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

路由重发布

僤鯓⒐⒋嵵緔 提交于 2019-12-06 02:18:41
上面有一篇博客是说道了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不能同时写入到路由表,怎么解决就需要到了路由重发布 在大型的企业中,可能在同一网内使用到多种 路由协议 ,为了实现多种路由协议的协同工作, 路由器 可以使用路由重分发(route redistribution)将其学习到的一种路由协议的路由通过另一种路由协议广播出去,这样网络的所有部分都可以连通了。 为了实现重分发,路由器必须同时运行多种路由协议,这样,每种路由协议才可以取 路由表 中的所有或部分其他协议的路由来进行广播、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做路由重发布来实现到给路由实现既有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这里我借用了百度百科的内容 在不同协议之间重分发路由条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几点: 一:不同路由协议之间的AD值是不同的,当把AD值大的路由条目重分发进AD小的路由协议中,很可能会出现次优路径,这时,就需要路由的优化,修改AD值或者是过滤。 二:不同路由协议之间的 度量值 ,即metric,也是不相同的,比如在RIP中,度量值是跳数,在 EIGRP 中,度量值和带宽、延迟等参数有关,这样,当把RIP路由重分发到EIGRP中时,EIGRP看不明白这个路由条目的度量值-跳数,就会认为该条目为无效路由,所以不同路由协议都有自己默认的种子metric: RIP认为,重分发进来的路由条目的metric值,即是种子metric,是无穷大; EIGRP认为

IP路由__动态路由

六月ゝ 毕业季﹏ 提交于 2019-12-06 02:16:02
IP路由__动态路由 1.使用协议来查找网络并更新路由表的配置,就是动态路由。它比使用静态或默认路由方便,但它需要一定的路由器CPU处理时间和网络链接带宽。路由协议定义了路由器与相邻路由器通信时所使用的一组规则。   在互联网中经常使用两种类型的路由选择协议: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IGP用于在同一个自治系统(AS)中的路由器间交换路由选择信息。AS是一个基于共同管理域下的网络集合,   其基本的含义就是在同一个 AS中所有的路由器共享相同的路由表信息。EGP用于在AS之间通信。边界网状协议(BGP)就是EGP的一个示例。 2.管理距离(AD):用来衡量接收来自相邻路由器上路由选择信息的可信度。   管理距离是一个从0~255的整数值,0是最可信赖的,而255则意味着不会有业务量通过这个路由。   如果一台路由器接收到两个对同一远程网络的更新内容,路由器首先要检查的是AD。如果一个被通告的路由比另一个具有较低的AD值,则那个带有较低 AD值的路由将会被放置在路由表中。   如果两个被通告的到同一网络的路由具有相同的AD值,则路由协议的度量值metric(如跳计数或链路的带宽值)将被用做寻找到达远程网络最佳路径的依据。被通告的带有最低度量值的路由将被放置在路由表中。   然而,如果两个被通告的路由具有相同的AD及相同的度量值

路由器和适配器的作用

谁说胖子不能爱 提交于 2019-12-06 02:15:45
路由器的作用(工作在网络层): 1.逻辑寻址 2.选择最佳路径 3.(隔离)控制广播、组播 4.流量管理 5.连接到广域网 适配器的作用: 1.进行串行、并行转换 2.对数据进行缓存 3.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驱动程序 4.实现以太网协议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jy0806/p/11956504.html

IP协议

梦想的初衷 提交于 2019-12-06 02:12:43
IP协议 IPv4首部 版本: 包含IP数据报的版本号:ipv4为4,ipv6为6 首部长度: 其中保存的是整个首部中的“32位字”的数量。 这个字段正常的值为:5(假设“可选字段长度为0”) 该字段最大值为:15(可选字段长度全满加上原有字段) 区分服务: 优先级(3位)和数据链路层的QoS机制有关,定义了8个服务级别。当Qos选择了某种服务模型后,优先级越高,字段越优先传输。 D、T、R分别表示延时、吞吐量、可靠性。当这些值都为1时,分别表示低延时、高吞吐量、高可靠性。 ECN: 用于为数据报标记“拥塞标识符”。 当一个带有ECN标记的分组发送后,如果接收端“持续拥塞”且“具有感知ECN的能力”(如TCP),那么接收端会通知发送端降低发送速度。 总长度: 该字段指的是IPv4数据报的总长度(以字节为单位)。 通过该字段和“首部长度”字段,我们可以推测出ip数据报中“数据部分”从哪开始以及长度。 标识、标志、分偏移: 该字段帮助标识由IPv4主机发送的数据报。 这个字段对实现分片很重要,大多数数据链路层不支持过长的ip数据报,所以要把ip数据报分片,每一片都是一个独立的ipv4数据报。 发送主机每次发送数据报都讲一个“内部计数器”加1,然后将数值复制“标识”字段中。 生存时间: 该字段用于设置一个“数据报可经过的路由器数量”的上限。 发送方在初始发送时设定某个值(建议为64,

kong命令(三)route

谁都会走 提交于 2019-12-06 01:56:45
介绍 route 是一套匹配客户端请求的规则。每个route都会匹配一个service,每个service可定关联多个route。 可以说service:route=1:n。一对多的关系。每个匹配到route的请求都会代理到对应的service上。 路由可以设定不同的协议,不同的协议配置的属性不一样。官网介绍如下: For http , at least one of methods , hosts , headers or paths ; For https , at least one of methods , hosts , headers , paths or snis ; For tcp , at least one of sources or destinations ; For tls , at least one of sources , destinations or snis ; For grpc , at least one of hosts , headers or paths ; For grpcs , at least one of hosts , headers , paths or snis . 在kong网关服务中,可以和路由route匹配的有两类:service和plugin 在操作route的命令中也可以依赖这两类进行操作

