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

linux分区方案

可紊 提交于 2020-03-11 19:09:36
1、主分区与逻辑分区 Linux下硬盘分区主要分为主分区(Primary Partion)和扩展分区(Extension Partion)两种,且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数目之和不能大于四个。主分区一经创建,格式化后可立即使用。扩展分区创建之后,无法直接格式化使用,必须再进行二次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on)划分且格式化后才能使用。逻辑分区划分没有数量上的限制。 1到4 对应的是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或扩展分区(Extension Partition)。从5开始,对应的都是硬盘的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一块硬盘即使只有一个主分区,逻辑分区也是从5开始编号的,这点应特别注意。 2、Linux下的分区与命名方案 Linux下是通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方式来标识硬盘的分区的,这点不同于Windows系统下使用类似“C盘”或者“C:”来标识硬盘分区。Linux的这种命名方案比起Windows更加灵活,表达的含义也更加清晰,完全可以通过分区标识来详细了解硬盘分区情况。同时Linux的这种硬盘命名方案是基于文件的,一般有如下文件名方式: /dev/hda2、 /dev/sdb3 /dev:这是所有设备文件存放的目录。 hd和sd:它们是分区的前两个字母,代表该分区所在的设备类型,其中hd代表IDE硬盘,sd代表SCSI硬盘。 a

Linux内核多线程(四)

我怕爱的太早我们不能终老 提交于 2020-03-11 18:59:43
自己创建的内核线程,当把模块加载到内核之后,可以通过:ps –ef 命令来查看线程运行的情况。通过该命令可以看到该线程的pid和ppid等。也可以通过使用kill –s 9 pid 来杀死对应pid的线程。如果要支持kill命令自己创建的线程里面需要能接受kill信号。这里我们就来举一个例,支持kill命令,同时rmmod的时候也能杀死线程。 #include <linux/kernel.h>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param.h> #include <linux/jiffies.h> #include <asm/system.h> #include <asm/processor.h> #include <asm/signal.h> #include <linux/completion.h> // for DECLARE_COMPLETION() #include <linux/sched.h> #include <linux/delay.h> // mdelay() #include <linux/kthread.h> MODULE_LICENSE("GPL"); static DECLARE_COMPLETION(my_completion); static

Linux文件系统权限管理

最后都变了- 提交于 2020-03-11 18:12:12
一、权限对象 1、文件拥有者(owner) 文件拥有者,也称为文件的属主,由于Linux系统是一个多任务多用户的系统,因此会有很多人来使用这部主机,为了考虑每个人的隐私,文件所有者这个权限就尤为重要。 2、用户组(group) 群组是权限中最有用的功能之一,群组简单理解就是用户组,类似于我们公司的各个部门之间,或者学校的班级之间的划分,每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群组,群组内的资源是共享的,群组之间是相互隔离的。 3、其他人(others) 对于非文件的拥有者,或者文件的所属组以外的人,我们称为其他人 二、权限类型 Linux权限基于UGO模型进行控制;U代表User,G代表Group,O代表Other;每一个文件的权限基于UGO进行 设置 Linux的基本权限分为读、写、执行(r、w、x),可用数字4、2、1来表示 属主:用户若是文件的主人,则匹配属主的权限,权限在文件的左三位,即第一个rwx 属组:用户与属组在同 一个组,则匹配属组的权限,权限在文件的中三位,即第二个rwx 其他:用户既不是属主也不是属组,则匹配其他的权限,权限在文件的右三位,即第三个rwx 三、r、w、x权限说明 1、对于文件而言 权限 说明 r 可获取文件的数据 w 可修改文件数据 x 可以将此文件运行为进程 2、对于目录而言 权限 说明 r 可以使用ls命令获取其下的所有文件列表 w 可修改此目录下的文件列表

