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

静态路由的优点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19-12-05 23:58:54
静态路由是指由用户或 网络管理员 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 路由表 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静态路由信息在缺省情况下是私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 路由器 。当然, 网管员 也可以通过对路由器进行设置使之成为共享的。静态路由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网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网络管理员易于清楚地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便于设置正确的路由信息。 在一个支持DDR(dial-on-demand routing)的网络中,拨号链路只在需要时才拨通,因此不能为动态路由信息表提供路由信息的变更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也适合使用静态路由。 优点: 使用静态路由的另一个好处是网络安全 保密性 高。动态路由因为需要路由器之间频繁地交换各自的路由表,而对路由表的分析可以揭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地址等信息。因此,网络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也可以采用静态路由。不占用网络带宽,因为静态路由不会产生更新流量。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a-1187629089/p/11951785.html

关于路由的常见问题

瘦欲@ 提交于 2019-12-05 23:58:40
1)为什么要有默认路由 路由得查看 路由表 而决定怎么转发数据包,用静态路由一个个的配置,繁琐易错。如果 路由器 有个邻居知道怎么前往所有的目的地,可以把路由表匹配的任务交给它,省了很多事。 例,网关会知道所有的路由,如果一个路由器连接到网关,就可以配置 默认路由 ,把所有的数据包都转发到网关。 2)为什么默认路由是0.0.0.0 匹配IP地址时,0表示wildcard,任何值都可以。所以0.0.0.0和任何目的地址匹配都会成功,造成默认路由要求的效果。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a-1187629089/p/11951793.html

路由基础

回眸只為那壹抹淺笑 提交于 2019-12-05 23:54:36
路由基础 要完成对数据包的路由,一个路由器必须至少了解以下内容: 1. 目的地址 2. 项链路由器,并可以从哪里获得远程网络的信息 3. 到所有远程网络的可能路由 4. 到达每个远程网络的最佳路由 5. 如何维护并验证路由信息 在网络上配置IP路由 不同路由类型是 1. 静态路由 2. 默认路由 3. 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 用手工的方式将路由添加到每台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去,这种方式就是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有优点,也有缺点。 有以下优点: 1. 对于路由器的CPU没有管理性开销。 2. 在路由器之间没有带宽占用。 3. 他增加了安全性,因为管理员可以有选择地允许路由之访问特定的网络。 有以下缺点: 1. 管理员必须真正的了解所配置的互联网络,以及每台路由器应该如何正确的连接以正确配置这些路由。 2. 如果某个网络加入到互联的网络中,管理员必须在所有的路由器上通过人工添加对它的路由。 3. 对于大型网络,这几乎不可行,因为静态路由会导致巨大的工作量。 添加静态路由到路由表的语法如下: Ip route [destination_network] [mask] [next-hop_address] [administrative_distance] [permanent] 命令中每个字段的描述: 1. Ip route 用于创建静态路由的命令。 2. Destination_network

同网段DHCP配置

不想你离开。 提交于 2019-12-05 23:49:13
首先是设备的设置,需要一台交换机,一台路由器,两台pc 给其中一台pc配置好ip地址和子网掩码。然后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在拓扑图里添加一台pc终端,然后设置ip为自动获取,如果这台ip获取到了,设置的dhcp网段,就说明了配置是正确的 同一个局域网有两个DHCP服务器,同一网段,同一作用域,是可以同时运行的 如果需要相连则要么改成同一类型主机IP,或者用路由器相连,路由器是在不同类地址、工作组、网段工作的。交换机可以在同一网段、工作组、同类地址。考虑经济实力在做比较、路由器的速度要比交换机的传输速度要慢 第一:80/20规则只是dhcp负责分配一个地址池的百分比,可以调整。或者直接搞2个网段就搞定了,也不会发生ip地址冲突的现象。 第二:如果是windows 的dhcp按照这样的设置的话可以设置“冲突域”次数进行检测即将分配出去的ip地址是否已经被使用。 第三:DHCP服务器 在分配IP地址的时候会做ping测试。 第四:在DHCP获取地址的过程中,提到原则是接收最先收到的DHCPOFFER报文。 第五:当DHCP服务器收到DHCP客户端回答的DHCPREQUEST包后,便向客户端发送包含它所提供的IP地址及其他配置信息的DHCPACK确认包。然后,DHCP客户端将接收并使用IP地址及其他TCP/IP配置参数。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fn07216

Django创建购物平台小项目,后台商品的增删改查,一对多实例!

