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

子网掩码变长路由汇总

陌路散爱 提交于 2019-12-06 00:58:27
子网掩码变长以后使路由更容易进行汇总,比如右侧有多个192.168.1.x的网段,这时候只需要发布一条192.168.1.0/24路由就可以进行汇总,而且大大降低了地址的浪费,在后面讲到路由和现网地址规划内容就可知道汇总的重要性。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lnb/p/11954807.html

IP通信基础笔记20

你。 提交于 2019-12-06 00:58:11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 最早的动态路由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实现 使用UDP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 以跳数多少选择最优路由,最大跳数为15 RIPv1协议报文不携带掩码信息,不支持vsm网络 路由器每隔30S向外广播一个D-V报文 RIP配置: Router(config)#router rip 开始R|P路由进程 Router (config-router)# network network-wildmask Router(config-router)# no network network-wildmask 选择参与RP路由进程的网络(接口)并在此接口上接受和发送RP路由更新信息 要清除这个设置,使用此命令no格式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wkw-201710110022/p/11954825.html

RIP

给你一囗甜甜゛ 提交于 2019-12-06 00:58:06
RIP协议概述: RIP路由信息协议 最早的动态路由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实现 使用UDP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 以跳数多少选择最佳路由,最大跳数为15 RIPv1协议报文不携带掩码信息,不支持vlsm网络 路由器每隔30S向外广播一个D-V报文 RIP协议的特点: 收敛慢; 路由选择到无限; 不能处理vlsm; 不能检测路由环路; 度量值只是跳跃计数; 网络直径小。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tone-ocean/p/11954824.html

RIP协议工作原理

ε祈祈猫儿з 提交于 2019-12-06 00:56:29
RIP协议是基于Bellham-Ford(距离向量)算法,此算法1969年被用于计算机路由选择,正式协议首先是由Xerox于1970年开发的,当时是作为Xerox的“Networking Services(NXS)”协议族的一部分。由于RIP实现简单,迅速成为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路由协议。 路由器的关键作用是用于网络的互连,每个路由器与两个以上的实际网络相连,负责在这些网络之间转发数据报。在讨论 IP 进行选路和对报文进行转发时,我们总是假设路由器包含了正确的路由,而且路由器可以利用 ICMP 重定向机制来要求与之相连的主机更改路由。但在实际情况下,IP 进行选路之前必须先通过某种方法获取正确的路由表。在小型的、变化缓慢的互连网络中,管理者可以用手工方式来建立和更改路由表。而在大型的、迅速变化的环境下,人工更新的办法慢得不能接受。这就需要自动更新路由表的方法,即所谓的动态路由协议,RIP协议是其中最简单的一种。 在路由实现时,RIP作为一个系统长驻进程(daemon)而存在于路由器中,负责从网络系统的其它路由器接收路由信息,从而对本地IP层路由表作动态的维护,保证IP层发送报文时选择正确的路由。同时负责广播本路由器的路由信息,通知相邻路由器作相应的修改。RIP协议处于UDP协议的上层,RIP所接收的路由信息都封装在UDP协议的数据报中

IP

廉价感情. 提交于 2019-12-06 00:56:10
IP IP 用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IP 是无连接的通信协议。它不会占用两个正在通信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线路。这样,IP 就降低了对网络线路的需求。每条线可以同时满足许多不同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需要。 通过 IP,消息(或者其他数据)被分割为小的独立的包,并通过因特网在计算机之间传送。 IP 负责将每个包路由至它的目的地。 IP地址 每个计算机必须有一个 IP 地址才能够连入因特网。 每个 IP 包必须有一个地址才能够发送到另一台计算机。 网络上每一个节点都必须有一个独立的Internet地址(也叫做IP地址)。现在,通常使用的IP地址是一个32bit的数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Pv4标准,这32bit的数字分成四组,也就是常见的255.255.255.255的样式。IPv4标准上,地址被分为五类,我们常用的是B类地址。具体的分类请参考其他文档。需要注意的是IP地址是网络号+主机号的组合,这非常重要。 CP/IP 使用 32 个比特来编址。一个计算机字节是 8 比特。所以 TCP/IP 使用了 4 个字节。 一个计算机字节可以包含 256 个不同的值: 00000000、00000001、00000010、00000011、00000100、00000101、00000110、00000111、00001000 … 直到 11111111。 现在,你知道了为什么 TCP/IP 地址是介于

路由选择协议基础

拥有回忆 提交于 2019-12-06 00:55:39
路由选择协议基础 管理距离 管理距离(AD)是用来衡量接收来自相邻路由器上路由选择信息的可信度的。 默认的管理距离 路由源 默认AD 连接接口 0 静态路由 1 EIGRP 90 IGRP 100 OSPF 110 RIP 120 Externat EIGRP 170 未知 255(这个路由将绝不会被使用) 路由选择协议 1. 距离矢量 2. 链路状态 3. 混合型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 某个网络可能会有多个链路可以到达统一个远程网络。如果这一情况出现,管理举例首先将被检查。如果AD是相同的,协议将会使用其他量度值来决定到达远程网络的最佳路径。 路由环路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会通过定期的广播路由更新所有激活的接口,来跟踪互联网络中的任何变化。 路由环路的发生是由于每台路由器不能同时或接近同时的完成路由表的更新。 最大跳计数 由于环路的问题可以简单的描述为无穷大计数,它是由于通告互联网络通信和传播的传言及错误的信息所造成的。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zydbk/p/11954602.html