Linux Kernel - The Block I/O Layer

北慕城南 提交于 2020-03-11 17:56:49
固定大小的数据块称为块,常见块设备磁盘有硬盘,闪存等,随机访问,字符设备以序列数据流的方式访问,如键盘输入是一字节接一字节访问。由于块设备的复杂度,访问性能等原因,内核提供了一个子系统进行管理,即 Block I/O Layer。块设备最小可寻址单元称为扇区,扇区大小是一个设备的物理属性,大部分块设备为 512 B,CD-ROM 磁盘为 2KB。软件层面上的块是文件系统中的一个抽象概念,也是文件系统最小可逻辑寻址单元。尽管物理设备是以扇区来寻址,内核以块来执行磁盘操作。 且 Buffers and Buffer Heads struct buffer_head { unsigned long b_state; /* buffer state flags */ struct buffer_head *b_this_page; /* list of page’s buffers */ struct page *b_page; /* associated page */ sector_t b_blocknr; /* starting block number */ size_t b_size; /* size of mapping */ char *b_data; /* pointer to data within the page */ struct block_device *b

linux 系统文件目录颜色及特殊权限对应的颜色

不问归期 提交于 2020-03-11 17:28:59
什么决定文件目录的颜色和背景? 颜色 说明 栗子 权限 白色 表示普通文件 蓝色 表示目录 绿色 表示可执行文件 浅蓝色 链接文件 黄色 表示设备文件 红色 表示压缩文件 红色闪烁 表示链接的文件有问题 灰色 表示其它文件 可以用字符表示文件的类型(权限中的首字符) -:普通文件 d:目录文件 l:链接文件 b:块设备文件 c:字符设备文件 p:管道文件 s:套接字文件 三种背景颜色: 红色背景 : 特殊权限Set User ID,占属主的x位,仅对可执行的程序有意义,当其他用户执行带SUID标记的程序是,所有用户具有此程序的属主的身份和相应权限,例如:其user在此(若属主为root)创建文件或目录,属主依然是root,而不是user。 栗子: chmod u+s test.txt 黄色背景 : 特殊权限Set Group ID,占属组的x位,对可执行的程序和目录有效,例如:其user2在此目录(若属组为user1)创建文件或目录,属组依然是user1,而不是user2。 栗子: chmod g+s test.zip (应该是棕黄色吧……) 绿色背景 :特殊权限Sticky Bit(粘滞位),占其他(other)的x位,未设置粘滞位时普通用户可以删除其他人的文档,设置粘滞位后普通用户不能删除其他人的文档,只能删除自己的。 栗子: 先:chmod 777 tmp ,再:chmod

Linux 命令安装

懵懂的女人 提交于 2020-03-11 17:15:03
banner 命令--显示“#”组成输入字体 类似命令 toilet , figlet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sysvbanner $ banner linux #使用 tree 命令--显示目录结构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tree $ tree / 来源: oschina 链接: https://my.oschina.net/u/943316/blog/803038

Linux常用命令,及JDK、Tomcat和MySQL在Linux下的部署(CentOs7.6和CentOs6.5均适用)

半腔热情 提交于 2020-03-11 17:03:45
Linux常用命令,及JDK、Tomcat和MySQL在Linux下的部署(CentOs7.6和CentOs6.5均适用) 1.Linux常用命令 pwd 打印工作目录,当前所有文件夹全路径 cd 进入到文件夹 mkdir 新建空文件夹 ls平铺 ll详细列表 vi 和 vim 都是编辑文件 如果文件不存在,带有创建文件功能. vi 普通编辑 vim 高级编辑(带有颜色) 进入到编辑器后非可编辑状态,点击”i”或”insert”启用编辑状态 编辑后点击”esc”退出编辑状态,输入 :wq 保存并退出 :q 不保存退出(适用于没有编辑时) :q! 强制退出 touch 创建空文件. cat 查看文件全部内容. head [-n] 文件名 查看文件前 n 行,默认前 10 行. tail [-n] 文件名 查看文件后 n]行,默认后 10 行. tailf 动态显示文件后n行内容.常用在显示tomcat日志文件功能. echo ‘内容’ >> 文件名 向文件中添加一些内容. ifconfig 打印网卡信息. reboot 重启. tar zxvf 文件名 解压 cp [-r] 原文件 新文件路径 : 复制文件 -r 复制文件夹 ctrl+c 中断 mv 原文件 新文件 : 剪切(具备重命名功能) rm [-rf] 文件名 : 删除 -r 删除目录 -f 强制删除,不需要确认.