。_饼干妹妹 提交于 2019-12-05 23:47:43
环境:pycharm3.5 Django版本1.11.12 一:创建Django项目; 二:创建静态文件夹,存放前端样式孔子文件;拖入模板,在settings.py里做静态! 注:‘zh-hans’作用是将Django自带的admin后台汉化 三:做路由,跳转主页面 四:加下来做models数据库字段,以及同步写入库,就用Django自带的sqlite3!注册数据表! 五:生成迁移文件,同步写入库,创建admin后台管理 生成0001文件表示成功! 六:进入admin后台,创建商品分类 七:接下来做添加商品,首先url路由,以及视图响应函数如上!不做具体赘述! index页面做跳转 点击添加商品,可跳转即为成功! 八:做过滤遍历,前端显示已有商品分类,如下效果 主页显示已添加商品信息,同理 九:表单输入信息提交数据到index页面!get提交 路由 处理 添加数据OK 十:添加完成后,接下来我们做删除数据 index页面做删除链接 路由 前端页面做隐藏input,传输id < div class= "controls" > < input type= "text" class= "input-xlarge" id= "input01" name= "name" /> </ div > 处理 完成! 十一:接下来做一对多的修改,前端默认显示要修改的信息 路由 处理 前端页面 表单提交

celery redis rabbitMQ各是什么及之间的区别?

試著忘記壹切 提交于 2019-12-05 23:46:03
Celery: Celery 是基于Python开发的分布式任务队列。它支持使用任务队列的方式在分布的机器/进程/线程上执行任务调度。 1、 celery工作流程: 消息中间件(message broker):Celery本身不提供消息服务,但是可以方便的和第三方提供的消息中间件集成。包括,RabbitMQ, Redis, MongoDB ,SQLAlchemy等,其中rabbitm与redis比较稳定,其他处于测试阶段。 任务执行单元(worker):Worker是Celery提供的任务执行的单元,worker并发的运行在分布式的系统节点中。 任务结果存储(result store):result store用来存储Worker执行的任务的结果,支持AMQP,redis,mongodb,mysql等主流数据库。 2、并发、序列化、压缩: celery任务并发执行支持prefork、eventlet、gevent、threads的方式; 序列化支持pickle,json,yaml,msgpack等; 压缩支持zlib, bzip2 。 3、celery使用中的一些建议和优化 (1)、如果你的broker使用的是rabbitmq,可安装一个C语言版的客户端librabbitmq来提升性能, pip install librabbitmq; (2)、通过 BROKER_POOL

RIP协议

不羁的心 提交于 2019-12-05 23:39:58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是一种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用于自治系统(AS)内的路由信息的传递。RIP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DistanceVectorAlgorithms),使用“跳数”(即metric)来衡量到达目标地址的路由距离。这种协议的路由器只关心自己周围的世界,只与自己相邻的路由器交换信息,范围限制在15跳(15度)之内,再远,它就不关心了。RIP应用于OSI网络五层模型的应用层。各厂家定义的管理距离(AD,即优先级)如下:华为定义的优先级是100,思科定义的优先级是120。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uojing123/p/11950841.html

