Kubernetes Ingress Controller 让我们来逐一了解。 Kubernetes Ingress Kubernetes Ingress是一个原生的Kubernetes资源,你可以设置规则来从外部路由流量到集群内部的服务端点。它需要一个Ingress Controller来路由ingress对象所指定的规则。Ingress 对象如下所示: apiVersion:

极路由体验

放肆的年华 提交于 2019-12-18 15:28:44
昨天极1s入手到货,晚上实验, 可用性不错,信号也稳定。 稍高级点功能就全部没有,可玩性也显得比较差,不和dd-wrt比,连的tp-link的功能也都没有。实在算不上智能。 我家用到了路由无线桥接。 原来的702支持repeater。dhcp服务器就是其中一个路由。ip段相同,切换时也不会换ip,这种模式可以两路由无缝切换。连接到两个路由的设备也可以直接互访。这个极路由做不到。 即使早一点的841,也可支持wds桥接后直接关闭dhcp方式实现上面功能。 极路由实现方式只能是极路由路由获得一个ip,网段 和网关无法指定,其他连到极路由的设备都得经过极路由的nat转换连到主路由,这样凭空加了一个nat转换,主路由和子路由上连的设备就完全不通了。像upnp这种服务也要求主备路由完全打开。 另外dd-wrt支持dhcp转发功能,这个也很好使,自己放弃掉做dhcp服务器,还定向指明了谁做dhcp。 原来我家组网: 客厅在中间,南北各一个卧室,网线北卧室入 702 841(dd-wrt) 702做主路由,拨号上网,在北卧室,841备,wan口禁用,只做无线交换,在客厅 702wds到841,841则配置ip为702dhcp网段内的一个。两个路由lan完全相通。 841配置dhcp转发到702。所以网络中只有702做dhcp。 两路由ssid不同,841在客厅,家里可全覆盖

动态路由协议

偶尔善良 提交于 2019-12-18 15:19:40
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按工作区域分为 内部网关协议IDP(RIP、IS-IS、OSPF) 在同一个自治系统(AS)内交换路由信息 IGP主要目的是发现和计算自治域内的路由信息 外部网关协议EGP 自治系统(AS): 一组共享相似路由策略并在单一理域中运行的路由器 的集合 每个自治系统都有一个唯一的自治系统编号,由IANA分配 自治系统编号范围1-65535,1-65411是注册的lnternet编号,其余是专用网络编号。 ——按路由算法划分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BGP) 定期广播整个路由信息,传闻式路由算法 易形成路由环路 配置简单,收敛慢,扩展性较差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IS-IS) 收集网络拓扑信息,通告LSA,运行协议算法计算最佳路由 根本解决路由环路问题 收敛快,扩展性较好,算法耗费更多的路由器内存和处理器能力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d-15cici/p/10885095.html

关于nqa故障切换的踩坑记录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19-12-18 15:07:48
【推荐】2019 Java 开发者跳槽指南.pdf(吐血整理) >>> 使用菊花牌AR系列路由器,单机双线相同路由优先级的情况下实现双线nqa联动,当nqa test-type 为ICMP时注意timeout、probe-count、frequency和interval之间的制约关系。 ref: 静态路由与NQA联动未生效 踩坑过程如下: 由于重新定义了probe-count为1,当路由重启或者开机或者两条物理链路断开重新连上时,路由上没有两条线路的静态路由,重启或者开机后nqa history里为drop,客机无法上网,出口网关通畅,清掉probe-count恢复为默认或者调整好上述的制约关系后,重启路由即可恢复默认的静态路由。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2558451/blog/3144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