IP (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

扶醉桌前 提交于 2019-12-06 01:05:58
IP是Internet Protocol(网际互连协议)的缩 写,是 TCP/IP 体系中的网络层协议。设计IP的目的是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一是解决 互联网 问题,实现大规模、 异构网络 的互联互通;二是分割顶层网络应用和底层网络技术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利于两者的独立发展。根据 端到端 的设计原则,IP只为主机提供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尽力而为的数据报传输服务。 简介   编辑 IP是整个TCP/IP协议族的核心,也是构成互联网的基础。IP位于TCP/IP模型的网络层(相当于 OSI 模型的网络层),对上可载送传输层各种协议的信息,例如TCP、UDP等;对下可将IP信息包放到链路层,通过 以太网 、令牌环网络 等各种技术来传送。 为了能适应异构网络,IP强调适应性、简洁性和可操作性,并在可靠性做了一定的牺牲。IP不保证分组的交付时限和可靠性,所传送分组有可能出现丢失、重复、延迟或乱序等问题 主要内容   编辑   IP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IP编址方案、分组封装格式及分组转发规则。 IP分组的转发规则 路由器仅根据网络地址进行转发。当IP数据包经由路由 器转发时,如果目标网络与本地 路由器 直接相连,则直接将数据包交付给目标主机,这称为直接交付;否则,路由器通过 路由表 查找路由信息,并将数据包转交给指明的下一跳路由器,这称为间接交付。路由器在间接交付中,若路由表中有到达目标网络的路由

IP提供的服务

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 提交于 2019-12-06 01:05:23
IP所提供的服务大致可归纳为两类: ●IP信息包的传送。 ●IP信息包的分割与重组。 IP信息包传送 IP是网络之间信息传送的协议,可将IP信息包从源设备(例如用户的计算机)传送到目的设备(例如某部门的 www 服务器)。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IP必须依赖IP定址与IP路由器两种机制来实现。 IP规定网络上所有的设备都必须有一个独一无二的IP地址,就好比是邮件上都必须注明收件人地址,邮递员才能将邮件送到。同理,每个IP信息包都必须包含有目的设备的IP地址,信息包才可以正确地送到目的地。同一设备不可以拥有多个IP地址,所有使用IP的网络设备至少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换言之,可以分配多个IP地址给同一个网络设备,但是同一个IP地址却不能重复分配给两个或以上的网络设备。 IP路由 互联网是由许多个网络连接所形成的大型网络。如果要在互联网中传送IP信息包,除了确保网络上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之外,网络之间还必须有传送的机制,才能将IP信息包通过一个个的网络传送到目的地。此种传送机制称为IP路由。 各个网络通过路由器相互连接。路由器的功能是为IP信息包选择传送的路径。换言之,必须依靠沿途各路由器的通力合作,才能将IP信息包送到目的地。在IP路由的过程中,由路由器负责选择路径,IP信息包则是被传送的对象。 IP路由说明 IP地址与IP路由是IP信息包传送的基础。此外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具体区别

為{幸葍}努か 提交于 2019-12-06 01:05:11
路由器可以为局域网自动分配IP和虚拟拨号。 交换机只是用来分配网络数据的。 路由器在网络层,根据IP地址寻址。 路由器可以处理“TCP/IP”协议,交换机不行。 交换机在中继层,根据“MAC”地址寻址。 路由器可以把一个IP分给多个主机使用,对外IP相同。 交换机可以把很多主机连接起来,对外的IP不同。 路由器可以提供防火墙,交换机不能提供这个功能。 交换机是做扩大局域网接入点的,可以让局域网连进更多的电脑。 路由器是用来做网间连接,也就是用来连接不同网络的。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ufuyang/p/11955072.html

RIP补充

允我心安 提交于 2019-12-06 00:59:09
RIP协议是V-D算法在局域网上的直接实现,RIP将协议的参加者分为主动机和被动机两种。主动机主动地向外广播路径刷新报文,被动机被动地接受路径刷新报文。一般情况下,网关作主动机,主机作被动机。 RIP规定,网关每30秒向外广播一个V-D报文,报文信息来自本地路由表。RIP协议的V-D报文中,其距离以驿站计:与信宿网络直接相连的网关规定为一个驿站,相隔一个网关则为两个驿站……依次类推。一条路径的距离为该路径(从信源机到信宿机)上的网关数。为防止寻径回路的长期存在,RIP规定,长度为16的路径为无限长路径,即不存在路径。所以一条有限的路径长度不得超过15。正是这一规定限制了RIP的使用范围,使RIP局限于小型的局域网点中。 对于相同开销路径的处理是采用先入为主的原则。在具体的应用中,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去往相同网络有若干条相同距离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哪个网关的路径广播报文先到,就采用谁的路径。直到该路径失败或被新的更短的路径来代替。 RIP协议对过时路径的处理是采用了两个定时器;超时计时器和垃圾收集计时器。所有机器对路由表中的每个项目对设置两个计时器。每增加一个新表,就相应的增加两个计时器。当新的路由被安装到路由表中时,超时计时器被初始化为0,并开始计数。每当收到包含路由的RIP消息,超时计时器就被重新设置为0。如果在180秒内没有接收到包含该路由的RIP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