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

路由器

萝らか妹 提交于 2019-12-05 20:09:47
路由器 网关/路由器的功能就是负责不同网络之间数据包的转递(IP Forwarding) 路由的实现依靠路由器中的路由表来完成 分隔广播域 同一网段内机器,如果删除了路由记录,也无法Ping通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itianxuan/p/11944623.html

OSPF笔记

▼魔方 西西 提交于 2019-12-05 20:02:55
OSPF协议基础 IET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提出了基于SPF算法的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 OSPF基本特点:支持无类域间路由(CIDR)、无路由自环(区域内无环、区域间不一定,利用其他防环机制)、收敛速度快、使用IP组播收发协议数据、支持多条等值路由、支持协议报文的认证-明文/密文,在HELLO包中 路由信息传递与路由计算分离 基于SPF算法 以“累计链路开销”作为选路参考值 链路状态算法的路由计算过程 LSA:用来描述每台路由器周边的网络情况和直连邻居的信息 link:接口IP地址、掩码、cost值(带宽)--反比 state:邻居的信息 形成拓扑结构 区域内 LS LSA SPF算法 选路最优、无环 LSDB要一致 区域间 DV 抽象化为路由信息 选路不一定最优、不一定100%无环 LSDB不要求一致 OSPF的工作过程 step1:邻居建立 step2:同步链路状态数据库 step3:计算最优路由 自治系统 : Router ID : 用于在自治系统中唯一标识一台运行OSPF的路由器,每台运行OSPF的路由器都有一个RID(32位的无符号整数,其格式和IP地址的格式一致)。 运行OSPF协议的每台路由器的名字、标识。 跟路由完全没任何关系 表现形式:点分十进制,例1.1.1.1 可配任意,排除0.0.0.0 自动选举原则: (1)逻辑口(取大) (2)物理号(取大)

IPv4与IPv6的区别

大憨熊 提交于 2019-12-05 19:52:57
IPv6与IPv4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IPv6的地址空间更大。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即有2^32-1个地址;而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即有2^128-1个地址。夸张点说就是,如果IPV6被广泛应用以后,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都会有相对应的一个IP地址。 2.IPv6的路由表更小。IPv6的地址分配一开始就遵循聚类(Aggregation)的原则,这使得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Entry)表示一片子网,大大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 3.IPv6的组播支持以及对流的支持增强。这使得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有了长足发展的机会,为服务质量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 4.IPv6加入了对自动配置的支持。这是对 DHCP协议 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 5.IPv6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使用IPv6网络中,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这极大地增强了网络安全。 扩展资料: IPv6是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编上一个网址。由于IPv4最大的问题在于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严重制约了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IPv6的使用,不仅能解决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多种接入设备连入互联网的障碍。

tracert命令详解及应用

别说谁变了你拦得住时间么 提交于 2019-12-05 19:51:24
Tracert是什么? Tracert(跟踪路由)是路由跟踪实用程序,用于确定 IP 数据包访问目标所采取的路径。Tracert 命令用 IP 生存时间 (TTL) 字段和 ICMP 错误消息来确定从一个主机到网络上其他主机的路由。 Tracert使用UDP服务,使用了两个ICMP报文——超时报文和终点不可达报文来找出一个分组的路由。下面是使用截图: ① 一般而言,图中的第一个往返时间都会比较大,这是因为第一次发送IP分组,需要使用ARP协议找到路由器的物理地址的原因。此时路由器的物理地址还未加入高速缓存表。 ② 基本上跟踪一个外网IP地址,总是会出现超时的表项,一般超时的原因有如下几种: 1. 可能是线路不通,丢包了 ,这是网络故障,路由器的线路断了 2. 访问的路由器禁ping了(一般为防止核心设备的IP泄露),这种情况实际上你的分组被正常转发了,只是由于路由器禁止程序运行,没有发送回应当返回的超时报文。这样就可以防止核心设备的IP地址泄漏。 Tracert命令在排除网络故障上的一些小应用: 1, 最简单的肯定是类似于ping命令的使用,排查某个站点能不能联接,一般你第一个IP分组都发不出去,肯定是自己主机的网络出了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返回的往返时间观察出对应站点的网络延迟。 2, tracert可以看到IP分组经过的所有站点,如果只是个别网站有问题,可能是网站在维护等原因

Keepalived简介及其配置

若如初见. 提交于 2019-12-05 19:46:38
1.1、Keepalived简介 ​ Keepalived是Linux下一个轻量级别的高可用解决方案。高可用(High Avalilability,HA),其实两种不同的含义: 广义来讲,是指整个系统的高可用行,狭义的来讲就是之主机的冗余和接管 。它与HeartBeat RoseHA 实现相同类似的功能,都可以实现服务或者网络的高可用,但是又有差别,HeartBeat是一个专业的、功能完善的高可用软件,它提供了HA 软件所需的基本功能,比如:心跳检测、资源接管,检测集群中的服务,在集群节点转移共享IP地址的所有者等等。HeartBeat功能强大,但是部署和使用相对比较麻烦,与HeartBeat相比,Keepalived主要是通过虚拟路由冗余来实现高可用功能,虽然它没有HeartBeat功能强大,但是Keepalived部署和使用非常的简单,所有配置只需要一个配置文件即可以完成。 1.2、Keepalived是什么 ​ Keepalived起初是为LVS设计 专门 用来 监控集群系统 中各个 服务节点的状态 ,它根据TCP/IP参考模型的第三、第四层、第五层交换机制检测每个服务节点的状态,如果某个服务器节点出现异常,或者工作出现故,Keepalived将检测到,并将出现的故障的服务器节点从集群系统中剔除,这些工作全部是自动完成的,不需要人工干涉

