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

VUE—底部导航路由切换时更换图片(图文)

点点圈 提交于 2019-12-06 03:16:23
VUE—底部导航路由切换时更换图片 第一步: 布局 给每个底部导航路由都绑定一个点击事件,不要绑定在router-link上,那样会不生效,并且动态的添加图片路径 v-for也行,那样需要动态的绑定方法,可参考 v-for时动态绑定函数 <mt-tab-item> <router-link to="/Home"> <div @click="homeFn"> <img :src="homeUrl" alt=""> <p>首页</p> </div> </router-link> </mt-tab-item> <mt-tab-item> <router-link to="/Discover"> <div @click="discoverFn"> <img :src="discoverUrl" alt=""> <p>发现</p> </div> </router-link> </mt-tab-item> <mt-tab-item> <router-link to="/Photo"> <img src="@/assets/img/photo.jpg" alt=""> </router-link> </mt-tab-item> <mt-tab-item> <router-link to="/Message"> <div @click="messageFn"> <img :src=

OSPF协议

一个人想着一个人 提交于 2019-12-06 03:04:42
OSPF路由协议是用于 网际协议 (IP)网络的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该协议使用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的 内部网关协议 ( IGP ),在单一自治系统(AS)内部工作。适用于 IPv4 的OSPFv2协议定义于RFC 2328,RFC 5340定义了适用于 IPv6 的OSPFv3。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动态路由协议,它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具有路由变化收敛速度快、无路由环路、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汇总、层次区域划分等优点。在网络中使用OSPF协议后,大部分路由将由OSPF协议自行计算和生成,无须网络管理员人工配置,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协议可以自动计算、更正路由,极大地方便了网络管理。但如果使用时不结合具体网络应用环境,不做好细致的规划,OSPF协议的使用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引发故障。 OSPF协议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每个路由器负责发现、维护与邻居的关系,并将已知的邻居列表和链路费用LSU(Link State Update)报文描述,通过可靠的泛洪与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内的其他路由器周期性交互,学习到整个自治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并通过自治系统边界的路由器注入其他AS的路由信息,从而得到整个Internet的路由信息。每隔一个特定时间或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

RIP协议

大城市里の小女人 提交于 2019-12-06 03:03:48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 内部网关协议 (IGP),是一种 动态路由选择 协议,用于自治系统(AS)内的路由信息的传递。RIP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DistanceVectorAlgorithms),使用“跳数”(即metric)来衡量到达目标地址的路由距离。这种协议的 路由器 只关心自己周围的 世界 ,只与自己相邻的路由器交换信息,范围限制在15跳(15度)之内,再远,它就不关心了。RIP应用于OSI网络五层模型的应用层。各厂家定义的管理距离(AD,即优先级)如下:华为定义的优先级是100,思科定义的优先级是120。 局限性 1)、协议中规定,一条有效的路由信息的度量(metric)不能超过15,这就使得该协议不能应用于很大型的网络,应该说正是由于设计者考虑到该协议只适合于小型网络所以才进行了这一限制。对于metric为16的目标网络来说,即认为其不可到达。 2)、该路由协议应用到实际中时,很容易出现“计数到无穷大”的现象,这使得路由收敛很慢,在 网络拓扑结构 变化以后需要很长时间路由信息才能稳定下来。 3)、该协议以跳数,即报文经过的路由器个数为衡量标准,并以此来选择路由,这一措施欠合理性,因为没有考虑 网络延时 、可靠性、线路负荷等因素对传输质量和速度的影响。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

ipv4和ipv6的区别

…衆ロ難τιáo~ 提交于 2019-12-06 02:54:59
一、IPv6和IPv4都属于“互联网协议”。 二、IPV6与IPV4的区别: 1、IPv6的地址空间更大。 (1)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即有2^32-1个地址。 (2)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即有2^128-1个地址。 2、IPv6的路由表更小。 (1)可使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表示一片子网。 (2)大大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 3、IPv6的组播支持以及对流的支持增强。 这使得网络上的多媒体应用有了长足发展的机会,为服务质量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 4、IPv6加入了对自动配置的支持。 5、IPv6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在使用IPv6网络中,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这极大地增强了网络安全。 6、IPv6允许协议扩充。 7、IPv6使用新的头部格式,简化和加速了路由选择过程,因为大多数的选项不需要由路由选择。 好文要顶 关注我 收藏该文 二、IPV6与IPV4的区别: 1、IPv6的地址空间更大。 (1)IPv4中规定IP地址长度为32,即有2^32-1个地址。 (2)IPv6中IP地址的长度为128,即有2^128-1个地址。 2、IPv6的路由表更小。 (1)可使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条记录表示一片子网。 (2)大大减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 3

HSRP(热备份路由协议)