Linux 小白笔记第八弹,手把手教你Ubuntu(乌班图)搭建samba服务器,从安装到配置。

笑着哭i 提交于 2020-03-11 17:00:58
引子: 安装在Ubuntu中samba服务器,实现Windows与Ubuntu的文件传输,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直接开始吧! 安装: 第一步: 输入安装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 samba-common 若安装过程中出现这个问题:则输入命令: sudo apt-get update 如果没有出现这个问题则直接进行第二步操作 配置: 第二步:依次输入以下命令: 输入命令: sudo -s 进入root 输入命令: cd /home 进入家目录 输入命令: mkdir share 创建share文件夹 输入命令: chmod 777 share 设置share的权限 第三步:用vi进入文件并修改文件内容(如果不会用vi 也可以用gedit) vi /etc/samba/smb.conf 或者 gedit /etc/samba/smb.conf 接着在文件末尾输入红框里的内容,保存后退出。 第四步:按照下列图片显示,依次输入命令。 输入完命令之后会出现这个框: 写一个你不会忘记的密码,到这里samba服务器就搭建完成了 最后一步:回到home 文件夹下:输入命令重启samba 这时候samba服务器就搭建完成了。那怎么从windows连接Linux呢? win键 + r 打开以下界面: 输入你的ubuntu地址,如果不知道地址

Linux中Apache的管理及使用(2)

删除回忆录丶 提交于 2020-03-11 16:54:36
一、Apache的虚拟主机 在一个Apache服务器上可以配置多个虚拟主机,实现一个服务器提供多站点服务,其实就是访问同一个服务器上的不同目录。Apache虚拟主机配置有三种方法:基于IP配置、基于域名配置和基于端口配置。 1.1配置虚拟机 子配置文件: / etc / httpd / conf . d/ * . conf 主配置文件: / etc / httpd / conf / httpd . conf [root@apache conf.d] # vim /etc/httpd/conf.d/VirtHost.conf 1.2测试 二、Apache的语言支持 2.1默认支持html 2.2php 设置支持php语言 安装 dnf install php -y 2.3apache的配置帮助 安装: dnf install httpd-manual -y 2.4cgi语言支持 三、Apache的加密访问 3.1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使用tcp端口默认使用80,默认情况下是明文传输,数据可以通过抓取工具包来捕获到,因此在interner上,有些比较重要的站点http服务器需要使用PKI(公钥基础结构)技术来对数据加密!这也就是https. 3.2https: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使用TCP 端口443,他的数据会用PKI中的公钥进行加密,这样抓取工具捕获到的数据包是无法查看的

Linux 交换分区划分

核能气质少年 提交于 2020-03-11 16:54:10
MBR划分磁盘方式有两种,四个主分区、三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N个逻辑分区)。但是这种分区方式有个极大的弊端,一个磁盘在分区时,存储大小是确定的。但是真正使用时,无法控制存储文件的具体大小,而文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那么交换分区的存在就解决了这个困境。 交换分区管理Swap,用来“提升”内存的容量,防止OOM(Out Of Memory)。一般来说,交换分区大小设置为运行内存的两倍。以下是设置分区的步骤: 查看当前分区信息 free -m 增加交换分区 (举例:sdb) fdisk /dev/sdb //磁盘正常分区模式 刷新分区信息 partprobe /dev/sdb 交换分区格式化 mkswap /dev/sdb1 交换分区挂载 swapon /dev/sdb1 查看挂载是否成功 swapon -s 来源: CSDN 作者: Susu--秀 链接: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854888/article/details/104794982