动态路由协议

戏子无情 提交于 2019-12-05 19:43:27
动态路由协议分类 ——按工作区域分为 内部网关协议IDP(RIP、IS-IS、OSPF) 在同一个自治系统(AS)内交换路由信息 IGP主要目的是发现和计算自治域内的路由信息 外部网关协议EGP 自治系统(AS): 一组共享相似路由策略并在单一理域中运行的路由器 的集合 每个自治系统都有一个唯一的自治系统编号,由IANA分配 自治系统编号范围1-65535,1-65411是注册的lnternet编号,其余是专用网络编号。 ——按路由算法划分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BGP) 定期广播整个路由信息,传闻式路由算法 易形成路由环路 配置简单,收敛慢,扩展性较差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IS-IS) 收集网络拓扑信息,通告LSA,运行协议算法计算最佳路由 根本解决路由环路问题 收敛快,扩展性较好,算法耗费更多的路由器内存和处理器能力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724795211qqq/p/11942371.html

路由表的构成

喜夏-厌秋 提交于 2019-12-05 19:42:49
1.目的网络地址( Destination):用于标识IP包要到达的目的逻辑网络或子网地址。 2.掩码(Mask):与目的地址一起来标识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的网段的地址。将目的地 址和网络掩码“逻辑与”后可得到目的主机或路由器所在网段的地址。 3下一跳地址( Gateway):与承载路由表的路由器相接的相邻的路由器的端口地址,有时 我们也把下一跳地址称为路由器的网关地址。 4.发送的物理端口( Interface):数据包离开本路由器去往目的地时将经过的接口。 5.路由信息的来源( Owner):表示该路由信息是怎样学习到的。路由表可以由管理员手工 建立(静态路由表);也可以由路由选择协议自动建立并维护。路由表不同的建立方式 即为路由信息的不同学习方式。 6.路由优先级( Priority):也叫管理距离,决定了来自不同路由来源的路由信息的优先权。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724795211qqq/p/11942383.html

RIP协议

青春壹個敷衍的年華 提交于 2019-12-05 19:42:36
RIP协议概述: RIP路由信息协议 最早的动态路由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实现 使用UDP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 以跳数多少选择最佳路由,最大跳数为15 RIPv1协议报文不携带掩码信息,不支持vlsm网络 路由器每隔30S向外广播一个D-V报文 RIP协议是V-D算法在局域网上的直接实现,RIP将协议的参加者分为主动机和被动机两种。主动机主动地向外广播路径刷新报文,被动机被动地接受路径刷新报文。一般情况下,网关作主动机,主机作被动机。 RIP规定,网关每30秒向外广播一个V-D报文,报文信息来自本地路由表。RIP协议的V-D报文中,其距离以驿站计:与信宿网络直接相连的网关规定为一个驿站,相隔一个网关则为两个驿站……依次类推。一条路径的距离为该路径(从信源机到信宿机)上的网关数。为防止寻径回路的长期存在,RIP规定,长度为16的路径为无限长路径,即不存在路径。所以一条有限的路径长度不得超过15。正是这一规定限制了RIP的使用范围,使RIP局限于小型的局域网点中。 对于相同开销路径的处理是采用先入为主的原则。在具体的应用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去往相同网络有若干条相同距离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哪个网关的路径广播报文先到,就采用谁的路径。直到该路径失败或被新的更短的路径来代替。 RIP协议对过时路径的处理是采用了两个定时器;超时计时器和垃圾收集计时器

Vue中的钩子函数

纵饮孤独 提交于 2019-12-05 19:40:56
钩子函数分为生命周期钩子和路由守卫钩子 生命周期钩子: beforeCreate(){ console.log('组件实例化之前') }, created(){ console.log('组件实例化完毕,单页面还未显示') }, beforeMount(){ console.log('组件挂载前,页面仍未展示,但虚拟Dom已经配置') }, mounted(){ console.log('组件挂在后,此方法执行后,页面显示') }, beforeUpdate(){ console.log('组件更新前,页面仍未更新,但虚拟Dom已经配置') }, updated(){ console.log('组件更新,此方法执行后,页面显示') }, beforeDestroy(){ console.log('组件销毁前') }, destroyed(){ console.log('组件销毁') },路由守卫钩子:全局守卫:router.beforeEach , router.beforeResolve , router.afterEach 路由独享守卫 :beforeEnter组件内的守卫 :beforeRouteEnter , beforeRouteUpdate , beforeRouteleave路由导航解析流程: 导航被触发。 在失活的组件里调用离开守卫。 调用全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