RIP结构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19-12-05 23:39:43
使用R I P报文中列出的项, RIP主机可以彼此之间交流路由信息。这些信息存储在路由表中,路由表为每一个知道的、可达的目的地保留一项。每个目的地表项是到达那个目的地的最低开销路由。 注意每个目的地的表项数可以随路由生产商的不同而变化。生产商可能选择遵守规范,也可以对标准进行他们认为合适的“强化”。所以,用户很可能会发现某个特殊商标的路由器为每一个网络中的目的地存储至多4条相同费用的路由。 每个路由表项包括以下各域: 目的IP地址域 距离-向量度量域 下一跳IP地址域 路由变化标志域 路由计时器域 注意虽然RFC 1058是一个开放式标准,能支持大量互连网络地址结构,然而它是由IETF设计用于Internet中自治系统内的协议。如此,使用这种形式RIP的自然是网络互联协议。 1. 目的IP地址域 任何路由表中所包含的最重要信息是到所知目的地的I P地址。一旦一台RIP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报文,就会查找路由表中的目的I P地址以决定从哪里转发那个报文。 2. 度量标准域 路由表中的度量域指出报文从起始点到特定目的地的总耗费。路由表中的度量是从路由器到特定目的地之间网络链路的耗费总和。 3. 下一跳IP地址域 下一跳IP地址域包括至目的地的网络路径上下一个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如果目的IP地址所在的网络与路由器不直接相连时,路由器表中才出现此项。 4. 路由变化标志域

RIP协议

﹥>﹥吖頭↗ 提交于 2019-12-05 23:35:20
最早的动态路由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实现 使用UDP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 以跳数多少选择最优路径,最大跳数为15 RIPv1协议报文不携带掩码信息,不支持vlsm网络 路由器每隔30s向外广播一个D-V报文 RIP路由表更新: 所有路由器周期性地和邻接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 路由信息报文地交互顺序具有随机性,导致不同地路由更新过程,最终会收敛到同样的优化路由 路由回路: 每台路由器上都有到每个网段的路由信息 过慢的收敛导致路由表的不一致 解决办法: 定义最大跳数:定义一个跳数上限,来防止无穷大的回路 水平分割:路由器将不再通过他得知路由的接口去宣告路由 毒性逆转:设置那些不可达的网络跳数设置为16,收到此种的路由信息后,路由会立刻抛弃该路由,而不是等待器老化时间到(Age Out) 触发更新 Hold-Down定时器 最早的动态路由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实现 使用UDP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 以跳数多少选择最优路径,最大跳数为15 RIPv1协议报文不携带掩码信息,不支持vlsm网络 路由器每隔30s向外广播一个D-V报文 RIP路由表更新: 所有路由器周期性地和邻接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 路由信息报文地交互顺序具有随机性,导致不同地路由更新过程,最终会收敛到同样的优化路由 路由回路: 每台路由器上都有到每个网段的路由信息 过慢的收敛导致路由表的不一致 解决办法: 定义最大跳数:定义一个跳数上限

不使用路由器来实现不同网段(子网)计算机之间通信的方法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19-12-05 23:04:45
文章针对有IP网络基础知识,对osi和以太网有基本了解的人群! 首先,来看一个常见的问题: -------------------------------------------- Q:不同网段的机器通过二层交换机相连接,它们之间能相互通信吗? A: 常规的情况下不同网段需通过网关访问的方式我想你应该是已经了解的~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也有提到。(来自: 网络基本功系列:细说网络那些事儿 ) 关于交换机连接不同网段的机器一定要实现相互通信,应该需要特殊的设置: 比如PC 1 IP: 192.168.1.1,默认网关设为:192.168.2.1 PC 2 IP: 192.168.2.1,默认网关设为:192.168.1.1 PC 1发现与PC 2不是同一网段需要发送给网关,现在问题就是如何获得网关(也就是PC2 )的MAC地址。所以PC 1发送包含网关IP地址的ARP。ARP到交换机这里, 交换 机转发这个ARP广播包(没有VLAN的话),于是PC 2返回自己的MAC地址给PC 1。现在,PC 1就有了PC 2的MAC地址。这样就可以相互通信了。 --------------------------------------------- 接下来介绍一下,网关的作用,因为实现中要借助网关。 路由器是三层的设备,主要协议为IP。三层设备主要负责寻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