故事扮演 提交于 2019-12-06 02:53:34
热备份路由协议 作用:网关冗余 优先级大的活动网关 备份网关 备份路由器周期性的向活动路由器发送hello包,确认活动路由器存活(抢占) 命令: standby 10(编号,为了好区分使用使用vlan编号) ip 虚拟地址 standby 10 priority 120 standby 10 timers 3 10 standby 10 preempt 设置模式(竞争) standby 10 track f0/23 检测端口 设置完成后配置: sh standby查看HSRP配置信息 vrrp配置命令与HSRP相似,standby换成了vrrp 实验: 设置vlan10的路由器为switch0,设置vlan20的活动路由器为switch20 Switch1 配置 Switch0 配置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huyunlong/p/11959237.html

django路由匹配层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19-12-06 02:51:43
目录 orm表关系如何建立 一对多 多对多 一对一 django请求生命周期流程图 路由层 路由的简单配置 Django路由匹配规律 分组 无名分组 有名分组 反向解析 路由分发 名称空间 伪静态 虚拟环境 Django版本区别 视图层 form表单上传文件,后端如何获取文件 orm表关系如何建立 一对多 外键字段建在多的那一方 创建外键字段的时候,表字段会自动加_id后缀 多对多 外键关系需要建立第三张表来专门处理,建议外键创建在查询频率较高的那一方 django orm会自动创建第三张关系表 一对一 外键字段建在查询频率较高的一方,在创建的时候表字段会自动加_id后缀 django请求生命周期流程图 路由层 路由即请求地址与视图函数的映射关系,如果把网站比喻成一本书,那路由就是这本书的目录,在django中默认把路由配置在urls.py中 路由的简单配置 #urls.py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由一条条映射关系组成的urlpatterns列表称之为路由表 urlpatterns = [ url(regex,view,kwargs=none,name=none) # url本质就是一个函数 ] # regex :正则表达式,用来匹配url地址的路径部分 # view :通常为一个视图函数,用来处理业务逻辑 例如 #urls.py

单臂路由

岁酱吖の 提交于 2019-12-06 02:49:24
实验: 图: 原本是交换机的两个端口连接两个路由器的端口但是这种做法并不现实 单臂路由: 两个不同的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实现相互通信 1、首先划分vlan 将交换机上连接路由器的端口设置为trunk Switch(config)#int f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2、为路由器添加两个子端口 分别为子端口添加ip(网关) 3、为子端口设置IP 在为子端口设置ip(网关)时就会提示需要先 对路由器的各种配置数据进行封装 也就是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0 这个命令 设置了之后才能设置IP地址 Router#show ip int brief //查看接口ip及状态信息 设置完成后两个网络的主机就可以通过路由器互相通信了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huyunlong/p/11959009.html

ripv1和ripv2的区别

心不动则不痛 提交于 2019-12-06 02:23:01
总结RIPv1和RIPv2的区别: 1.RIPv1是有类路由协议,RIPv2是无类路由协议 2.RIPv1不能支持 VLSM ,RIPv2可以支持 VLSM 3.RIPv1没有认证的功能,RIPv2可以支持认证,并且有明文和MD5两种认证 4.RIPv1没有手工汇总的功能,RIPv2可以在关闭自动汇总的前提下,进行手工汇总 5.RIPv1是广播更新,RIPv2是组播更新, 6.RIPv1对路由没有标记的功能,RIPv2可以对路由打标记(tag),用于过滤和做策略 7.RIPv1发送的updata最多可以携带25条路由条目,RIPv2在有认证的情况下最多只能携带24条路由 8.RIPv1发送的updata包里面没有next-hop属性,RIPv2有next-hop属性,可以用与路由更新的重定 rip2的发送方式是通过组播,可以通过抓包的方式可以看到,目的地址时224.0.0.9 rip1的发送方式是通过广播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oveshit/p/11956868.html

交换机1

我是研究僧i 提交于 2019-12-06 02:19:34
工作原理 交换机原理地址表 端口地址 表记录了端口下包含 主机 的MAC地址。端口地址表是交换机上电后自动建立的, 保存在RAM中,并且自动维护。 交换机隔离 冲突域 的原理是根据其端口地址表和转发决策决定的。 交换机原理转发决策 交换机的转发决策有三种操作:丢弃、转发和扩散。 丢弃:当本端口下的主机访问已知本端口下的主机时丢弃。 转发:当某端口下的主机访问已知某端口下的主机时转发。 扩散:当某端口下的 主机 访问未知端口下的主机时要扩散。 每个操作都要记录下发包端的MAC地址,以备其它主机的访问。 交换机原理生存期 生存期是端口地址列表中表项的寿命。每个表项在建立后开始进行倒计时,每次发送 数据都要刷新记时。对于长期不发送数据的主机,其MAC地址的表项在生存期结束时删除。 所以端口地址表记录的总是最活跃的主机的MAC地址。 (4)应该说交换机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交换机结构及组网方式,21世纪10年代以来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交换机作为网络中的纽带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简单的说,交换机就是将它与用户计算机相连就行了,完成各个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复杂来说,交换机针对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而言,一些高层交换机如 三层交换 、网管型的产品,在交换机结构方面就没这么简单了。 交换机原理三层交换机 通常,普通的交换机只工作在 数据链路层 上, 路由器 则工作在网络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