路由基础

送分小仙女□ 提交于 2019-12-06 00:55:32
路由基础 要完成对数据包的路由,一个路由器必须至少了解以下内容: 1. 目的地址 2. 项链路由器,并可以从哪里获得远程网络的信息 3. 到所有远程网络的可能路由 4. 到达每个远程网络的最佳路由 5. 如何维护并验证路由信息 在网络上配置IP路由 不同路由类型是 1. 静态路由 2. 默认路由 3. 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 用手工的方式将路由添加到每台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去,这种方式就是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有优点,也有缺点。 有以下优点: 1. 对于路由器的CPU没有管理性开销。 2. 在路由器之间没有带宽占用。 3. 他增加了安全性,因为管理员可以有选择地允许路由之访问特定的网络。 有以下缺点: 1. 管理员必须真正的了解所配置的互联网络,以及每台路由器应该如何正确的连接以正确配置这些路由。 2. 如果某个网络加入到互联的网络中,管理员必须在所有的路由器上通过人工添加对它的路由。 3. 对于大型网络,这几乎不可行,因为静态路由会导致巨大的工作量。 添加静态路由到路由表的语法如下: Ip route [destination_network] [mask] [next-hop_address] [administrative_distance] [permanent] 命令中每个字段的描述: 1. Ip route 用于创建静态路由的命令。 2. Destination_network

vlan间路由

你离开我真会死。 提交于 2019-12-06 00:49:21
华为设备提示信息关闭命令: 在用户视图()下输入:undo terminalmonitor 华为交换机恢复出厂命令: 进入交换机后 resetsaved-configuration 恢复出厂值 显示Theconfiguration will be erased toreconfigure.Continue?[Y/N];输入Y reboot 提示是否保存配置的,选择N不要保存配置 System willreboot! Continue?[Y/N]:Y 重启后,交换机就恢复为出厂设置了。 划分VLAN [Quidway] vlan batch10 20 华为交换机配置多个接口划分到同一个VLAN: <Quidway> system-view [Quidway]port-group yewu [Quidway]group-member Ethernet 0/0/1 to Ethernet0/0/20 [Quidway]port link-type access [Quidway]port default vlan 10 [Quidway]quit 三层vlan间路由 interfaceVlanif10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interfaceVlanif20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tcp/ip协议

泄露秘密 提交于 2019-12-06 00:44:09
1.概览(自下而上的分层) 1.1 链路层(网络接口卡、网关):与线路(网线、集线器等)一起处理物理接口细节。 1.2 网络层(IP层):处理数据包的在网络中的活动,比如数据包的路由: IP(网际协议):为每一个网卡分配一个逻辑地址(IPv4或者IPv6版本)。 ICMP(网际控制消息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并不包含用户数据。 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把UDP数据包多播到多个主机; ARP(地址解析协议):ip=>mac,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mac=>ip; 1.3 传输层:为两台主机提供端到端的通信,主要有两个协议: TCP协议:提供高可靠的数据通信,主要进行数据分组、确认收到的分组、设置超时时钟等 UDP协议:只把数据报的分组从一个主机发送到另一个主机,不能保证数据能够达到目的地。 1.4 应用层:处理特定的程序细节,常见应用层协议: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DNS(域名解析协议) 2 自下而上的学习 2.1链路层 2.1.1 以太网和IEEE802数据帧格式 一些说明: 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为48bit的mac地址(16进制表示为:50-bd

OSPF

安稳与你 提交于 2019-12-06 00:44:02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 路径 优先)是一个 内部网关协议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 自治系统 (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是对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一种实现,隶属 内部网关协议 (IGP),故运作于 自治系统 内部。著名的迪克斯加 算法 (Dijkstra)算法被用来计算最短路径树。OSPF分为OSPFv2和OSPFv3两个版本,其中OSPFv2用在 IPv4 网络,OSPFv3用在 IPv6 网络。OSPFv2是由RFC 2328定义的,OSPFv3是由RFC 5340定义的。与RIP相比,OSPF是链路状态协议,而RIP是 距离矢量协议 。 不同厂商管理距离不同,思科OSPF的协议 管理距离 (AD)是110,华为OSPF的协议管理距离是10。 折叠 协议 一、Hello协议的目的: 用于发现邻居 在成为邻居之前,必须对Hello包里的一些参数进行协商 Hello包在邻居之间扮演着keepalive的角色 允许邻居之间的双向通信 用于在NBMA(Nonbroadcast Multi-access)、广播网络(以太网)中选举DR和BDR 二、Hello Packet包含以下信息: 源 路由器 的RID 源路由器的Area ID 源路由器接口的 掩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